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起轻伤事故的分析及反思

2017-03-30李歌

科技与创新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事故原因整改措施

摘 要:某公司发生了一起轻伤事故,在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进一步反思事故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安全管理问题,查找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以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关键词:事故原因;违章操作;整改措施;安全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4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3.027

1 事故描述

2016-07-22T14:00,某公司车间自动机操作工王某和往常一样到公司上班,他来到自己负责操作的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前开始了下午的工作——加工零件。14:30,王某发现刚才加工的零件尺寸不合格。这种情况以前也出现过多次,都是由于机床锁紧螺母松动导致换向轮间隙偏大而影响了加工精度。王某将防护罩拿下,在未关闭电源的情况下直接用手指判断换向轮是否松动。当手指接触到换向轮时,换向轮突然转动,出现了溜车、换向轮换位的情况,导致其左手中指被挤伤。现场同班组同事立即将其送到医院就医,并由车间安全员将事故情况报告安全部门。经医院诊断,王某为左手中指第一节骨折。这起事故给员工身体造成了伤害,也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事故原因分析

2.1 直接原因

经过事故调查,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违章操作。王某在发现自动车床故障后,在未关闭电源的情况下违章带电直接用手调整自动机故障,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中“排除故障,必须先停机再进行检查、调整”的规定。

2.2 间接原因

造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常识和安全操作能力欠缺;车间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纠正员工带电调整设备的违章行为。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召开会议,通报事故

事故发生后,车间立即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将事故经过、原因向全车间通报,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讨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以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将事故通报张贴到车间公告栏,给全车间职工敲警钟。另外,在全公司工作会上进行事故通报,让全公司引以为戒,“一个车间出事故,整个公司受教育”。

3.2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学习自己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3.3 开展自查

举一反三,开展安全生产自查,查找单位是否还存在类似的违章行为,查找隐患,并立即整改已经查出的问题。

4 事故反思

从事故统计分析来看,9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违章作业引起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最终都将成为事故的导火索。因此,我们必须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积极反思,反思员工、班组长、车间主任、相关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应担负起的责任,反思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反思员工身边还有哪些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事故重演。

4.1 违章心理导致习惯性违章

发生违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存在麻痹心理和侥幸心理。操作人员自认为技术过硬,熟悉现场设备系统,盲目相信自己的经验,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此外,因为之前多次类似违章行为都没有引发事故,所以,员工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偶尔有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引发事故。就是这种“偶尔违章没有发生事故”的情况导致一些违章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工作经验”,进而埋下了习惯性违章的祸根。习惯性违章容易使人有章不循,对事故失去警惕性,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反“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安全事故强有力的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4.2 管理不到位

出现违章违纪情况的另一个方面原因是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员工违章行为,管理不严,制止不力,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充分发挥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扩大安全生产的监管范围,加大管理人员的现场巡查和监督力度,及时查处和整改事故隐患,纠正和制止“三违”现象。在现场监控中,管理人员要多提示、多告诫,注重培养员工之间相互关照、互相提示、团结合作和互相纠正违章的良好作风,及时发现、制止违章行为,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4.3 培训不到位

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素质不高归根到底是安全培训不到位。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没有形成“安全第一”的自觉意识,没有深刻理解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无法将安全知识转化成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有深度、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操作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同时,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让他们养成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的好习惯,使遵守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真正变成职工的自觉行为,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另外,还应加强事故案例学习,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做到警钟常鸣,警示高悬。

4.4 危险辨识不到位

员工对本岗位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本岗位的危险因素辨识不充分。因此,企业应努力提升员工辨识危险因素的能力,全面总结本岗位作业必须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员工认识到危险,防患于未然。安全管理专职人员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员工辨识危险因素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员工的工作更全面、更细致。同时,希望通过此项工作能从实践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融入员工的骨血,印入员工的脑海。

4.5 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

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引进质量安全程度高的设备,淘汰老旧设备。同时,要完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连锁设施,提高现有设备的安全程度;加强对设备设施安全状况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有关部门或人员予以整改;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安全规定,检修机械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4.6 班组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在工作过程中,应注重班组长队伍建设,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管理水平,让懂安全、重安全的班组长带动、教育员工,真正将安全工作落实在工作全过程中。同时,要重视班前会和班后会,充分利用班前会对员工进行安全提醒,在班后会坚持总结当天工作中遇到的安全問题,让员工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让安全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本能反应。

5 结束语

这起事故暴露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说明安全管理无止境,安全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做好防范措施。只有不断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程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注重班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好.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研究[J].安全,2014(10):9-11.

[2]朱良青.浅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民营科技,2016(4):68.

[3]凌仕江.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探索[J].科技与创新,2015(13):159-160.

————————

作者简介:李歌(1981—),女,主要从事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事故原因整改措施
新形势下电厂环保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常发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进入状态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黔南民族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