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述评*

2017-03-29袁富民

重庆社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弗雷泽异化本质

袁富民

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述评*

袁富民

只有从社会自由现实化这一维度,才能理解马克思以人的需要确立的新唯物主义逻辑。以需要确立人的本质是一种辩证思维,并真正把握住了人的本质性存在。在自由劳动的基础上,个体需要的特殊性与社会需要的普遍性之间的张力得到融合。马克思以自由劳动与社会需要为根基完成了对价值客观性的重构。人的需要首先要超脱于自然必然性与社会必然性,回到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人的根本性需要。

马克思需要理论 社会自由 劳动

改革开放近40年,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依然是不断改革的动力与目的。当代中国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文化需要满足相对匮乏,更有“普世价值”与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乱象。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梳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一直受到学术界的热烈讨论,曾围绕人学、价值论、社会发展等问题域展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然而在人的需要与自由,需要的特殊性、相对性与普遍性,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何者优先等基础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细致地研究。本论文将以社会自由为视角对以往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考察,以期从整体上展现马克思的思想脉络,澄清“普世价值”论争,并尝试为文化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提供全新视角。

一、需要与自由: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双重超越

(一)以人的需要确定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实质上是一种人学,主要体现在现实人逻辑的双重超越。然而,马克思并没有给出关于人的本质的精确定义,在其不同文本中又存在不同的表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赵家祥[1]从四个方面即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根据和存在方式、人的需要是人进行劳动创造活动的内在原因和根据、人的需要受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人的需要具有能动性来论证需要是人的本质。武步成、邢力婵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第一个层面 (人的一般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的第二个层面(人的具体本质);需要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形式(反映人的本质)。”[2]

这两种观点之争延伸为人的需要三种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精神属性的关系问题。当然也有学者概括为“物质需要、社会交往秩序需要和对人生意义的需要等”[3]。有学者尝试对这三种属性进行阐释,“人的自然需要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自然生命本性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社会需要产生并体现着人的社会生命本性的存在与发展,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则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精神文化生命的存在和发展。”[4]这种解读方式给出了三个维度三个面向,然而这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却是悬而未决。学术界对此存在生存论、生成论、社会关系论、生存—社会关系论、实践—社会关系论等不同建构取向。其论证焦点依然是以何种需要为本源来审视整个人类历史。以文本为依据,可以发现:一方面,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但是并非立足于人的生物特征;另一个方面,马克思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人纯粹精神性的形而上学式界定,而是从社会生成论的视角对现实人进行解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着重论述了满足自然需要之后的新需要作为动力构成了人的历史发展。新需要在一定历史的社会发展中反思自身形成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相对性与人的本质需要规范性

在人的需要会不断发展变化所带来的相对性与规范性问题上,国外学者多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以人与自然动物区分视角对人进行规范化论证。奥尔曼在《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中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需要’总是与作为手段的‘力量’联系在一起,通过需要人们能够意识到力量存在。”[5]奥尔曼认为马克思对人进行了二元划分:一方面是作为自然人的需要与力量,另一方面是作为类的需要与力量。可以判断出来,奥尔曼认为马克思存在一个人本主义的规范性人的概念。马尔库什认为马克思通过劳动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进而推论出四个重要的结论。“人的每一个行为在其自身中已经预设了存在着一个需要,它决定着这个正在进行的活动。”[6]接着,马尔库什讨论了需要与能力、需要与劳动的关系、需要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等方面。利奥波德(David Leopold)也有类似观点,认为需要在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之间起到联结的作用。他认为只有超越了人的动物属性的需要才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是符合人的本质的需要。[7]阿奇博尔特(W.P Archibald)认为马克思区分了需要与想要,认为需要是连接了人的自然物质特性,是人的本质体现,想要则是人的意识想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8]

(三)自由需要实现与异化需要扬弃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需要的三种属性多被割裂对待,没有发现其内在统一于现实人的自由实现逻辑。以这三种属性中任何一种属性为本质都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实质。只有从自由现实化这一维度,才能理解马克思以人的需要确立的新唯物主义逻辑。由于人是自由的,人能够开创历史。因为人是自由的,才能生成精神需要。自由并非自由意志而是自由活动,是满足需要的自由劳动。因此,以需要确立人的本质是一种辩证思维,并真正把握住了人的本质性存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劳动结果同样会对人的自由劳动产生消极反作用,即为需要的异化或异化需要。国内学术界关于异化需要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李文阁认为“需要的异化‘源于’或者同时是人的生成性活动的异化,异化的需要也是在异化活动中呈现出来的。”[9]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了“需要和劳动的异化根本是由于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分离,即私有制。”[10]刘秀萍则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的异化、人的对象的异化,使得人的需要也发生异化,呈现出诸多虚幻的矛盾。”[11]这些矛盾包括别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的矛盾、需要的精致化与粗陋化的矛盾、对货币的需要与对产品的需要的矛盾。

尽管异化需要是客观存在,然而人类的自我实现却只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不断扬弃异化需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才是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超越了自我的需要,克服外在的必然性,达到自由的王国。如此才能理解马克思对现实人自然存在的强调与超越自然生物需要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需要之间的张力。以人的需要为根基进行哲学建构就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的体现。辩证思维范式超越了纯粹自然正当性、唯心主义精神优先性以及社会本体论的思维范式。在这一维度上,人的需要呈现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与精神需要有差异性的统一体。因此,以自由劳动满足人之需要的现实人逻辑既具有经验现实性又具有规范性。

二、自由劳动与社会需要

(一)需要价值论中需要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在目前本科生教科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对哲学上的价值作出了如下定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12]价值的客观性问题根据需要概念来界定,“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它的构成因素——主体及其社会需要和客体及其属性是客观的;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客观的,亦即它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13]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满足需要论是西方价值哲学中一种重要的主观主义价值论。”[14]因此,国内学者所持的满足需要论“实质上是一种主观主义价值论的观点。”[15]这种思路没有理解“马克思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生产层面上讨论人。人的社会性是在满足人的需要过程中的相互承认而获得证明的。”[16]他们更不可能认识到“马克思是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层面上建构自己的价值理论。 ”[17]

需要价值论同样面临着处理需要的合理性问题。王玉樑认为“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也是片面的。”[18]由于需要的性质而完全否定满足需要论,与此观点相反,袁贵仁认为“人的需要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也有不正当的不合理的需要,由此也就决定了价值也有不同的性质,既有正价值,又有负价值。”[19]这样对于何种需要是正价值,何种需要为负价值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李德顺认为“对主体的生存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或能够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即为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20]问题的实质转换成需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因此,我们发现强调需要的普遍性会受到相对主义,历史主义甚至文化霸权主义的攻击,强调特殊需要则受到来自本质主义的诘难。

(二)以自由劳动与社会需要重构价值客观性

针对马克思需要概念的两个误解,即认为马克思用普遍需要优越于特殊需要以及二者的混淆使用,弗雷泽通过对需要的辩证理解,发现了普遍需要与特殊需要之间的内在关系。他着重论证了人的需要超越自然需要的必然性而达到真正的自由王国。[21]弗雷泽认为马克思用自我的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指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结构。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变成了相互之间为了满足自我需要的工具。人的需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满足。弗雷泽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概念应该包含三层意思:自我实现、创造性劳动以及从必然中获得自由。自我实现是一种他人不再是人实现自我的工具,而是相互承认为人的必要中介,不是一种受制于外在的强迫。自我实现是为了人,不再为了物,也不是为了特殊的目的。人的需要满足是通过人的劳动产品。劳动是人相互承认获得自由性存在的根本途径。不同形式的人类劳动生产出了能够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这就证明了蕴含在不同形式劳动之中的劳动共同存在性。劳动使不同个体之间能够相互承认,证明了人的共同存在性。

因此,需要价值论是在自由劳动的基础上讨论的。在这一层面,个体需要的特殊性与社会需要的普遍性之间的张力已经融合。社会依然表现为诸个体不同的具体劳动,然而个体特殊性劳动已然是社会性总体性劳动的构成要素。个体人的需要同样丧失了特殊性而成为社会总体需要的内在组成部分。由此观之,按需分配的分配正义并非脱离生产环节而存在,相反却是内在于生产环节。赫勒就曾认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不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是一个历史哲学范畴、人类学价值范畴。[22]在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通过梳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有助于回应“普世价值”论争,也为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的伦理价值与分配正义主题提供了全新视角。抽象地界定普世价值依然是形而上学式思维方式,而不是辩证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要么陷入独断论,要么陷入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殖民而无法自拔。马克思是以自由劳动与社会需要为根基完成了对价值客观性的重构。

三、社会生产与激进需要:社会自由实现的历史路径

(一)真正社会需要:社会生产的动力

在自由中开创历史,在历史中实现自由。马克思自由观的独特性就体现为自由必然要通过人的社会劳动得到现实化。人的需要决定生产,社会生产也会决定人的需要生成与实现方式。在需要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争论背后是如何理解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优先性问题。马克思区分了社会需要与真正社会需要的概念,这个区分还没有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使得对马克思社会需要理论的讨论处于瓶颈阶段。国外学者赫勒认为马克思区分了必然需要、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与真正社会需要等重要概念。她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的必然需要概念与自然需要概念具有相同的意思,在《资本论》中则意思不同。[23]赫勒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必然需要就是个人降低到自然个体的需要,这样必然需要也就等同于自然需要。弗雷泽认为必然需要已经包含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因素,根据马克思经常列举的饥饿例子,弗雷泽批判了赫勒的观点。他认为必然需要是自然需要的形式,而这个形式取决于真正财富的发展水平。

针对社会需要与真正社会需要概念,赫勒认识到了马克思尝试做出这一划分,但是她把真正的社会需要与必然需要等同起来。莱博维奇认为马克思关于工人对消费品的需要有三个层次:生理需要、必需品以及社会需要。生理需要主要指维持劳动力所必需的;必需品则是指有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决定,包含社会历史因素;社会需要则是指工人作为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所决定的。[24]莱博维奇还根据“社会需要(SN)与必需需要(NN)之间的差距是工人贫困程度的度量,是工人被剥削和贫困程度的尺度”[25]提出了“贫困化程度”概念。弗雷泽认为赫勒与莱博维奇各执一端,既不同意赫勒把必然需要与真正社会需要等同起来,也不同意莱博维奇把社会需要作为超越必然需要的界定。[26]他认为社会需要是指在一定经济结构体系中的 “有效购买力需要”,真正的社会需要作为潜在的需要是在其他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需要。

(二)激进需要与实现社会自由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特殊性,马克思对这种特殊社会需要界定为激进需要。马克思的激进需要概念首先是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来的。赫勒认为激进需要只能在生产者联合体中实现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27]莱博维奇认为工人阶级是激进需要的拥有者。弗雷泽既不同意赫勒的观点也不同意莱博维奇的意见,提出了第三种解读方案。弗雷泽借此认为这种理解将把争取更高工资的策略视为无效,因为争取更高工资的运动依然是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进行斗争。弗雷泽甚至还认为赫勒理解的激进需要载体并非工人阶级,即使工人阶级能够推翻社会秩序。[28]与此同时,弗雷泽认为马克思理解的激进需要是把生产与消费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29]应该看到,马克思思考的背景依然是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激进需要既需要精神理论又需要物质基础,因此,弗雷泽认为激进需要是理论趋于实现自身,实践趋于理论的双向过程。激进需要仅仅是人的需要的一种形式。“激进需要是人的需要的存在形式,是高度的阶级意识的显现。”

通过对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会发现马克思是把需要、劳动与自由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的。人的需要作为内在动力因,人的自由将不断实现,人本身的内在力量不断发展。人的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发展,并且是人的需要推动人能够不断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对社会需要的不断满足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需要的产生是随着满足需要手段一同发展的,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生产力得到了累积保存,人类文明也得到不断提升。人在社会具体境遇中进行生产生活,人的生产生活历史构成人的本质实现的历史性存在。然而,人又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规定性,人是具有能动创造性的。这个创造性的来源是人的激进需要。在激进需要的指引下,人不断突破社会规定性而生成人的自由。自由必然性不同于自然必然性也不同于特定时期的历史必然性,而是属于人之为人的自由必然性。人的需要首先要超脱于自然属性,不能被自然必然性所束缚。人的需要也要超越于特定社会阶段的必然性,挣脱特定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回复到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人的根本性需要。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一是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确实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国内外学术界对需要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与人的本质或本性的关系,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同时,国外学者更重视需要异化与激进需要、需要与自由实现问题,国内学者更多重视需要在价值哲学与社会发展中地位。三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理解还存一定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目前研究中存在对马克思不同文本中的需要概念内涵外延简单同质化理解,对马克思需要理论在不同文本中的内在逻辑研究较少。

第二,对需要的规范性与自由自主活动社会性进行元哲学层面的思考仍显不足。对人的需要作为“是其所是”层面与内在于社会生产互为生成层面的划分虽有涉及却较少细致研究。利用需要理论构建现实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实现自由的研究着墨甚少。

第三,文化需要与资本主义批判研究不足。文化需要生成于社会生产的内在逻辑有待深入研究。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之间的逻辑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之间的关系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从文化需要视角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建构,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难题。文化需要并非是次生的,而是内在于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根本性需要之中。文化需要的满足又总是在具体时空的历史场域中表现为定在。因此,文化的传承表现为随着社会发展而被创造性的转化。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构成文化认同过程。回顾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研究历史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性话语论争,而且能够更好地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方向。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破解文化需要与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应该成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热点。

[1]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7期,第24~25页

[2]武步成 邢力婵:《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一文的质疑——与北京大学赵家祥教授商榷》,《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页

[3]李淑梅:《人的需要结构及其历史发展》,《教学与研究》1999年8期,第25页

[4]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5期,第34页

[5]伯特尔·奥尔曼:《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王贵贤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8页

[6]乔治·马尔库什:《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页

[7]David Leopold.The Young Karl Marx:German philosophy,modern politics,and human flouris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226.

[8]W.P Archibald.Marx and the missing link:human nature.Humanities press,Atlantic highlands nj,1989:93.

[9][10]李文阁:《需要即人的本性——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第32页

[11]刘秀萍:《私有财产关系的起源、表现及其社会后果》,《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3期,第135页

[1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9页

[13][19]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7、17页

[14][15][18]王玉樑:《评价值哲学中的满足需要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7期,第65、67、73 页

[16][17]袁富民:《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 7期,第37~38、39 页

[20]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21][26][28][29]Ian Fraser.Hegel and Marx:the concept of need.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8:143、135、154、155.

[22][23][27]Agnes Heller.The Theory of Need in Marx.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6:27、33、94~95.

[23]Agnes Heller.The Theory of Need in Marx.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6:33.

[24][25]莱博维奇:《超越〈资本论〉——马克思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 54、57页

[28]Ian Fraser.Hegel and Marx:the concept of need.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8:154.

(责任编辑:张晓月)

Study on Marx’s Need Theory

Yuan Fumin

Only from the view of social freedom can we understand the new materialistic logic that Marx has established with human needs.It is a dialectical thinking to establish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and it really grasps the existence of human nature.On the basis of free labor,the tension between the particularity of individual needs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social needs is fused.Marx complet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value objectivity based on free labor and socail needs.Man’s needs must be detached from natural necessity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certain social development,thus returning to the fundamental need of a free and conscious labor.

Marx’s need theory,social freedom,labor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2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本、法权与人的道德自觉研究”(批准号:15CZX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青年思政课教师身份认同研究”(批准号:ZY1524)。

猜你喜欢

弗雷泽异化本质
弗雷泽,风的颜色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布兰登·弗雷泽是谁?又为什么被好莱坞抛弃?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