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
2017-03-30陈懿婷
陈懿婷
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
陈懿婷
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体现了音乐与人类的互通,它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天然需要,也是音乐的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该功能唤醒了幼儿的愉快情绪,满足了他们对安全、归属与爱的需求。利用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好奇心、主动性以及创造力等学习品质的形成。
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幼儿;学习品质
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是指音乐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天然需要。[1]它关乎音乐的本质意义,体现的是音乐与人类的互通,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无论是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都伴随人类,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是音乐的其他功能——审美功能和倾向性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在学前教育中,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学习品质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与幼儿的天然联系
当我们考察音乐在原始人类生活中的痕迹时,不难发现其非倾向性功能的表现。在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舞蹈纹彩陶盆上,细致描绘了原始人群集体舞蹈的场景,据推测是最早的原始人类舞蹈。画面上的舞者手拉手,身着圆球形服装,轻松愉悦地舞蹈。尽管只是图案,但能感觉到舞蹈的韵律与节奏,也能够体会到原始人沉浸在音乐中的满足与放松,这正是音乐以情绪的方式满足着人们的需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开始弱化,人们在政治、宗教、教育、社会中赋予音乐其他的功能,尽管如此,这些功能的发挥依然是以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为前提的。
维柯用人类的原始期来比拟个体的儿童期,把原始人叫做人类的儿童。[2]在《要素》中把人类的心理功能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只有感觉而不能知觉,接着用一种被搅动的、不安的心灵去知觉,最后采用清晰的理智去思索。[3]从这个角度来看,幼儿和原始人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即通过感官来体会世界,在头脑中存储着各种直观形象的事物,随着他们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开始对事物的整体属性进行总结归纳——知觉、开始进行抽象思维、开始具备理智。音乐也是如此,其非倾向性功能就是音乐对幼儿感官的最直接的刺激,幼儿在音乐中体会着世界,获得情绪的满足,他们与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有一种天然的连接。如,听到旋律节奏舒缓和谐的摇篮曲,会感到舒适与安全,能够快速安眠;听到节奏感十足的乐曲,幼儿会自发地跳出有趣的舞步;甚至会根据听到的乐曲画出自己的感受,这些画面与乐曲有着无法言说的一致性……因此,幼儿是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最敏锐的觉察者和最直接的体会者。
二、学习品质是促进幼儿长远发展的必要品质
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在学习中形成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学习效果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人特征。[4]通俗地讲,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5]要重视幼儿阶段学习品质的培养,这能为其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指南》的倡导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陪伴幼儿学习生涯的重要品质,而不再是短视地教会幼儿各种知识与技能。
研究者高杰对7所幼儿园的98位一线教师进行调查,整理出由他们提供的关于学习品质的“关键词”,将其与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列出的“学习品质”关键词进行比较,归纳了学习品质的七项内容,包括:坚持性、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反思能力、好奇心、主动性、合作能力。[6]这是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这些品质决定的。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入手,我们可以发现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与学习品质中的一些“关键词”有相关性。
三、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关联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动机形成了金字塔形状,从下到上依次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超越。马斯洛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支配着人们的动机;只有当它得到适当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7]由此看来,当人们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把目光转向认知、审美、自我实现、超越等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如果想要一个人产生诸如认知、自我实现等积极的学习愿望与需求,那么首先应该使他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恰恰能够满足人的低层次需要。作为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音乐,能够从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等方面来满足幼儿的低层次性需要,从而促使幼儿较高层次需要产生,这实际上正是在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品质。具体来说,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唤醒幼儿情绪激发其好奇心
好奇心主要体现在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兴趣、喜欢尝试新事物、喜欢提问等行为上,可以说幼儿生来就有这种好奇心,但是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激发了这种好奇心,唤醒了幼儿的内在情绪,令其感觉舒适、愉悦与和谐,满足了他的低层次需要。
音乐的节奏能够给予幼儿生理上的满足感。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8]儿童最初的审美体验,就是从这种节奏开始的。[9]当音乐的节奏与生理节奏相符时,人就感到和谐愉悦,反之,就会感觉到失调、不愉快。母亲哼唱着摇篮曲,会按照一定的节奏轻拍幼儿,其速度一定不会快过心跳的速度,这是因为这种节奏是幼儿曾经感知过的——在母体中孕育生命的节奏,幼儿在这种节奏中感到满足。音乐,正是以它天然的符合人体生理节奏的形式,满足着幼儿的天然需要。幼儿在这样的节奏中,遇见了自己,感觉到愉悦。
当幼儿沉浸在或悠扬、或舒缓、或轻快、或振奋的乐曲中时,神经系统发生变化,内分泌开始工作,令整个人感觉到愉快。他们没有任何经验去判断这些音乐,但是已经被打动,好像这是从他们的生命中流淌出来的。就这样,音乐满足着幼儿的基本精神需求。当幼儿感到和谐愉悦时,就开始把目光转向外界,关注各种事物,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正是这种自由轻松的环境、温馨愉悦的氛围,开始有了探索的愿望,萌发了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将会非常稳固,因为幼儿的心理是舒适的,与之相伴的好奇心也是自由和舒适的,幼儿追随着这种舒适感,享受着好奇心带给他的愉快。
(二)满足幼儿安全与归属感,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儿童展现出独立的精神和控制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指儿童独立发展社会关系,形成自给自足的意识,当与别人进行互动的时候表现得自信。[10]这种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通过内在动机支持自己的行为的,而不是通过诸如表扬、奖励等外在动机,学习本身就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有主动性的孩子喜欢面对挑战,能给自己制定计划,并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主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归属与爱,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非常自信地把目光转向外界,勇敢地探索世界,获得了主动性的学习品质。
熟悉的音乐带给幼儿安全感甚至归属感。如,焦躁不安的婴儿听到妈妈经常哼唱的催眠曲会安然入睡;幼儿在陌生的地方听到熟悉的旋律会感到安心。有位一岁的幼儿在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曲子的前奏时,就开心地喊道:“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意味着这首曲子已经根植于孩子的心中,他知道这样的旋律属于妈妈,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得到快乐与安心,安全也随之而来。有了安全便有了继续向前的愿望,对世界有了一种开放的、无限的追求,因此他愿意去探索世界了。这种积极健康的情感成为他认识世界的根基,那就是——世界是安全的、美妙的,值得探索和发现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幼儿充满自信和勇敢,渴望探索世界,学习便有了主动性。因此,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对幼儿安全与归属感的满足,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三)幼儿形成语言互通,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是指儿童表现出用独特的方式来认识环境和与环境互动的能力,还包括应对新情境和新问题的能力。[11]具有创造力的孩子能够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喜欢尝试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幽默感,这对于幼儿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音乐是美,是和谐,幼儿天生就具备感知美与和谐的能力,儿童与音乐的天然互通,是与生俱来的。儿童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方式,理解着音乐、感受着音乐、表达着音乐。意大利瑞吉欧课程模式的创始人马拉古兹在诗中写道:“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12]我们总是以为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粗浅的、幼稚的,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也是单一的,实际上儿童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审视这个世界,形成了自己非常深刻的认识,并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语言”可以是绘画、手工,可以是舞蹈、歌唱,也可以是表情、动作,还可以是奔跑、跳跃……
笔者曾给大班幼儿播放音乐《水族馆》。当音乐响起,幼儿有的趴在桌上静静欣赏,有的立刻做出了游泳的动作,有的开始摇头晃脑,有的起身踏步。一些正在游戏的幼儿看起来似乎毫不在意,但音乐已经显示影响他们开始玩大鲨鱼的角色扮演游戏了……音乐结束,幼儿,有的说我感觉到是在大海里,有的说我感觉到有精灵来了,有的说是在森林里;有的兴奋地做起了动作,或摇头摆尾,或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有的在哼唱刚才的旋律;还有的只是静静地看,没有什么表现,但是在随后的区域活动中,来到美术区,画出了海底世界,并告诉我这是它刚才听到的音乐。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满足的、愉悦的、感觉到安全、有归属。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任凭想象插上翅膀,尽情飞翔。这个过程是无比快乐的。当我们给幼儿表达机会,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时,其自尊感会得以满足。而当他们又一次偶然间在户外听到这首熟悉的乐曲时,眼里流淌出一种默契,属于这个班级的默契,幼儿与幼儿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无需多语的默契。这便是音乐带给他们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因此,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与幼儿天然的语言互通,有助于丰富其想象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在满足幼儿的低层次需要后,就会进一步产生与认知、审美等相关的高层次需要,在满足了他们的情绪愉悦、安全、归属与爱、尊重等需要之后,会激发其学习的好奇心、主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学习品质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幼儿的学习品质。
然而,当下的教育呈现出较功利的倾向,人们更多地关注诸如乐器、舞蹈、声乐等音乐技能的学习,重视音乐的外在目的,而忽视了音乐本身对儿童的影响。应回归到音乐最基础的、最原始的层面,从幼儿的天然需要出发,借助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促进其学习品质的发展,为他们一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利用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促进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建议
(一)纠正“功利化”的音乐教育观念
当前很多人认为音乐学习就是掌握器乐、舞蹈、歌唱等技能,这使得本该轻松愉快的童年被各种考级、考证所填充。幼儿奔走于一个个的兴趣班,本该自由玩耍的权利被剥夺。音乐的美妙被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所取代,幼儿感受不到音乐对他们情绪的唤醒,体会不到音乐给予他们的安全感以及音乐与其天然的互通。他们开始变得麻木、厌倦,失去了幼儿特有的灵性,这真是成长的悲哀。
我们要纠正“功利化”的音乐教育观念,回归音乐的本真,引导幼儿用心去感受音乐,最大化地保护其与音乐的天然互通,避免这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灵气丧失。应该重新建构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关乎幼儿身心的健全、完整人格的发展;关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高雅情操的陶冶;关乎良好学习兴趣习惯以及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把音乐教育与幼儿人生发展的长远道路连接起来。
(二)用音乐提升幼儿的“生命质量”
音乐对幼儿影响是缓慢的,不能为了急于看到成效,而让幼儿在各种技能学习中丧失了童年的天性,丢失了应该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音乐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体现在幼儿开心地随着音乐舞动,体现在自己愉快地哼唱喜欢的歌曲,体现在听到一首乐曲能感动地流下眼泪,体现在欣赏音乐之后所创作的丰富有趣的画面中,体现在滔滔不绝的语言里……这些,都是幼儿生命中的幸福,这种幸福会伴随幼儿前行一生,许多看见的、看不见的快乐,就是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一首好听的幼儿歌曲《风儿你带什么来》中唱到:风儿你带什么来,一片树叶落下来……下行的旋律走向伴随着呼呼的风声,给人带来忧伤的感觉。令人惊奇的是,一位十个月的婴儿在听到她的妈妈唱这首歌曲时,嘴巴一撇,流下了两行眼泪,当她的妈妈把曲风一转,唱起了“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时,她立刻破涕为笑,高兴得手舞足蹈。这就是音乐在幼儿身上体现的神秘力量,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唤醒者幼儿的情感。具有如此丰富情感的幼儿,她的生命本身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一幅明亮的图画、一篇动人的诗歌,音乐将伴随着她,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遇到艰难困苦还是幸福甜蜜,音乐都会像朋友。
所以音乐是关乎幼儿生命质量的,恰当的早期音乐教育能够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滋润着他的生命,为他带来诸多的轻松与乐趣,幸福与陪伴。而不恰当的早期音乐教育,会对幼儿的生命质量造成损害。
(三)呼唤音乐的“游戏精神”
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放眼人类的最初生活,就会发现游戏与音乐之间存在着渊源,原始人在从事劳动时的高歌、呐喊,富有节奏感地击打、跳跃,闲暇时围在一起歌唱、舞蹈,不正是一种心灵深处对放松、消遣的追求,不正是一种游戏的精髓所在吗?因此,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如果回归到这一点,就不会再困囿于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中难以自拔,而是更多地关注音乐给人们带来的轻松、愉悦,开始发现音乐的游戏精神了。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呼唤音乐的“游戏精神”,它能够保护幼儿对音乐天然的感受力,促使其在音乐中获得轻松快乐,满足他们对艺术的世界的精神需求,激发幼儿的审美感动。也只有音乐的“游戏精神”,才能真正发挥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从幼儿的好奇心、主动性以及创造力方面促进其学习品质的形成。
[1]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6][10][1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发展与教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320,331-33 6,335,33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8]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9]刘绪源.美与幼童——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12]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G61
A
1671-6531(2017)12-0076-04
*2016年度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课题项目(YBKT1601)
陈懿婷/西安思源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陕西西安710038)。
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