情境化让地理课堂“动”起来
2017-03-31李荣
李荣
【摘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地理课堂“动”起来。在教学中,可以在课堂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堂活动等环节创设情境,活化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境 导入 地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111-01
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对课堂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堂活动等环节进行适当的情境化处理,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让地理课堂“动”起来。
一、课堂导入情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情境化,教师可以引入地理故事、讲述生活案例、借助多媒体展示,让地理知识“活”起来。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僵硬的文字、死板的图片,而是带有情境的生动讲述、立体展示,将会自觉进入学习情境,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风趣、热烈之气。例如,在教学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世界第一大洲》时,教师这样导入:“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如今的中国已经屹立世界强国之林。我国处于世界的什么位置呢?亚洲,在地球的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亚洲号称第一大洲,这个‘第一主要是指什么呢?亚洲面积广大,可以划分为六个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现在我们请六个同学代表六个分区,分别说说各自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学生快速阅读相关内容,准备代入角色进行讲述,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教师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说起,让学生产生自豪感,然后从中国到亚洲,引入地理分区特征,逐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顺利进入地理情境中,最后让学生代表分区介绍地理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突破情境化,准确把握教学切入点
教学重难点是否能突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准确抓住教学切入点,运用多媒体进行资料展示、示范演绎和互动探究等,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中的相关视频,并设计问题:“从视频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非常善于奔跑,这些野生动物的特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学生展开讨论,有学生说:“从《动物世界》中可以看到很多肉食动物追杀食草动物的情景,那场面真是非常惨烈,这些食草动物要避免被捕捉的命运,只能提高奔跑能力。”教师给出提示:“跑得快就一定能有活路吗?这里是非洲,气候分为干季和湿季。”学生立即明白了:“动物需要长途跋涉进行迁徙,不然就会被渴死、饿死,所以要具备奔跑能力。”教师通过《动物世界》的视频创设了与本课内容贴近的情境,将学生的视野带到非洲,并与学生展开生动的对话,而当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还不够准确时,教师及时抓住切入点,通过情境化的引导,顺利突破了知识难点。
三、课堂活动情境化,强化学生知识认知
课堂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可以搜集信息材料、设计讨论话题、进行辩论活动、编排活动计划、开展社会实践等,学生对这样的活动非常热衷,参与积极性很高。例如在教学《欧洲西部》一课时,欧洲西部面积不是很大,但分布著30多个国家,而且发达国家比较集中。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认知,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假设我们的教室就是欧盟总部,现在要召开欧盟地理环境特别会议,讨论欧洲西部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等课题,假设每一个同学都是专门调查组的代表,请说说你的调查结果。活动开始后,学生显得很活跃。地形调查组代表发言:“根据地图分析可知,欧洲西部主要以平原为主,南北两侧是山脉,中部是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主要有巴尔干半岛、北海、波罗的海、英吉利海峡等。”河流调查组代表发言:“西欧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多瑙河。”气候调查组代表发言:“受大西洋湿润西风的影响,这里气候呈现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特征。”教师设计了欧盟会议的模拟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和发言,学生对西欧的地形、河流、气候特征有了全面的认知。情境化的课堂活动设计不拘一格,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认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堂教学激趣方法众多,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探索,与学生的兴趣取向相吻合,体现了教学的创新性。在课堂导入、重难点突破、课堂训练等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课堂的互动效果,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