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30鲁焕珍

中国市场 2017年8期
关键词:对策与建议三资问题

鲁焕珍

[摘要]针对某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财务存在管理混乱,账务不清,财务人员调动长期不办理移交手续和侵占挪用公款等问题,2016年11月云南新平县开展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检查。

[关键词]农村集体“三资”;检查;问题;对策与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8.185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农村工作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2011年开始,云南省新平县全县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12个乡镇(街道)成立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建立了“三资”监管平台,对全县123个村(社),1461个村(居)民小組的“三资”全面实施网络监管,为规范权力运作,方便农民群众维权、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本情况

各乡镇(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制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建立总账、明细账,全部村组集体资金纳入财务软件系统核算,除个别乡镇(街道)外,运行总体情况良好。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县续签委托代理协议1341份,代管1586户,代管集体资金总额55856.22万元,借出村组集体资金14690万元,债权17051万元,债务3127万元,在建工程9627.97万元,主要是工程未竣工或竣工验收后未移交形成。固定资产43368.24万元,资源192.7万亩,录入“四议两公开”274份,录入经济合同2248份。村组账务基本做到10月,资产年内有不同程度更新,资源都未变动更新。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三资”管理重视不够、监管不力、人员偏少

一部分乡镇领导对“三资”管理过问少,研究得少,存在重视不够、监管不力的问题。二乡镇(街道)农经中心的人员偏少,负责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就一两个,还要承担其他工作任务。三乡镇(街道)财务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导致财务业务不熟悉,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

2.2制度执行不力

虽然县“三资”办先后已制定下发二十多项制度,但各村(社)对村组报账制度、费用开支审批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等执行不力,和资产资源处置、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执行。各村组上报乡镇(街道)中心的“四议两公开”信息数量极少。

2.3村级报账不及时

部分村(社)存在报账不及时,出现现金结余过大,超出备用金限额的问题。如云南省新平县某小组长期不报账,现金结余407.11万元,县农经部门曾多次督促尽快报账,但由于领导变动,没有处理单据遗留至今。还有个别村(社)组由于报账不及时,导致原始单据遗失。

2.4做账对账不及时

部分乡镇(街道)会计做账不及时出现会计、出纳、银行账面存款余额三者不相符,出纳与银行“账款不符”、会计与出纳“账账不符”的问题。如某镇农经中心出纳账大于银行存款161.36元,会计未及时做账,出纳账存款大于会计账1.76万元。

2.5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务系统(总账)41633.16万元,资产系统(明细账)32563.21万元,两者相差9069.95万元。其主要原因:一是村账代管时原来的固定资产未纳入账内核算;二是部分村组固定资产变动时未报乡镇(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核算,固定资产新增未录入资产系统;三是会计核算不规范。

2.6账务处理软件系统超出代管范围,部分存在“过路账”行为,给监管带来难度

部分乡镇把未安排到村组的财政资金拨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账户代管,在“过路账”核算,总金额达469.31万元,如最大某镇结存余额达150.77万元。这部分资金不能进入系统核算,存在超出代管范围,给监管带来难管。

2.7人员变动不移交手续或移交不清

部分乡镇农经中心财务人员变动后不移交财务手续或移交不清,导致账账不符、账款不符,使接手财务人员难以做到账账相符、账款相符。如某乡人员调出后长期不移交财务手续,导致出纳账存款大于会计账38.67万元,特别是某乡财务人员变动多次都没有移交财务手续。

2.8印鉴管理使用不规范、存在侵占挪用公款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财务人员被抽去从事其他工作,存在银行预留印鉴由一人或两人管理现象。如某乡在2012年前原农经站只有两人已不符合管理规定,还抽1人去从事其他工作,出现银行预留印鉴由1人管理,现金提取无人监管,出现集体资金被侵占挪用等问题。

3对策及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要进一步认清当前的形势,充分认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二要进一步分清底线和明确红线;三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财务管理,强化监督;四要开展全面清理排检工作,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好自查自纠工作。

3.2强化措施,促进落实

针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当场作了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乡镇(街道)能立即纠正的立即纠正。做到不回避、不护短;对一时不能纠正的要求在年底前完成整改。县农业局将下发整改通知,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在整改时要求各乡镇(街道)相关人员,端正态度,严肃对待。

3.3加强“三资”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制度

第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近年来,县“三资”办下了较大的功夫,制定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三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村级财务的健全和规范。针对各乡镇印鉴管理使用不规范和对账中出现的问题,县级制定《银行预留印鉴管理制度》、《银行存款和现金对账制度》下发各乡镇(街道)参照执行,健全完善《新平县“三资”管理定期检查制度》。

第二,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强化村级财务管理。一方面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备用金限额。原则上小组不能留备用金,报账员把领用的备用金报账以后,才能支取备用金。另一方面完善财务开支审批制度。一是对村(社)发生的费用,要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二要建立乡镇(街道)一级的会签制度,审批领导要按时规定对村级财務开支进行审批,以解决报账不及时的问题;三是审批时要注明用途,以便乡镇(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更好地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准确提供会计信息。

第三,严格执行每月定期报账制度、认真对好账目。报账员要按时报账,同时与乡镇(街道)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对好账并相互盖章认可。代理员做到日清月结,月末结账并向村(社区)提供月会计报表,以供村干部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

3.4强化管理,促进规范运行

县“三资”办要通过监管平台及时掌握各乡镇(街道)做账进度和质量,督促乡镇(街道)按时做账,按要求上传资产、资源相关信息。对做账对账不及时导致银行存款和现金账款不符、账账不符的乡镇(街道)要督促核实,在年底结算前尽快调整;对报账不及时的乡镇(街道)要求在年底前尽快报账;对经济合同、四议两公开信息未录入的要督促落实,尽快录入“三资”管理系统;对账务核算不规范的乡镇(街道)县“三资”办要加强业务指导,及时规范账务处理。对乡镇(街道)“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出纳不设现金日记账以及与会计不对账的问题,责成有关乡镇(街道)于2017年1月建立现金出纳账并定期与会计对账。

3.5抓好财务清理,规范移交手续

各检查组认真进行了核实,对农经中心人员变动财务手续未移交或手续移交不清的乡镇,要求在2016年12月底前行进行全面财务清理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3.6加大监督检查和审计力度

建议由联系农业的纪工委牵头,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三资”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县审计部门牵头,县农经部门参与进行重点抽审,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规范审计行为,加大审计力度,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运行,切实纠正在“三资”管理中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不力等问题。

3.7加强队伍建设

建议各乡镇(街道)一要配齐配强“三资”管理人员,确保“三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确保“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规范运行。

参考文献:

[1]马翠华.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市场,2014(8).

[2]黄耀霖.基于Web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市场,2014(48).

猜你喜欢

对策与建议三资问题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进阳光财务——嘉兴市农村三资管理主要做法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2014年我国认定150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