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017-03-30李天芝于新友

猪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黄曲霉吸附剂霉菌

李天芝,于新友,张 颖

(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李天芝1,于新友1,张 颖2

(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栏目协办

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各种畜禽都具有重大毒性。全世界每年约有1/4的谷物和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该文简要综述了对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几种霉菌毒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饲料霉变,养猪业,危害,霉菌毒素,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各种畜禽都具有重大毒性。全世界每年约有1/4的谷物和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养殖业每年因霉菌毒素污染饲料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几百亿美元,但霉菌毒素引起的饲料污染却往往被养殖者忽视,其所引起的疾病也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1]。猪对霉菌毒素非常敏感,因此,养猪业受到的危害尤其严重。至今已鉴定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2],霉菌毒素在产生过程中消耗饲料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释放出能量,使饲料脂肪迅速变质,破坏蛋白质成分,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使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并降低饲料中泛酸、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的含量,当饲料出现明显的霉变时,其营养价值至少损失10%以上。饲料霉变后颜色产生变化、变得黏稠污秽、并产生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3],降低猪的采食量。霉菌毒素物理性状极其稳定,可长期存留在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产生的毒害作用因在饲料中的含毒量、喂饲的时间、其他霉菌毒素存在与否、猪的品种、年龄及健康状况不一而有所不同。其中危害较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烟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猪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料重比降低,免疫功能降低,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降低疫苗接种后的效果[4],并在传染病的流行中充当了“底色病”的角色[5],为各种病原菌的侵入提供机会。此外,霉菌毒素还能导致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了对养猪业的危害较严重的几种霉菌毒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霉菌毒素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霉菌毒素的中毒特征

极其微量的霉菌毒素即可对猪产生危害作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200~400 μg/kg猪就能出现生长受阻、免疫抑制,赭曲霉毒素含量200 μg /kg就有可导致猪肾肝脏形态学损伤、增重减慢,玉米赤霉烯酮含量1 mg /kg以上母猪会出现假发情,直肠脱垂。霉菌毒素还有蓄积性,在猪体内累积,随着猪采食霉变饲料量的增加,哪怕是极其微量的,通过蓄积也可达到致病量。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分析方法复杂,检测费用昂贵,大部分霉菌毒素与其他极性化合物通过共轭键结合,并大量存在于谷物饲料中,在胃肠道这种共轭化合物被水解后释放出霉菌毒素。饲料中能检测到的霉菌毒素仅是游离的一小部分[6],不同低剂量的霉菌毒素之间还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加剧了单一霉菌毒素的毒性。另一方面,因采样的随机性,检测只对样品,并不能代表某批饲料的总体被霉菌污染的情况,及该批饲料霉菌增殖与再污染的情况。因此,仅靠化验确诊不实际,明明只检测到非常低的毒素水平,也可能出现霉菌中毒的典型症状。

2 主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2.1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等产生的,能在含氧量极低的环境中产生。主要有B1、B2、G1、G2、M1和M2六种类型,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强、危害最大,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是对猪威胁最大的霉菌毒素,对幼龄动物的毒性强,致死率高,而成年动物的耐受力较强。当猪食用受到少量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时,即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免疫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不能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对病原易感性高,黄曲霉毒素还可损害肝脏,造成肝脏肿大,胆汁分泌减少,降低胰脏分泌的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导致饲料中蛋白质及脂肪利用率下降,黄曲霉毒素是较强的凝血因子抑制剂,表现为动物在受伤后或在打针后,针孔或伤处长时间流血不止。还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在怀孕早期会导致胚胎死亡而被吸收,从而导致空怀或产仔数大幅下降,在怀孕中期会导致胚胎死亡而多形成木乃伊,在怀孕后期会导致弱仔、八字脚,严重者会死亡,泌乳母猪的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大于0.5 mg/kg,则会造成乳汁中的毒素残留量升高,进而引起乳猪生长缓慢。黄曲霉毒素具有蓄积性,容易引起动物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生猪厌食、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减轻,料重比降低,生产性能下降等。

2.2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毒素,主要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在猪体内被转化成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具有很强的类似雌激素作用,主要影响猪的生殖系统。不同日龄的猪感染F-2毒素后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仔猪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阴户红肿或腹泻。后备母猪主要表现为不发情、假发情、外阴阴道炎、假孕或直肠及子宫阴道脱垂,玉米赤霉烯酮能抑制卵泡内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使其成熟滞后或发育不正常,因此卵细胞的质量下降,排卵减少或不排卵。对妊娠早期的母猪危害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畸形胎。尤其对配种后l0 d内胚胎发育影响较严重。而对妊娠中、后期母猪的繁殖性能没有显著危害,说明玉米赤霉烯酮对发育到一定阶段的猪胚胎并没有明显地干扰及破坏作用,后备公猪主要表现为性欲降低、包皮增大,阴囊红肿、睾丸萎缩,乳头变粗、乳腺肿大,输精管变性,睾丸变小,畸形精子增多、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减少等。此外,初生仔猪的低存活率、八字腿、乳头红肿等也与猪饲料中的F-2毒素超标有关。玉米赤霉烯酮还能对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形成免疫抑制,也可形成免疫复合性损害。

2.3 烟曲霉毒素

烟曲霉毒素又称为伏马毒素,是由串珠状镰刀菌和多育镰刀菌等产生的一种水溶性的真菌毒素,最适宜产生的温度是15~25 ℃,目前已知的有11种烟曲霉毒素,其中最常见且毒性较强的是B1,B2和B3,烟曲霉毒素B1占总量的60%以上,毒性最强。烟曲霉毒素对猪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肺水肿、肝中毒和免疫抑制疾病,还可以抑制脂肪合成的功能,主要破坏各脏器的脂肪分布。烟曲霉毒素还会对猪的生产性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会降低饲料消耗量和增重、影响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对生长猪而言,1 mg/ kg的烟曲霉毒素B1会降低猪生长速率8%,而10 mg/kg的烟曲霉毒素B1则可降低11%。而对肥育猪,1 mg/kg烟曲霉毒素B1即可对胴体品质造成有害的影响。烟曲霉毒素还会引起猪的免疫抑制等。

2.4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主要是由赭曲霉和鲜绿青霉菌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的污染范围较广,几乎可污染燕麦、大麦、小麦和玉米等所有的谷物。赭曲霉毒素是异香豆素环与苯丙氨酸相连接的在分子结构上类似的一组化合物,有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对农作物的污染最重、分布最广的是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可达120 h,赭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肾脏,造成肾周水肿、僵硬,有很强的利尿作用,使猪饮水增加、尿频、导致生猪生长迟缓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此外,还可引起猪只的肝脏受损、导致神经中毒、胃溃疡等。并阻断信使RNA的合成,抑制转录作用,抑制B、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能导致IgG,IgA和IgM等免疫球蛋白的衰退,导致免疫抑制。猪对赭曲霉毒素A十分敏感,其在饲料中含量大于1.4 mg/kg时中毒症状非常严重,在连续几周饲喂0.2 mg/ kg低量的赭曲霉毒素后,即可诱发肾脏病变。

2.5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也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猪只采食量降低、呕吐、肌肉出血和繁殖力下降等。猪对呕吐毒素的安全计量是低于0.5 mg/kg。浓度高于3 mg/kg时采食量显著下降,浓度高于16 mg/kg时开始出现完全拒食[7]。对生长肥育猪而言,用含有14 mg/kg呕吐毒素的饲料饲喂猪,10~20 min内即会出现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此外,呕吐毒素也属于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它在猪体内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产生影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

2.6 T-2毒素

T-2毒素主要是由三线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等镰刀菌属霉菌污染谷物产生的。小麦、玉米、干草、青贮饲料和豆类均可污染T-2毒素,当猪饲料中的含量超过0.4 mg/kg猪即能表现出中毒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与肠道黏膜溃疡和坏死,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呕吐、腹泻、饲料利用率降低和生产性能下降等[8]。T-2毒素是亲脂性的,它能够嵌入细胞质膜的脂质与蛋白质,干扰正常膜功能,诱导细胞凋亡,它能导致肠道黏膜吸收功能减弱,减少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吸收。

3 预防措施

猪对霉菌毒素非常敏感,极少量的霉菌毒素就可导致猪产生疾病,通常多种霉菌毒素联合作用而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必须高度重视霉菌毒素的影响力。饲料一旦被霉菌毒素污染就很难彻底清除,所以最好还是尽量做好预防,防止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严格控制好容易滋生霉菌原料的水分,储存饲料的库房要求地势高,必须保持通风、干燥、阴凉、定期消毒打扫。饲料存放时,需用货板架撑隔饲料,使其底面保持干燥。应定期检查仓库温度、湿度,加强原料质量管理,缩短原料储存时间,及时清理被污染的原料。及时修缮,防止漏雨,在加工饲料前应清除破损及虫蛀等霉菌含量高的籽粒。严重霉变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必须废弃,不得用于动物的饲喂。对于轻度霉变的饲料,只需去除其中的霉菌毒素,即可加以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3.1 物理方法

3.1.1 吸附剂吸附法

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是一种比较常用、简便、有效的脱毒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无机吸附剂和有机吸附剂,无机吸附剂有沸石、硅铝酸盐、高岭土、硅藻土、黏土等。这类物质的显微结构为多孔性的四面体和八面体,有较大的吸附面积和离子吸附能力,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一般不溶于水,而且性质稳定,添加到饲料中后,既不会被动物体吸收,又可与霉菌毒素结合。脱石或沸石吸附剂等无机吸附剂具有亲水性的负电荷表面,适于吸附带有极性基团的黄曲霉毒素,而不容易吸附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有机吸附剂主要是纤维性植物来源的产品,如燕麦皮、麦麸、苜蓿纤维、纤维素、果胶及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等。其中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甘露寡糖不但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以达到消除和缓解霉菌毒素的影响,还能调节胃肠微生物菌群,活化并增强猪体免疫系统,提高猪体免疫力,使其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最佳平衡状态。有机类的吸附剂还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活性碳等。有专家认为沸石粉、膨润土不能作为母猪的毒素吸附剂,其原因主要是不能有效保护胚胎发育。因不同霉菌毒素分子有不同的理化性质,所以任何一种吸附剂都不能吸附所有霉菌毒素。由于各种吸附物质对不同种毒素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效果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考虑将其作为产品开发时可以将这几种吸附毒素效果较好的物质结合起来使用。采用吸附剂脱霉时有一定的缺陷,一是其吸附作用没有选择性,即吸附霉菌毒素也能吸附饲料中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维生素C)、矿物质(如磷、钙等)等,从而大大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二是在饲料中添加量很大,有的甚至要添加1%以上才行。

3.1.2 曝晒法

将一定霉变的原料和饲料置于阳光下曝晒,使其水分降低,霉菌繁殖受阻,同时紫外线对霉菌孢子体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减少产生毒素。光照法除霉菌也有一定的不足,不能完全消除霉变气味和毒素,还会破坏饲料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3.1.3 加热处理法

对于霉变的饼粕类原料,也可用热加工处理霉菌毒素,150 ℃的温度焙烤30 min,可使48%~61%黄曲霉毒素B1和32%~40%黄曲霉毒素G被破坏[9]。

3.1.4 水洗处理法

水洗法适用于籽实和块根类饲料的清洗,减少霉菌。经过处理后需要立即晒干,防止二次霉变。

3.2 化学脱毒法

化学脱毒法主要是采用碱或氧化剂进行脱毒处理,常用的脱毒剂有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氧化氢、次氯酸钠、氯气等。在霉变的猪饲料中添加5%的生石灰,其去毒率为96%~99%。用液态氨或氨水处理被污染的玉米、豆粕、花生粕,可使毒素的内酯环裂解,失去毒性,达到除毒目的。用0.25%、0.5%、1.0%的次氯酸钠处理花生饼,处理时间24~72 h,除毒率在93%以上。对轻微霉变的原料使用1.5%NaOH和草木灰水浸泡处理,再用清水多次浸泡直致澄清为止,但处理后仍有一定的毒性物质。将霉变玉米等籽实类大颗粒霉变饲料磨成2~5 mm大小的颗粒,和1.0%的石灰水石灰水按1∶2比例混合,搅拌后,静止3 h,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晾干即可,该法对黄曲霉毒素的处理效果较好,可去除90%黄曲霉毒素B1。化学脱毒法同物理脱毒法一样不适用于大量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且处理往往会降低饲料的营养品质和适口性。

3.3 生物脱毒法

生物脱霉剂主要包括活菌以及活菌所产生的酶,如米根酶、黑曲酶、灰蓝毛菌、枯草杆菌、乳酸杆菌等,能破坏霉菌的细胞壁,解除它的毒素基因团,而使其失去毒性。某些生物脱霉剂还可增加饲料中营养菌体蛋白含量,改善适口性。生物脱霉剂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已被公认为绿色添加剂。但是,活菌及酶对热、酸耐受力差,且对基质的专一性强,这些特性限制其在实际中的推广应用。

3.4 其他方法

有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硒色素 、蛋氨酸、硒、胡萝卜素等,会缓解霉菌毒素对细胞的作用。据报道硒、维生素E和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和自由基的成分,可保护脾和大脑免受T-2毒素和呕吐毒素导致的细胞膜变坏。

[1] 王春梅,王庆林.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控制[J].饲料博览,2010(2):36-38.

[2] 张蕾,权自芳,颜其贵,等.霉菌毒素对猪生殖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2(12):34-36.

[3] 魏之福.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J].今日畜牧兽医,2013(9):29-31.

[4] 王大林.霉菌毒素对猪免疫系统的影响[J].养殖技术顾问,2010(5):84.

[5] 芦惟本,陈训平.霉菌毒素是中国猪群健康的第一杀手[J].养猪,2010(1):49-53.

[6] 吴钦鹏.对霉菌毒素的再认识[J].今日养猪业,2014(5):30-32+34.

[7] 蓝荣庚.对饲料霉菌毒素危害的再认知(Ⅳ)[J].今日养猪业,2016(1):76-78.

[8] 徐清州,赵宏兴.论霉变饲料对猪的危害[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6):48.

[9] 董颖超,李俊,李军国,等.饲料生产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分析及防制措施[J].饲料广角,2007(3):23-24.

2016-08-24)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创新团队项目(SDAIT-08-1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14CQ010);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GG0304)

李天芝(1985-),女,山东菏泽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控研究.

猜你喜欢

黄曲霉吸附剂霉菌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烟煤烟气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