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2017-03-31王大壮��
王大壮��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阐述“互联网+”对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在服务平台、信息資源和服务理念方面的影响,进而指出图书馆现有公益文化服务的缺陷,并从服务平台、空间、内容、团队4个角度构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3-0118-03
信息时代的巨大变革使图书馆的公益文化在传播模式、服务内容上都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作为承载社会公共文化传播职能的图书馆,其传统的服务模式、服务观念及传播范围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尊重人性、连接一切等特点也为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
1“互联网+”对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的影响
1.1服务平台多样化
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馆藏资源的丰富性、公益性对社会优秀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图书馆在传统公益文化服务中主要通过定期开展“公益讲座”、设立社区图书馆、举办图书展览等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开始应用网络时代“快捷、高效、大渗透率”的特点打造多种服务平台,利用各种手机APP客户端、电子图书馆、网上讲座直播平台等模式,让公众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各种所需信息,变传统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以多样化的服务平台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
1.2信息资源跨界化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为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的基础。在实体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整合要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采访、购买,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是依据供书商的单方提供,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单一、周期长、速度慢,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的良性发展[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的构建可使公众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种信息,并通过“互联网+”思维跨界融合,利用图书馆联盟方式与各种行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融合,建立起一个公共检索查询服务平台,集中整合信息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和资源类型,达到不同学科信息之间的互通有无,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信息跨界形成一个覆盖面广、资源利用率高的公益文化服务平台。
1.3服务理念人性化
“互联网+”思维的最大优点就是“人性化”,将用户的体验感放在首位。传统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多数是由图书馆单方面决定服务模式、内容,没有合理地将受众群体的需求作为公益服务的考虑因素,导致一些公益服务项目如公益讲座、社区图书馆等并未收到预期效果,而参与公益服务的人数少、群体单一等已经成为制约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公益服务必须要以“民生化”为理念来吸引受众[2],及时有效地通过各种方式、措施来不断提升服务理念,以人为本,通过区分受众群体的年龄、兴趣、学历等为公益服务对象定制不同的服务项目,减少公益服务的差异性,发挥图书馆公益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创新图书馆公益文化的服务理念。
2图书馆现有公益文化服务的缺陷
2.1服务模式固定
社会的快速变化及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发展,使图书馆现有的公益文化服务日渐式微。从公益文化的服务模式来看,当代图书馆发挥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传播优秀文化的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由内对外”,通过整合馆内资源向社会大众输送信息,例如:国内外开展各种开放式借阅、主题文化展览、公益文化讲座等活动,服务模式固定化[3]。而网络时代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跳出固定的、程序化的服务模式,开始利用新兴科技力量结合当地特色文化的发展,以创新思维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状况的服务模式。
2.2服务范围狭窄
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的影响范围主要基于人口分布密度,人口集中的地区通常设有公共图书馆、学校、社区读书角等服务点,方便群众借阅图书,享受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性,但这种服务模式的弊端在于服务辐射范围小,偏远农村山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享受到公益文化服务。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开始打破服务范围的局限,利用各种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打造“信息资源平台—图书馆—社区—学校”的放射性网格化辐射模式,让偏远地区的用户在家里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就能快速浏览并获取各种有效资源,将公益文化服务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从发达地区延伸到偏远山区,有效地增加了图书馆公益文化的受众群体,扩大了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的范围。
2.3服务观念落后
对比欧美等先进国家在图书馆公益文化方面的先进服务理念,国内大部分图书馆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公益文化服务的对象群体过于小众、馆员文化素质水平低下等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国内图书馆的发展。目前,国内图书馆的公益文化服务观念仍然停留在“有什么给什么”的状态,只是单纯地将馆内现有资源传播出去,而不是结合受众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创新,没有真正理解“用户至上”的理念。甚至有些图书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提高馆员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导致馆员在进行公益文化服务时不能立足于民众需求建立各种信息数据库,同时也不利于图书馆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
3“互联网+”背景下公益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驱动
3.1拓展增值服务
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网络上所有可以搜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相互联合[4]。依托于信息环境,图书馆从传统的“闭门造车”开始逐步认识到共享资源的重要性,并通过图书馆联盟的方式,将国内高校、研究所、各个行业的数据库加以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链,如: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电子图书馆链接可直接进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各个高校图书馆,进行数据大合并,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多的网站查询信息资源。除了利用信息数据库为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外,各种文献资源集合的数据大平台的服务对象也拓展到了更多层面,如:图书馆可利用馆藏的国家政策导向信息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决策参考,提升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的水平,面向社会大众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3.2提升特色服务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免费性、迅速性和高效性决定了全球各地的资源都具有开放性特点[5]。雖然先进国家图书馆的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效仿性,但具有地方特色的公益文化服务也成为近年来专家学者的主要探索对象。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其馆藏书目都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如: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通过与地方高校跨界联合发展模式,广泛搜集有关羌族发展史的文献、图片和史料,建立专门的羌族资料数据库,通过线上电子特色数据库和线下纸质专题阅览馆双重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馆藏资源最全面的羌族文化图书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公益文化服务。
3.3加强主动服务
主动服务意识是衡量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我国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图书馆通过强化服务意识,紧密结合“互联网+”模式,按照不同受众对不同学科的信息资源要求进行数字资源服务,建立网上参考咨询平台,利用服务导航,通过自助式图书馆给予用户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感受;建立公益文化服务反馈意见制度,受众通过登录图书馆后台就可以及时反馈对各项公益文化服务活动和模式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图书馆的各项公益文化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见图1)。
4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模式实施策略
4.1构建共享型服务平台
信息资源主要是指以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对图书馆馆藏资源不断进行充实、排序、重建,并基于“互联网+”背景,将图书馆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行业的信息内容进行跨界融合,形成共享性、一键式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首先是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构建虚拟电子图书馆,方便受众随时随地查阅、检索信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信息资源建立专业学科门户信息网站,将各个高校图书馆与专业学科数据库进行对比,优化搜索引擎,打造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再次是建立数字图书馆,利用网络将分散、碎片化的信息加以整合,使用户可以随时查询信息、传递信息,将图书馆公益服务由平面性转变为立体性。最后要根据用户需求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将用户检索的有用信息进行储存,方便用户随时利用。
4.2打造网格化服务空间
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网络成为一个全球化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处理平台[6],网络可以让图书馆的公益文化服务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传统的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主要是靠人力在现实生活中开展各种活动,这种公益文化服务的传播范围不广,受众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电子终端、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让图书馆的公益文化服务空间得到了拓展,从城市到农村、从高校到社区,网格化的服务模式使受众人数不断增多,图书馆“点对点、面对面”的网络覆盖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内容、范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4.3推行多样化服务内容
图书馆公益文化服务的内容是提高图书馆受众人数的基础,多样化、特色型的服务内容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图书馆的公益文化传播中。从图书馆传统的借阅模式到举办主题展览、开展公益讲座等方式,图书馆公益文化的服务模式一直是大众化的,其内容也没有紧密契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受众需求[7]。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网络科技使公益文化的传播开始从实体转向虚拟、从线下转到线上,转变创新服务模式,建立自助图书馆,检索所需文献资源,根据服务导航选择感兴趣的专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公益讲座,既可以通过网络与观众互动提高观众的主动性,也可通过网络播出增加传播率。
4.4健全专业化服务团队
网络时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传统的图书馆公益文化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用户在网上图书馆的搜索内容来预测用户的需求,通过检索馆内现有的图书资源或通过资源共享平台进行信息推送,对用户需求进行私人定制[8]。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服务团队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要具备专业化的综合素质和理论知识,在全局上要掌握图书馆各个流程的操作步骤,在细节上要具备至少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以便快速、高质、高效地利用学科网络信息导航,为用户带来专业的参考咨询与信息搜索。
参考文献:
[1]丁鑫.图书馆文化公益职能的实践[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9):109-111.
[2]黄悦深.青番茄网络图书馆:社会企业运营的公益文化服务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3(10):20-24.
[3]左培远,杨炳辉.淮安市图书馆公益文化讲座的服务实践及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09(3):60-62.
[4]王巧羡.图书馆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优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5]霍瑞娟.社区图书馆多元化发展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5.
[6]李国新.21世纪初年的“图书馆权利”研究与传播[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6):4-11.
[7]邵永强.从文化大讲坛看图书馆举办公益讲座的社会意义[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15-17.
[8]范敏.市民的文化交流空间:公共图书馆公益文化展览[J].图书馆学刊,2008(6):35-36.
(编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