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风”问题中出现的新情况及长效化解决的对策

2017-03-30刘竞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四风对策建议问题

刘竞

摘要:近年,党中央将作风建设作为切入点,从严制定并执行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弛而不息纠正“四风”。但“四风”问题任然层出不穷,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迫在眉睫。

关键词:四风;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治国理政、兴党兴国的新高度,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成效明显。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还需要花大力气改进作作风,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因此,本文试分析在进一步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就如何防止“四风”反弹提出粗浅建议。

一、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方面存在的新情况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举措遏制了“四风”的蔓延势头,但树倒根在,反“四风”仅仅停留在“不敢”阶段,离“不想”、“不能”的目标还相去甚远,巩固已有成果、防反弹、防回潮任务依然艰巨。

(一)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还没有深刻认识中央查纠“四风”的坚定决心

“四风”问题屡禁不止,甚至还存在顶风违纪的现象,说明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转变不彻底,并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不相信中央纠风正纪的决心。从中纪委近年统计的数据来看,全国四风“违纪”违纪行为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从查处原因来看,“三公”问题表现出了强劲增长。这意味着当前少数党员干部迫于压力有所收敛,经过几年的查纠,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力度会有所松懈,就抱着侥幸心理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其认识上的偏差依旧存在,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暴露。

(二)违反“四风”的行为愈加隐蔽,不断上演变形记

“四风”问题犹如病毒,随着查纠力度不断加大和深入,它也在发生变异变形,花样翻新。当前,明目张胆用公款吃请的现象明显减少,但由明转暗,通过变地点、变标准、变名目等方式改头换面后依旧存在。有的公款吃请在发票菜单上做文章,将超标准高档酒水巧妙的化整为零,变通为普通菜品、酒水,通过查阅菜单发票很难发现问题。现在,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公款送礼也通过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等新型手段悄然进行,这种互联网电子“红包”,在形式上更为隐蔽,操作起来也更为“安全”,而且赠送传统电子礼品卡的现象也依旧存在。

(三)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执纪监督难以全覆盖

查纠“四风”以来,虽然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围绕“四风”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制度存在标准不清、界限不明、刚性约束不强的问题;部分制度存在只定性不定量,查纠操作困难、存在弹性的问题;还有部分制度提倡、禁止的内容过多,惩罚、处理的规定少,惩处机制并不健全。同时,我们对制度的落实往往只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部署安排多、督查落实少,口头喊得多、动真格的少,没有把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此外,对于“四风”问题的监管手段有限,纪检监察部门一般通过明察暗访和群众举报发现“四风”问题由于人力有限,监督难以全面覆盖。

二、加强作风建设,防止“四风”反弹的对策建议

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既要深入落实好两个责任,将两个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在落实两个责任中冲着纪律去;又要坚持狠抓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自觉坚决抵制“四风”等不良风气意识;更要坚持抓好制度建设,完善作风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扎紧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

(一)纠正“四风”需要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

想要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彻底纠风,关键在于上下同心、齐抓共管,而关键中的关键就在于党委切实履行党风廉政的主体责任,以担当的精神依纪依规从严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要抓的重点工作,也是党委必须种好的“责任田”,如果主体责任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只有立即行动起来,自觉承担起作风建设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职责,联系实际拿出具体措施,坚决防止不良作风反弹回潮,才能以扎扎实实的新成效打消疑虑、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只有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才能让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来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震慑力越来越大。

(二)纠正“四风”需要纪委落实好监督责任

在协助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的同时,纪委也要担负起抓作风的监督责任,及时发现作风问题,强化纪律审查。首先要对可能出现的“四风”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坚持抓早抓小,及时遏制住一些人违反“四风”的冲动,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作风问题无小事,小问题置之不管,也会酿成大问题。其次,要打好从严执纪监督问责的“组合拳”,树立党员干部的“红线意识”,坚决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

(三)加强教育,着眼防范,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树新风的自觉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四风”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教育。只有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党纪政规教育、示范警示教育进行思想上的纠偏,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四风”。近几年,中纪委先后下发了多次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企业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一些违反“四风”情况的通报,用实际案例做好警示教育。此外,还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坚持挺纪在前,强化制度执行,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通过一系列廉政教育活动,能很好得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遏制住“四风”。

(四)完善制度,创新体制,走好作风建设的治本之路

王岐山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我们要把在解决“四风”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风气固化下来,把作风建设的要求细化为规则,落实一些已经有明确规范的事情,约束一些不合规范的事情,规范一些没有规范的事情。组织“四风”问题整治情况“回头看”工作,通过专项检查,发现整改各类问题,梳理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规范制度的执行力和操作性,着重量化考核内容,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各项权力规范化、廉洁化运行,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参考文献:

[1]李法全.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態化[J].中国纪检监察业,2015(2):46-46.

[2]王法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六个着力点[J].人民论坛,2016(9):76-77.

作者简介:刘 竞(1988-),女,汉族,湖北英山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猜你喜欢

四风对策建议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