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仿写感悟《乡愁》中的情感

2017-03-31梁丽霞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仿写乡愁情感

梁丽霞

【摘要】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诗歌教学和其他文体的教学一样,也要灵活采取教学方法。本文以《乡愁》为例,论述如何通过仿写促使学生深入体味诗歌中的情感。

【关键词】《鄉愁》 仿写 情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68-01

与其他文体相比,现代诗歌以其内容之深广、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情感之深厚而使得学生在认知解读上形成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一味地“就诗论诗”,会让学生难于理解。例如《乡愁》(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这首诗,它虽然语句通俗易懂,但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其情感内涵,恐怕有一定难度。毕竟诗歌中的思乡、思情、思亲、思国等情感,是初中生难以深刻理解的。为此,教师不妨让学生进行诗歌仿写,让学生在具体的仿写训练中探寻诗词思想主旨,体味作者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反复咏读,搭建仿写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乡愁》这首诗,节奏感很强,韵味十足,非常适合开展朗读训练。全诗结构统一,反复咏叹,具有旋律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朗读训练时,需要进行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教师亲自范读,播放配乐朗读录音,或者找朗读优秀学生示范,都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热情。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个体读、集体读,对读、轮读,演绎读、竞赛读,只要能够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什么样的朗读训练形式都可以采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丰富朗读形式,提高朗读技巧,很容易形成认知切入点。

《乡愁》反映了特定年代不少人的家园情结,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言:“掉头一去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然而学生对那个时代缺少认知,自身经历更为简单,很难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单凭教师一味讲解肯定不行,让学生反复咏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二、置换词语,探索仿写途径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对诗歌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的认知,也为仿写诗歌做好铺垫。而诗歌仿写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初中生虽然有一定诗歌学习积累,但仿写诗歌的能力并不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个别词语置换开始,逐步引导学生仿写。《乡愁》遣词造句功底非同一般,教师让学生对其诗句进行词语置换,并非要质疑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而是让学生从置换词语开始,体会诗歌语言的丰富性。

置换诗歌中的词语,不妨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展开,让学生在反复对比中,对《乡愁》诗歌用词形成深刻认知。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对括号中的词语进行置换,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很快就完成了操作。有学生将船票改成车票、飞机票,也有学生将“窄窄的”换成“轻轻的”,将“浅浅的”换成“长长的”。不管如何置换,都不能替代原文词语,达不到原文表达效果。学生从词语置换训练尝试中获得了一定体验。词语筛选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对词语个性表达效果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

三、抒发情感,体味诗歌情感

诗歌仿写不是习作训练内容,教师不必对学生提出太高要求,只要学生参与到仿写操作中,并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这样的仿写活动就是成功的。引导学生仿写诗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认知基础,对不同群体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注重情感抒发,淡化形式要求。学生情感丰富起来,为仿写顺利展开奠定基础,也为诗歌深度解读提供条件。

发动学生进行诗歌仿写,教师要给出一些思路引导,或者是展示学生成功仿写案例,为学生提供学习榜样。有学生这样仿写:“小时候/乡愁是无限的快乐/我在幸福中/母亲在辛苦中/长大点/乡愁是一种叛逆/我不管不顾/母亲日夜担忧/后来啊/乡愁是下深深的忧伤/我在流泪/母亲在叹息/而现在/乡愁是一种浓浓的亲情/我在思念/父母在期盼。”也有学生这样仿写:“小时候/快乐是一个梦/我在描绘/我更在幻想/长大后/快乐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感受/我在理解/我更在思考/后来啊/快乐是一丝甜甜美美的微笑/我在疑惑/我更在向往/而现在/快乐是一种永永远远的幸福/我在喜悦/我更在享受。”从学生仿写中不难看出,学生对诗歌表情达意有了一定感触,能够借助诗歌形式抒发情感。

《乡愁》诗句语意浅显,非常适合以仿写作为学习突破口,为学生创设良好训练环境,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通过反复诵读、置换词语等方式,从不同维度开展仿写训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仿写乡愁情感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九月的乡愁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回头一望是乡愁
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情感移植
教材为本 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