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方法时代”理念帮助汉语师资超越对教学的传统认知

2017-03-31王丕承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3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摘 要:“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有助于汉语国际教育师资超越对“教学”(teaching)狭义理解的传统认知,形成对广义的“教学”(instruction)的新认知。汉语教师接受“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就可以摆脱追求最佳教学方法的误区,不再依靠大量讲授的教学方法,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等方式更好地开展汉语教学。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后方法时代” 汉语师资 教学认知 超越传统

本文提及的所要超越的“教学”,不是超越广义的对教学(instruction)的认知,而是超越那种对“教学”(teaching)的狭义理解。这种对教学的狭义理解认为只有教师的讲授才是教学,如果教师没有进行讲授,甚至是没有大量地讲授,就不是教学,至少会认为该教师没有很好地完成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是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原因之一。

我们认为“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有助于帮助汉语师资超越传统的对“教学”(teaching)的狭义理解,并有助于他们形成新型的对广义的教学的新认知,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更主要的是要在教师与教学材料之间、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区和社会[1]之间形成多元性的互动和广泛的联系。[2]

一、现时代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知识获取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不仅作为语言技能训练的第二语言教学不能再采用教师大量讲授(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精讲多练”原则提出的背景原因之一)的教学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目前也已经不能再采取教师大量讲授的教学方式了。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的许多传统的教学(teaching)作用对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发展,特别是输出性表达技能的发展是有害的。教師的这种作用是完全可以被替代、可以由学习者自主完成的。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走不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怪圈,走不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目标上去。

二、“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对教师教学的认识不同于以往

以往的许多传统的教学法流派都是建立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在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工作中仅依靠讲授的教学方式,显然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在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工作中,迫切地需要我们引导受训者摆脱以往认为只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传统认识的束缚。“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引导和启发教师们的作用,因为“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法有新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法只追求固化、单一的教学法的弊端。“教学法流派本身是一种‘权威主导的方法流派(Guru-led Method),追求具体化、规范化和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带来了僵化和教条的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的能动性,教师的作用被实质地边缘化。(刘淼,2005)”(陶健敏,2006:18)机械、僵化的教学方法只能带来教师们的“照本宣科”,使他们无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教师们如果受到固定的教学法的重重限制,也会使他们无法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只有依靠大量的讲授才能体现,教学任务也不是只有通过讲授的方式才能完成,只有从观念上形成对教学的新型认识,才能在教学操作的行动中对教学方法的选用灵活而合理起来。“成功的教学是教师富于想象、灵活机敏和严密逻辑思维结合的结果。”(王才仁,1996:316)教师不再大量讲授,但是在课堂上和课后并不是无事可做。教师可以把封闭的课堂开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

因为容易产生误解而需要一再指出的是,“后方法时代”的教学理念并不是要摒弃以往传统的各个流派的教学法,而是更为宽容地看待各个教学法流派的差异和论争,主张更为全面地借鉴各种教学法。“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不再认为各种教学法是“非此即彼”的,而是相反地认为:“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法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旧方法的消亡或者说是过时,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科学的一面。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新型的外语教学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有其长处和局限性。”(丁仁仑,2010:217)“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提示我们不要被各种传统的教学法流派束缚和局限住,而是要引导教师们关注和珍视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教学经验。有学者提出:“必须在观念和体制上珍视而不是轻视教师的经验,必须倡导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是‘后方法时代社会文化思潮下师资建设的必由之路。”(孙德坤,2008:82-83)超越传统的狭义的“教学”理念,从自身的教学探索中形成与自己的教学经验直接相关的教学理念,这是切合实际的并与教学紧密相连的教师发展途径,也是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应当引导受训教师们要走的“必由之路”。

三、“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有助于汉语师资形成对教学的新认知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在“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树立其对教学方法的新认知十分重要,这也是“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对教学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学者就提出:“很多教师运用了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输入与输出、折中主义等等教学法,甚至融合多种教学法与教学过程中,但教师对于后方法的教学理念知之甚少,对于从实践中自我探索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法还有一定的距离。”(丁仁仑,2010:221)可见,如果这些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只是盲目地探索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而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正确的教学理念,那么他们在实践中的自主探索仍然会不知进路,探索的成效也必然较小,因此,建立教师对“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在认识上的自觉非常重要。

在“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受训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们超越了对教学的传统认知,也可使他们摆脱对最佳教学方法的追求和依赖。实际上,认为存在着并且努力探求最佳教学方法的认识和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误区”。“普拉布(Prabhu,1990)认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主观理解(学习是如何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否支持甚至带来学习),比从不同的方法之中进行选择更为重要。这种主观理解,或者说对教学方法的直觉,普拉布称为‘合理性感觉(sense of plausibility)。普拉布认为,教学法本质上是一种合理性感觉,从客观意义上讲没有好坏之别。”(刘颂浩,2007: 217)教学方法的优劣是无法脱离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加以评价的,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根本没必要,而且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是一个“误区”,容易诱使新入职的教师迷失于此间。对于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不是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评估和选择,而是对教学的“主观理解”,也就是对教学理念所形成的认知。“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引导教师们走出对教学的认知误区,形成对教学的正确理念和对教学方法的正确认知。

注释:

[1]这里的“社区和社会”还应包括由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如:微信群)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通讯技术所建立的虚拟的社区和社会。

[2]强调多元化是“后方法时代”教学理念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具有倡导开放、平等、鼓励多元思维风格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它是第二语言教学法思想在新世纪的时代延伸,也是对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的多元化运用。”(沈岚,2014:187)

参考文献:

[1]丁仁仑.交际型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4]沈岚.论“后方法”与学者型语言教师[J].国际汉语教育,2014,(1):185-193.

[5]陶健敏.“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3):17-23.

[6]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7][日]孙德坤.教师认知研究与教师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8,(3):74-86.

[8]Prabhu,N.S.There is no best method—why?[J].TESOL Quarterly,1990,(2):161-176.

(王丕承 北京師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
跨学科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思路再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中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研究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汉日语音差异教学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之书法教学研究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