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研究

2017-03-30戴晶晶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固定资产购置日渐增多,金额也日趋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固定资产诸多的管理问题,如:管理制度滞后,落实不到位;采购制度不规范,调拨手续不齐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等等。本文就事业单位实施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新的会计制度后,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獻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国有资产定义、管理、购买、处置等都有很详尽的说明。并在2012年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有了很明确的定义,对固定资产要计提累计折旧有了要求。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

1.在梳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和存货的过程中,出现家底不清,账实严重不符的现象

造成有些固定资产买重、买多,存在严重浪费,有些固定资产没有入账,有的入账但找不到实物,没有固定资产卡片;有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但是找不到报废审批流程和报废处置相关手续,也没有进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固定资产,到底有多少新购置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多少报废,损坏的固定资产未进行报废流程,造成账实严重不符,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2.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相关单位一再强调要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但仍然有很多管理人员不重视,没有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度的基础上制度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未及时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梳理,对于固定资产清理盘点过程存在问题置之不理,未看到固定资产调拨单,却按领导授意把资产调拨事后也未补齐手续,有些固定资产已购入使用,因管理人员懒散迟迟不入资产帐,甚至有单位存在固定资产多人管理,随意调拨资产互不通气,还经常更换管理人员等情况,说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十分不健全,有些单位虽建立了制度但都是流于形式,完全不按照制度办事,人员责任心不强。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财办[2013])52号等有关规定,有些单位已经在当地财政局的要求下进行了部分固定资产卡片登记,但是工作比较滞后,录入工作不及时,对管理系统操作不熟练,以及对管理系统操作内容理解有偏差,都有可能造成资产信息错误,不能真实反应资产情况。有些资产随意编号,有些资产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去归类、管理等。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只是简单的进行固定资产信息登记。在给固定资产贴标签时也是不认真,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不符。与财政部提出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相脱节。

3.监督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固定资产的管理看,主要是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财务部门很被动,往往是财务部门推着资产管理人员工作,造成工作不及时,账物分离或者账实不符。而且没有专人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固定资产工作不能更好的开展,所以固定资产也往往不能充分有效利用。

二、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新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做更全面的诠释。对于有些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使用年限也可能长也可能短的产品,财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也很难把握和认定是固定资产还是存货,因此财政部门应该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重新界定固定资产的范围,对于固定资产目录也应该细化。这样才能使资产得到充分管理。

1.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应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纳入资产监督管理的工作范围

以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为基础,依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对本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以及收入上缴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和客观评价,首先由相关部门进行自评,然后由单位组织相关的评审团进行考评,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布,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造成资产损失、流失或者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并督促其改正。这样才能促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使用效益。

2.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机制,根据单位实际制定年初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并编制预算,审批部门严格审核计划的合规性并控制购置标准;二是在执行预算时,通过政府采购进行控制,对于政府采购目录类的资产应做到应采尽采,并通过政采监督资产的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求,做到资产不重复不盲目的购置。

3.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规程》(财办[2013])52号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输入电脑的固定资产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得固定资产的信息数据共享,加快信息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生命周期信息能够在电脑中很直观的反应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4.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首先得加强会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不断的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和方法。增加固定资产的盘点次数,原来的定期盘点,一年一次是远远不够的,对盘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只流于形式,需要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同时参加,互相监督。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标签管理,一物一签,盘点的同时及时核对标签,对固定资产做好定期核查工作,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形成预案。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毕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7(2).

[2]谭琼.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影响分析[J].财政监督,2014(29).

[3]乔元芳.解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八项主要突破与创新[J].新会计,2013(02).

作者简介:戴晶晶(1981-),现就职于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卫生所,主要从事会计研究。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