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化与高校科研预算管理
2017-03-30李树坤王政新王宏
李树坤+王政新+王宏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校经费投入的追加,使财务经费管理的意义突显出来。进而要求各高校在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宏观要求下,不断合理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兼顾公平与效益,使科研预算经费充分发挥作用。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及科研预算、核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运用财务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采取数据对比分析模型,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动态化预算管理体系,借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配套支持。
关键词:信息化 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99-02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应用,21世纪已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使得管理科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大量的复杂的数据进行高速处理,从而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准确、快速的决策。财务管理更是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科研单位财务信息化的建立和应用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行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模式纯在传统的财务系统的弊端,必须走出原有的财务系统模式,借助财务信息化创新手段。现今传统预算管理模式面临挑战、各单位财务信息化难度增加,缺少专业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国内高校单位应及时调整,应建立动态数据分析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重视财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合作及创新意识,有序促成财务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动态预算管理体系,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为高校科研的发展服务。
一、国外科研单位经费来源与使用特点
通过对近十年来的国外科研单位经费来源和使用的分析发现,国外一般采用多学科综合协作、集中专家、信息分享等方式,把分散的信息和可供分配的经费集中起来,解决科研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既强调在科研工作中某一科研单位内部的合作,同时突出科研单位与外部研究机构的合作。这样的运行结果使得合作研究不仅可以集中力量攻克重大难题,还可以降低单个科研单位的研究费用。主要特点表现在:
1.国外高校科研单位资金以拨款为主,管理采用项目制,采取项目终审检查和飞行检查两种监管方式,其得到的实际结果是项目落实到位,资金分配比较合理,有效的促成了技术创新成果的多元化、快速化。
2.国外高校在科研人员的选聘和收入分配方面与我国现行人事制度存在较大的不同。国外高校科研人员的管理上普遍实行年薪制,工薪、福利与科研经费无关,科研经费的来源、科研经费的核发、科研经费的使用者都各自独立。尤其重要的是国外普遍设立独立的科技评估机构,如评估院、科研专业评估委员会、审计员制度等,且这些机构多为非赢利性机构且独立运行。这在机制上很大程度的保障了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研发成果的多个环节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3.国外高校科研管理从项目可行性到研发再到生产、应用实行全程动态跟踪干预式管理,其目的就是使得项目能够在合理的预期内得以完成,并能最大化地实现推广应用。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系统预算管理比较弱的原因
我国会计信息化比过国外的应用相对较晚,虽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试点和摸索阶段用了较长的时间。90年代初期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随着用友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等的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开发出了电子记忆、数据处理、通讯传递等功能。9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的在局域网、2000年后的互联网上互联互用。由于我国财税管理体系改革的滞后,尤其是财务预算制没有较大的突破,使得现在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仅在会计核算方面体现了效率,对于预算管理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比如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尚不能与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对接。
研究表明,在财务信息化环境下,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1.没有有力的系统调整会计信息系统,自我纠错功能较弱。现在一些高校单位在实施了会计信息化后没有及时对手工系统进行具体的分析,仅仅是实现了将传统的手工记账转化为利用财务软件处理,是手段和工具上的简单进步。真正的管理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很多单位存在信息数据更新缓慢,工作的超前性和工作改进性难以及时调整。
2.没有相应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的政策法规。现代信息优化技术为会计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但是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现有的法规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使计算机确保自身安全。
3.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政策性法规更新较慢,以及法人单位财务信息的非强制性公开,阻碍了财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优势化进程。目前来看,我国财会系统仍然处于叫封闭的一个状态,而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专业系统必须打破这个封闭的状态,只有具有开放性才能使得高校内部财务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实现共享,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法人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发布方式存在不及时性、不透明性,假账、坏账甚至贪污腐败的情况在所难免。
4.我国财会行业自身缺少财务信息化设计与改进的人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无法应对财务信息化的高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计算机人员大部分是非会计从业人员。他们开发软件必须在会计人员的协助下針对特定的需求和部门开发特定的应用软件,所以其开发的软件没有通用性,各软件公司之间信息比较闭塞,没有统一的数据融合也没有专业的力度约束,很难实现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5.会计信息网络化存在保密性、安全性差的问题。目前有些软件的加密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但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其次会计信息化所依托的Internet/Intranet体系,普遍采用TCP/IP协议,这种开放式的传播,存在相当程度的搭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等不法操作空间。
三、提高科研和财务管理效率与水平的相关策略
基于以上客观情况和需要,通过对高校科研单位科研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和典型调查,采取对比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提出优先预算管理机制的一系列理念,探讨面对高校科研经费优化配置相适宜的激励机制,使得高校科研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有效融合,促进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体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科研预算将全面采用信息化的方式,通过预算来具体管理信息内部系统,为动态预算奠定强有力的技术基础。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将通过计划执行的情况和实际的情况详细对比并且进行具体的分析,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管理;通过信息在整个系统内和相关系统间实现按权限共享,彻底使“信息孤岛”这一现象消失。通过信息系统的正确使用,加强预算管理,使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有显著地提升。
2.在获得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努力的实现科研预算具体管理。尽全力地去顺应相关部门科研发展的态势,积极主动地提供经验交流的和科研预算政策研究的一体化网络平台,加强各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完善领导得到科研预算的相关信息的渠道,向相关负责人提供更加及时、精确的相关信息。
3.信息系统以“统一规划、应用向导集中管理”为基本理论指导。科研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的为了提高目前科研单位科研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通过与计划执行情况与具体执行的情况的对比进行分析,可以对科研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
我们可以将信息化的动态科研预算管理特点总结为:
1.整体性。科研预算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了它本身的激励作用。渲染了激励全体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氛围,引导高校科研部门每一位员工都自发地控制科研预算的进行情况,当科研预算过程中出现不益的偏差时,全体员工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及时并且准确的加以纠正。自觉、自愿地完成各项科研预算的目标。
2.动态性。高校科研预算与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差异情况,必须动态并且及时地反馈给相关的负责任人,以便及时修改科研预算或调整科研活动。科研预算管理运用科研预算这一方法,对长期规划的接下来一年度的科研活動和目标,做出了详细的预期安排与计划。
3.实时性。高校科研事先做的预算,其中的监督和控制应与实践活动中保持动态的一致性;高校科研预算控制系统的真谛,就在于“蒸馏”出藏身于粗放管理中的细小利润,它是一种事先控制,可以阻止无效或低效行为的发生。科研预算控制是全流程性的,逻辑的、系统的管理,追求一种大局为重的效果。
科研预算控制对业务活动的渗透性操作过程是基于财务角度并延伸的辐射性、开放式、主动干预式的管理。总之,在信息化基础上完善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显然这个过程需要财务研究人员和软件开发设计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会计学会2016年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6HJK028)
参考文献:
[1] 王娟.科研预算方法及财务管理研究.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9).19
[2] 尚红岩.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探索.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7)
[3] 董新军.浅议非营利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9(6)
[4] 周勇.科研预算方法及财务管理分析.科技与创新,2014(22):101-102
[5] 万海蓉.面向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研究.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5,23(3):81-86
[6] 徐晋,石旭男.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53-54
[7] 邓凯.新时期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科技风,2016(13)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