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应凸显阶段性特点

2017-03-31卢玉华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年级阶段性高年级

卢玉华

【摘要】本文基于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目标不明确的现象,论述从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阶段,对阅读教学进行阶段性特征的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阶段性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46-02

当前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存在阶段性目标不明确、不分明的现象,无论对于哪个年级的阅读课文,都是从第一个自然段教到最后一个自然段,过多地进行细致而零散的分析。由于没有根据学生学情进行教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出现“越位”或是“不到位”的问题,导致阅读教学收效甚微。教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善用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教学呢?本文从小学低、中、高年级三个阶段,对阅读教学凸显阶段性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分析。

一、低年级教学应突出“读”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应落实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教会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应重在识字、写字和朗读的教学。识字教学应落实“音、形、义”三个方面,写字教学则要从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田字格的占位、穿插避让和容易写错的地方进行细致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出工整的汉字。朗读训练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高年级阅读量的大大增加,教师在朗读方面训练的时间逐渐减少,学生应当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逐步掌握朗读方法、培养朗读习惯。对于朗读训练的要求,一年级学生要做到:读出停顿,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拖长音,不指读。二年级学生则要做到:有一定的朗读速度,能读出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语气,从语速、语调、语气、重音等方面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还可以训练学生带着表情,加上身体动作进行个性化朗读。

(二)《只听半句》教学分析

1.文本特点分析

《只听半句》是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小诗的形式呈现。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有13个,识字量较大。在字音方面,“句、无、脱、椅、及”几个字容易读准,“算、总、阻”是平舌音,“场、刷”是翘舌音,“算、拦、印”是前鼻音,“场、总、丁”是后鼻音,“算”是三拼音节。在字义方面,“无论”“阻拦”“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8个,“术”和“诉”学生容易出现少写最后一笔“、”的现象,“及”字的部件“横折折撇”较难写。在朗读方面,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将字和词语的音读准确,将句子读通顺,能自由朗读课文。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诗歌语速较慢、吐字非常清楚、读词要非常准确,引导学生读完一行诗句时稍作停顿,再往下读;读完一节诗歌,停顿时间要稍微长些,再读下面一节;五个带省略号的句子要读得慢而清楚,读完后稍作停顿;朗读诗歌时还要注意节奏变化等。

2.课时目标定位

根据上述对文本的分析,教师可以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课时目标做出定位。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读通、读顺课文,知道诗歌一共有几个小节;(2)能读准13个生字的读音,强化“算、场、阻、印”的读音;(3)能用“无论”造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理解“阻拦”“印”的意思;(4)正确书写8个生字,重点指导熟悉笔画“横折折撇”;(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省略号;(2)运用多种读的方式(个人读、带表情读、加动作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3)能联系自己的经历,说出一个因只听半句话而闹笑话的事;(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从诗歌中明白的道理。这样处理,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重在“识字、写字和朗读指导”这三方面的教学,也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二、中年级教学重在理解句段

(一)中年级阅读教学应落实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阅读教学要做到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由此可知,中年级段阅读教学应继续训练学生对词句的积累和理解,强化朗读训练,重点是学会默读。同时,中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还应把重心放在“段”的教学上,一是掌握段的结构,二是教会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

(二)《庐山的云雾》教学分析

段落结构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结构、因果结构、承接结构、转折结构等,教师要教会学生判断段的结构的方法。如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庐山的云雾》中第二自然段寫道: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教师在教学这个段落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很快就找到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句话来写的。段落中的第2~3句话“像是……又像是……像……又像……”四个并列的比喻句,自上而下,由局部到全局,分别把云雾比作帽子、玉带、大海、天幕,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笼罩山头、缠绕半山、弥漫山谷、遮挡山峰时的景象,学生从这四种不同的景象中体会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总结出这个段落的结构是“先总后分”,第一句话是段落的中心句,它概括了整段话的意思,可以直接把它作为段意。这样教学,以点带面、融会贯通,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

二、高年级教学须掌握“篇”

(一)高年级阅读教学应落实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做到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可见,高年级段阅读教学重在“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词句的深刻含义及表达效果,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二)案例赏析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回忆并记叙了自己对伯父印象最深的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故事发生的时间离学生较远,文中的一些语句含有“双关”的意思,有些词语又必须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中才能深刻领会其含义,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理清这篇课文的脉络,教会学生用“提取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引用关键句”等方法,给文中的故事标上小标题:1.深切的怀念;2.谈《水浒传》;3.讲“碰壁”;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当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归纳出小标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五个故事,作者具体写了哪几个故事?哪几个故事是简单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先写结果后写原因的写作方法是“倒叙”。这样教学,整篇课文的脉络与结构已十分清晰,并深深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正如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强调:只有不折不扣地达成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才能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小学阶段的各项目标。教师只有细心研读语文课程阶段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才能深入领会其中的要义,明确各年段、各课程的目标任务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中年级阶段性高年级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