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2017-03-29孔祥营
孔祥营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试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孔祥营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当代师资队伍的建设要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的需要。教师的个性特征、工作特点决定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并遵循尊重、公正、民主、服务、激励、刚柔相济的原则,通过按需设置职位、考察教师能力、体现人文关怀、综合考虑人才发展、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等途径来实现。
以人为本;人才发展;激励;公正;民主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基本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但我国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决不能急功近利[3]。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思想,展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1.教师的个性特征
高校教师是文化程度高、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的高素质人群。因此,教师对同事的尊重、领导的赞赏、全社会的认可、自我理想的追求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看重。学校领导若在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个性特点、自我意识多加关注,关心、尊敬、善待教师,多给予他们宽容、关怀,少给予他们压力、挑剔,保持与教师的交流,广泛地采纳教师的建议,为教师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教师会更加兢兢业业、亲和待人。
2.教师的工作特点
首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思想影响并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创造、自主的特性非常鲜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不仅仅体现在讲堂上,在备课过程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教师的工作不会按部就班、有固定模式,甚至没有明确的流程,教师工作的投入程度往往体现出教师的主动性、自律性和对工作的热爱程度。再者,教师的工作具有持续性和评价滞后性的特点。教师培养的学生不尽相同,因此评价教师的劳动成果要依据学生对社会的价值来衡量。学生的成长、成熟需要时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便会造成评价的滞后性。为此,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工作的独特性,理解他们的工作过程,尊重他们的工作成果,关注他们的成长,认可他们的自主创造性,从而创造出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氛围,稳定并逐步壮大教师队伍。
二、“以人为本”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尊重教师是“以人为本”之根本,它不仅体现在尊重教师本身,还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工作成果、教授过程、价值取向以及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学校里进行的每项活动、制定的每项规章制度都要以尊重教师的尊严和人格为基础,充分意识到管理对象的价值观与态度,在制度制定上倾向于多鼓励、多认同,少处罚、少批评,对教师日常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启发和诱导,认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时时刻刻关心、理解教师。
2.公正原则
学校领导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位教师,制定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处理好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教师数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将合适的人选放在合适的岗位中,杜绝平均主义,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教师的职称评定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考录,择优聘用。
3.民主原则
学校以自由和自主为主要管理方式,让教师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的民主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让教师拥有参与管理的职能,及时确定学校发展方向,使教师的自我目标与学校的整体规划目标管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教师觉得自已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学校要以尊重教师的思想情感为前提来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加广泛地听取教师的建议,及时了解教师的要求,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理念,让学校的政治策略更加具有科学性,让教师更加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是利用民主的教育方式替代强制的行政命令,以免产生对教师认识程度上的差异。
4.服务原则
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工作能力。要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事业中,学会从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处处为教师考虑,事事为教师着想,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发展中。
5.激励原则
“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是激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的研究证实,计时工通常只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给予充分鼓励,他们的工作能力能够提高到80%~90%,激励的作用可见一斑。因此,领导者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激励制度,对有突出表现和教育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拥有特殊技能的专家及高精尖人才提升待遇,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在学校中崭露头角,奉献自己的才智。这是学校确定指导思想的基础,也是引导教师积极奉献、热爱事业的源头。
6.刚柔相济的原则
学校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在坚守固有原则的同时要适当运用柔性的管理方式,采用灵活的政策,以弥补制度生硬的缺陷。在柔性管理方式下,教育教学活动更具人性化,能给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更具创造性的氛围,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路径
1.以人为本,依照需求设置职务
实现合理的岗位设置是建设师资队伍的基础。为此,学校要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宗旨,与教育部门提倡的“精干、优化、高效”的办学原则相结合,设定相适应的岗位,要求每位教师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及时整改不合适的招聘条件,从专业、知识角度、学术类型等多个角度考虑,将最适合的人员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以学科发展、人才培育为工作重心,规避只求发展学校规模的现象出现。最大程度地优化师生比例,从而实现教育的长远发展。
2.以人为本,注重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基础,可以通过课题立项等方式,积极引导教师独立进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二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直接反映。要通过教学竞赛等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将注意力放在教学创新上,不断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三是提高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教师要想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交流沟通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要通过多岗位锻炼等方式,让教师不断适应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不断提升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能力。
3.以人为本,注重体现人文关怀
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重选拔、轻管理等问题,尤其是考核方式过于僵化,没有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特点,无法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比如:有的高校过于注重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有的高校过于注重教师科研项目的数量,没有充分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细化和区分,对教师考核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无法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考核方式,构建人性化的教师考核体系。在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体现高校对教师业务能力的量化考核,同时也要体现对教师从业素质、治学态度和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既要注重结果考核,也要注重过程考核,不能单纯以教学成绩和科研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表现的标准,避免教师为了达到考核标准而失去教学创新的动力。同时,在考核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4.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人才发展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进行职业规划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首先,高校要转变培养理念,从教师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致力于补齐教师个人能力的短板,提升教师的发展后劲,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引导教师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方向有机结合起来,让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方式要科学、合理、灵活、多样,不能以教学活动代替培训,要定期拿出时间,鼓励教师进行脱产进修和学习。最后,学校要不断提升培训层次,从原来简单的校内培训转变为高品质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师资队伍进修,开阔教师的眼界,不断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地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使其带领整个师资队伍为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投入满腔热血,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5.以人为本,建立人才流动机制
队伍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才能够为学校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4]。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化,就必须建立一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一要建立校内和校外两条流动渠道。对在一个岗位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和学校发展要求,鼓励其进行多岗位锻炼,激发其工作热情。同时,要与其他高校建立人才交流渠道,鼓励优秀教师去其他学校交流学习甚至是交流任教,促进校际之间的人才交流,进一步激发教学活力。二是建立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人才交流方式。一方面,要根据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对教师岗位进行动态调整,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师的个人意愿和专业特长,随时进行岗位调整。
四、结语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元素,让全校的教职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完成本职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1]张晓旭.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4):38-43.
[2]许安国,赵庆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高耀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
[4]李慧敏.以人为本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G647
A
2095-7602(2017)09-0158-03
2016-11-08
孔祥营(1980- ),女,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