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30杨平庞全海张敏白益彪
杨平+庞全海+张敏+白益彪
摘 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形成独立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以外的完备的专业学位培养体系。文章从课程体系、管理模式、适应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专业型师资队伍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等方面探索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22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为“学硕”)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为“专硕”)的结构比例不断接近,如何根据两类研究生各自不同的要求进行培养,如何制定适宜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及其相对应的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是我们从事研究生培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的挑战。
一、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理论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更新,目前,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大多数的课程理论陈旧,部分课程没有做到与学科发展同步甚至没有前瞻性,有些课程本科硕士理论深度一样,这造成学生上课纯粹是为了凑够学分,没有充分调动起研究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2.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没有有机结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硕士研究生都是采取先上课进行理论学习后开展试验予以实践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对于知识的灌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仅仅是把知识实现了灌输,却没有达到其在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作用。而对于专硕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课程设置与专硕个人的实践培养相脱离,不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目的,最后还是学习归学习,实践归实践,缺乏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和培训。
3.专硕与学硕的培养模式相似。由于人数少,专硕的培养模式照搬学硕的培养模式,呈现一个培养模式生产多种类型的研究生产品。例如专硕的“双导师制”执行力较差,实现双导师的专硕研究生屈指可数。有些导师因为科研的需要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将专硕交给校外导师予以培养。或因校企联合培养平台尚未建立,专硕只能在校内按照学硕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4.思想观念存在偏差,认识不全面。不少学生、管理人员、硕士生导师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偏差,认为专硕其实是降低培养标准,影响质量;专硕的含金量不如学硕,但高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扩大研究生数量等错误认识。教育观念上,创新教育的思想尚未贯穿培养的过程。而从研究生自身来说,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没有培养出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5.专硕实践基地不足。专硕培养原则上应不少于12个月的校外实践。但目前为止,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无论是数目上还是规模上都难以满足专硕培养的需求。大多数专硕都在从事导师的课题研究,和学硕研究的模式一样侧重于基础研究,与实际联系不紧。
6.面向专硕培养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培养、建设一批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是专硕研究生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前提。但是很多专硕研究生导师都来自于学校科研岗位,缺乏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训练; 从专硕导师的遴选来看,遴选的标准主要还是侧重于导师的科研能力,而缺乏考量导师与行业生产方面的接触度。另一方面,虽然专硕实行了“双导师制”,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从社会、行业引进的导师总体处于挂名形式,没有对研究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
二、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
1.转变人才培养思想观。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不再是注重数量而是以内涵式质量为主,这要求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思想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高校自身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2.重视培养环节建设。
(1)在提高生源质量和招生结构调整方面,地方农业院校应利用学科优势开展招生宣传,及时调整学硕生与专硕研究生招生比例,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学校应把好生源关,积极吸引优秀生源,特别是有天赋的优秀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规模。
(2)在课程教学建设方面,建设一批富有创新与实践相适应的特色研究生课程。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努力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对已经评选为精品课程的课程还应动态评估,使课程内容呈现出动态性,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与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更新研究生知识结构,从而为后期的科研或应用做好充分的理论基础。
(3)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及时对导师队伍进行评估,提高导师科研水平,通过老带新,不断提高青年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鼓励青年导师积极申请科研项目,限制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招生,对于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可以适当多招生。
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的构建
1.以质量求发展,不断探索分类培养模式构建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或以实践为特色的分类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从课程設置上,学硕的课程设置应为学硕以后的科研或进一步深造博士学位做准备。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多开设涉及科研的选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课程实验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为学位论文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学硕在选择自己的培养计划时要清楚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课程。
专硕的课程设置要符合当前该领域的需求,课程内容以职业发展为中心。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来制定培养计划,加强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提供所学新知识及时应用的机会,提高其实践技能。也可以聘请各行业第一线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专硕研究生进行授课,尽可能的实现理论实际化。但不管研究生课程体系如何建立,研究生课程的设立都必须做到课程理论与领域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强联合打造研究生的教学团队。在分类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加强教改,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积极建立双导师制,发挥校外导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同行之间的教师与校外导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的实现会为研究生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好处。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教学理念、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碰撞擦出的火花必然能使研究生的思维得以拓展,眼界得以拓宽。
3.实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探索在专业学位中实施案例教学,增加专业学位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比重,建设教学案例库,突出专业学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
4.引入职业资格制度,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职业资格认证是从事该行业工作的基本门槛,专业学位职业化不失为专硕培养一个很好的思路。地方农业院校可以综合研究、多方位多层次的实行专硕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相结合,从而形成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关系。
例如园艺师、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公共营养师等等都可以和本校的相关专业专硕培养相关联。可以利用资格考试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来进行专硕培养,并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分。
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与专硕培养相对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职业认证制度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环节
(一)积极争取省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
通过不断争取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指标,鼓励研究生在导师课题下的创新研究。通过在全省范围内研究生创新项目的评选,激励研究生更加深入的钻研科研,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二)积极努力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让企业真正参与到专硕的培养上来,使企业从联合培养中获得人才和技术、科研成果。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的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更好地提高。学生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定好位、定准位。这些都取决于高校如何规划、如何实现、如何建设实践基地的行动上来。
(三)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相关机制的建立
1.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学位论文体系。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却日趋下滑,论文缺乏原创性、创新性,因内外审评阅不过或答辩不过以致延期毕业者有之;因论文抄袭被发现取消学位或延期毕业者有之;因选题不科学或不专注科研心存侥幸到最后无法毕业者有之。
所以,地方农业院校必须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学位论文体系。学硕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以鼓励原创性为目的来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而专业硕士可以在双导师的指导下,选题更加面向市场,而且紧紧围绕企业问题进行科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科研成果才更有应用价值。
地方农业院校学位论文评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提交论文内外审前先由导师把关,同意后提交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对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检测未通过者进行二次修改,修改后继续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仍未通过者延期半年毕业;检测通过者,由管理部门确定送审院校并寄送论文进行盲审。盲审的论文应不透漏导师、研究生个人信息,也应严格保密送审院校信息,以免造成对论文评阅的干扰。
2.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改革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相关培养机制,应实行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明确导师的责任和权利以及义务。导师不仅要对研究生的学业、学术负责,也要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负责;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助理研究或助教的岗位,并给与相应的报酬;导师划拨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研究生进行科研和日常生活。
3.建立奖励机制,最大程度的鼓励学生。地方农业院校可加大推免生和第一志愿生的奖励,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或初试成绩较高的学生,成功调剂到本校的“211”和“985”院校的考生可给与一次性奖励或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三助”(助教、助研、助管)体系,积极筹措资金,将“三助”落实下去。
五、以管理为手段培养研究生人文精神
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多开展学术讲座,潜移默化的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与职业道德建设融合起来,培养学生过程严谨兢兢业业的学术作风、不墨守陈规敢于求变的创新意识。
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地方农业院校必须认清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转变思想观念,突破长期以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形成的习惯模式的束缚。地方农业院校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着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理念始终贯穿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动适应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断探索和建立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
分类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地方农业院校主动适应社会进步的必经过程,是高等教育反哺社會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我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而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地修正传统培养模式的偏差,使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办出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特色,树立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教育品牌。
[本文为2015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号2015JG4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治国,张鹏,刘英等.产学研相结合的材料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4
[2] 王振喜.“三跨”培养模式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3] 李琳琳.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4)
[4] 章云,何瑞文,曾岳南,陈少华.地方工科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太谷 030801)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