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路径
2017-03-29王洪杰
王洪杰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路径
王洪杰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是一个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四条实践路径:一是公务员在具体工作中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着眼于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二是挖掘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三是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做好公务员奖励工作,形成鼓励无私奉献的良好工作环境;四是加强法律评价、重视舆论引导,确保服务为民成为公务员工作常态和普遍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府;服务精神;实践
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一条重要路径。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1]29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政府服务精神的相关理论被公务员所理解、内化后,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政府服务精神。公务员要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切实让人民群众感知到政府服务精神的存在。
一、讲求工作方法,着眼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注重工作实效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中,要使公务员讲求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公务员只有在工作中取得实效,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真正培育出中国特色的政府服务精神。
(一)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做任何工作,都要讲求方法。1934年,毛泽东在谈到工作方法时说,不仅要提出任务,还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1]139。公务员没有适合的工作方法,就不可能顺利完成任务,也难以取得工作成效。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中国几代领导人对群众路线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毛泽东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和方法有着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江泽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亲自体察群众的冷暖疾苦,习近平认为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走群众路线的本质就是把群众当亲人,多到亲人身边走动,多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求。
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全党开展了两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正好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要求。实践活动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查找自己的问题,解决群众的困难。“为民”体现的是实践活动的目标,一切为了人民;“务实”体现的是具体工作指标,讲求实效,踏实肯干;“清廉”是完成任务的最关键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和保障。第二批实践活动更为贴近基层,中央政治局常委深入到基层,层层落实领导责任。群众路线要求全党各级领导干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其实践活动取得的重要成果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着力解决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
只有着眼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践行公务员核心价值观,将“服务为本、忠诚守信、依法办事、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公务员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让群众感受到政府服务精神的存在。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首先要了解群众最急于解决的问题,把自己看成是群众的公仆,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带着责任去工作,从具体问题入手、从身边的事情抓起,最大限度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务求见效,以工作实绩获取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近些年,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还有一些民生问题如住房、就业、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在短期内难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群众就无法安居乐业,更不能体会到政府的服务精神。
近年来党中央特别重视解决民生问题,重点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群众住房问题,还有很多家庭的住房问题没有解决,政府要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使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2015年4月1日习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讲话中指出了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意义,让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好的教育,建设好乡村教师队伍。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到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向村民询问看病是否方便、医疗费用情况,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对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长期高度关注,并经常到相关企业、基层单位视察、指导工作,体现了一心为民的政府服务精神。
(三)各地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
2013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各地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方面成效显著。广东佛山市政府在2013年底通过问卷发现问题,针对群众意见较多的民生问题,积极改进政府服务。连云港市住房局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群众解决历史遗留产权办证问题,实现全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开通住房服务热线,做好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工作。内蒙古乌海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抓住群众反映突出的十个问题进行专项整改,取得实效。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在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政府必须抓住改善民生这个大问题,制定、出台惠民政策,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领导干部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讲求工作方法,做好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中去,充分了解群众困难,在为民办实事中加深同群众的感情,逐步将公务员核心价值观深入脑海、融入实际行动中,切实抓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良好契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
二、挖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反面典型对公务员进行警示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其他人做好表率。领导干部的言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常大,对教育党员干部的作用更加具体和有效。培育中国特色政府服务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探索中,必须依靠先进典型的力量,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要以反面典型教育广大公务员。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漠视权力来源,有些人甚至走向贪污腐化之路,不积极工作、不思进取的公务员数量也不少。为此,要设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其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
(一)充分发挥好干部的模范带动作用
习近平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二十个字为好干部立下标准。信念坚定是指这些干部已经形成了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克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为民服务是指认准工作和服务的目标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要做的就是服务工作;勤政务实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不偷懒、不做表面文章、力求实绩,敢于承担责任,包括工作中的一切艰难、工作没有做好后的自责和甘愿接受任何处罚;清正廉洁意味着放弃一切自利的机会,家人要做好干部的后盾、支持干部的工作。
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要善于从基层发现和培养好干部,树立先进典型。先进典型身上不可能贴着标签,也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要依靠群众、从基层发现和培养好干部。榜样就在身边,基层永远是干部成长的舞台。只有在基层工作过的人才能深刻了解群众,才能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
寻找好干部、树立新典型必须通过多种方法,组织部门必须走出机关、走进干部群众,既听干部自己说,也听群众如何议,经过认真观察、比较、分析,调动各方力量、广开渠道。除了通过组织挖掘发现好干部之外,还可以鼓励好干部毛遂自荐,多渠道发现人才。《雨中的树》是一部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影片,它讲述的是李林森的事迹,这位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一生甘于清贫、公正无私、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淡泊名利,组织部门需要像李林森这样的优秀干部。
(二)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
利用反面典型可以警示教育公务员。2012年12月4日,党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以榜样为镜就必须拿出具体照镜子的举措。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首先必须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绝大多数公务员会主动关注典型人物的相关事迹,但有些公务员并不太关注八项规定的相关情况,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对八项规定的了解情况并不好;其次要让公务员从反面典型的案件中吸取教训,对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典型案件的研究分析工作,找出案件的共性特征,最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如有必要反思八项规定出台后,为什么仍有很多领导干部继续走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道路。
三、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做好公务员奖励工作,形成鼓励无私奉献的良好工作环境
公务员工资待遇低,会影响公务员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使无私奉献的公务员生活陷入困境,影响公务员为民服务的效果。目前,公务员工资待遇并不高,基层公务员的真实生存状态并不好,会让一些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公务员陷入困境。需要适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做好公务员奖励工作,支持并褒奖优秀公务员,不让为民服务者为难。
(一)适当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待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分配改革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到,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目前,不同行业人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公务员工资水平在全国各行业中并没有居于较高水平,基层公务员的收入明显偏低,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公务员收入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基层公务员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把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目前,中国的基层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60%以上,基层领导岗位有限,干部晋升机会少,晋升渠道窄。此外,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业务繁重,导致一些人对工作失去兴趣、工作消极、工作效率低下,给群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适当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可以有效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真正让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提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为基层干部开辟了新的晋升渠道,让基层干部在职务不变的前提下也能提高待遇,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2015年国家发改委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
(二)做好公务员奖励工作
公务员奖励是指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在公务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公务员个体或者群体施予物质、精神嘉奖的活动。奖励会使人产生一种力量或形成一种精神。公务员是一个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比较高的群体,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非常重视精神的需求,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格局。公务员奖励是对公务员工作成绩的一种肯定,是激发和调动公务员服务潜能的有效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务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对培育政府服务精神有积极作用。《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进行奖励,奖励种类包括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和授予荣誉称号,荣誉称号包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或“模范公务员”“模范公务员集体”等。
全国和各省区市开展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公务员队伍中树立了学习榜样,为培育政府服务精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公务员奖励工作,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激励作用日益凸显,但公务员奖励制度仍然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现行的公务员奖励制度没有实行差别奖励,公务员奖励忽视了公务员需求的差异性,很难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其解决的对策是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对公务员进行差别奖励。
四、健全完善法律法规,重视加强舆论评价,确保为民服务成为公务员的工作常态和普遍遵循
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正确的舆论评价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服务为民成为公务员的工作常态和普遍遵循,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
(一)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任何社会要使其核心价值体系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遵循,都必须将其价值理念寓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凭借国家法律的权威力量加以强制推行。”[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障。法律具有的权威性、强制性和惩戒性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法律法规中,借助法律法规的约束,促使公务员产生为民服务的良好意愿,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中国现行法律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作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在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中有充分体现。
目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纳入到法制建设中,使基本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必要的法制要求,在具体法律法规中体现公务员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用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活动。公务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要得到法律的肯定和认可,而公务员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严惩。行为自律和外在强制力量同时发力,才能强化公务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转化,使公务员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行动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逐步得以完善,必将有力推动支撑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二)重视加强舆论评价
社会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为了某种需要和利益而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具有强烈的实践意向的群体意识。社会舆论是一种隐蔽的强制力量,能推动或阻碍社会上的意见。舆论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正确的舆论评价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公务员核心价值观被公务员广泛认同,有利于公务员正确的行为选择,促使公务员从他律走向自律,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有积极的作用。
应积极引导舆论宣传好干部事迹,重视群众对公务员的评价,从群众评价中发现好干部。加强舆论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群众评价什么、让群众了解什么。舆论要积极宣传好干部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务员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评价机制。同时,要重视和及时掌握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情况,把群众的态度和愿望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取向和依归。群众评价主要是看干部干没干实事,看干部工作做的怎么样。
(三)确保为民服务成为公务员的工作常态和普遍遵循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的法律法规和正确的舆论评价是强大有效的外力,可以促进服务为民成为公务员的工作常态和普遍遵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
为民服务成为公务员的工作常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最佳实践成果。常态是指平常的、正常的状态,为民服务是公务员工作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是公务员应该保持的工作状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公务员队伍的最高价值追求,要求公务员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无论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必须始终做到爱岗敬业、注重工作细节、服务热情周到、保持服务热情。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还要会为人民办事、能为人民办实事,广泛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生活在群众中,如杨善洲这样的朴实干部,真正能服务、植根、融洽于人民群众中,充当人民的服务员,是服务群众的模范。
为民服务成为公务员的普遍遵循、杜绝贪污腐化行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依归。为民服务是每一个公务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公务员都能拥有服务精神,实际情况是,很难保证所有公务员都能把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融入政府服务精神以及体现到工作中。政府服务精神主要体现在好干部、好党员身上,这部分模范人物都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能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发生在少数公务员身上的贪污腐化行为会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极坏的影响,必须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才会提高群众对公务员的认同度。
五、结语
实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重要路径,但目前公务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广大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转化为服务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本文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路径探索中,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托,总结了以工作方法、工作成效、典型示范、公务员待遇、公务员奖励、法律评价、舆论引导、服务常态化等关键词的相关路径。这只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政府服务精神及政府服务精神培育路径的初步探索,尚无法全面展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貌和精髓。这几条路径可以强化公务员对以“服务为本、忠诚守信、依法办事、廉洁自律、无私奉献”为基本内容的公务员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有助于在实践中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理论学习内容,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府服务精神的实践路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12年11月15日)[N].人民日报,2012-11-16.
[3]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5.
D61
A
2095-7602(2017)09-0021-05
2017-04-23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政府服务精神研究”(2016B1)。
王洪杰(1969-),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