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读写训练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7-03-29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

成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语感书法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 李 娇

加强读写训练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 李 娇

语文的“语”指语言,“文”指文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这也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等,它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新课标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要求。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认为,我们要通过多读、多写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

一、阅读夯实根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的这些言论都强调和指出了阅读的重要作用。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与语文教学的目标一脉相承的。读书,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当前的大语文观特别倡导学生读整本书。整本书的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足够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整本书的阅读,也能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或喜欢的语言形式,让学生不自觉地学习、模仿。因此,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学生在某一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之后,你就能在他们的日记中找到其模仿的痕迹。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潜移默化受到的感染。因此,让学生大量接触经典作品,能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语言。这种发展是持续而长久的,它能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读整本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作用明显,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来促进孩子进行此类阅读。学校可开展“读书节”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读书的类型,如低年段,可开展绘本阅读活动,老师先带孩子边看图边讲故事,然后由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知道的故事;中高年段,可开展一个年级或班级“同看一本书”活动,同时可召开读书分享会强化阅读效果。分享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开展班级QQ群内的交流,也可开展与阅读相关的班级PK赛,还可开辟学校的阅读展示平台,让学生通过分享拓展视野,提升能力。除了“读书节”,学校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如可在“童话节”那一天,由全校师生将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在学校开辟的多个小童话剧场参与表演。通过表演,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人物和背景等知识。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提升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演”等语文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朗读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信息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它是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朗读训练的形式很多,如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示范读”和“品析读”。示范读,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具有重要表现力但学生不易把握的语段,由教师进行范读,通过老师的范读,把文本中蕴含的意思读出来,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品析读,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品赏那些关键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表现力,领略汉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进而形成语感。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开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如利用声音、图片、影像等资源创设相应情境开展的阅读方式——“创境读”,是从生活的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

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扎实训练。

三、写字涵养性情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可称为艺术的一种文字。作为中国人,写好一手汉字,就是语文素养的体现。201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要在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爱之愈深,效果愈佳”的说法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书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如果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很难坚持。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是书法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可通过各种方法去发掘学生写字中的亮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信心。当学生练习疲乏时,可播放一些介绍古代书法名家的视频,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书法作品,了解名人成才的故事,启发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渡过难捱的的枯燥期和过渡期。当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可写一张书法作品送给他们,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当班级学生进步明显时,老师可在校园内展示学生的书法课堂作业,可在橱窗展出,精妙的作品也可装裱成框挂在校园走廊;特别优秀的学生,可邀请他们到别的班级“游学”——介绍临帖的经验,树立书法学习榜样。有身边的“明星”作为学习追赶的对象,学生的兴趣会得到提升,周围也会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另外,我们也可在学校大型活动中举行现场书法表演,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胆量和意志。当学生即席挥毫的能力得到肯定,当观众的赞叹声传到学生耳中,相信学生一定会受到鼓舞、增强信心,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时,也一定会更加坚持书法的书写,更加决定对写好书法的信念。

当然,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让学生在浮躁的社会中静心书写,品味精致,是我们教师所期待的,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所指。

四、创作彰显能力

学生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平时的习作训练。习作训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某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高低。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特别是平时课间,你会看到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在作文课上,你又会看到他们常常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涩。分析原因,我们发现,其实学生不乏丰富的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学生难动笔的关键是我们的训练不得法,不仅方法陈旧、单调,而且训练内容也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创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自觉地彰显各种能力。

一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作为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去激发其写作兴趣,摒除其写作时的畏难情绪。当学生乐于参与活动,能够主动投入活动时,他们就能自觉地在活动中积累自己所需的素材。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素材,才能对客观事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学生的作文才能具体、形象、生动。

二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周围的人、事、物,就能获得许多切身的体会,就能获得写作的好材料。有了材料,教师再引导学生乐写、勤练,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身边精彩的世界。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慢慢掌握写作的真谛,写起作文来也能得心应手来,并从中体会到写作的无穷乐趣了。

三是利用阅读积累经验。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只有读写结合,让学生从范文中借鉴,从积累中运用,才能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让学生把文章写得更充实、更准确、更生动。

四是树立学生创作的信心。老师要像园丁呵护幼苗一样去呵护学生写作的自信。只要是学生自己真实的创作,我们都要以赏识的评语去肯定他们,鼓励他们。老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无论是针对做人,还是针对做文,都是宝贵的,都是他们信心的来源。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坚持对学生进行阅读、朗读、书写、作文等读、写训练,就能带领学生学会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涵养清净平和之气,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廖 林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语感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书法欣赏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