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探讨

2017-03-30孙丽男唐擘李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

孙丽男 唐擘 李珊

摘 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以素质模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并提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最后为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配套条件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素质模型;科技人才;素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30010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兴国、强国的发展战略,其中最新的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这些战略虽各有千秋,但都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基础。如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根本上理解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可从素质模型中的素质要素中提炼和升华。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是以素质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实践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人员的选拔、培训、评估等方面,是能够胜任某一岗位或完成某一工作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关键知识、技能、个性特征以及对于工作绩效与获得工作成功具有最直接影响的行为方式”[2]。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素质模型的构建通常分为专用和通用两种类型。所谓专用型素质模型是不同的公司、企业等组织就其内部的岗位情况而建立的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员工的素质模型,这类模型的构建因需要考虑组织特有的文化底蕴及主要的竞争力而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往往成为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依据,也利于组织从自身条件及发展目标出发,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养及管理;所谓通用型素质模型不再局限于某一组织的内部员工,而是就从事某一类职业的人员或具有共性特征的群体而建立的,从而有通用价值。例如可构建保险精算师、执业律师、高校教师等通用素质模型。这类素质模型的价值在于利用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行业下从事或完成某一类型工作所需要的素质要素的共性特征,建立通用的员工绩优标准和培养开发的方案。

对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我们不应仅仅考虑不同组织人才需求的个性特征,而应通过对于不同时空、不同行业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要素的采集、调查与分析而建立涵盖知识、思维、能力及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相通性的素质要素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模型。通过对通用型素质模型的素质要素的分析,我们自然可以提炼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全面把握该类人才所具备的共性素质特征,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对素质模型中影响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活动的素质要素进行系统的归纳,具体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

1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知识体系

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學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学科层出不穷,各个学科之间逐步实现了有机融合,众多重大的科技成果都是建立在不同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因此,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既应包含从事科技活动必备的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应包含提高科技活动质量和水平的丰富的相关、相近学科领域的知识。前者要求创新型科技人才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本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发展动态有精准的把握。后者要求该类人才应对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相近的学科知识有所掌握,并能跨学科横向交叉各学科知识,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基础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才能进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

2利于科技创新成果产生的思维形式

根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模型可以看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思维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系统性。思维形式的多样性在于既有严谨、逻辑性较强的理性思维,又有脱离束缚,深度挖掘潜意识宝藏的非理性思维。多样的思维形式被赋予元认知能力后便具有了灵活性,可以相互之间灵活转换,进而使创新型科技人才突破既有认知模式,构建具有前瞻性的新的认知模式,从而精准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思维形式的系统性有利于全面联系事物发展的多个方面和多种影响因素,整体洞悉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寻求到创新性研究的切入点,最终获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多样性和系统性的思维形式,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核心素质。

3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内在个性品质

创新型科技人才通常具备多种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激发研究动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勇于批判和质疑的创新潜质,坚忍不拔和锐意进取的探索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豁达、自信的人格魅力等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个性品质会从根本上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畏一切艰难险阻,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最终突破自我和已有成果,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优良的个性品质是科技创新主体实现科技创新的必要内在驱动力。

4利于创造巨大价值的完善创新能力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价值在于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价值,实现这一价值最关键的就是该类人才全面的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贯穿了创造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创造初期产生创意的能力,创造中期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及创造后期展现新事物的经济、社会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逻辑清晰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运筹帷幄的组织协调能力及高效的实践能力等等。

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创新教育思想应贯穿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各大高校的创新教育大多处于摸索阶段,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没有将创新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培育是零散的,不能自成体系,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按这样的培养方案无法培养出具有综合创新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意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高校,必须从基础抓起,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与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释放学生的潜在能量。

2课程体系设置应依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中逐渐纳入了一些通识类课程,但这些通识类课程往往集中于思想政治,计算机、外语及高等数学等几个方面,这些课程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不能达到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具备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目的[3],也不能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相适应。因此,应增设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通识类课程,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应开设一些体现学科前沿动态及相关边缘学科的课程。

3课堂教学应注重两个主体的地位转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式,学生只是机械地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自主思考的能力及个性均受到了限制,思维方式也日益模式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自然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应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灵活转换。例如,可以实行翻转课堂,让学生讲教师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实践环节应不断加强,评价体系应发挥导向作用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知识向产品、技术转化的理论应用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4],这些能力都是创新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但由于目前很多高校对实践环节没有高度重视以及实践平台条件、数量有限等原因,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实践环节,例如整合相近学科的实践资源,与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合作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大面积地得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知识、思维、能力及个性四个方面的诸多创新素质,各高校常用的“综合测评”评价模式不能全面评价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水平,同时也不能发挥评价体系的目标导向作用。因此,应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纳入的评价体系当中,充分引导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四、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配套条件建设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很多高校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热情较高,但是相应的配套条件却跟不上,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為了培养出符合创新型人科技人才素质特征的优秀科技人才,必须从素质模型出发积极进行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配套条件建设。

1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驱动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目前各个高校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教师是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的主要执行者,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这样才能创新教学行为,进而充分发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驱动作用。因此,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

目前,我国很多重点本科院校已经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普通本科院校在这方面往往是热情很高,但限于自身水平和条件,实际投入不多。总体上说,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高校的创新精神和教学创新文化底蕴不足,激励和考核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创新的制度不完善;第二,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停留在满足基本教学工作需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等基本指标建设,缺乏战略高度,与学校的学科建设脱轨。第三,重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业务能力提高,忽视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的培养。第四,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未经过系统的训练,致使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不能及时转化到教学工作中。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第一,学校积极践行产学研合作,引进企业的优秀人才成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同时促进专职教师的创新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专职教师到企业驻地考察并积极开展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加快成果转化。第二,积极拓展人才引进的广度,实现教师队伍国际化,为教师队伍融入新鲜血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学校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第四,灵活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形成互补优势,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第五,加强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加强实践平台和创新教育环境建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兴趣

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创新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的实践平台主要是与教学配套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可以满足完成教学计划中的相关实验教学任务的需要,但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创新和学习的需要,因此学校应拓展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使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践活动成为常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高校在实践平台建设中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聚类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形成团队,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第二,鼓励教师启用有能力的学生参与自身科研项目的研究,为学生创新提供项目平台。第三,积极筹备各类创新实践竞赛,为学生创新提供竞赛平台。第四,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实践平台。第五,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环境是影响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环境,通常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建设和改进创新教育环境应遵循物质环境是基础,制度环境是保障,文化环境是关键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创新教育环境的各个部分的协调发展。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学、科研及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服务条件,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体现人文精神。多方位筹集资金,实现校内外的资源共享,优化物质环境建设。第二,明确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与职能,实现高校办学水平评价和招生的多元化,营造宏观制度环境。从学校层面来说,制度环境建设应注意五点:一是充分发扬民主,不断完善和创新民主管理制度,积极发挥广大一线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教师和学生的开拓进取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尊重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成果,提高创新人才地位。三是打破传统的评职、评优及薪酬分配机制,加强对创新成果的奖励,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四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构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努力打造积极向上的特色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积极营造轻松自由、团结协作的学术研究氛围,构建海纳百川的人际关系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Z].中国政府网,20160305.

[2]陈晶瑛.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视角[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6):52—55.

[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孙芬,曹杰.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素质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77—80.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面向2035年中国科技人才集聚机制研究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评《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吸引力研究》(书评)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济源市科技人才引进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人才评价不与论文数量过度挂钩科技部等出台七项政策有望突破科技人才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