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播

2017-03-31刘禀诚刘海明

新闻爱好者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内涵

刘禀诚+刘海明

【摘要】电视访谈节目以其强烈的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受到大众的喜爱,它作为电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为受众知晓、领悟,必须借助有效的传播策略:话语的互动化、话语的功能化、话语的去雕饰化、话语的理论化与实践化、语言的口语化。

【关键词】访谈节目;文化内涵;文化传播

古语云:“言为心声。”言语或话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作为以言谈话语为特色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记者)、嘉宾(受访者)如何通过言谈话语把“心声”和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传播开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试图以电视访谈节目为视角,剖析其文化内涵,包括文化定义、文化属性、文化视角、文化基础、文化功能;同时分析其文化传播,包括传播缺陷、传播模式、传播对象、传播策略。

一、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内涵

(一)定义

电视访谈节目是主持人(记者)与嘉宾(受访者)、受众(观众、听众)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主持人与嘉宾和受众在某种特定情境下进行的一次言语交际活动。[1]

电视访谈节目的界定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两种定义的根源在于对“交谈”外延的不同认定。因而有了电视访谈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脱口秀等不同概念術语。广义定义,将电视谈话节目定义为“以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通过话语形式,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双渠道来传递信息,整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营造屏幕内外面对面人际传播的信息‘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狭义定义,则将交流限定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并且认为它是“将这种交流本身直接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2]

从节目的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可分为话题类电视谈话节目、人物类电视谈话节目、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评析类电视谈话节目。除此之外,还有知识类电视谈话节目、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以及服务于生活的各类谈话节目。[3]

(二)文化属性

电视谈话节目究竟有什么特点、特性或属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看法。丁红认为电视谈话节目的特点有纪实性、增强亲和力、形式多元化。其中形式多元化包括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演播室、热线电话、外景镜头、资料片等方式)、传播理念上的多元化。[4]彭国元从电视文化的角度认为,它是一种先进文化、精神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综合文化。[5]欧阳宏生则认为,电视谈话节目以其强烈的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其文化发展呈现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三种文化形态相互整合的态势。[6]大体而言,主流文化与先进文化,大众文化与娱乐文化,精英文化与精神文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和谐共处,它们也充满了冲突和矛盾,而人文关怀成为三种文化整合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剂和沟通桥梁,电视谈话节目也因此成为所有节目形态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典范。电视谈话节目最主要的文化特性就是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在谈话节目中,人文关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平等意识的认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多元选择的尊重”这三个方面。[7]总之,我们认为,电视访谈节目的主要文化属性就是大众文化与人文关怀。

(三)文化视角

电视访谈节目有了定义、属性等角色定位之后,还得有个如何切入的问题,即视角问题。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视角就是“观点”。[8]杨澜认为,谈话节目得以立足的关键就是观点。[9]崔永元也认为,谈话性、评论性的节目,其观点不能低于受众认识的平均水平。从谈话节目的构成看,电视谈话节目无非有三个方面:谁说,说什么,怎么说;这里涉及三个关键因素:主持人、嘉宾、话题。[10]简而言之,就是主持人、嘉宾(“谁说”)围绕话题(“说什么”)怎么说。但是,主持人、嘉宾围绕话题怎么说的结果是什么,不得而知。其实,主持人、嘉宾围绕话题生发出来的观点,才是电视访谈节目的核心要素。总而言之,我们不能仅仅满足观点的正确性、可接受性,还要注意观点的高度和深度。观点的高度和深度就是其思想的厚重性、敏锐性和超前性,它代表着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一个方向。

(四)文化基础

1.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肇始于巴赫金的美学思想,它对西方现代美学影响很大,对电视访谈节目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理论强调四个原则:(1)要懂得主体间性。把任何关系(包括“我—他”关系)都看成“我与你”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2)利用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其实是多元性、矛盾性的反映,是一种对话的基础。任何对话有差异才有趣味。(3)要懂得独立原则。主体间只有独立才能产生差异,独立性是差异存在的前提条件。(4)要认识未完成性。任何对话也都不是一个结论,没有确定性,是敞开的、动态的。[11]

要学会运用对话理论,必须使“对话—交流”成为节目的主导,现代传播应从垂直的关系转向平行关系。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差异性原则。在巴赫金看来,构成真正的对话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不同声音之间的相互交织论争。对话的双方或多方必须具有不同的声音才能构成真正的对话关系。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构成的“复调”。不同的声音和观念,乃是社会现实多元性和矛盾性的反映。[12]《一虎一席谈》的亮点就在于“节目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实话实说,直话直说,广开言路,言者无罪”。“有交流,更有交锋,节目最大的看点是双方的言论针锋相对,辩论激烈”。“它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机械的‘传—受传播模式,真正构建了媒体创造的公共话语空间”。[13]不可否认的是,“意见的差异性和表达的多样性是电视访谈节目人际交流特性的魅力所在,也是人文关怀的一个具体表现”。[14]

2.“以受众为中心”的两个重要研究理论

“以受众为中心”的两个重要研究理论,是指“使用与满足”模式、“解释—接受”美学理论。

一是“使用与满足”模式。所谓的“使用与满足”模式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它抓住了这个模式与传统的效果研究之间的主要区别:以研究人们如何处置媒介取代研究媒介如何对付人们。[15]David Morley认为,受众吸收、挑选以及拒绝媒介传播的内容促进了“使用与满足”模型的发展,强调“考察受众对媒体会做什么”这一观念。它突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同的媒介受众对于一个特定的节目会有不同的使用和诠释,这与传播者的本意很可能大相径庭;这一观念正确地强调了受众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同时,David Morley指出,这一“使用与满足”模式至少存在着对讯息“公开性”的过高估计、社会学方面欠缺等缺陷。[16]

二是“解释—接受”美学理论。在20世纪的西方美学中,解释学和接受美学是最具影响力的。这一学派注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解释与接受。对于电视文化来说,就是强调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接受和參与。一个电视节目,应以观众的接受为出发点,首先要考虑节目是定位给哪些观众群看的,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节目怎样做才能满足观众需求、让观众接受,怎样让观众积极地参与节目、参与理解、参与解释、参与交流、参与行动,并达到最佳效果。接受美学对电视节目提出了一个积极重要的方向,就是以观众为中心,观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要让观众参与,把传播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变成平等的对话关系,把大众传播转换成一种人际传播。要满足观众的期待需求,学会满足观众求新求异的心理。[17]因而,这一理论与上面的“使用与满足”模式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成关系。

(五)文化功能

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功能从属于电话文化,因此,我们先从电视文化的功能说起。电视文化功能,彭国元认为有六个,即新闻传播功能、社会教育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娱乐消遣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审美引导功能。[18]其实,这些功能是有交叉的,电视访谈节目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会教育功能。陈默也认为有六个:宣传导向社会舆论功能、交流对话功能、消费娱乐功能、记录生活空间与历史同步功能、艺术审美功能、交互功能与生活信息服务功能。[19]欧阳宏生认为有五个:舆论导向功能、资讯服务功能、娱乐游戏功能、艺术审美功能、知识教化功能。[20]莫林虎也认为有五个:(1)文化价值的导向性与交互性的结合;(2)构建大众话语空间,满足平民化的文化需求;(3)纪实性与时效性;(4)娱乐性;(5)商业性。[21]曹毅梅认为有九个:意识形态功能、信息传播功能、沟通交流功能、娱乐休闲功能、知识传授与社会教育功能、文化传承与记录现实功能、舆论监督功能、艺术审美功能、信息交换与服务生活功能。[22]以上功能,共性最多的是舆论监督(导向)功能、宣传教育(教化)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娱乐休闲(消遣)功能等。其实,对于电视访谈节目而言,交流—对话功能或沟通交流功能才是电视文化的最基本功能,主动参与、平等“交流—对话”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是电视文化最核心的精神。

对话理论在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功能上也能得到印证。语言具有对话特性,即便是书面语言,也是假想读者为一个对话者、交流者或倾听者。主持人与嘉宾的直接对话,嘉宾与嘉宾的对话,主持人与现场观众的对话,嘉宾与现场观众的对话,这些无不是言语交流、互动。“沟通交流”功能或“交流—对话”功能,体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对话上,除了包括电视画面中的人物交流(包括现场观众),还包括电视人物与现场以外观众的“拟对话”。

二、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

以上电视访谈节目的文化内涵,总的来说,都是电视文化的组成部分。关于电视文化,学者有不同的定义。陈默认为:“由电视传播的符号内容统称为电视文化。”[23]欧阳宏生认为:“电视文化是电视传播所产生的一切社会效应的总和。”[24]曹毅梅认为:“电视文化就是人类以电视为工具,通过电视传播所产生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并从结构上把电视文化分为电视物质文化、电视制度文化和电视精神文化三个层面。[25]作为电视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访谈节目,要为受众知晓、领悟,必须借助有效的传播。以往的电视访谈节目,存在一定的传播缺陷,但通过传播模式、传播对象(内容)、传播策略的转变,则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一)传播缺陷

要进行有效传播,先要了解此类节目存在的不足。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电视文化传播上表现出如下不足:“明星”代表“公众”,“公共论坛”变成“一家论坛”,“泛话题”代替“窄话题”。[26]其实,不足还表现在宣传教化功能的传播上:如何在娱乐或愉悦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化目的,这恐怕是今后需努力的方向。毕竟收看电视的主动权在受众手里:乏味的教化,会导致疏远或失去受众;一味的娱乐,会使得受众“为娱乐而娱乐”,对受众无所助益。

在话语方面,目前有些电视访谈节目在节目制作中显现的突出问题是访谈过程和节目制作中主持人(记者)、嘉宾(受访者)和视觉传媒的“去口语化”或“去话语化”。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问答程式化:提问没有追问,答问没有拓展。第二,语体意识不强:口语语体或谈话语体特色不明显,这会影响对方。特别要说的是,主持人(记者)的口语语体意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嘉宾(受访者)的语体意识。第三,文字转写问题:一是需要把一些纠误或拖沓的文字加以删略;二是对句法成分残缺的话语,以括号形式进行增补。值得一提的是,出于文化传播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需要,很有必要对原始话语进行处理,但是删略、增补之后的话语明显表现出了“去口语化”“去话语化”。

(二)传播模式

与以往传播模式不同的是,现代电视文化正在逐渐完成从“以传者为中心”模式向“以受众为中心”模式的转移。换句话说,就是从表达模式到接受模式的转变,也就是话语权的转移。[27]按照“解释—接受”美学理论,电视文化、电视节目应强调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接受和参与,应以观众的接受为出发点,使电视文化(包括电视访谈节目)成为真正的人人都能参与游戏的文化广场,把传播和观众之间的大众传播关系变成人际传播的平等对话关系。

(三)传播对象

电视文化包括电视访谈节目的主要传播对象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电视文化传播的责任[28]。在电视文化传播中如何弘扬人文精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总体而言,可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弘扬电视文化传播中的人文精神,深刻、广泛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意识:(1)以人为中心,关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把人放在中心位置,走进人的内心世界。在关注人的时候,也就关注了整个社会。(2)尊重人性,弘扬人的精神。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关注社会现象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社会中的“人”和人的精神:通过人与人的矛盾冲突来揭示人情、人性;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出广泛的人道主义精神。(3)重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表现人性。人文关怀不仅要关心人,还应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因为人的生存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电视访谈节目可以站在更高的境界关注人类群体的现实命运和未来归宿,也可通过人对动植物的态度展示人性的另一个侧面或者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做到物我平等。[29]

(四)传播策略

电视访谈节目的传播除了在对象或内容上弘扬人文精神以外,还应在方式或策略上弘扬人文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细节化上。除了现场直播以外,还可运用多點、多向直播等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多方式地展示现场,使事物的共时性、丰富性、深入性得到最佳的展示,充分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事实上,只要真正关注人、尊重人,以博大的同情心和对现实的真诚关注去理解我们的采访对象,就能真正与受众达成心灵的融合。[30]

我们认为,电视访谈节目的传播策略还包括节目话语的传播策略,主要有话语的互动化、功能化、去雕饰化、理论化与实践化,以及语言的口语化。具体如下:

一是话语的互动化。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话语互动是构成访谈话语的职业话语特征之一。[31]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记者)和嘉宾(受访者)基于访谈这一特定语境,遵循互动原则,需充分调动双方对话的积极性,推动对话顺利展开。

二是话语的功能化。务必做到自然交谈的话语功能(主要是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与节目制作的社会功能相结合,或者说,务必做到交谈双方的表达诉求与媒体(受众)的审美诉求相结合。

三是话语的去雕饰化。具体来说,访谈类节目中由于临时性因素,话语不太可能像书面语一样字斟句酌,而是通过词语替换、纠正来达到去雕饰化的自然效果。

四是话语的理论化与实践化。应编写口语教材,加强口语教学。有学者早已注意并尝试话语的理论化与实践化。孙倚娜论述了话语分析、电视谈话节目、口语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谈话节目能提供丰富的会话语料,能拓展我国口语教学视野。[32]我们认为,当前口语或会话教材存在如下问题:(1)会话所占比例不足;(2)会话语料真实度、口语度不高;(3)会话的交际功能有待加强。基于此,明确了编写访谈类节目的口语教材的努力方向:(1)在思想上,重视话题市场调查及研究;(2)在方法上,采集鲜活的新闻访谈语料并加以筛选,增强会话语料的真实度、口语度;(3)在落实上,要做到语料转写并编辑文字、音像资料,加强口语教学,拓展交际功能,强化实用性。

五是语言的口语化。为了加强访谈类节目的话语特征,适当使用话语标记、增强口语化无疑是有效的传播策略。曹福刚认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最大语言特点就是口语化[33]。其实,嘉宾(受访者)亦是如此。毋庸讳言,我们也注意到了电视访谈节目的“去口语化”倾向。“去口语化”,包括主持人(记者)与受访者的去口语化,以及节目字幕制作人刻意地“去口语化”。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来看,这可以凝练语言;但是从尊重话语事实的角度来看,会话的“去口语化”,会让受众感觉口语的听觉缺失,字幕的“去口语化”则会让受众感觉口语的视觉缺失。因此,电视访谈节目在转写话语标记时要力图真实化、口语化。

参考文献:

[1]史加辉.论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言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2(5上).

[2]熊征宇.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传播能力解析[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10.

[3]于泓.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J].新闻爱好者,1999(3).

[4]丁红.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品格[J].重庆社会科学,2009(9).

[5]彭国元.电视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

[6]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76.

[7]鹿宇明.谈话节目与人文关怀[J].新闻爱好者,2000(5).

[8]张冠文.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分析[J].理论学刊,2003(3).

[9]杨文杰.杨澜让精英更精彩——王府井签售访谈录[N].北京青年报,2002-05-25.

[10]汪振军.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文化精神[J].河南大学学报,2010(1).

[11]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4.

[12]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

[13]汪振军.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文化精神[J].河南大学学报,2010(1).

[14]汤荔.论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爱好者,2008(7下).

[15]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16]David Morley.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65.

[17]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18]彭国元.电视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0.

[19]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6.

[20]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10.

[21]莫林虎.电视文化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5.

[22]曹毅梅.电视文化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66.

[23]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8.

[24]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20.

[25]曹毅梅.电视文化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164.

[26]丁红.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品格[J].重庆社会科学,2009(9).

[27]陈默.电视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

[28]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6.

[29]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4.

[30]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72.

[31]代付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88.

[32]孙倚娜.话语分析·电视谈话节目·口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

[33]曹福刚.电视谈话类主持人的语言特点[J].新闻爱好者,2008(8下).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文化内涵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