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017-03-30王永强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高校财务

王永强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正在持续飞速的向前发展,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大踏步向前迈进的趋势。随着数量越来越多和规模越来越大的高校的出现,高校的资金来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高校原先主要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现在转变为以拨款为主,多种融资途径并存的教育经费来源模式。越来越庞大的高校資金来源,以及收入的不断增长,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高校经费的使用和高校的发展都受它直接影响。但现有大多数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虽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的推进作用还不十分明显。本文从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入手,找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高校财务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各种新问题在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出现。经费资金来源越来越广泛和财政拨款资金在高校经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高校财务管理不仅要解决收支平衡,而且还要提高资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做好财政预算、投资、规划和分析。高校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模式,包括信用、税务、行政管理等。旧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方法如果已经力不从心,那就需要对其加以创新和完善,才能使其在新环境下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定义

财务管理其中的一项就是财务预算管理,每一个单位在业务流程中,都会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财政预算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来说,财务预算可以制定业务计划和目标,实现业务成果。好的财政预算可以帮助企业资源配置以及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使利润最大化。高校是事业单位,并且不具有经营营利性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对高校经费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一般情况下,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指学校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的财务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合理安排高校的资金使用,使其符合高校发展战略目标。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分类

高校财务预算主要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是指高校顺利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以及发挥职能而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收入预算主要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高校从不同来源取得的所有收入,包括上年结转、财政补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目前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人员质量,因此,高校需要多种资金来源来保证高校的发展。

支出预算是指高校为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产生的所有开支。主要由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组成,基本支出预算包括人员支出预算和日常公用支出预算,为高校正常运行提供保证、完成日常教学科研任务;项目支出预算是高校为完成其专门的发展目标而确定的发展项目,并依据其具体内容而编制的支出计划。

(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

1.体系结构层次覆盖广泛。高校财务管理覆盖面广,非常复杂,因为高校部门众多,财务活动遍及学校各个角落。高校的财政预算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过程和内容分为多个方面,包括教育教学、后勤、科研等各个方面。2.预算事项具有顺序性。高校财务预算涵盖面很广,其中科研预算占主要地位,所以在预算支出中科研经费支出明显的占了很大比例。随着高校的发展与进步,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活动。科学研究预算经费支出已占据高校财务预算支出的大头,科学研究的经费一般都做为首要事项在高校预算事项中予以安排。3.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制定方向。目前,融资渠道多种多样,高校履行职能和完成工作的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所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财务预算的制定上要注重全局并使其发挥战略管理的作用。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财务预算管理可以说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心脏,高校财务管理是否有水平很大程度受预算管理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对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财务日常工作中,只注重会计业务的核算和管理;在编制预算时,只注重支出预算,而忽略收入预算,使财务管理工作陷入被动而不能顺利实施。

(二)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问题

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只着眼于眼前现有的问题,这就使得其编制出的财务预算缺乏长远性,对高校的实现远期发展目标产生不利影响。在预算编制方法上,许多高校仍然采用固定预算和增量预算方法,没有结合高校自身的真实的财务状况,编制出的财务预算存在失真现象。此外,部分高校由于编制财务预算能力不足,导致资金安排使用不合理,造成运行经费不足,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并且,许多高校的财务算资金主要用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硬件购置上。

(三)财务预算监督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覆盖面十分广,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和个人。一般来说,财务预算由学校财务处和审计处分别进行编制和审查,最后由学校领导审批。预算方案产生后,学校应当将预算信息进行公开,由社会监督。但在实际过程中,不少高校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出现挤占、挪用、截留等问题,公开化透明化成为空谈。好的预算管理体系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开展可以提供坚实的保障。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和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能够为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提供保障。目前,许多高校实行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没能形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制度体系,发挥不了预算应起到的作用。

三、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

(一)增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意识

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该树立整体、全面的财务管理意识,预算管理工作应在全校各部门开展。高校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使学校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相关财务指标能够通过财务预算得以正确的体现,更好地实现高校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理念的建立,将高校的各项活动纳入预算管理中去,使预算的准确性得以保证。在平时,高校财务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提高全体员工的财务预算意识,便于为以后顺利开展财务预算工作。

(二)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加以改善

第一,高校可以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预算工作,充分发挥员工个人的能力,听取来自于各方面的声音,这样编制的预算可以统筹兼顾到各个方面,使预算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内得以顺利执行。第二,预算目标一经确立,必须严格执行。加强预算的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重大的预算项目,严防出现无预算和超预算的现象,确保预算的正常实施。第三,建立完整的预算监督制度。高校审计处应对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整个过程进行审计和监督,使预算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能够得到保证。每年年底,审计部门应当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年预算有哪些地方应该修改或者完善提出建议和方法。

(三)建立财务预算责任制度,推行校内二级预算

财务预算责任制是财务预算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预算责任制度,使财务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及时准确沟通,明确预算超支无预算等行为的责任,减少财政预算调整。此外,在学校内部各部门推行二级财务预算,各部门经费开支都由预算加以控制,建立起自下而上的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同时,对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也要加以提高,平时加强学习和培训,保持人员知识的先进性。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的立命安身之本。财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必须对财务预算管理加以重视,建设完善的财务预算系统,在预算执行中落实责任制,对财务预算人员的个人素质加以提升。在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使高校在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慧娟.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热点问题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2]黄淑霞.高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8).

[3]闫建峰.高等学校内部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7(7).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管理高校财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及完善措施
医院财务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