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阳药科大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2017-03-30王晶李敬李丹义路金才
王晶 李敬 李丹义 路金才
摘 要: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农林院校和医学类院校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理论性、直观性、 实用性较强的学科。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调整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设置,学生分组教学,参与课程的讲解及实验课考核方式的改革,有效地促进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药用植物栽培;教学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05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农林院校和医学类院校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实现高产、穩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生产目标。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
一、我校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教学现状
(一)与药用植物栽培相关学科开设的课程较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沈阳药科大学自2004年新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专业,药用植物栽培学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与之相关的学科很多,有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生理生化学、生态群落学、生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植物病理学等。上述学科各自从药用植物的某一方面,或者从生活环境的某一侧面研究与药用植物栽培相关的问题。然而,我校为传统的医药院校,没有农学背景,相关学科也没有开设,重视度不够。
(二)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和实验课设置存在问题
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由于没有安排在同一个学期教学,理论课安排在每年的上学期,时间基本为每年的9~12月,在冬季讲述植物具体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时,药用植物园的植物大部分已经采收或进入休眠期,学生没有现实的观察体会场所。而实验课虽然安排在下学期,但由于理论课考试已经结束,很多内容由于没有与实践教学同时进行,例如,田间病害和虫害的调查实验中,学生已经记不清理论课中讲述的一些病害的症状和田间害虫的识别,影响了实验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的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
学生虽然参加了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教学中的各项技能学习, 但多处于被动地位,该课程在学生看来就是“种地”, 兴趣不浓,由于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药用植物栽培实验方面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未能得以体现。
(四)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的考核体系存在较大弊端
由于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的特殊性,个别生产性实验结果不能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具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性,所以通过传统形式,根据实验报告给出成绩考核方法不适用。实验期间,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效果体现不出来。
二、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探讨
(一)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设置
理论课调整在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第三学年的下学期,即与实验课同步进行。春季四月份,安排决明子播种和银杏嫁接及金银花扦插实验;中间为一次室内实验,做种子活力及丹参叶片磷素测定实验;六月份安排田间病害和虫害的调查实验。这样理论课和实验可内容相呼应,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开展案例教学的方案
有序推进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当代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但在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中应用很少。在各论中,对药材道地性强,或栽培方法特殊的品种,进行选择性的教学,以案例的形式讲述各论重点品种。目前“三七道地性区域及栽培关键技术”“铁皮石斛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吉林抚松人参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发展”“黄连硒富集的特殊营养生理”等研究成果,以案例的形式进行了讲解,讲解时力求表达生动,逻辑性强,并十分重视学习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在多媒体展示案例成果时,尽可能多地展示图片,每张幻灯片中,图片要清晰,要避免图文脱节,提高案例在学生中的感染力,增强学生对栽培课的兴趣。
(三)开展小组教学方案
总论结束和各论开始之间,利用两课时的时间介绍当年中药材市场的国内外行情并进行分析,提出若干问题供学生思考。同时对这几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或栽培技术有新突破的品种单独列出来,分给每个小组,由组长分配任务,负责查询和讲解。每个学生都有一次上讲台的机会介绍他所讲述的中药材新的研究进展。确定的品种如下:冬虫夏草、金银花、太子参、番红花、天麻、五味子等品种。
(四)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考核方式的完善方法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和考核。考核方法和每一个实验都紧密联系。在实验考核的过程改革如下:(1)平时实验成绩占20%,包括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2)决明子的栽培试验根据每个学生管理实验地的出苗情况,田间除草情况及施肥管理情况单独考核占20%。(3)金银花扦插实验根据每个学生扦插的成活率单独考核成绩占20%。(4)银杏嫁接实验根据每个学生嫁接成活率单独考核占10%。(5) 室内种子活力测定及丹参叶中磷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表现单独考核占10%。(6) 田间病害和虫害的调查实验,根据学生采集的病叶和捕捉的田间害虫种类多少,现场进行识别考试,单独考核占20%。
总之,我校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通过调整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设置,可以解决这几年来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理论课和实验教学的不同步性,有效地促进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教学效果;开展案例教学,学生分组教学,参与课程的讲解,进一步提高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保证教学质量;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解决这几年来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中,学生对每个实验中田间管理的不重视,通过考核方法的完善,保证了每一个实验的完成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荣,冯立新,温中林,黄华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13237-13239.
[2] 张新慧,张彩芳.药用植物栽培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2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