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朗读教学中朗读状态的养成
2017-03-30檀雨桐
檀雨桐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池州 247000)
论朗读教学中朗读状态的养成
檀雨桐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池州 247000)
朗读教学在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中不仅承担了直接表现文本思想内容的任务,还能让学生在充满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音美中积累学识、体会阅读的审美体验、改善语音能力,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精神和素养的目的。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朗读活动顺利完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音示范和优美的听觉享受,辅助文本内涵讲解与解读,引导学生在听与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扬个性、博学多识,突显素质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朗读状态;朗读教学;朗读心理
高校通识教育是在我国教育方针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发展起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教新潮流提供核心支持。通识教育提倡“大学精神”和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文理念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人生目标与方向的确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通识教育以素养培育为中心,注重专业学识与品格气质的协调发展,强调“道”与“术”的结合;以审美教育为主要手段,更加关注人文理念对大学生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价值的思考与关怀,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动脑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使大学生在成“材”的过程中先成“人”;使大学生在运用所学奉献社会时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识教育要求教师将“言传”与“身教”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要用自我良好的品味与谈吐、气质与风度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朗读教学是通识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播、语言和阅读能力培养,还能陶冶性情,提高审美素养等。正确、流利、优美、有感情的优质朗读需要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只有进入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朗读活动的顺利完成。良好的朗读状态应该做到:“信心百倍,积极主动;全神贯注,进入作品;动脑动心,有感而发;速看慢读,由己达人;全身松弛,用声自如;克服固定腔调”[1]103-111。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看,朗读的状态主要包括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
1 朗读的生理状态
生理状态是朗读的精神外貌,是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过分紧张、或松弛懈怠、或盲目自信,都会让朗读走向错误的方向。例如,朗读时过于紧张,会导致声带收紧、声门闭缩、气息凝滞,严重时会肌肉痉挛,无法控制身体,导致朗读的失败。所以拥有良好的生理状态,是朗读成功的基础。
1.1 发声状态
朗读语言的语音特点除了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之外,最基本的是准确、清晰、圆润、响亮。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需要朗读时具有正确的发声状态,要能够做到规范、自如地发出声音。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松身体,保持良好的姿态,使身体在自然舒适的情态下进行朗读。
1.1.1 规范地发声 规范地发声就是指朗读的过程能够做到语音标准,咬字合乎规范,能够克服一定的噪声干扰,使语音清晰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必须熟练地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规范发声的方法和要领,成为汉语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所以,对朗读语言的规范应当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入手。
(1)语音
语音是词汇和语法的载体,词汇和语法通过语音进行传播。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种类比较少,且规律性较强,所以在音韵学中将音节的结构拆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从语音学的角度来看,声母和韵母是音色层面的划分,而声调则是附着在音节上的成分。
汉语普通话中大多数音节的声母通常都是由一个辅音的因素来充当,辅音声母共21个,分布在7种发音部位。
声母主要与辅音音素有关,而韵母主要与元音音素有关。韵母的结构按照开口度和响亮度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韵头连接声母的除阻阶段,发音要有弹性;韵腹是字音的核心,开口度最大,也最响亮,发音时间也相对较长;韵尾发音时要注意归韵。
声调,在语言学中被称作“音节的超音质特征”,声调与音节的音高相关,但又不同于音高。如果音高可以用数值来表现,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在数值上具有不确定性,会根据说话人的音色特点发生改变。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声调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声调的变化范围叫做调域,变化的幅度叫做调值,变化的形式叫做调型。
(2)词汇与语法
汉语普通话的词汇除了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够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用语习惯。教师在朗读时对于词语的处理要尽量做到明确、形象和生动,有声语言的词汇要尽可能地简短和通俗,不要给学生的听感造成太大压力,甚至阻碍。必须克服方言习惯用语的干扰。如果在朗读时将方言用语的习惯语音带入就会导致歧义、难以分辨、听不懂等情况,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困扰。
在语法方面,由于朗读是依照文本作品进行的艺术行为,所以在语法上没有过多的要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朗读中对语句进行停连处理时不能够隔断语意,使语句出现逻辑、语法上的错误。
1.1.2 自如地发声 要想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到自如地发声就需要让身体处于轻松、没有压力的状态之下。生理学研究表明:在放松声带的情况下能够发出比声带紧张时更加悦耳的声音。在放松的状态之下,声带如同有弹性的橡皮绳,可松可紧,调节自如,这样有利于声音的变化,也有利于声带的保健。
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不是指在朗读时像日常生活中无压力地说话一样,而是要根据朗读时的环境要求,自由、自如地使用声音,用合适的音色、音量、音高来进行朗读。不要勉强使用不自然的声音,更不要模仿不适合自己的声音,要突出自身声音的本色。即使自身条件不够好,也可以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来改善。在自然、自如、轻松的状态之下,教师就可以对自己的声音操控自如,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越性和主观能动性,使朗读教学达到声情一致的境界。
1.2 身体姿态 除了气息、共鸣、停连、重音、节奏、语气语调等等,朗读姿态同样也是朗读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朗读艺术是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教师的朗读,还是学生的欣赏,都遵循这样的主次关系。朗读姿态是朗读作品形式和内容表达的需要,正是有了朗读时个人姿态的展现,朗读才得以完整展现出其本身应有的特质和魅力。
在朗读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辅助朗读,不仅能体现教师的内在情感,同时也能突出个人气质。根据朗读教学的特点,可以将朗读的身体姿态分为:姿势、表情、肢体语言、风度与气质四个方面。
1.2.1 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朗读发声的基础。只有在朗读中掌握正确、舒适的身体姿态,才能使发声的各个器官互相配合,协调运作,从而获得良好的音色。朗读身体姿态直接影响到声音的质量,就如同演奏家挑选材质优良的乐器进行演奏一样,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身体姿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来进行朗读,这对提高朗读作品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气息是朗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呼吸状态能对朗读起到良好的支撑和调节作用,而呼吸状态就受到身体姿态、姿势的影响。如果在朗读中姿势不规范、不科学,就会导致呼吸的弊病,如声带紧张、闭气等。
最适合朗读的身体姿势是自然、舒展、放松的,在朗读时需要身体的各个部位积极而不紧张,放松但不松懈。昂头、脖子僵硬、含胸、夹肩、腆肚等这些不正确的姿势,都会引发错误的发声。对于朗读来说,最常见的身体姿势是站姿和坐姿。
采用站姿时,身体要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驰。男士应当双脚稍稍分开,比肩稍窄;而女士的双脚最好采用“小八字”,呈一前一后的状态,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亲切感。头部端正,双眼平视,下颌微收,胸部挺起,两肩下沉并略往后靠,挺直脊背,保持气息的畅通。小腹微微收紧,感受丹田的力量,为呼吸做好准备。
采用坐姿时,上半身的姿态与站姿相同,需要关注的是腿部的姿态。男士坐姿时,让双腿微微分开,与肩同宽,若手上不拿作品,应当将双手轻轻放在两膝上;而女式坐姿时,应当将双腿并拢,自然放在身体前部,或者保持并拢斜靠一侧,要注意的是不要出现踮脚、翘二郎腿等不文明的坐姿。采用坐姿朗读时,应当坐在座位的三分之一处,这样可以保证上半身的挺直,并且保持精神的集中,有利于克服不良的坐姿状态和懒散的精神状况。
1.2.2 表情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无声语言。通常认为表情动作主要有两类: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在朗读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是面部表情。教师在运用面部表情时,必须符合人体结构原理和情感、情境的需要,从而表现出良好的、贴切的朗读表情,才能结合良好的发声呈现出听觉和视觉的美感,让学生获得审美感知。
朗读时,面部表情要自然,面部肌肉要放松,不要出现紧张、瞪眼、皱眉、嘟嘴、歪脸等不雅表情。另外,朗读时还要注意面部表情与朗读情绪、基调相符,不能出现朗读悲伤哀痛的作品却面带笑容的情况,这样不仅会造成形式与内容的不符,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1.2.3 肢体语言 在朗读语言艺术中,适当、适时地加入一些肢体语言——动作,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辅助效果。肢体语言以无声的方式辅助情感的表达、活跃现场气氛、丰富视觉感受,是一种巧妙的辅助手段。在朗读时,动作、手势等要尽量简炼、利落、大方,避免矫揉造作,甚至一些怪癖动作,这种不合理的动作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和朗读效果。
肢体动作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来进行设计。有些作品需要活跃,需要的动作比多,甚至需要“载歌载舞”式的丰富动作表现;但是有些作品宜静,如果增添一些脱离作品内容的、不必要的动作就会显得“画蛇添足”了。
1.2.4 风度与气质 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的心理状态和外在精神风貌要能够体现时代感、民族精神和语言美,要展现出教师个人的风度和气质,能够做到从容不迫、举止得体,声情语态有效地体现作品的内涵,具有良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正确、良好的朗读姿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连续的、严格的训练中逐步形成的,需要对生活、对艺术不断进行切身的体验和深切的思考才能得到。风度和气质、表情和动作、态度和情感,朗读中的一招一式都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而是涉及到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涵养。所以,要培养良好的个人风度与气质,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仪表仪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性和姿态,这样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才能优雅、从容地展示出个人的风采,将优秀的文本作品传播给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2 朗读的心理状态
2.1 朗读的形象心理
朗读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的艺术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体验感受和形象思维。朗读教学以文字作品为根本依据,这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抽象思维的独立性不同,朗读教学是始终围绕着具体的、生动的文本形象来展开的,始终与感受、体验、想象等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反映到具体的朗读过程中就是语感和想象两个方面。
2.1.1 语感 马克思说:“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2]。对于朗读教学来说,文字是眼睛的对象,语音是耳朵的对象。而语意既不是眼睛的对象,也不是耳朵的对象,语意是通过眼睛、耳朵等接受器官接受信息后再通过大脑处理后的结果。所以,语言并不仅仅是视觉或听觉的感受,而是与听觉、视觉等感觉相关的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而隶属于语言范畴的语感是感觉、直觉的一种。
“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看,语感的实质是人对语言的一种综合心理反映能力”[3]。体现出朗读时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体会、吸收的高度综合能力。如果语感能力比较强,在实际应用中就能够在接触语言文字的短时间内产生正确的、多方位的、丰富的感知和感觉。在接触语言文字时,不仅能够快速、敏锐地抓住和感知语义,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语言环境,而且还能捕捉到文字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语感能力比较差,在接触语言文字时,就难以准确把握和领会文字所承载的内涵,甚至可能会曲解文字所包含的意义,难得言辞要领。
语感的突出特征是敏锐的感受力,即将复杂的心理过程集中于一点。虽然看似很玄妙,但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也不是一种天生的资质,而是靠长期坚持的反复实践得来的,是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随着分析、判断、归纳、总结等能力的提高,语感的能力可以得到逐步提升。朗读语感亦是如此,要想获得良好的朗读语感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朗读体验、实践的积累,从而获得语感能力的提高。
康德认为审美快感的根源在于主体的感受力。教师对语言的感受力会直接影响到朗读作品的审美,所以培养语言感受能力是提高朗读语感的有效途径。声情并茂的朗读被认为是朗读的较高境界,达到这个境界的根本途径就在于教师对文本作品中意趣、情味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朗读教学前的阅读备课阶段就能够集中精力,充分调动思维,对文本作品的基调、色彩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阅读和朗读时要能够置身于作品塑造的情景之中,切身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验得到深切的感受。这种感受积累的过程,对于提高朗读的语感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朗读语感中,情感往往表现为对作品审美而产生的情感共鸣,以及共鸣后所产生的情感表达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朗读行为的推进力,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表达需求,朗读就会显得木讷、死板、没有生命力。那样的朗读只是由文字到声音的形式转换,而不是积极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所以,为了提高朗读语感应该在朗读中充分利用思维的力量,深入体会作品丰富的情感,在不断积累之下形成熟练的情感体验,获得良好的朗读语感。
2.1.2 想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艺术思维是充满想象的,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朗读亦是如此。
朗读的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在心理学中,根据想象产生的条件和有无目的性、自觉性,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大类。有意想象,又被称为随意想象,是在某些刺激物的影响下,根据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想象的过程。有意想象与无意(被动)想象不同,它是一种主动的、有一定程度自觉的和有计划的想象。这种想象力的发挥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表达,所以又被称为“情景再现”,这种情景再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情感的调动,激发情感表达的需要,实现情感的充分释放。
“积极想象的第二种机能是对细节的想象,世人一般称之为想象。是这种想象使谈话妙趣横生;因为它不断地把人们最喜爱的东西,即新奇的事物呈现在心灵之前。冷漠的心灵所勾画不出来的,它都能描绘得栩栩如生。它运用最令人惊奇的情节;它举出各种各样的事例;如果这种才能又与对一切才能都适宜的平实自然结合在一起而表现出来,便会获得一致的推崇”[4]。这种想象有利于教师在朗读时把握住文本作品的情节发展、主次轻重,形成“画面感”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触发深刻体验从而将自己投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所以,往往生活阅历越丰富、积累越丰厚,体验就越深刻,想象就越细腻、生动。
2.2 朗读的传播心理
朗读是面对听众,在朗读者和听众之间进行的声音艺术形式。在教师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会产生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依据主要来自朗读活动所处的环境、朗读的声音形式以及接受和反馈的效果,也就是环境感、对象感和交流感。
2.2.1 环境感 对于朗读教学来说,朗读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文本的语境和朗读的客观环境。
文本语境即文本作品用文字符号勾勒出的意境,这种意境主要由文本的语句、段落、层次等上下文的关系体现。教师要能够把握文本的语境,在语境的环境之下去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基调和内在语等,这样才能对作品的态度和立场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带动学生进入语境之中,引导朗读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朗读教学的客观环境,指朗读活动发生的场合,即课堂。在课堂内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掌握阅读技能和朗读技巧,并且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的人数多少、接受能力的强弱和接受过程中的反馈等因素来调整朗读的方式和教学方法,不能让朗读教学成为程式化、形式化的行为。
2.2.2 对象感 朗读教学的对象感,指教师在朗读时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学生)的存在和反馈的发生,意识到学生的要求、愿望、情绪变化等心理需求,并且根据这种心理需求调动和调整自己的情感。
对象感被认为是朗读过程中促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手段或途径,是想象和联想的一个部分。“为了朗读好,为了吸引住听者,满足他们的需要,朗读者除了加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研究表达技巧外,还必须对听者有恰当的估量”[1]98。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可能对每一名学生都了解得很具体,但是对兴趣、年龄、理解和接受能力等情况的大致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内容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行为特征。
2.2.3 交流感 现代传播学认为:双向传播比单向传播更加精准有力;双向传播中,传受双方对自己的判断都更有信心。朗读,作为一项有声语言艺术,更加应该适应和把握交流性语言的特点,在朗读的过程中形成交流和互动。越是让学生感受亲切,学生就越容易接受老师叙述的内容,越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交流感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生动的情感,还能以学生的反馈给教师带来情感的呼应,推动教师的朗读行为进一步深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而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朗读教学就不能被称之为是一个完整的传受过程。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双方,而这种感应和影响就是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
2.3 朗读的审美心理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等。朗读是语言表达的艺术,是用有声语言描绘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朗读的审美心理是在思维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本质与发展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对有声语言形态美的直接感知、对有声语言内涵情感的体验,以及在听觉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受。
2.3.1 音律美 从朗读教学的角度来看,朗读的音声美主要体现在朗读的过程就是不断使声音准确化、清晰化、规范化、美化的过程。富有美感的声音总是带给人圆润、响亮、坚实、持久的感受。“圆润,就是声音饱满而润泽,听起来不干瘪、不嘶哑、不尖利、不生涩。响亮,就是洪亮、明亮、透亮,听起来很清楚,很省力,而不是那种纤细、纤弱、暗淡的声音。坚实,就是结实、稳定、坚固,没有忽窄忽宽、忽粗忽细、出叉、发飘等现象。持久,就是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声音一直是圆润、响亮、坚实的,不会越来越小、越来越细、越来越暗”[4]。这是对朗读声音美感的基本要求。
此外,朗读的韵律美主要表现在节奏和语调的变化上。“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韵律,韵律更能给人以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5]。朗读的节奏表现为语流根据情感的起伏而产生规律的律动变化,这种规律性和可变性带来悦耳、愉快的听觉感受。同时,语调的变化反映了文本作品和朗读过程中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情感的外化形式,错落有致的语感给声音以丰富的层次,增强了听感的生动性。
2.3.2 意境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十三中提到:“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也。”意境,是我国文学、艺术学、美学等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艺术批评中常常把“意境”看作衡量美感和艺术性的标准。
朗读教学的意境美主要在于声音自然清晰、语义通顺明了、逻辑清楚晓畅、结构层次合理丰富、情感真实生动等等。朗读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文本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气质、神韵通过有声语言的转换,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塑造出意蕴和意境,在这种意境之中通过情感的表达感染学生。
3 结语
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以准确、生动、传神地表现并诠释文本内容为基本目标。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的朗读,不仅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建立,还能令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感、进行充沛的情感体验、提高感受和理解能力等。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自信、从容、积极的心态,做到全神贯注、心脑并用、感情充沛;做到以心理状态为主导、为基础,以生理状态为辅助、为补充,心理与生理状态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在朗读教学时展现出优美的姿态,将朗读教学的优势与效果表现和发挥充分。朗读的状态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坚持进行持续的、有意识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沉淀,注重个人素养的提高与升华,在丰厚文化底蕴的熏染下养成优良的、具有个人魅力的风度与气质。朗读教学不是单纯的念字行为,不是声音和技巧的堆叠,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必须要能够以良好的朗读状态来表现和分享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情感,做到“言之有物”,令学生在欣赏朗读的过程中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8.
[3]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147.
[4]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95.
[5]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60.
[责任编辑:胡程]
G642
A
1674-1102(2017)04-0142-05
10.13420/j.cnki.jczu.2017.04.035
2016-10-10
2016池州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XJYXM14)。
檀雨桐(1988-),女,安徽望江人,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和地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