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师生有效沟通技巧

2017-03-31包柳红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沟通技巧思想教育小学生

包柳红

【摘要】本文透过真实的案例,阐述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这些沟通技巧包括气氛控制技巧、推动技巧、倾听技巧等,教师运用好这些沟通技巧,有助于学生作出积极的回应,使师生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教育 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57-03

除了完成知识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每位教师面临的常态化课题。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心理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增强心理教育意识,能动地发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掘心理潜能、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方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气氛控制技巧

气氛控制技巧是有效沟通方法之一。安全而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更愿意与教师沟通,如果沟通双方彼此猜忌、批评,将使气氛紧张、冲突,加速彼此心理设防,使沟通中断或无效。气氛控制技巧要注意四个要素:联合、参与、依赖与觉察。以学生喜爱的事物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沟通的兴趣,创造安全的交流情境,提高对方的安全感,细心观察学生的语言和表情变化,适时接纳对方的感受和意见。营造了良好的沟通气氛,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小混搭”的倔强

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泽珠(化名),已经有六年级的高个头。平时的穿着很特别,总喜欢把体恤衫塞进长裤里,这样的搭配方式本身是恰当的,可是这个学生特别喜欢把裤子拉得高高的,直到胸口,裤裆被绷得紧紧的。看起来身短腿长,比例很不协调,很不雅观。原本高大帅气的样子却多了几分傻气。询问了该生的班主任吴老师,孩子为何每天如此打扮?班主任说,已经教育了很多很多次了,叫他把衣服放出来或者裤子不要拉太高,可他根本就不听,一直没有办法让他改变。这个特别的孩子激发了我的教育兴趣,于是在教室里我们有了以下谈话。

笔者:泽珠,你为什么把衣服塞进裤子里?你已经很高了,裤子为什么还拉这么高?

泽珠:我爸爸说了,这样肚子就不容易着凉!(边说边把裤子拉得更高)

笔者:好办法哦!(肯定他的做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笔者:你有画纸吗?我送你一幅画吧!(转移话题,不去关注他的着装。)

泽珠:有啊!现在画吗?画什么啊?(他很开心、很期待,认真看我画。)

笔者:这两套服装,你更喜欢哪一套?(我画了两套服装,第一套是体恤衫搭配裤子,衣服不塞进裤子里。第二套是衣服塞进裤子里,裤子拉到胸口的高度。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他谈话的主动性。)

泽珠:第一套。

笔者:为什么?

泽珠:好看一点吧。

笔者:哇!你真有眼光,看来你的审美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呢!老师也喜欢第一套。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俩都觉得第一套好看吗?

泽珠:不知道。(很想知道的样子)

笔者:我们人体的正常比例是自己7个头的高度,上半身是3個头的长度,下半身是4个头的长度。第一套搭配的衣服放出来在腰间,正好是3个头的高度,所以整个比例是上3下4,看起来就很协调、美观。第二套的比例是上2下5,所以看起来就不是很美了。(渗透美学基础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判断和审美。)

泽珠:哦……原来是这样。

笔者:看看你自己是哪一种呢?(泽珠赶紧把衣服放了出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笔者:哇!这样就好看多了。中午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把衣服塞进裤子里,就可以预防肚子着凉啦。(及时表扬,并肯定他原来的做法。)

笔者:好啦!这幅画画完了。你要吗?

泽珠:要的,我要拿回家。

笔者:好的,送你了。

泽珠:谢谢老师。

笔者:不用客气啦。

这次谈话结束后,每天都能看到他的着装合理搭配,衣服自然地放在了裤子的外面。细品此次谈话,我们可以看到,使用气氛控制技巧,能让孩子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真心与关爱,而不是简单告知与命令,更不是直接的放弃教育,任之发展。只要老师合理运用沟通技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推动技巧

推动技巧是用来影响他人的行为,使他人的行为逐渐符合我们的议题或目的。有效运用推动技巧,关键在于采取明白具体的积极态度,让对方在毫不怀疑的情况下接受你的意见,并觉得受到激励,自觉主动完成任务。推动技巧要注意四个要素:回馈、提议、推论与增强。让对方了解你对其行为的感受,将自己的意见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使讨论具有进展性。整理每次谈话内容,并以它为基础,为讨论目的延伸而锁定下一个目标。利用增强激励对方的正向行为(符合沟通意图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

“小懒虫”思想斗争记

一天早晨,我和班主任正在给学生分发早餐,学生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学生子键(化名)出现在了教室门口。班主任无奈地说道:“你每天都迟到,怎么说你都没用。真是对你无语了。”看着学生睡眼惺忪的样子,我说:“先吃早餐吧。”

此时我在想:这个学生很特别,是怎样的家庭教育使得他几乎每天都迟到呢?于是,我马上跟班主任了解了该生的大致情况:上半个学期,他基本上天天迟到,总是大家已经开始吃早餐才匆匆赶来。班主任也跟该学生家长沟通过多次,家长每次也表示很抱歉,说一定改正,但依然迟到。导致班主任对该学生和家长都无计可施。

看来“小懒虫”现象主要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于是在教室里我和这名学生有了第一次谈话。

笔者:子键,今天的早餐你觉得好吃吗?

子键:可以。

笔者:比你妈妈做的好吃吗?

(子键笑笑不回答)

笔者:你平时怎么来学校的呀?

子键:妈妈送的。

笔者:走路吗?

子键:妈妈开车。

笔者:开车?那你家离学校很远吧,所以才会迟到,对吗?

子键:不远,几分钟就到了。

笔者:哦,既然这么近,怎么还迟到了呢?

子键:妈妈起不来,我也起不来。

笔者:没有闹铃吗?

子键:妈妈说听不见。

此时我已明显感觉到“小懒虫”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而且问题比较严重,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严谨,时间观念太差,对孩子不但没有起到榜样引导作用,而且还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于是,我决定从家长方面施加压力。谈话继续进行。

笔者:老师家离学校有十分钟的路程,你比我离得近哦。

笔者:明天开始,我们看看谁来得早,能按时吃早餐。好吗?

(子键再次笑而不答,继续吃着。)

笔者:如果你来得比我晚,我就给你拍张照片,发到我们班级群里,让妈妈看看你的表现。记得回去跟妈妈说哦。(班级群是家校交流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交流平台,以表扬学生为主导方向。)

子键:哦。(表情稍有紧张,已能感觉到被拍照不是一件好事情。)

笔者:那我们就看明天的表现啦!

子键:哦。

笔者:慢慢吃哦!

其实我也不能确定第二天能否见效,因为不确定家长是否会因此而引起重视,毕竟这是每天都迟到的孩子,家长的问题是有多严重啊!心里实在没底。但我相信学生一定会把我的话转述给他妈妈听,好期待第二天的结果呀!

次日,我提前来到学校,在办公室等候,没有提前进入教室。我在等待铃声响起,是想留点时间给子键。预备铃声一响,我便开始走向教室,心里一直在忐忑:子键来没来?来没来?……走到教室门口的一刹那,我的眼睛就在寻找子键,每个座位都坐满了学生,子键当然也就在啦。好开心!谈话成功了!看来他的妈妈也感受到了老师的压力,为了孩子,不得不调整作息习惯了。

分餐之前,我和班主任都及时表扬子键准时到校。随后,来到子键的桌子旁边,和他一起吃早餐,并进行了第二次谈话。

笔者:今天早餐比昨天的好吃些吗?

子键:嗯,好吃。

笔者:今天表现不错哦,比老师来得早呢!

(子键笑而不答)

笔者:今晚回家记得帮老师表扬妈妈哦。(肯定妈妈的表现,由儿子提出的表扬,妈妈会更欣慰,更能反省自己的教育行為。)

子键:好。(脸上露出了微笑)

笔者:明天早上我会早一点出发,我要来得比你早些,我也想赢。

(子键笑而不答)

看得出来,子键也想赢。子键个性腼腆,话不多,但善于倾听。第二次谈话内容快速简单,目的明确。

第三天,我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很开心地看到子键已经在座位上了。

连续三天不迟到,已是很大的转变与进步!“小懒虫”的教育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犯错与重复教育的过程。这需要老师多花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教育,合理使用沟通技巧,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向善向上发展。

三、倾听技巧

倾听能鼓励学生倾吐他们的状况与问题,协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倾听技巧是有效影响力的关键,而它需要相当的耐心与全神贯注。倾听技巧要注意四个因素,分别是鼓励、询问、反应与复述。教师首先要用鼓励的态度和话语,促使学生表达心中的意愿,获得学生更多的信息资料。老师要做出适当的反应,告诉学生你在听,同时确定完全了解学生的意思。适当复述学生的话语,让学生感觉到你没有误解他的意思。

换座位风波

小权(化名)患有轻度的“自闭症”,每节课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偶尔也能回神到课堂,认真听课十来分钟。但经常会突发性地情绪失控,大喊大叫。因为他的特殊情况,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一名乖巧的女生与他同桌了两年,也被他大吼了两年。现在,连这名女生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了。没人愿意和他同桌,小权便决定自己一个人坐,自行把座位移到了老师的讲台旁边,也就是黑板底下,这一坐就是两个月。小权坐在讲台之上,倒是自得其乐,但严重影响了各位老师的正常课堂教学。为此,班主任跟他进行了多次谈话,请他坐到同学们当中去,让他任选一个他喜欢的位置。但他坚决反对,每次进行谈话就情绪失控。同时,班主任与小权妈妈也交谈过几次,希望妈妈给小权做做思想工作,但仍无任何效果。

我曾任小权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平时小权很喜欢英语课。班主任找到我,希望我能跟小权谈谈,让他坐回到同学当中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小权聊了起来。

笔者:你一直坐这儿很久了,要不要换个位置试试看?

小权:不要。(心情很好,但语气坚定。)

笔者:嗯嗯,好的,不要不要。你在这个位置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吗?

小权:不是很清楚。(抬头看了看)

笔者:你觉得哪个位置能看得最清楚?(试图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权:中间那里。(手指向第二三组)

笔者:要不要去试坐看看?

小权:不要!!!我就要坐这里!就要坐这里!(大声呼喊,情绪开始激动)

笔者:好的,好的,你可以继续坐在这里的。(重复他的话语,让他觉得我跟他的想法是一样的。在安抚他情绪的同时,发现他座位的周遭环境不是很好,有很多班级的杂物。)

笔者:这样吧,你看你的周围,有那么多班级的扫把、拖把,还有同学们的雨伞和花球。老师和你一起打扫整理一下,你会坐得舒服些,好不好?

小权:好吧。(同意他坐在原位,主动帮他打扫周围卫生,他的心情平复了许多。)

15分钟后,有了一块更宽阔干净的空间,我顺势把小权的桌椅摆放到了第四小组的第一排:“小权,你来坐第一桌的排头兵吧。前面这块空地都是你的地盘。又大又干净。喜欢吗?”

小权憨厚地笑了笑,表示喜欢和同意。就这样,小权坐回了班集体当中,虽然一个人一桌,但能融入班级一起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上课经常表扬、鼓励他,希望能给他自闭的心灵增添一丝阳光。

询问与倾听的行为,是用来控制自己不要为了自己的想法一味地去说教他人。尤其是在对方行为退缩、默不作声或欲言又止的时候,可用询问行为引出对方真正的想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立场、意见和感受。并且积极运用倾听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表意见,进而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好感。从而使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顺利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有效沟通的重点在于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历程。老师要拥有自信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温和、友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指责、批评与说教。学会体谅沟通对象,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会学生的感受和需要。巧妙地使用沟通技巧,让学生明白你的好意,从而作出积极的回应,使师生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沟通技巧思想教育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运用新媒体串联《沟通技巧》教学的课堂实践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