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新耕读教育模式论*
2017-03-29梁媛
梁 媛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新耕读教育模式论*
梁 媛
本文探索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创新模式,提出新“耕读教育”主张,选择传统“耕读传家”教育模式为传统文化 传承“母本”,吸纳当代素质教育和“全人教育”先进理念与方法,建构以“顺应自然农事节点的生命成长抚育与赏析”和“推进农村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社区服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劳作、艺术、体育、活动和社会服务”实践,培养兼具传统文化修养和全球文化视野、善于生存、生命丰实、富于创新的中国公民。
新“耕读教育”文化传承 特色素质教育模式 全人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屡屡强调“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价值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编制专门教材,强化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从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学习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全人教育)的实施策略[1],包含了思想道德教育、能力培养、个性、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概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素质教育进入依法实施阶段;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上述背景下,发掘本土文化特色,承继我国当代素质教育智慧,吸纳国外“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以下简称“全人教育”)精髓,探索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素质教育新模式,成为顺应时代吁求的教育实践。基于此,笔者提出新“耕读教育”主张,以抛砖引玉。
一、新“耕读教育”需遵循的原则
实施作为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新 “耕读教育”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1.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旨
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延续,植根于“农耕立国”这一稳定的社会根基。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和民族性格,均来源于农耕生产对土地的高度依附、对时节的高度顺应和对协作的高度依存。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社会的特性,新“耕读教育”选择传统的“耕读传家”为教育母本,以体现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旨。
2.把握和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作为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新 “耕读教育”,必然顺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承继我国近30年素质教育的丰富经验,吸纳国际“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先进理念和实践成果,把握和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二、新“耕读教育”选择“耕读传家”为“母本”,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耕读教育”体系肇源于春秋百家争鸣时期。当时的农家许行首倡专业的“耕读教育”,既教文化,又教耕种,研究农业技术。汉文帝创建“耕读型”国家,此后的历代王朝沿袭汉代治国方略,使耕读文化与耕读教育传承了两千多年[2]。乡民将 “耕田读书”视为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导子弟将读书学习的“进学”与耕种养殖的“生计”结合起来,形成“耕读传家”的教育传统,成为我国官学之外平民子弟文化传承和知识技能学习的主导模式。
“耕读传家”以村落社区为地理空间、以家族为单位开展教育,反映了国人以农立国时代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寄托着先贤家族存续和社会风气涵养的理想,传承了我国传统教育的价值追求,具有深刻的伦理文化意蕴。新“耕读教育”主要选择传统“耕读传家”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教育“母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道德为先、生存为本的教育目标
“蒙以养正,圣功也”①《易经·蒙卦》。。中国教育首重道德。《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以“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礼记·乐记》)为教育价值观。朱熹将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段,认为小学教育核心即是向儿童灌输伦理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之中培养和训练道德行为习惯;大学阶段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①《大学章句序》。。耕读传家的教育理想中,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模式,以道德人格成长(个人本位论)和生活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本位论)同步的个人整体发展为教育目标,教育子嗣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关注培养具有基本生存技能和劳动能力、信守道德伦常、有一定知识和文化素养、同时也对家族发展担负责任的子弟。
生存技能和劳动能力是个人生存的基础,也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参加劳动并同时锻炼着人的体魄和意志;道德伦常包含了社会性发展的需求,也是个体人格发展所必需;基本的文化和知识素养,既造就智识,也养成人格,促进精神的成长;在以农立国的时代,家族是社会的重要组织单元,对家族的负责任是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一个起点(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有助于现代意义上公民意识的形成。因此,耕读教育立足生存能力培养这一基础,专注道德精神培养这一人格根本,从而观照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劳作实践、生活教育和经典诵读、自学自修,讲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路径
教育的原义,从我国最权威的《说文解字》上来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②《说文解字·三下》。“育,养子使作善也。长善而救失,止于至善。”③《说文解字·十四下》。耕读教育独立于国家精英教育体制之外,与乡民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乡居农耕劳作、家族日常生活(礼仪)和私学教育是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子嗣通过植根谋生的农耕劳作,汗流浃背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和歉收的遗憾,真切感受自然界生命的价值和自身通过劳动创造生命的价值;家族生活中,子嗣接受长者的日常教导、遵循生活的日常礼仪、参与祭祖等重大仪式、承担家务和家庭责任;私学教育分成启蒙时的私塾教育和成年后的书院教育等两个阶段,均以儒家经典的诵读学习为核心,其中,私塾教育注重蒙童日常行为礼节的规范,强调“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循序渐进”,书院教育则注重师生的互动,重视学生的自修,注意运用问难论辩法启发学生,通过学派交流“会讲”兼收并蓄、学术争辩。
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家族紧密协作的农耕生产方式,农耕文明和家族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所系。中国文化认为,“道”就在日常世界之中;从日常生活、天地万物中寻找价值和意义,才是获取仁、得到道的基本原则和首要方法。教育的生活化和情感濡染的特质,以及针对学习者成长阶段而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使得学习者在享受亲情和师生情谊的愉悦中,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传承主流道德观念和家族责任意识、社会群体意识,体验生命的代际延续,并将这种体验延伸到家国责任意识的建构,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中国传统文化批评有著的毛泽东却对书院教育评价甚殷,认为:“一来,是师生关系甚笃。二来,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三来,课程简而研究周,可以优游暇豫,玩索有得。”④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1921年。“春风化雨”的日常生活学习,创造了道德训育和文化传承的情境,培养了子弟为当时主流价值所推崇的孝悌忠信等美德,顺应着生命成长的规律,强化了子弟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体现出它强大的教育价值。
(三)尊重生命规律、注重代际传承、仁义高于功利的中华文化特质
农耕文明和家族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所系。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要求顺应四时气候、地形水利以及农业生产秩序的稳定,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植根于农耕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即“天人合一”的生命规律。传统的“耕读传家”,学习者以自身参与农耕劳作的体验,领悟着尊重和敬畏自然规律、珍爱生命、“天人合一”等农耕生活内隐的“尊重生命规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髓。
中国小农生产的脆弱性加强了家庭和家族内部的联系;血缘宗法家庭(家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包含了生产、生活、生育、教育、防卫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孟子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传统的耕读传家,家族教育以代际相传的“家风”延续方式,激励了子嗣“社会文化的生活体认”。
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一意功利,将仁义置于利益乃至生命之上。孔子言:“礼以行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要求弟子“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反对“不义而富且贵”(《论语·述而》)。 孟子言:“义,人路也”,“舍生而取义”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坚持培养“配义与道”的浩然正气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则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董仲舒提出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还提出圣人应“为天下兴利”(《春秋繁露·考功名》)。宋明理学强调“正义不谋利”,认为“利在义中”“义中有利”[3]。耕读传家模式中的经典诵读教育,通过对儒学经典的诵读,把灌注于经典中的仁义之说,内化为学习者自身的人文精神和行为准则。
作为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旨的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新“耕读教育”,选择传统“耕读传家”的上述三方面内容为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母体,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弘扬中华文化背景下当代素质教育的题中要义。
三、新“耕读教育”获取当代素质教育和“全人教育”的丰富滋养
传统“耕读传家”是适应于传统农耕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民间教育体系。蔡元培先生1921年赴美国考察后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之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4]。在人类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为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新“耕读教育”,在发掘耕读传家优秀因子以求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同时,更需要吸纳我国近30年素质教育实践的经验,吸取国内外“全人教育”的精髓。要获取的滋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能力,育成多元文化视角和全球视野、科学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在国外可以溯源到古希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主旨的全人教育流派,则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全人教育以“人的整体发展”为教育的主要旨归,主张培养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强调跨文化的人类理解,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身心、美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5]。全人教育的首倡者米勒(Ron Miller)在谈到21世纪的教育方向时认为,未来的教育必须强调全球的、生态的及灵性的世界观①Ron Miller.Holistic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EB/OL].http:www.Paths of learning.Org/library holisticedu-intro.cfrn,2005:10-30.。1990年,80位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著名的 “全人教育宣言”:《2000年的教育:全人教育的观点》。“宣言”确立全人教育10条原则,具体是:为了人类发展的教育;欣赏每位学习者的特色;重视个人的生活经历;教育者的新角色;学习者选择专业、学科和学习过程的自由;体现合作和民主意识的教育;培养地球公民;培养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人;注重精神教育[6]。
我国的素质教育通过30年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7]。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又将“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纳入教育目标,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群体意识、国家意识的注重。
传统的耕读传家是平民阶层的学习模式,特别重视诠释儒家经典,要求学习者服从权威,注重培养学生“群体至上”的绝对社会本位[8]。一元化的单一哲学体系与当代文化的多元并存相矛盾;崇古求同、社会本位,则消解着学习者的个性追求,消磨着他们创新的勇气,对其创新能力的养成形成阻碍。因此,新“耕读教育”除了继承耕读传家“母本”仁义为上、天人合一、勇担社会责任的道德感与价值观培育、劳动实践能力的育成外,必须批评的扬弃其盲目跟从的社会本位、“绝对真理”的单一哲学等落后的因子,代之以西方社会全人教育和中国近30年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视角的全球意识、尊重个体个性发展的自主意识、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和面向未来、求真求知的科学意识。
2.丰富的时代内容,多元的教育路径,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全人教育倡导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生活学习和情境学习、活动学习,强调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鼓励,主张通过学习者的体验、实践、思索、发现,达到学习的目的,特别强调经验的关键作用。漫长的全人教育实践中,众多先行者探索了不同的教育路径和方法,强调劳作、管理、艺术、体育、活动、社会服务等对学生人格养成的功能。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把满足和发展儿童 “制造的本能和活动”列为课程设置的四大依据之一;日本最著名的全人教育家小原国芳将劳动视为学习者意志培养的手段;当代全人教育首倡者约翰米勒强调学习者管理等方面的学养。德国华德福教育创始人史代纳提倡通过美术教育平衡地发展人的潜能和心智,并把学到的知识渗透到学习者的灵魂深处[9];小原国芳独创了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灯光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学校剧,并主张通过艺术赏析活动,提升学习者的美感,陶冶学习者的性情[10]。小原国芳重视身体锻炼的育人效用,认为,“体育中可以磨练节制、礼仪、克己、勇敢、协作、忍耐等,实际就是郑重的道德训练”[11]。瑞士的皮亚杰推崇活动教育,认为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创造活动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广阔的心理翱翔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学习中的合作,允许学生彼此交谈,并组织他们讨论[1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承继杜威的服务学习理念,美国兴起了服务教育方法。学习者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将既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与服务和反思结合起来,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3]。
我国素质教育30年实践中,总结了情境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方法,并借鉴国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理论和港台所提倡的“通识教育”、国际教育界倡导的“第三教学”或“参与型教学”等,形成了素质教育独有的教学体系。在教育方式上,素质教育推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在课程建设上,注重“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优化结构[14]。
我国传统“耕读传家”模式尽管强调“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但教育的目的是师法圣贤;学习者不论学习兴趣和素质如何,在受教育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学习传统经典,不可能有其它的选择。而新“耕读教育”的建构,理应遵循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关注学生经验积累,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劳作、艺术创作和赏析、体育运动、各种游戏、表演、旅游等活动和社会服务等实践,培育和启发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提供可选修选读的课程体系,“刷新”或“重装”传统“耕读传家”教育的“系统”,使其获得现代化的“重生”,提高教育的社会价值。
四、文化传承和素质教育视野下新“耕读教育”的基本建构
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旨、精选传统“耕读传家”内容为教育母体、吸取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丰富滋养的新“耕读教育”的基本框架是:
1.以兼具传统文化修养和全球文化视野、善于生存、生命丰实、富于创新的中国公民为培养目标
钱穆先生曾言:“(中国教育)贯彻此内在全部生命而为之中心做主宰者,乃其人之心情德性。故孔子虽以六艺教,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教人终以道德为重,才艺为轻。”“孔子教育宗旨,乃为全人类,为全人类中每一人之全生命。此一教育宗旨,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大趋向。”[15]新“耕读教育”作为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素质教育教育新模式,有着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生命规律、注重代际传承的独有内涵,在学习者中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因子,以家庭血缘、亲缘、情感、伦理等多种力量的立体作用,配合其他途径,向学习者渗透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信念,奠定渗入他们血脉的、一生难以摆脱的道德底色。
珍视生命、礼敬自然,是当前全人教育的一大趋向。传统的“耕读传家”注重培养子嗣参与农事劳作,“晴时耕读,雨时读书”,不仅培养了农耕时代具有充分生存技能的孩子,其中濡润的尊重自然、敬天法地、珍爱生命、敬畏自然规律的生命意识,引导了学习者“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的生命冲动,奠定了学习者丰实的生命力。于当代工业和后工业社会物欲横流、价值虚无的背景下,这种以生存能力为基础的丰实的生命活力,为架构人们生存意义的必需。
多元视角、全球眼光,挑战权威,标新立异,是全人教育和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新“耕读教育”,必然遵循进一步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吸纳儒家以外中国其他门派和西方传播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典籍,培养学生兼具多元文化素养和自由民主科学、创新精神。
2.以“顺应自然农事节点的生命成长抚育与赏析”和“推进农村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社区服务”为两大系列课程
道德教化、历史传承、生存技能和经典诵读,是传统“耕读传家”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然而,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传统“耕读传家”的内容,难以为身处数字化和娱乐化传播语境下的新生代接受。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旨、作为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新“耕读教育”,在课堂内容选择上需要符合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习惯,在精选传统 “耕读传家”中的中华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需要充分融入时代元素。具体包括以下两个系列课程:
一是顺应自然农事节点的生命成长抚育与赏析系列课程。农耕文明是传统“耕读传家”的起点和依托,也是我们探索新“耕读教育”时需要充分尊重的价值起点。因此,耕读教育的活动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大自然万物生长的蓬勃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围绕自然界季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的节点设计相应的生命成长抚育与赏析系列活动,以充分体现新“耕读教育”尊重生命成长、关注自然生命的特点,增进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自然常识、生命与生态意识。
二是参与农村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建设的社区服务系列课程。我国农村存在文化生活荒漠化、农产品销售不畅、创业途径匮乏、教育落后等诸多问题。学习者参与农村社区服务,以自己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资源等的优势帮助帮助发展,可以提升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自身价值的体认,强化公民意识,还帮助了农村社区的发展。这充分传承了 “造福桑梓”的“耕读传家”传统,体现了新“耕读教育”注重社会责任培养的特点。
3.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劳作、艺术、体育、活动与服务”实践来推进教学。
如前所述,新“耕读教育”的教学方法亦需吸纳“耕读传家”模式和素质教育、全人教育实践的经验,开展生活教学和情境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启迪其自主学习。结合两大系列课程的设置,具体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式。
一是鼓励学习者参与现代化生态农耕、手工艺和其他农事实践,实施劳动教育。鼓励学习者种植谷物、蔬菜、养殖家禽家畜等,形成他们对生命和劳作的虔敬之心,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精益求精”是传统手工艺者的普遍追求,甚至有干将莫邪以血铸剑等传说;传统手工艺修炼学生对劳动的尊重、敬畏和激情,并在动手和创作中养成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忍耐、克己、正直、节制、协同等美德。
二是指导学习者进行农村调研和文化、教育、经济建设,实践服务教育。指导学生参与农村调研和服务,让学生自主发现农村文化建设、农业科技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休闲旅游、孩子教育等各方面的需求及面临的问题,制定契合农村实际的发展计划并推进实施。造福农村同时,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育成公民意识。
三是引导学习者农耕和生命主题经典诵读赏析、艺术欣赏创作,实践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诵读赏析与农耕和生命相关的中外古今经典文献,指导学生赏析和创作相关书法、文学、绘画、音乐等作品,指导他们改编、演出相关课堂剧,组织节庆活动。进行园艺设计和工程实施、手工艺品设计制作。熏陶他们的美感和情操,启迪学生创造灵感,使学生达到身、心、灵的整体健康。
四是组织学习者参与自然与生命成长主题的各种游戏、旅行、庆典、沙龙等,实践活动教育。围绕自然界季候变化、作物生长、生物圈演化等,发动学生探访大自然的变化,体验万物生长规律和气象知识,并创造角色模拟等情境游戏,组织关于生命成长和中西方生命文化的主题沙龙讨论会。在愉快的情境中,为学习者的创造活动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广阔的心理翱翔的自由空间。
五是教导学习者参加适合乡村环境、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身体锻炼,实践体育教育。体现亲近与尊重自然的精神,引进传统和现代运动中适合乡村环境的项目,如户外拓展训练、野营、定向越野、放风筝、舞狮、武术、瑜珈等,从而,“培养强韧的体力、长寿的生命、匀称的身体、灵巧的动作以及技巧性。”[16]
[1]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教育评论》1997年第5期,第7页
[2]黄婧文:《耕读教育的溯源与追寻》,《现代教育参考》2013年第5期,第15页
[3]郭齐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与全球伦理》,《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第5页
[4]郭齐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与当今素质教育》,《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82页
[5]谭敏 范怡红:《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第49~50页
[6]杨亚辉:《全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视角——“中国百年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第62页
[7]“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5页
[8]杨莉君:《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第46页
[9]朴春燕:《素质教育的鼻祖——华德福教育》,《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7期,第45页
[10]由其民:《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刘剑乔吴光威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76页
[11][16]由其民:《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刘剑乔 吴光威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12]梁文涛:《论皮亚杰的活动教学与素质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第48页
[13]Meyers,Susan.Service Learning In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Clearing House.1999,73(2):114~117
[14]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第48页
[15]俞启定:《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述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32~33页
(责任编辑:张晓月)
On the New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Model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Liang Yuan
Exploring the innovation model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hich enforces the function of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argument of education model which organizes teaching through “Farming and Reading” pattern.Using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while comparing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humanist educa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patterns,this paper chooses the traditional measures of “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 by the education of “Farming and Reading” pattern as a realizing route of tradition culture inheritance.On the other hand,to keep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it brings forth new idea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pattern referring to advanced ideals and methods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humanist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ll build creative curricula,which concerns both the growth of life and the community service,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education,economy and society.To cultivate civic spirit,it organizes and guides students’practices of work,art,sports,activities and social services.From those learning,higher level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skills,creativity,and their life will be full of brilliance and vividness.Meanwhile,their relevant traditional cultural accomplishment,which is interlaced with expanding globalization vision,will be enhanced.
the new “r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culture inheritance,the especial model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humanist education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社会与文化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004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研究”(批准号:16ZD01);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大数据时代我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批准号:15J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