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实践与探索

2017-03-31唐秀年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

唐秀年

【摘要】本文论述了玉林市玉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实践与探索。该校转变办学思路,由“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转变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从打造学生喜欢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喜欢的教师队伍、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以及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四个方面着力,办好学生喜欢的学校。

【关键词】学校管理 校园环境 教师队伍 课堂 校园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55-02

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发展,靠的是人,也就是师与生。怎样让每位教师智慧、幸福地工作,让每一名学生主动、健康地成长?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学校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我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内涵总结为:打造学生喜欢的“育人”校园环境;培养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队伍;构建充满生命活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喜欢的课堂;开展学生喜欢、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校园活動和班级活动。

一、打造学生喜欢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着力打造学生喜欢的育人环境。一是优化校园环境。学校设置了8个开放性的书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坐在书吧里获取知识。各班级走廊栏栅上展示着学生变废为宝的创意盆栽,走廊外墙的“文化展示园”展示了学生合作课堂学习成果、硬笔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还有学生相互交流、互动评价的便签留言……楼梯通道的墙壁上展示着学生用废酒瓶、旧饮料瓶子、旧帽子、旧簸箕等废旧品手工制作的“低碳”手工艺品,这些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低碳环保、变废为宝,让学校的每块墙壁“活”起来。

二是优化校园文化。如我校各具特色的各班班风、班训,这些班风班训都是根据各班自身特点提炼而来,如四年级(2)班的“蚂蚁队”就是源于表现班级团队的团结协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三年级(3)班的“三思堂”的班级特色是培养学生思文、思道、思人生,思己、思人、思天下的品德胸怀;五年级(1)班的“书香轩”,灵感来源于他们班级的班训“乐学、善思,文明、高雅”。

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被这些富有创意、童真、书香以及教育艺术的校园文化感染,这些改变不管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还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喜欢的教师队伍

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既有人文关怀,又有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一所优秀学校的灵魂。学校要开展各类培训,引领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以真挚的爱感染、包容和赞美学生,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上课,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做他们可依赖、乐交往的“大朋友”,在处理各种事务时要宽严有度,特别注意对事不对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同时,潜心于教学研究,积累文化素养,努力做一个博采众长的现代化教师。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我校首先“请进来”培训,注重专家的智慧引领。学校经常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如邀请教育厅项目办韦昌勇主任、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有效教育创始人孟照彬教授等人对教师进行分学科培训。

其次,我校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让他们吸取先进的教育营养。学校重视拓宽教师的视野,为了不让教师做“井底之蛙”,学校行政决定拨出一定的经费,大力支持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如组织他们参加北京、南京、杭州、苏州、湖南、云南以及在广西各市举行的各类讲课及比赛。“走出去”的培训很受教师们欢迎,既让他们看到自己与先进地区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又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使教师吸收新的信息,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再次,我校培养“书香教师”,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学校近几年特别重视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每学期、每个假期都要求教师至少读2本书,阅读后写读书笔记或体会,现在“好读书,重人品,专业强,会生活”已经成为全体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

此外,我校抓好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学校坚持走“研训一体、帮带提高、循环研究、团队教研”的有效校本教研之路。以团队带动个人的互动参与式培训是我校校本培训的特色。我校采取单元组团队探究、培训的方式,即边学习边实践边培训,采用“先行者培训”的办法,达到以点带面、帮带提高。评课时也采取团队的形式,倡导以不同学科的组合团队进行评课研讨。如一节语文研讨课,由语文、数学、艺术、综合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进行评课,在评课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这节语文课进行评课,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

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实现教师教育价值的基础。为了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首先,我校强调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尊重也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与学生形成“哥哥”“姐姐”“朋友”式的新型平等关系,教师用亲切、委婉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同时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不少教师对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一改以往的“训斥”办法,大多采取提醒、暗示、榜样示范等多种方法,既有效地组织了教学,又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其次,由“教”向“学”转化,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让学生感到课堂是自主学习、探究、交流的场所。本人在听课中发现,很多教师已经确立并努力落实这一理念,教师通过观察、提问、检测等多种方法,掌握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自己能够解决什么,还要知道什么等,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学生学会选择,向过程要方法,还学生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每一名学生发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了课堂内外的一种文化氛围。快乐学习,学习快乐,已成为一种学习常态。

四、开展学生喜欢的各项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至关重要。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他们不仅好奇,有了解社会和自然,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愿望,而且好动,有进行各种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需要,所以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充实健康、生动活泼、富有乐趣。

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与增强独立性,我校每年开展一次“校长助理”和“班主任助理”竞选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的理念。同时,对学生的激励、赏识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构建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积累性评价、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及家长评价、考试评价、综合评价结合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近十年,学校取消了沿用多年的只有少数学生当选的“三好学生”评比,取而代之的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18项单项奖和3个新“三好学生”的综合奖,单项奖名额不封顶,综合奖期末每班评出1名,学校对新“三好学生”进行嘉奖,并把他们的事迹、照片张榜公布于学校的荣誉台。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争创先进的积极性,也得到领导、师生、家长们的一致肯定。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發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以大型活动为主,小型活动为辅,大小活动相结合。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激扬个性的舞台。如在劳动节举办“我劳动,我光荣”主题活动,在中秋节举办“快乐的中秋”主题活动,在教师节举办“老师,您辛苦了”主题活动,以及在感恩节开展“感恩大家”的主题活动等。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5月举办“炫动5月”艺术系列活动,有个人、小组才艺表演,学生绘画,手工制作,水果拼盘现场比赛,硬笔、软笔书法展示,低碳环保时装表演,各年级特色文艺表演,跳蚤市场置换、义卖,等等。11月“科技节”如约而至,学生动手制作各种手工作品、科技作品。12月举办运动会……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现在已经成为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放心、教师热爱的学校。身为学校管理者的我深知,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为本,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全面、科学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使命。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实现小学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进而实现学校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和谐、科学发展。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