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些思考

2017-03-31倪井全��

关键词:责任意识和谐爱国主义

倪井全��

摘要: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的素质,它与应试教育不是冲突的。应试教育完全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唯分数论。素质教育即是要纠正这错误的做法。它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强调要大力加强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爱国主义;责任意识;心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64-1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中“素质”两字的根本所指是什么?素质教育到底要培养学生的什么样的素质?学生当前最缺乏的素质又是什么?素质教育该如何应对?下面浅谈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偏失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当前应试教育而言的。它的提出是在应试教育正日益显示出其扼杀学生健康成长,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是个相对全新的提法。但在对其的理解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颇,这些偏失具体表现有:

1.课堂教学的娱乐化。把语文课、数学课上成游戏课、娱乐课,学生在这样的思路里会产生一系列错误的认识。如学习不需要刻苦认真,学习不需要严谨、勤奋。而这是很可怕的。

2.过分弱化教学的应试性。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很多的,其危害也是极大的。这自不待言。但应试教育并非一无是处,这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的。教育的应试性这是任何理论也不可否认的,素质教育同样需要应试。

3.过分强调成功和激励教育,几乎没有惩罚教育。很多理论家津津乐道于成功和激励教育,并且媒体上出现大量成功的个案。一时间,素质教育就是成功和激励教育的观点在相当一段时间成为热点。那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温室里的花朵,不能正确和有力地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磨难,那就不具备坚忍不拔,胜不骄,败不馁等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无疑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最为需要的。因此,不能无原则地进行成功和激励教育,不能无原则地肯定和夸耀孩子。

4.将素质教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很多学校应对素質教育的一个基本做法是大力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对此,一个最明显的反问句是:那么那些娱乐圈演艺界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最有素质的人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二、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季羡林于1995年12月8日在北大一个大学文化素质报告会上曾说:中国的优秀传统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中国的人文精神一是爱国主义,二是有骨气。下面就分述如下:

其一为爱国主义。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爱国主义这最为重要的素质一直在强调,但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却被弱化了。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怎么能够称得上是教育的成功呢?对此,从众多优秀人才外流至外就可以看出,据《参考消息》曾报道:我国的留学人才回归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每个外流的人才都对此辩称出若干理由,但钱学森的回国这一例他们就应该哑口无言。这种极为重要的素质难道不是素质教育要大力关注并培养的吗?

其二为责任意识的培养。众所周知,中国的很多产品的质量不如外国的原因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工人的质量意识淡薄。

其三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而健康地面对人生中发生的种种磨难。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过分强调了教育的工具性,过分强调教育的应试色彩,完全以分数来评价教育的一切,特别是对学生。

其四,在素质教育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加强生命教育。社会正在日益进步,但弱势人群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一个人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是一个人极为重要的素质内涵。这应该是素质教育要极力重视的。

三、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对学生以上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并无现成的灵丹妙药和捷径可走。同时,它具体的培养手段应该是多样和丰富的。

1.老师要转变教育观,人才观。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仅仅是培养掌握一定量知识的劳动者。教育的根本要塑造全面发展、个性和谐的人。什么是人才?不是掌握了一定量知识、技能的就是人才。而是在此基础上具有爱国精神、民族气节、个性和谐、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是人才。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在素质教育中才会有真正的素质培养。

2.要多从崇高和伟大的角度激励、教育学生。教育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层面的东西,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精神追求和理想精神的人。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放弃崇高和伟大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教化——即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读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3.要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要力求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在学校管理的环节,在师生评价的环节等等。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大力培养学生身上我们这个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素质。

总之,素质教育中素质的本质含义在于对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理想、道德情操、责任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健康的心理、和谐的人格等方面的培养,这才是时代和社会对于素质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根本要求。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和谐爱国主义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