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活动气氛 贯穿游戏活动形式
——《五只猴子吃香蕉》中班艺术领域主题活动设计与反思
2017-03-29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梁丽娟
■ 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梁丽娟
渲染活动气氛 贯穿游戏活动形式
——《五只猴子吃香蕉》中班艺术领域主题活动设计与反思
■ 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梁丽娟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说:“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是充分创设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中班主题活动《生肖真有趣》中,幼儿对生肖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的生肖猴是幼儿颇为喜欢的动物。在音乐歌唱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了一首诙谐童趣、节奏鲜明、旋律朗朗上口的《五只猴子吃香蕉》来进行演唱。
本次主题活动教师主要是通过故事情境体验来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引导幼儿将故事内容用歌唱的方式进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运用生动的图谱让幼儿掌握歌词及附点节奏等知识,启发幼儿探索根据故事内容和第一段的旋律来续编第二段的歌词,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丰富表演唱,充分调动了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自主性及表现欲。
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表演乐器手风琴在教学中的优势,始终让幼儿在诙谐、清扬的手风琴音乐伴奏下动情地感受、自由地表现,充分调动了幼儿艺术创作的热情,激活了幼儿丰富的歌唱表现力,深层次地挖掘了艺术领域教育的本体价值,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幼儿的内在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乐意和猴子做游戏,喜欢演唱关于动物的歌曲。
2.尝试听辨并演唱带附点节奏的歌曲,了解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变化。
3.能根据故事情节续编歌曲,并表现歌曲中诙谐童趣的情节。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教师:已查找关于附点节奏歌曲的演唱特点和引导方法。
(2)幼儿:演唱过带数字递增递减变化的歌曲《小鸭》,有领唱和合唱的演唱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
情境动画PPT、图谱、手风琴、电脑、磁性黑板、投影仪等。
3.艺术环境营造
教师和幼儿共同将活动场地布置成“香蕉树林”的场景,幼儿扮演成一只只诙谐灵动的小猴子,让整个活动场景呈现为一幅生动嬉戏的猴子乐园。
四、活动过程
1.练声导入,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1)教师弹奏手风琴,幼儿随音乐入场。
(2)幼儿跟随教师的手风琴伴奏,演唱歌曲《牧场里》,进行发声练习。
2.故事情境体验,运用图谱学唱歌曲
(1)教师结合PPT动画,讲猴子吃香蕉的故事。
(2)请幼儿说说“故事里都讲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幼儿欣赏歌曲《五只猴子吃香蕉》的第一段。
教师用手风琴伴奏,将故事的内容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来。第一次范唱后提问:你觉得我们的歌曲是在讲故事吗?
(4)教师第二次范唱,提问:我是怎么把故事唱出来的?你来学一学。结合图谱,帮助幼儿梳理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5)幼儿跟随图谱演唱歌曲。
3.体验并尝试附点节奏的演唱特点
(1)发现教师的演唱和幼儿演唱之间节奏有区别。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附点节奏的特点:前长后短。
(3)幼儿再次尝试带附点节奏的演唱。
4.感受故事情境,续编歌曲
(1)教师根据PPT动画继续讲故事。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及第一段的旋律续编并唱出第二段歌曲(猴子掉下树的过程)。
(3)将两段歌曲完整地演唱,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情节的不同,感受歌唱的速度和情绪在其中的变化,之后,请幼儿上来演唱。
5.趣味表演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演唱让它变得更好玩?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来完成表演唱,如加上动作表演、分工合作唱等。
6.介绍歌曲《五只猴子吃香蕉》的背景知识
教师介绍歌曲《五只猴子吃香蕉》是一首少数民族的儿歌。教师用手风琴演奏其他民族音乐,幼儿欣赏,进一步感受手风琴的独特音色。
五、活动延伸
1.结合歌唱活动《五只猴子吃香蕉》的情境和歌词内容,鼓励幼儿尝试续编和创编关于《五只快乐猴》的故事。
2.鼓励幼儿进一步尝试感受附点节奏的运用,并举一反三地演唱带其他附点节奏的歌曲。
3.教师将各种道具图片、图谱发送到班级QQ群,引导家长和幼儿开展亲子歌唱。
六、活动反思
《五只猴子吃香蕉》是一首趣味性强、节奏明朗的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曲的内容也很适合孩子们进行表演。孩子们在学唱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唱,兴趣非常浓厚。本次活动以情境的营造导入,将游戏贯穿始终,把激发幼儿兴趣作为抓手,主要的教学亮点有以下几点。
1.选材极具趣味性。中班幼儿特别好动,而且喜欢模仿,听到喜欢的旋律会不自觉地哼唱,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猴子是幼儿颇为喜欢的动物,因此表现猴子吃香蕉的歌曲也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活动开始,我们通过故事情境的体验来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利用生动的动态图谱让幼儿掌握歌词及附点节奏。之后,请幼儿尝试根据故事内容和第一段的旋律续编第二段的歌词,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丰富表演唱。种种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充分发挥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及表现欲。
2.游戏贯穿始终。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曾说过:“什么是教学游戏化?简而言之就是让本身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好玩!让孩子们愿意玩!不知不觉得到发展的过程。”因此,如何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到乐趣进而喜欢上唱歌是本次活动的关键。
首先,教唱过程的游戏化。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以动态图谱的游戏来讲述故事,然后鼓励孩子们把故事A段唱出来。趣味故事和动态图谱以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了歌词,梳理了歌词演唱的顺序,让幼儿乐在其中。之后,教师又鼓励幼儿以类似的方法唱出“猴子掉下树”的B段歌词,使教学活动在游戏状态下自然延伸,不断深入。
其次,演唱形式的游戏化。《指南》中强调:要让幼儿大胆地表现与创作。活动中,通过探讨分工合作的演唱形式,让幼儿创造性地尝试男女生轮唱、问答唱等多形式的演唱。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在“声音捉迷藏”的游戏中,用领唱和轮唱的形式,大胆表现歌曲中的衬词部分。游戏一直穿插在活动过程中,如教师通过玩游戏,让幼儿在蒙眼的情况下判断声源的方位,学习猜出声源的技巧,有效激发了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3.媒介促进艺术表现。手风琴作为教学乐器,携带方便,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本次活动中,我灵活地运用了手风琴进行伴奏,摆脱了以往教师固定在座位上用钢琴伴奏而与幼儿交流较少的的状况。手风琴伴奏的加入可以实现“边学边唱、边走边唱、边玩边唱”的教学效果,更便于教师在演奏过程中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同时,手风琴的感染力非常强,其独特的音色,让幼儿在演唱中更富有激情,加上交互式白板的适时介入,也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手段促进活动顺利开展的作用。
责任编辑 廖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