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7-03-31章雪平��
章雪平��
摘要: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正确、迅速,同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41-1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计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又对、又快、又巧”。而其中“对”是主要的。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根据平时听课得到的启示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情趣。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
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理解运算法则,正确应用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就是用文字表述的运算规律(或方法),如加法法則、乘法法则、除法法则、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等等,是进行运算时非遵守不可的规则或方法。所以运算法则的掌握是学生准确、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的基础。而要掌握法则必须先理解法则,只有理解了,才能记牢;只有理解了,才会应用。但是“记牢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了”。例如,小学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学生能一字不漏地记得烂熟,并能按照法则进行一些计算,但是,他们并不懂得运算法则的本质意义,更不懂得为什么在运算中非遵守这一条运算法则不可。所以在教学中还要求学生进一步回答出:“小数乘法运算时,竖式里的小数点为什么可以不对齐?为什么积的小数位数是各因数小数位数的总和?”“小数除法中为什么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这些问题应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把法则表述出来,或者加以解释,并举实例说明。这样方算真正理解了法则,在以后的运算中才能运用自如。
三、重视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决定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在教学中每节课利用3至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要经常改换口算的形式,如视算,听算,开火车,组织竞赛,比正确率,比速度,比运算的灵活性和合理性等等,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四则计算速度之目的。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干巴巴地讲解,学生就没有兴趣,要是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幼年时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开展对“16+18+20+22+24”等题的讨论。这时,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对数的特点分析得更为仔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越学越有趣味。
五、加强对比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练习是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不同于机械的重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认真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都要善于抓住学生运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纠正错误。例如:任何数除以1与1除以任何数(0除外),学生混淆不清,会出现13/3÷1与1÷13/3的结果都是13/3的错误。因此,必须抓住这种典型错误,设置对比练习,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纠正错误。
六、要鼓励学生灵活地选用算法
要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能口算的就不用笔算,能简算的就不用一般方法计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提倡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而不是题目要求简算的才考虑简算。要经常表扬、鼓励算得巧的学生,让学生爱动脑、多动脑,培养学生灵活选定算法的良好习惯。例如学生在计算3.14×29时,教师就应该鼓励那些用3.14×30-3.14这样的巧算方法的学生。
七、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计算时常出差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马虎造成的。这也是教师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教师能经常结合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英雄人物刻苦钻研、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故事。也可举一些实例,说明计算马虎会给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很大的危害,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凡做错的题都应要求学生重做,还要采取一些办法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醒学生做好检查、验算工作。在练习时,虽然练习的重点是某一种计算法则,但教师也应加入一定数量的另外一种计算题,使学生养成严格审题的好习惯。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但愿老师们,在今后的计算教学中结出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