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2017-03-30侯丁未
侯丁未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教学语言、情境设置、合作交流、作业设置等进行生活化设置。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8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教学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教学效果各不相同,这主要在于教师的语言水平不同。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想要学生较快地接受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具备较高语言艺术的教师才能完成。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哥哥给弟弟6张邮票后,还比弟弟多2张,原来哥哥比弟弟多多少张?”学生露出为难情绪,这时,我举起双手说:“同学们,你们喜欢吃大白兔奶糖吗?”学生一听,眼瞪圆了,精神劲儿来了,抢着回答:“喜欢,”于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奶糖拿在手里。接着说:“现在老师左手里拿着你们喜欢吃的奶糖,从左手里拿出2块放到右手里,这时左手和右手一样多,原来左手比右手多几块呢?”学生恍然大悟,异口同声说:“多4块。”“顺着这条思路想,再比如:从左手里拿出2块放到右手后,还比右手多2块,现在左手比右手多几块呢?”“多六块!”学生很快理解了题意,问题迎刃而解。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从生活实际入手,用数学生活化的语言,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了学习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問题,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息息相关。
二、情境引入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非常自然地接受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幅画面:老爷爷在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上种了许多白菜,被鸡、鸭、羊吃了,请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要买多少米栏杆才刚好围上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的周长”。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说:“今天,我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你们高兴吗?”学生回答:“高兴”。这时我趁机出示游乐园的场景画面课件,“在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游乐园里玩各种游乐项目的分别是多少人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竞相发言,学习热情高涨。这些画面来自现实的生活现象,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引入形式,所以学生很快投入到迫切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三、学习新知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备课,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亲自操作,通过观察和实践较轻松地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感悟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生活的、生动的数学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比如,学习“人民币”时,我指导学生到超市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体验购物过程。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领学生拿测量工具到校园去测量甬道的长度,步测篮球场的长和宽,用目测方法测定教学楼的长度。
实践证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教会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交流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利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给同伴听,对相同的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的过程注重的不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是数学语言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数学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数学语言交流的舞台,让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分展示,让那些“不善言辞”的做一下模仿秀,得到共同提高。注重教学设计个性化。我们在重视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更要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研究。今后我们将个性化设计作为集体备课的必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制度性的月检查和自愿申报基础上的分级奖励,来提高教师写个性化设计的积极性与能力,近而促进教师对教学现象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
五、巩固练习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实践,从而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使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变相思维,一题多解能力。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明明家离学校是4千米,玲玲家离学校是3千米,问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米。
大多数学生,只想到了用4+3=7(千米)一种方法,这时我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这种做法的示意图,并说出两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一侧。这时有几双小手举了起来,说道:也有可能在学校的同一侧,所以这道题还有一种方法,列式为:4-3=1(千米)。这样,通过画示意图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一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抽象的数学变成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真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雪野.小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J].成功(教育),2011(10):185.
[2] 邱永华.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