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法律诊所模式对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7-03-30贺巍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贺巍

摘 要: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了“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的“法律诊所”课程。法律诊所式教育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势。基于此,从多角度论述了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对于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期为培养高素质法学专业人才提供可行的方法,并使法学专业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为我国法治建设尽一份力。

关键词:法律诊所;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D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057-02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概述

法律诊所式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医学院的学生如果想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就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临床实习,以期能在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法学专业教育正是引入了这样的教学理念,让法学院的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弱势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并通过接触和代理真实案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于2000年正式引入中国,至今已有16个年头。这期间,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经过了借鉴国外诊所法律教育经验以及本土化探索两个阶段。经过了这两个阶段,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开展已经比较成功,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成立了独立的专业委员会,而且参与诊所法律教育项目的高等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加,诊所法律课程种类更加多样。但是从整体上说,中国诊所法律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还处于初步阶段,许多问题还值得探讨。

目前,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是国内外高校普遍实行的一种法律实践性教育模式,其对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授课模式,用多种方式鼓励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案例的解决过程中,既有效提高了授课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为法律相关行业培养了理论和实践能力都合格的法学专业人才,为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法律诊所式教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了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案例式教学法,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倾倒的理论知识和逻辑体系,思考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给他们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能在课本上学习法律知识,很难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法律问题。法律诊所式教育恰好能给法学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法律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和当事人的接触,亲身体会现实中的实际法律问题,并试着用在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帮助这些真实的当事人解决真实的法律问题,在一系列司法程序中,真正感受到法律应用于实践中的整个过程和相关的细节,从中学习和掌握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法律诊所式教育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不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弥补了传统法学教育方法的缺陷;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一直以来,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由授课教师给出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虽然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思考,但教师已经设定好了思考的方向和路径,学生只要沿着这些路径思考就可以了,不再想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同时,成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将学生的认识统一到教师的认识上,因为学生如果想通过该课程的考核,就必须按照教师的标准答案来思考,这也就束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大大区别于传统的法学课程。它并不追求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案件中的各种可变因素,不断启发学生的思路;同时,学生也在不断地反馈和互问中逐渐寻找出最好的方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学在不断的思考和提问中顺利进行,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朝着正确的思路前进,但这样的思路不再局限于一种,学生越勤于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多。当遇到一个真实的案件时,是不会有已经设定好的应对计划的,因为案件的发展情况是不能被预知的,教师和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分析和解决所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摸索出最佳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法律职业者更应当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正是依据学生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逻辑思维结构进行的,要想解决好实际问题必须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在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考虑到法学的实践性要求,虽然都设计了毕业实习的环节,但通常设计的时间都较短,一般在三四个月左右。学生在单位实习期间,因为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马上应用于实践,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所以,从事的都是整理文书、装订案卷、送达等相对琐碎的事情。当学生有能力开始跟进一个实际案例时,实习期又即将结束了。学生在这样的实习环节根本达不到实习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法学学生毕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胜任法律工作的原因。法律诊所式教学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适当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接触到社会上真实发生的案件,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到案件的整个解决过程中,这不仅涉及实体法的内容,还有程序法的问题,学生从会见当事人开始,要不断地去发现、判断一些具体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会谈、咨询、辩论、进行文书的写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了解社会民生民情,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双重目标: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培养法律人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會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和保护人权。诊所法律教育的双重目标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总结之前法律诊所课程开设的经验,因为法律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而且见效快,所以诊所法律教育往往把职业技能教育作为教学重点,而忽视了职业伦理教育,至少不能和职业技能教育等量齐观。诊所法律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法律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树立人生观、提升职业伦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过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理念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公益精神。

三、法律诊所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师资力量缺乏及相应解决对策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对教师提出高学历的要求,在教学一线任课的教师大多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各专业的建设和评比机制也主要以高学历教师的数量为重要参数,似乎高学历就是教学高质量的保证。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高学历的培养都是侧重理论而非实践,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很强,但其受自身教育背景的限制,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另外,许多高校的诊所课程由于受课程规模、教学经费和设施等的限制,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没办法同时学习诊所课程,导致大多数学生的选课要求无法被满足,仍然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从教育的目的和诊所法律教育的功能来讲,教师总是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实践性教育,但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法律诊所课程又无法像其他传统课程一样,仅靠教室就可以完成授课内容。法律诊所课程是要让学生以法律服务工作者身份去接待当事人,解答现实的法律问题,同时代理真实的案件。既然学生是以代理人的身份参与了案件,就必须要承担代理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就要求教师对所有选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如果选课的学生人数过多,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有可能导致在代理案件过程中出现失误,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损失。要想有效地解决师资力量及教学经费的短缺,还是应该从制度管理本身来找方法。要尽量争取学校方面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支持,同时要优化法律诊所内部的管理制度,双管齐下,从内外两方面加强对法律诊所的规范化建设。

(二)学生身份的转化及强化人才培养的解决对策

在诊所课程中,学生还同时兼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身份,这与学生身份存在很大的区别。开设法律诊所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每一名学生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前,体会作为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对于这两种身份的转化,首先,要从强化法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着手,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可以适当邀请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员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有途径了解真正的实务领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其次,要强化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选择适合学生参与的实际案例,真正让学生有能力完成案件的代理过程。同时,这也是对当事人负责的要求,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可以得到充分的帮助,既可以减少解决问题的成本,又可以给法学专业的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陈香红.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能力培养的取向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2).

[2] 黄中显.法学本科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3] 唐海清.卓越法律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评论,2014,(4).

[4] 苏贺新.法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探讨[J].教育探索,2013,(9).

[5] 赵德勇.诊所法律教育中国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出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4).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人才培养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