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对中国政治转型期民主建设的影响
2017-03-30陈欣
陈欣
【摘要】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平等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价值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的基础。经过漫长的时间,这种价值观已经深入到民众的思想体系之中,影响了民众对于国家统治者的治理认同度。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分析民本思想对民众的价值判断的影响以及近代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方民主观念对中国人价值观的影响,比较了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观念两者对民众价值观影响的程度。通过这种比较为转型期政府的民主改革和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本思想 民主建设 政治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高速的经济增长期。在经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的同时,政治建设却存在严重的滞后。许多研究认为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界限,达到这个阶段,则会带来人民对民主政治的需要。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这标志着人们开始寻求政治上的述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进行政治建设和对旧有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但我国民众对民主追求的理解显然不同于西方对于民主的解释。贯穿我国古代的政治理念——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民对民主的理解。因此从民本思想入手,探究现代中国人对于民主的理解,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合理、更符合中国人需求的民主制度建设方案。
一、民本思想渊源与西方民主观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的重要代表和占主流地位的政治文化。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章句下》)。荀子对于君民关系还有舟水之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有学者总结了民本思想的内涵,提出民本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与三个基本思路。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是“立君为民”、“民为国本”、 “政在养民”。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之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知识分子抱着民族救亡的决心,希望找到一条能够救亡图存的道路,而西方的思想、观念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奉为圭臬。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被无情的否定,开始探索西式的民主之路。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上提倡民主与科学(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这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的推崇和不遗余力的推广激发了人民的民主觉悟,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传播。
但新文化運动并没有深入地普及到普罗大众之中,新文化运动思想理念的传播还只是局限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之中,并没有提出实现中国民主政治的具体实施办法。中国民众接受到的民主也许只是一个口号,或者只是一个披着西方民主外衣,本质却是杂糅了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混合体。
二、中国式民主:对实质民主的追求
中国的民主化过程必然不同于西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方式带有激进、突变、跳跃式的特点,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考虑中国的国情与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因此后来的学者对这种盲目西方进行了反思,他们渴望探索一条中国式的民主道路。
中国在探索中国式民主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避免只是将民主当做纯粹口号,民主是有自身优势的,但也应该避免一些利益集团将民主当做争取自身利益的工具。民主可以实现,但它的合理运作需要一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将民主等同于实现所有人的权利是不现实的,要避免偏向一条民粹主义的道路。因此,民主的过程需要保持适度原则,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需要我们的政治智慧和决心。
中国人有一套自身的民主感受法则和评价系统,这注定使中国走一条不同于西式的民主化道路。民众对“决策和管理民主”和“监督民主”比选举民主更加重视,抱有更大的热情和期待。但目前来看,“协商民主”和“监督民主”做得并不够好,存在形式主义和僵化,使协商无门,监督无效。
三、对转型期政府的改革的作用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社会治理面临诸多困难,如果盲目进行民主改革,走西方民主化道路,必要会使社会陷入动荡。
转型期的社会是需要魅力精英的。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中,民本与君本可以共处于同一思想体系之中,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民重要,但君也同样重要,特别在社会发生激烈转向的时期。韦伯对于卡里斯马型统治的大加赞美就是发生在德国社会阶级对立和新的中产阶级兴起的时期,因为卡里斯马运动是一种潜在的社会革命力量。韦伯担心政治的科层制会导致平庸和保守的领导,他主张实施一种能够鼓励卡里斯马型领导出现的政治安排。但韦伯忽略了政治人物存在权力滥用的可能性。因此,中国政治改革的关键是做好社会的协商和监督作用,领导的魄力很重要,这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政策执行的效率,但必须要有一个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因此,法制对于民主的过程也很重要。那么就存在一个矛盾:卡里斯马型统治强调人治,而监督的过程强调法制。两者真的不能协调吗?
本文认为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领导者可以和民众建立起道德和感情的纽带,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增强,这和中国传统的君本思想并不矛盾,但领导者决策的过程必须满足民主的条件,避免滑向个人专制统治的极端。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魅力,建立和人民的联系,这属于对民众价值理念的重塑,但在治理的过程中必须用民主、法制的办法。政府建立自身魅力的关键就是要将满足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即满足“民为国本”、“政在养民”。目前阶段政治改革的重点不是要加强民主的选举,因为目前民主的选举还不是时机,而是要建设协商民主和监督民主的制度。就国家基础而言,民为本,君为末;就政治主宰而言,君为本,民为末。君为政本,而民为国本。
参考文献:
[1]张分田,张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内涵与外延刍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王引淑.略论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J].政法论坛,2000.
[3]李存山.中国的民本与民主[J].孔子研究,1997.
[4]刘杰. 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的比较研究[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
[5]宣朝庆. 中国社会建设的文化禀赋与结构限定[J].社会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