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蛮酋大姓与羁縻州郡、土司制度
2017-03-29龚义龙
龚义龙
(长江师范学院 国家民委武陵山片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重庆 408100)
□中国土司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在中国土司文化研究中,土司的缘起始终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它涉及到土司制度的源流和流变,反映了历史的发展与传承。在土司制度中,司者,官署也,司政也,体现其权力属性;土者,土著也,土豪也,土酋也,体现其地域属性和民族属性。土司即中央王朝在“齐政施教”过程中利用地方少数民族首领“因俗而治”也。龚义龙教授的《武陵山区蛮酋大姓与羁縻州郡、土司制度》一文,以详实的史料,系统、全面地考察了武陵山区地方蛮酋大姓与羁縻州郡和土司制度之间的关系,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土司渊源的理解,探讨中央王朝与地方豪强大姓之间的关系。土司制度的最后归宿乃改土归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大一统”的最高要求。但改土归流的原因则各地不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土司权欲膨胀而导致的土司之乱,并取决于平叛长官的政治权衡。安红的《浅析朱燮元与奢安之乱的平定》一文,或许有助于我们对此作出较为充分的思考。
武陵山区蛮酋大姓与羁縻州郡、土司制度
龚义龙
(长江师范学院 国家民委武陵山片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重庆 408100)
秦汉以降,廪君蛮、板楯蛮、盘瓠蛮一直活动在武陵山区,并在唐宋时期发展成为武陵山区的著姓望族。唐宋时期是中原王朝实质性经略武陵山区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唐宋王朝在武陵山区设置羁縻州郡,利用当地土著大姓首领管理当地,元代将羁縻州郡制度发展为土司制度。
武陵山区;蛮酋大姓;羁縻州郡制度;土司制度
武陵山区姓氏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即广为人知的廪君蛮之巴、樊、瞫、相、郑5姓(也有板楯蛮渠帅7姓之罗、朴、昝、鄂、度、夕、龚迁入武陵山区者)。有学者还从文献中检索得出田、冉、文、李、杨、赵、屈、徐、谢、资、蹇、药、廖、彭等姓氏[1]61,63。武陵山区南段有颛、来、鲧、熊、夷、吴、龙、石、麻、白等古老姓氏[2]149。这里主要分析冉、向、田、覃、彭等姓氏在武陵山区繁衍和中原王朝利用蛮酋统治当地的情况。
一、武陵山区蛮酋大姓
秦汉以降,武陵山区逐渐形成以土著向、覃、田、冉等为代表的蛮酋大姓,中原王朝实行羁縻政策,利用溪洞蛮酋首领统治当地。汉代以来,中原王朝对武陵山区实行羁縻州郡统治,诸大姓的活动颇为频繁,势力亦属不小[3]1。到魏晋之际,峒蛮的数量已经十分可观,“有冉氏、向氏、田氏者,陬落尤甚。余则大者万家,小者千户。更相崇树,僭称王侯”[4]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一蛮僚,2664。除此之外,还有上述其他一些土著大姓活动于武陵山区。
向氏为廪君蛮“相氏”之裔。谭其骧的《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一文认为,“向氏为湖南蛮姓中之最早见于记载者。后汉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作乱。相氏疑即为向氏。‘相’‘向’同音异译也”[5]。《长乐县志》载:“向王庙在高尖子下,庙供廪君神像。按廪君世为巴人主者,特务相为阛阓之主,有功于民,故今施南、归、巴、长阳等地尸而祝之。”[6]卷之五建置志,6廪君世为巴人主,务相开其国,有功于民,今施南、归、巫庙而祝之,廪君据扞关,王夷水,务相在当时称君为王,但土语论相为向耳。向王旁塑女像,俗称德济娘娘,即盐水女神。先祖所立向王庙,向王者古之廪君务相氏,有功于夷水,故土人祀之,立庙于石墩上,故曰庙台[7]卷五地理考九冢墓遗闻方技附。《宜昌府志》载:“向王庙,巴东、施南、长阳在处有之,有祀归州东阳人向辅,或蜀将军向宠,或为蛮王务相。向辅为隋大业中人,开清江有功,或以为汉广佑附马。”[8]卷之四建置下,8“向王庙在城北门外”,向王即廪君巴务相,向王庙是向氏宗祠,1949年以前,恩施各支向姓都会到向王庙祭祖[9]2。
东汉以前向氏主要活动在以巫山、长阳为中心的三峡地区,唐宋以后向湘西和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散布,在湖南石门、龙山、永顺、保靖、麻阳活动频繁。由于战争等原因,向氏逐渐向渝东南、渝东北、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等广大山区深入,濒水而居,生息繁衍成为古老的土著居民(即后世称为“土家”的居民)。古(故)老相传云:五溪谓酉、辰、巫、武、樠等五溪也。楚子灭巴,巴子兄弟5人流入黔中,各为一溪之长[10]。《宋书》载:“世祖大明中,建平蛮向光侯寇暴峡川,巴东太守王济、荆州剌史朱修之遣军讨之,光侯走清江。清江去巴东千余里。时巴东、建平、宜都、天门四郡蛮为寇,诸郡民户流散,百不存一。太宗、顺宗世尤甚。虽遣攻伐,终不能禁。荆州为之虚蔽。”[11]卷九十七南蛮列传,1899
由于古代武陵山区蛮族没有文字,故各姓氏难以说清楚自己的姓氏源流。《向氏族谱》亦是一样,唐宋以前世系源流多不可信。明清以降,向氏陬落强盛,分布广泛。民国《云阳县志》载,向氏“称明时由湖北迁来,实土著遗黎也。聚族县南向家坝、讬白沟等处”“今其族仍蕃”[12]卷二十三族姓,10。石柱《向氏族谱》载:“皇古无向氏,有之自春秋。宋桓公生子盻,字向,又食采于向邑,以字为氏,此向姓所由始。”“敏中,字常之,配谭,仕宋真宗。赐以御派二十代。熙宁九季,又赐派二十代。士璧公自建南入蜀,葬通江大钟山小杨平(坪),生九君。一君向正邦迁大钟山,后世子孙居通江、巴州、云阳。二君向正家裔系居东乡、开邑、临江。三君向正统后裔居广元、通江、苍溪。四君向正绪裔孙居渠县、合州、广安、慈利、岳州等处。五君向正刚子孙居万邑、丰都、忠州、梁山、石柱。六君向正纪子孙居达州、涪州等处。七君向正伦子孙居夔州府巫山、万邑、重庆巴县、顺庆、保宁、蓬溪、射洪、梁山、大竹等处。八君向正常后裔居夔州府巫山、巴东、大宁、奉节、成都、万邑、云邑、施南、利川、陕西汉中、城固、洋县、东乡、太平、定远等处。九君向正路后裔居通江、巴县、夔府、万邑、云邑等处。”“自始祖向盻传至子恭,岁历二千余季,派传八九十代。”[13]石柱《向氏族谱》大致反映了向氏在武陵山区陬落繁盛以及散布各地的情况。
覃氏为廪君蛮“瞫氏”后裔。《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云:“覃,蛮姓。覃氏本谭姓,避难改。张澍云:今蜀中此姓皆音寻。关陇此姓,则如本音。”一说,覃即瞫,古代巴人五姓之一。潘光旦的《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一文认为,覃、潭、谭应为廪君蛮五姓“瞫”之笔误。瞫古音沈[14]。
覃氏自东汉至北宋,即一直活动于湘西的临澧、龙山、永顺、保靖、沅江、古丈、沅陵,鄂西南的恩施,尤其是鄂西南和湘西北交界处,而元明清时期桑植、容美、施南、散毛、忠建等土司都以覃氏为土司主,管辖范围大约为湘鄂西边界。这就说明,自廪君时代的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之巴”至东汉、北宋、元明清(土司统治时期)直到今天,覃氏始终生活于湘西北与鄂西南交界地区。
覃氏为散毛等土司的执掌者[15]7—11。同治《宣恩县志》载:“施卫所属田、覃二姓,当宋元未分之前,其势甚盛,故屡为边患。自国朝永乐以来,二氏子弟分为十四司,传入后世,亲者渐疏,遂为仇敌。势分则患少,盖彼弗靖,则环视他司有内顾之忧,此与主父偃令诸侯王得以户邑分子弟同意,真制夷长策。”[16]卷之二十艺文志,1覃姓领有施南、散毛宣抚司,东乡、忠路、金峒等安抚司,唐崖、镇南长官司[17]卷三十一兵防三。
施南《覃氏家谱》作于乾隆四十五年,记述了宣恩覃氏自宋元至清的家族传承情况。族谱所载覃氏一世祖覃汝先生活于宋朝,汝先之子伯坚于庆元三年因“蜀将吴曦乱,征,有功,封行军总管于施州”。他的后代自元以来“源远流长,根深枝茂,星罗棋布”[18]61—62,自施州、东乡、散毛、唐崖、金峒、腊壁,散布至长阳、巴东、建始、石壁、招来、麻阳杆子哨等处[18]61—62、648—649。来凤《覃氏世系》亦记载覃汝先有2子,长伯坚,次伯圭,后裔覃友谅为散毛长官,覃天富为施南长官。这说明宣恩、来凤覃氏的族源相同。来凤县境原有七司,散毛为长[19]卷之二十六土司志,4—6。利川忠路《覃氏族谱》载“一世覃汝先,二世伯坚、弟伯圭。”[20]70—71
咸丰唐崖覃氏似乎不与恩施、来凤、宣恩同源。《覃氏族谱》载:“启祖元朝宗籍,始祖铁木乃耳,是授平肩之职。生颜伯占儿,生文殊海牙,生脱音帖儿,生福寿不花,生覃启处送。后因边夷南蛮累叛,奉旨征剿,招安蛮民,镇守斯地,分茅设土,安营于宣山。”[21]72—75
田氏亦为武陵山区强宗大族。介乎清江流域和澧水流域之间的鹤峰县以前有田姓的容美土司[1]14。虽然思州、思南、容美田氏自称来自中原,但田氏早在两汉时期已经活动在湘西的泸溪、澧县,南北朝以后,向湘鄂西边界的宜都、临澧、保靖扩散,进而向渝东南、渝东北、黔东北、鄂西南、湘西北地区散居。田氏活动空间变化的方向说明田氏族源在湘西,潘光旦怀疑田氏是盘瓠蛮的后裔[22]。黎小龙认为,“冉、田、白、张四姓来历,实为自古活动于长江三峡及酉、辰、巫、武、沅五溪山地的土著居民。冉、田两姓出自巴蜑,白为盘瓠古姓之一,而张则为巴巫之姓。隋唐以降,逐渐合流,成为蛮峒大姓,并进而汇合为近代的土家族”[2]145。《彭水苗族来源考》载,晋代永嘉后,彭水等地“没于蛮”“图记不传”,直到北周保定四年,“涪陵蛮帅”田思鹤“以地内附”,纳入北周版图,接受中央王朝的统治,结束了长达2 000余年的割据局面。涪陵蛮当为“盘瓠种”,而田姓为其大姓[23]729。土司若忠峒、忠孝等宣抚司,多田姓,故田亦巨族,然皆土人。惟君先世系中朝流寓,不与诸田合族[24]。田氏领有容美、忠建宣抚司,龙潭、大旺、忠孝、忠峒、高罗等安抚司,木册、东流、腊壁等长官或蛮夷长官司[25]卷三十一兵防三。思州宣慰司是元代初、中期在武陵山区所设级别最高、辖地范围最广的大土司,以今之地域观之,东起湖南永顺、保靖,西迄贵州务川、凤冈、施秉,北达渝东南酉阳,南至黔南荔波、从江,几乎占有贵州的三分之二兼及湘西一部,地域辽阔,辖地范围十分广大。
自五代彭士愁为溪州刺史,彭氏世为当地土酋。南渭州与保靖州自宋以来就为溪州彭氏的势力范围。溪州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湘西永顺、保靖等县,自五代迄于清中期改土归流,彭氏土司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沿袭了八九百年之久[25]。
二、武陵山区蛮酋大姓的分布格局
武陵山区古老姓氏向、覃、田、冉、彭世代繁衍于此,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分布格局。
清江流域多向姓和覃姓[1]12。恩施覃姓人口众多,分布很广,在明清时代的土司中号称“七覃八田两向一黄”[9]2。“土司在来境者凡七,曰散毛,曰大旺,曰东流,曰腊壁,曰卯洞,曰漫水,曰百户。其族姓凡三,曰覃氏,曰田氏,曰向氏。”[19]卷之二十七土司志,3覃氏统治利川、咸丰及宣恩等地。田土司统治的地区很广大,以今地观之,鄂西南鹤峰、咸丰、宣恩、恩施等地皆为所属。田、覃氏后裔分布要远远超过上述地区。向、冉势力遍及长江三峡和清江流域沿岸,自南北朝以来势力就已不小。永明间,“向宗头与黔阳蛮田豆渠等五十人为寇”[26]卷五十八列传第三十九南夷,2014。前文所述,世祖、太宗、顺帝年间,建平蛮向光侯寇暴峡川,时巴东、建平、宜都、天门4郡蛮为寇,巴东太守王济、荆州刺史朱修之遣军讨之,光侯走清江,4郡民户流散,百不存一[11]卷九十七南蛮列传,1899。周文帝天康元年,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白帝,党与(羽)连结2 000里。陆腾督王亮、司马裔讨之,“斩首万余级,虏获一万口”“腾乃积其骸骨于水逻城侧为京观,后蛮蜒望见辄大号哭。自此狼戾之心辍矣”[4]2664。类似记载反映了向、冉、田氏很早就活跃在清江流域和长江三峡地区,并发展到渝东北奉节、云阳,渝东南、黔东北等广大地区。
湘西北除了彭氏的永顺、保靖二宣慰司,还有向氏的桑植安抚司与上、下峒长官司等。中央王朝推行的羁縻政策,客观上为土著大姓的形成和割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至北宋初年,形成了彭氏据江北(今湘西地区),舒氏、田氏、向氏、杨氏分据江南(今湖南芷江、靖县、会同、通道、天柱、黔阳),苏氏据梅山(今湖南新化、安化,苏氏虽未被中央王朝册封官爵,却是梅山公认的酋长,长期统治梅山)的割据形势[25]。吕思勉指出,今湖南境内,湘江流域开辟最早,而沅、资二水流域开发较晚。雄、樠、武、辰、酉之域,尤为群蛮荟萃之区,所谓五溪蛮也。隋时,始于今沅陵县地置辰州,唐时进置锦州(今湖南麻阳)、溪州(今湖南永顺)、巫州(今重庆巫山)、叙州(今湖南黔阳)。宋朝,沅江流域之地分为南北江,北江蛮酉,彭氏最大;南江蛮酋,舒氏、田氏、向氏最大;而资江流域,则为梅山峒蛮所居。又有杨氏者,据今靖县地,号10峒首领。明时,辟施州。永顺、保靖,清康熙时,增辟乾州(今湖南吉首)、凤凰2厅,雍正时,改永顺为府;又辟永绥(今湖南花垣)、松桃2厅。其初,蛮民畏吏如官,畏官如神。有司因之,恣为侵暴。汉人移居其地日多。三四十年间,地尽为所占[27]。
渝东南地区最大的土著势力当在酉阳,唐末五代以来,冉氏世有其地,成为当地土著首领。与酉阳土司南邻的渝东南秀山县境,是以杨氏为土酋的诸蛮峒势力区,入宋以来,以邑梅、平茶、石耶3峒之名见诸于史。酉阳、秀山统归于石柱土司管辖。隋代,彭水的少数民族,被《隋书》称为“黔安蛮”“黔安夷”,《周法尚传》有“黔安夷向思多反……”,《李景传》有“击叛蛮向思多……”,《郭荣传》有“黔安首领田罗驹阻清江作乱”等记载。可见,隋时,田、向二姓俱为黔安蛮夷的大族。唐代颜师古在注释《后汉书》的“黔中”时说:“黔中,即今黔州是其地,本巴人也”。唐代的黔中,治所在今重庆彭水[23]729、734。
武陵山区南段古老姓氏吴、龙、石、麻、廖、杨、施、彭、张、洪经历千百年生息繁衍,成为当地人口数量最大的姓氏。
据道光《铜仁府志》载:“昔有五姓,吴、龙、石、麻、白,石、麻近湖广界,吴、龙近四川界,白止(只)铜仁府境内。”[28]卷之二地理·姓氏,29《苗疆风俗考》载,“苗姓,吴、龙、石、麻、廖五姓为真苗,其杨、施、彭、张、洪诸姓入赘,习其俗久,遂成族类”[29]卷八风俗考,5,“不重人道,野合弗禁,婚娶简便,稍有资财,辄娶妇数人,故其滋息极易,虽屡经挞伐,草剃禽狝,而山洞遗种,不数十年又复遍满林谷,号之曰苗,或亦易生之义欤!”[29]卷八风俗考铜仁地区有“满天张、遍地杨”[30],“汉人皆中州人,或以仕宦,或以商贾流寓附籍,江西最众,蜀次之,楚又次之。上人即洞人,杨、吴、龙、石、陈5姓。先世自陕西随征,后遂居于此。杨者尤。各司长官、洞长皆六系出”[31]风俗。明嘉靖《贵州通志》载:铜仁府“提溪司,杨、黄种类最多,男不耕,女不织,出则执雀萝,以渔猎为生,婚嫁同铜仁司土人。大万山司,古为溪蛮域,亦皆杨、黄之属,语言不改土音,服食颇近乎汉。”[32]卷之三风俗,269“苗人,盘瓠之种也……今夜郎境多有之。有白苗、花苗、青苗、黑苗、红苗。苗部所衣各别以色,散处山谷,聚而成寨”[33]。
明清之初苗族的5大支系,主要活动于今贵州省,以及相邻的湘西北、川南、渝东南、滇东北等地区,基本上即史称之夜郎、牂牁、武陵、五溪地区。这说明,苗族的主要支系很可能是形成于这一地区[34]185—186。
羁縻州的疆域往往以某一大姓所形成的自然区域来确定,这一区域既可划为一州,也可立为数州,如彭氏所据之地为上、中、下溪州;以舒氏之地为叙州、峡州、中胜州、元州;田氏所据之地为奖州、锦州、懿州、晃州;而富州、鹤州、保顺州、天赐州、古州则为向氏所据之地。由于部落大小不一,所置州之大小也极为悬殊,彭氏之溪州地广数百里,民户数万有余。而富州、峡州等,则“仅有千户”,甚至还有“余不满百,土广无兵”之州[35]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西南溪洞诸蛮,14180。
三、羁縻州郡制度
自古以来,五溪、六诏蛮夷“自相君长,视王朝德政之盛衰,兵力之强弱,以为叛服”。中原王朝对于溪洞强宗大姓主要采用“绥抚”手段加以治理,即所谓的“羁縻”政策,在承认溪洞蛮酋原有势力范围和地位的基础上,封官赐爵,使之世袭其地,“复长其民”,达到“以蛮治蛮”的目的[15]11。“羁縻州制”始于隋唐,北宋进一步发展,并趋于完善,它是中原王朝根据实际情况对武陵山区实施间接管控的策略。北宋末、南宋初,国力衰弱,自顾不暇,无力管辖偏僻山区的蛮夷,羁縻州制度有其名而无其实[25]106。
秦汉、魏晋、南北朝之际,中原王朝对武陵山区发生的动乱不断征剿,至唐末五代十国之际,武陵山区蛮酋首领与中原王朝也反复进行着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武陵山区正是中原王朝在与溪洞蛮酋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调解溪洞蛮酋之间的利害冲突中逐渐纳入管辖范围的。黔中郡、施州、珍州(高州)、溪州、卫州、高州、磨嵯、洛浦、安定州的设置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的。
北周武帝建德二年置施州,派驻汉族官兵。据《十道志》载:“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酋长向邹兄弟四人,相率内附,立施州。”同治《恩施县志》云:“隋唐始设州县,地旷人稀,民风率安质实。”[36]卷七风俗,6光绪《黔江县志》载:“天宝初,曰黔中郡,领彭水、黔江、洪杜、洋水、信宁、都濡六县”,黔江之名实自此始[37]卷一地舆·沿革,6。乾德三年,“珍州刺史田景迁内附纳土”,以酉江为界。自是酉江以北尽入施州。开宝元年,珍州改为高州。乾德五年,以溪州团练使彭允足为溪州都指挥使,义军指挥使彭允贤为卫州都指挥使。允足等溪洞酋豪,据山险,持两端,故因其入朝而置之内地[38]卷八。咸平五年,高州刺史田彦伊子田承宝并诸头目官族122人归附,以承宝为管内山河九溪十八峒抚谕都监[38]。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溪洞磨嵯、洛浦蛮首龚行满等族2 300人归顺,是族自唐以来未尝向化也[38]卷六十九。嘉佑三年,以施州蛮向永胜所领州为安定州[39]方舆汇编。
武陵山区纳入中原王朝的过程,有力地证明了中原王朝的剿抚并用政策催生了羁縻州郡制度。秦汉以降,中原王朝对溪洞蛮酋的统治策略是“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40]卷一百一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1049,“乃欲揭上腴之征以取不毛之地,疲易使之众而得梗化之氓,诚何益哉!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始终蛮夷遇之,斯计之得也”[35]14171。在岭南及西南地区,汉朝初次建郡,用郡太守、县令与溪洞蛮酋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起一种汉朝与南方和西南地区像羁縻一样松散的联合统治。“其义羁縻,勿绝而已。”唐兴,实行了更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以羁縻府州这种边疆行省制度取代了秦汉以来的土流并治的“边郡”“初郡”制,“以蛮治蛮”的色彩更为浓烈[15]18。五代十国时期,一些强宗大姓进一步扩大其势力,逐渐摆脱了中央王朝的控制,成为地域性的封闭的独立小王国。宋朝统一全国后,认可了五代时期形成的这一局面,“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同时,为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委以官爵[15]18—19。
中原王朝对归顺的溪酋授予官职名分是羁縻州郡制度的重要内容。“唐初,溪酋蛮归顺者,世授刺史,置羁縻州县,隶于都督府,为授世职之始。宋参唐制,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其酋皆世袭。”[41]卷三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土司传,8647《宋史》 云:“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懿、安、远、新、给、富、来、宁、南、顺、高州十一,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谓之誓下。”[35]14177—14178
溪州蛮酋朝贡,以及朝廷予以赏赐,也是羁縻州郡的内容。据《宋会要稿》载:“枢密院言:溪洞蛮人,每年一次上京进奉,人数不少,例皆凶愚,诣阙往来,搔扰官私。以蛮人进奉,涉路冲咸,多有死亡,自今或只将土贡物,纳入施州,贡表诣阙,其差来蛮人,依元(原)定数即就施州给赐例物,发回溪洞。若蛮人坚欲诣京买卖,即许每十人内,量令二三人上京。”[42]卷一百九十八南蛮列传
羁縻州郡与屯田戍兵制度互为补充,体现了利用溪洞蛮酋间接管理和中原王朝直接管辖溪洞地区相结合的策略。最初,中原王朝利用溪洞苗蛮钳制反叛者,但“以夷制夷”效果并不好。咸平五年,施州已获宁静,宋朝为了有效地对羁縻州郡实施管控,听取施州转运使丁渭建议,采取屯田戍兵办法。“于州南界要害处,建寨筑隘戍兵,兼与置屯田赡给,不烦辇运。”[9]42—44绍兴六年,在今渝、滇、黔3省边界的一次战争结束后,宋派大批禁军和厢军驻守各州,而在一些重要地区如辰、沅、澧、靖4州,通过“夺民田、募游惰”的办法,组织“弓箭手九千一百一十人,练习武事,散居边境,镇抚蛮夷。平居则事耕作,缓急以备战守”[35]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西南溪洞诸蛮下, 14188。
石柱马定虎、陈温,溪州彭瑊之入驻,便是中原王朝屯田戍兵政策下的典型事例。
宋高宗时南北构兵,中原大乱,“苗蛮乘隙不靖,劫掠邻境,沿江州县荡析离居。或谓汉伏波将军马援,五溪蛮敬畏如神,户祀之,以援裔能事者往征,当易平已,得扶风人马定虎,援三十九代孙也,知兵,饶胆略,朝命领兵进剿。定虎入川驻水车坝,击之,苗果震慑,溃散。捷闻,即以南宾县地管之。县东南六十里,有高峰直上,状类柱,乃置石柱安抚司,敕马氏世袭,节制九溪十八洞,为镇服苗蛮之计。厥后,夷汉相安,故元因之。”道光《补辑石柱厅志》载:“马氏原籍陕之扶风县,汉新息侯伏波将军马援裔。氏有世袭职。宋高宗南渡,援裔马定虎奉调领兵征五溪诸蛮,遂授石柱安抚使司。卒葬城南磨刀溪,其袭历元及明无替。元末,九溪十八洞各土司乘乱不靖,洪武初,命石柱安抚司马克用征服。论功加授宣抚使司,克用为马定虎几代孙,年远未详。”[43]卷七土司第七,1—2自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彭瑊为溪州剌史开始,至清雍正六年彭肇槐及其子彭景燧献土而“改土归流”,彭氏统治溪州长达800余年[44]序。彭瑊为溪州剌史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便拥有上、中、下溪州等20州,彭氏为都誓主,设治所于湖南永顺县境内酉水东岸的会都坪,谓之誓下州。彭瑊,字瑞规,梁开平四年入主溪州,为溪州剌史,其为彭氏入溪州之始。彭彦希(晞),字士愁,又名士然,彭瑊之子,后梁开平四年袭职。后晋天福四年,彭士愁与马希范发生“溪州之战”,战败。于天福五年与楚议和,订立盟约,刻于铜柱之上,铜柱立于会溪坪。从此,奠定了彭氏统治溪州800余年的基础。其统治区域包括现在湖南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溆浦、花垣、凤凰、辰溪诸县,贵州的石阡、桐梓、凤泉,重庆的酉阳、秀山,湖北的来凤,湖南的奖(今湖南芷江)、锦(今湖南麻阳)等地,皆属其势力范围[44]9—10,10,40—41。
自五代十国、南宋直至改土归流,彭氏掌溪州土司长达800余年、马氏掌石柱土司600余年。中原王朝最初的设想还是直接派兵驻守以补“以蛮制蛮”之偏,然而置身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马氏、彭氏发展成为独掌一方的土司。
四、武陵山区土司制度的创设
元朝普遍推行羁縻州郡制度,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发展为土司制度[41]卷七十六职官志五,1875—1876。土司制度本质上也是一种羁縻统治制度。羁縻郡县制度“其义羁縻”,《史记》云:“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45]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五百七十八司马相如传, 334土司制度也是“其道在于羁縻”[41]卷三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土司传, 8647。
元朝统治武陵山区的政策是继承汉、唐、宋以来的办法,利用蛮酋统治当地。《土司志·总考》载:“自庄蹻王滇,秦开五尺道,为置吏之始。汉设都尉县属,令自保,为郡县之始。唐初,溪洞酋蛮归顺者,世授刺史,置羁縻州县,隶于都督府,为授世职之始。宋参唐制,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其酋皆世袭。宋室既微,诸司擅治其土,遍设官吏,尽布隶属,威福自恣矣。元置军民府、土州、土县,设官如府、州、县,其法略备”[41]卷三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土司传,8647。
广大的西南地区“种类殊别”“历代以来,自相君长”“大姓相擅,世积威约”,中原王朝欲对西南蛮酋实行有效管辖,不得不利用诸部落酋长。而诸部落酋长欲对本部落及其统治范围进行治理,“必假我(朝廷)爵禄,宠之名号,乃易为统摄。”[45]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五百七十八司马相如传,8647
土司的设置多以土著大姓的势力范围为依据。前述,中原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客观上为武陵山区土著大姓的形成和割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蛮酋首领既世袭为该族酋长,又常被中原王朝委任为各羁縻州县的刺史、县令等行政长官,总揽辖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大权。加上中原王朝在武陵山区采取“以夷制夷”的羁縻政策,天高皇帝远,各部族首领成为各辖区当然的土皇帝。一旦中原王朝衰弱,他们便按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割据地方。随着元朝土司制度的建立,土著大姓逐渐为朝廷所确认,被分别授以土司职衔,武陵山区土司的兴起也就从元代初、中期正式开始[3]1。
在鄂西南土司中,田氏领有容美、忠建宣抚司,龙潭、大旺、忠孝、忠峒、高罗等安抚司,木册、东流、腊壁等长官或蛮夷长官司。覃姓领有施南、散毛宣抚司,东乡、忠路、金峒等安抚司,唐崖、镇南长官司。明施州卫指挥佥事童昶所奏《制夷四款》云:“施州所属田、覃二姓,当宋元未分之前,其势甚盛,故屡为边患。自国朝永乐以来,二氏子弟分为十四司,传之后世。”[19]卷之十七武备志,4土司若忠峒、忠孝等宣抚司,多田姓,故田亦巨族,然皆土人。惟君先世系中朝流寓,不与诸田合族[24]。
渝东南最大的蛮酋势力当在酉阳。唐末五代以来据有其地,元仁宗延祐元年改酉阳州为宣慰司,领有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佛乡洞长官司和石耶顺德军民府。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一度将酉阳宣慰司改为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46]50,冉氏世有其地。与酉阳土司南邻的重庆秀山县境,是以杨氏为土酋的诸蛮洞势力区,入宋以来,以邑梅、平茶、石耶3洞之名见诸于史。在渝东南北部地区,元初设立石柱土司以镇之(马氏世袭土司之职)。
元代在黔东北设置思州田氏土司。思州宣慰司是元代初中期中原王朝在土家族地区所设级别最高、辖地范围最广的大土司,以今之地域观之,东起湖南永顺、保靖,西迄贵州务川、凤冈、施秉一线,北达渝东南酉阳,南至黔南荔波、从江,几乎占有贵州的三分之二兼及湘西一部,地域辽阔,远远超出唐宋时期的思州[3]13、28、29、32、40、44。《嘉靖思南府志》载:“思州治务川县,田氏世为思州守。元至元十五年徙治龙泉坪。地有龙泉,因设龙泉坪长官司附廓焉。后毁于火,移置清江郡。至今年深岁久,其房屋虽已早毁,但屋基阶梯、巷道、围墙、盐号等古址犹存。”[47]120思州田氏土司与元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在湘西土司中,彭氏执掌永顺、保靖两大宣慰司,向氏执掌桑植安抚司与上、下洞长官司等。在湘西地区,最早归附元朝的为永顺彭氏。唐末,溪州蛮酋彭瑊崛起,统一溪州地区,于后梁开平四年彭士愁为溪州刺史。彭士愁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师裕,世袭下溪州剌史兼都誓主,即永顺司系;次子名师杲(暠),其子分掌州事,世守保靖,即保靖司系。彭士愁次子彭师杲(暠)为保靖司始祖[43]1,34,17。至北宋初年,湘西北形成了彭氏据江北(今湘西地区),舒氏、田氏、向氏、杨氏分据江南(今湖南芷江、靖县、会同、通道、天柱、黔阳),苏氏据梅山(今湖南新化、安化。)的割据形势[25]118。在湘西溪州,除永顺、保靖两土司外,还有九溪卫所属之桑植司和柿溪司。桑植宣慰司向氏,末世向国栋以罪安置河南,以其地置桑植县。柿溪宣抚司向氏,其地即今桑植之上、下两洞。雍正十三年纳土,属桑植。
综上所述,古老居民沿着武陵山区大江大河从周边进入武陵山区腹地,北段以土家族先民为主,南段以苗族先民为主,成为最早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的居民。长期的生存繁衍,使当地自秦汉以降形成以土著冉、向、田、覃等为代表的蛮酋大姓。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对于溪洞强宗大姓主要采用“绥抚”手段加以治理,即所谓的“羁縻”政策。“羁縻州制”始于隋唐,北宋进一步发展,并趋于完善,北宋末、南宋初,宋王朝国力衰弱,自顾不暇,无力管辖湖南境内偏僻山区的蛮夷,羁縻州制度有其名而无其实。元朝以后,逐渐被土司制度代替。羁縻政策主要是对蛮酋进行笼络。在承认其原有势力范围和地位的基础上,加以封官赐爵,使之世袭其地,“复长其民”,达到“以蛮治蛮”的根本目的。元朝普遍推行唐宋时期在武陵山区实行的羁縻州郡制度,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发展为土司制度。
[1]董珞.巴风土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黎小龙.渝黔土家族族谱与土家大姓之土著渊源考[M]//王鹤鸣,马远良,王世伟.中华谱牒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3]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4]令狐德棻,等.周书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谭其骧.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附表[J].史学年报,1938(2):231—254.
[6]李焕春,潘炳勋,等.长乐县志[M].清咸丰三年(1853年)刻本:6.
[7]陈丕显,等.长阳县志[M].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8]聂光銮,王柏心,雷春沼,等.宜昌府志[M].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8.
[9]《恩施市民族志》编写组.恩施市民族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0]马端临,等.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1]沈约,等.宋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朱世镛,等.云阳县志[M].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10.
[13](石柱)向氏族谱[M].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木刻本.
[14]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M]//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5.
[15]王承尧,罗午.土家族土司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16]张金澜,等.宣恩县志[M].清同治二年(1863年)刻本:1.
[17]徐学谟,等.湖广总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6.
[18]湖南添平覃氏族谱[M]//宣恩县委统战部.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内部资料,1986.
[19]李勖,等.来凤县志[M].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
[20]覃元恺.覃氏族谱·忠路土司世系[M]//宣恩县委统战部.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内部资料,1986:70—71.
[21]咸丰唐崖覃氏族谱[M]//宣恩县委统战部.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内部资料,1986:72—75.
[22]潘光旦.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23]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彭水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4]顾彩.容美纪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25]游俊,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6]萧子显,等.南齐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014.
[27]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7.
[28]敬文,徐如澍,等.铜仁府志[M].清道光四年(1824年)刻本:29.
[29]严如熤.苗疆备览[M].绍义堂藏板道光癸卯(1843年)重镌本.
[30]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民族调查之四[M].内部资料,1986.
[31]陈以跃,等.铜仁府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32]谢东山,张道等.贵州通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269.
[33]陆次云.峒溪纤志[M]//王锡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34]萨维纳.苗族史[M].肖风,译.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185—186.
[35]脱脱,阿鲁图,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6]張家檙,朱寅赞.恩施县志[M].清同治七年(1868年)刻本:6.
[37]张九章,陈毓芝,等.黔江县志[M].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刻本.
[38]李焘,等.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9]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40]范晔,等.后汉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1]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2]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2010.
[43]王槐龄,汪邦选,等.补辑石柱厅志[M].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刻本:1—2.
[44]彭剑秋.溪州土司八百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5]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6]郎维伟.四川苗族社会与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50.
[47]德江县民族志编纂办公室.德江县民族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120.
K242.244
A
1674-3652(2017)06-0001-08
2017—09—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巴蜀移民社会研究”(13XZS031);长江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武陵山区历史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2017KYQD90)。
龚义龙,男,湖北巴东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社会经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民族史研究。
曾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