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闻报道中的激活作用
2017-03-29王砯
王 砯
解构主义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闻报道中的激活作用
王 砯
北京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新闻报道中要依托人文精神思考现实命题,解构各项诱化因素,遵循情理交织的报道宗旨;要把握政策参照,立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基调,报道论述均有渊源,不能脱节历史,要成为新闻“智者”。
结构主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规划建设;新闻报道
[作 者]王砯,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要闻部城建科记者。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闻报道现状
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使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直是其中重中之重。新闻报道关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21世纪初期起步,从北京划定25片旧城历史风貌保护区伊始,这项早在学术界旷日持久推动中,一直面临重重困难的文化复兴工程,才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但也正因如此,以往仅从建筑学、规划学、人口学、环境学等各种专业角度去上下求索的名城保护,涌现出更多形态和层面的难题阻碍。城市功能落后与民居保护之间的矛盾,就是诸多难题中的典型之一。北京东城、西城两区内,大片百年历史的旧式平房民居分布,目前总量有大约5万户①数字摘自2016年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的汛期防汛简报。,它们是北京旧城城郭的遗存,更是千年古城绵延发展的存世见证,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研究价值都是独一无二且难以复制的。与此同时,10万多的当世人口还居住其中,与这些“绝世孤宝”共同日夜生活。于是,一幅绝无仅有的当代中国版浮世绘《东海道五十三次》组图就活生生存在于天安门周边约10公里的地域范围。表面看,伴随着当代人口共同生息的历史遗迹,应该是最具原生态、最生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果,但平房区内落后的城市功能根本难以满足大众生活水平的需要:上百年历史的下水系统遭遇汛期大雨必然倒灌积水;大院内高密度的人口聚集遭遇火灾险情时必然难以扑救;百年历史各类房屋质地参差不齐,部分草顶木梁搭设的简易楼,墙裂地开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厕功能至今还需要胡同内的公共厕所协助实现。生活尚且无法满足,何谈文化和传承。因此,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解决“保护与发展共存”的命题长期困扰着各级部门和各路专家。新闻报道面对这种困局,采访现场时也同样无从下手、难于表达,充满困境——报道平房居民对舒适生活的呼声,报道名城保护的急迫,都是现实情况,可此类的信息仅仅能做到反映现状,距离最实质的事件核心还是有差距,无法达到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所要求的正确舆论引导人,无法实现传播舆论为人民服务为城市发展助力的党性原则。
二、解构主义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解构主义的新闻报道技巧恰恰适用于存在矛盾、处于困顿的特境实事采访。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哲学渊源则可以追溯到1967年。当时一位哲学家“德理达”基于对语言学中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它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步调一致。
新闻报道中运用解构思想,则“化整为零”,纵线横线灵活运用,既跨界、又重组,横线方面可追寻个体范例的变迁轨迹、单条胡同的演化萌芽甚至是单独院落的自我生长,纵线方面则可关注单套城市系统的更迭、单一社会生态的觉醒、少数经济形态的创新。不仅如此,纵线横线还可交织成网,互为比对和促进,甚至还能引进外部生态元素,激发助推主体的自我更新能力。例如,笔者在报道西城区大栅栏地区领航计划时,没有继续将目光纠结于基础设施落后、居民意愿参差不齐的困局框架,反而力图剖析一个院落的过去今生,追寻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印记在当下的状态,用时间和空间串联起院落内的诸多元素,形成群像式的解读,既近在咫尺又有血有肉,关键之处在于将名城保护中众口难调的小角色小人物的复杂诉求,将较为有代表性的部分梳理出来,呈现出有温度的现实白描。茶儿胡同8号院,东房已经搬迁腾退出来,昔日住户私搭乱建的临时建筑却尚在,小小的一栋违建是拆是留,原本并非名城保护大格局中的显著事项,笔者却将其单拎出来,特别点出设计师的思路,将违建原址保留改造,作为街区未来的儿童图书馆,体现名城保护思路中“历史存在的就应该留下现实记忆”的主流思想,并将其具化为“微元素”的单元符号娓娓道来。通过对“微元素”有温度的记载,留住了历史的一小步。
不仅如此,同样在大栅栏领航计划中,经过“内盒”改造的大杂院内也有原住户不愿搬家,旧城疏解工程并未强制要求住户们搬离故土,而是选择自主意愿、新旧交融的方式,一座“微杂院”里,一边是“有机更新”的内盒院子,一边则是老房子里的老住户。老住户们看着内盒院作为新型写字间,每天都有年轻人进进出出,享受改造完善的室内环境,而自己则还在固守并不舒适的现实条件,接受采访时,老住户们的语气不经意间也动摇了起来。就这样,每一个“微元素”都是一个单元,诸多单元组合成足迹群像,就像百川入海后的雄阔力量,既发挥出更有力度的引导激发作用,同时又避免一刀切引起的“逆反心理”。新闻报道就此规避了敏感题材难以驾驭的困境,获得深入期间的便捷通道。无论是对于传媒机构来说,还是工程负责单位来说,抑或是原住民来说,都是有益有利,实现多赢。
三、具化群像足迹,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需要从两个层面深入思考
(一)依托人文精神思考现实命题,解构各项诱化因素,遵循情理交织的报道宗旨
新闻报道,客观事实是基石,这种观念虽是真理,但却被相当一部分从业者过度僵化,限制了报道内容的人性关怀。面对新闻现场,面对身处其中的普罗大众,依托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以更具情怀的视角为落脚点,“出离”一些功利形态,抓住以情动人的心理温度,才能真正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看到有现实意义的事件走向。著名的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1994年的获奖作品《饥饿的苏丹》,创作者凯文卡特在非洲拍摄时,偶遇一只饥饿的秃鹰,蹲守着一个头大如斗骨瘦如柴的非洲孩子,虎视眈眈等待着猎捕眼前“食物”。当时很多人质疑照片过于践踏社会公德,将人性道德置之度外,只为追求所谓的真实和震撼。事件所投射出的人性诉求,就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从业操守,不能为金钱名利抛弃基本的道德底线,过于追求报道的独家震撼,只会偏离应有的职业尊严。但这则实例只是初级层次的新闻伦理,笔者希望通过反思这个事件的人性命题,能够理性“头脑风暴”,冷静审视适合城市建设规划,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历史使命和文化职责的基本特征,用新闻报道的思想之笔,对不利因素口诛笔伐,对智慧之光广泛传播,助推名城保护在反思和自省中砥砺前行。命题虽大,却需要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均能认知思透,集成合力,具化历史群像足迹,才能掷地有声言之有物。践行其间,笔者所要着重提及的是更加透彻的理性关切,即报道中不仅要基于表面事实,更要有能力穿透表象挖掘事件背景和内核,将真实全面清晰的事件整体,条理分明地和盘托出,不能挂一漏万,更不能以偏概全,要有勇气担当起新闻报道对受众的理性认知职责。
毋庸置疑,名城保护基于悠久历史和厚重积淀,无论是老城轮廓,抑或是古道肌理,甚至是普通民居,都会在岁月进程中裂化出数不胜数的变数,它们有些是助力发展的诱化因素,有些则是阻碍进步的诱化因素,不回避诱化因素,直面解构每一个单元个体,叙述个体的喜怒哀乐,梳理个体的斗转星移,剖析个体的落后蒙昧,解读个体的野蛮生长,直视个体的勃勃生机,无论哪种解构成果,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个别突变,全部都是充满内因的使命必达。解构的完成,不仅会让报道更加具体丰满,更关键的是它从人性角度重新复核了名城保护各项基因的生长,这是以往不曾做到甚至不曾关注到的智慧收获。
(二)把握政策参照,立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基调,成为新闻“智者”
1.关注政策背景和线索,报道论述均有渊源,不能脱节历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诸多新闻事件,多发生在生活条件落后的旧城区,采访中会面对大批普通群众,甚至是寒门群体,这些人多数不关心政策要领,不在意相关制度,甚至有些因年龄偏大,无法理解身边繁华新城的变迁。他们都是普通劳动者,为一日三餐忙忙碌碌,采访中面对这些群体所处的生活环境,要看到他们的艰难之处,要理解他们的艰辛和坚守,不要高高在上,更不应该因此而鄙陋于人,尊重他们的现实选择,谦卑地走进他们、了解他们,掌握他们所处生态的历史烙印,探寻他们所处时间空间的历史渊源,这样就更容易看透名城保护的各项基因。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政策背景和演化。政策就像现实推手,主导着名城保护区域内居民的过去今生,引领着他们的希望和未来。深入理解政策根基,熟悉名城保护倡导的“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思路,让风貌保护区寻找到自身动力,焕发内生生命火焰,就会更加理解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一路足迹。制度关切源于民生本质,新闻报道同样要根植人间冷暖,不问来由不理后果的断崖式报道,就像“闭门造车”的想当然制度一样,造成病态甚至是灭世的恶劣结局。笔者曾看到一篇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人口疏解的报道,《某城区某项目人口疏解房屋腾退签约率80%以上》①涉及当下部分媒体,笔者隐去具体位置和项目。,那位记者的初衷是好的,希望用数字表明工作进展快速,即将实现100%。但是,众所周知大多数存在难题的工作,必然是越到后来难度越大,那么80%的数字恰恰进一步说明了真正的难题在剩下的20%,而笔墨仅着落在80%,只会让人奇怪为何不把20%的情况完整说明,20%未签约居民的诉求、分布、态度、政府处理意见、不能处理的预案等。不能把受众当无知,不要制造消息不对称,要么不说,要说就说清楚。就这一事件来说,大多数居民肯定是希望搬迁,欢迎政策落地,政府部门也一定做了两手准备,即使有不愿意参加腾退的人群,也有应对机制,而这些现象恰恰反过来印证了“小规模、渐进式”的名城保护思路。作为新闻记者,更应该了解这些内容,把握政策基调,合情合理的进行全面完整报道。
2.善于汇集众家所长,习惯跳出事件看事件的思维体系,同时也必须有独家观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参与者范围涉及举国上下、海内海外,众多有识之士主动建言献策,踊跃参与其中,其中不乏行业泰斗,甚至是先知先觉的理论践行者,他们就像耀眼的珍珠,散落在四面八方。新闻报道,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善于将智者巨匠们的思想精华收集起来,做一条“串起珍珠”的“思想线索”,准确记录事实的同时,编织起这些思想精华,带给大众更加饱满透彻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注意不要全盘照搬,要有属于自己的原创板块。如果都是先贤巨匠们的思想组合,就会流于罗列凡俗,成为简单的“1+1=2”,要富于创新勇于思考,在分辨新闻事实、挖掘政策根源、解读百姓呼声等环节都可以凝练出原创观点。也可以通过汇总专家建议,结合个体实践,总结出原创判断,使“引用”升级成1+1>2的实践应用。笔者在报道大栅栏领航计划《让每户四合院都有个性:“老瓶装新酒”让老房焕发青春》时,杨梅竹斜街首个对老房住宅改造的领航计划,它用技术手段完成了老房保持外观、内盒功能更新的设想。制度设计的创新,实现了技术手段的多元,因此开创政策框架是这项尝试的基础。笔者采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时,作为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的国宝级大师,他说:“历史城区,它和其他行政区,比如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它承担的任务和责任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建议这样一个城区,完整地给它能够定位,使它能更好地发挥职能。”单院长的理念是要形成老城区行政建制的合并统一,从而统一定位、统筹保护,更好地发挥名城保护的能力。单院长的观点是鲜为人知的建议,笔者走访的范例是鲜为人知的“实验田”,报道中有笔者的独家观点,更有专家的新鲜思路,再经过信息整合,形成的新闻看起来更“解渴”,力度更“透彻”。
综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闻报道,因事实复杂、框架久远、诉求多元,容易造成报道偏颇或事实混淆逻辑不清,媒体受其“诱拐”经常在常规流程中“跑偏”。立足人文关怀运用解构主义,把握政策参照尊重历史渊源,将如海上灯塔,照亮报道中“迷航”的人群,指点他们不受环境干扰和人为左右,在合理范畴内寻找到智慧因子,成为新闻“智族”。然后担负起深远的历史使命,用准确客观科学的传播舆论,激发执政者、设计者、参与者、获益者、原住民等相关群体,保持连续不断的热情;激活古老历史文化名城的勃勃生机;激励城市以历史文化名城为荣,以新旧交融为傲,实现城市建设规划领域中古老与创新的和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