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7-03-29张小奇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企汽车专业

张小奇,丁 颂,张 霖(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张小奇,丁 颂,张 霖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校企合作是目前汽车类高职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与吉林省融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工学互融、校企并进、分段学习(1.5+1.5)、三方共赢”的模式,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校企合作;汽车;人才培养模式

据全国汽车协会统计,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2372万辆和2349万辆,同比增长7.2%和6.8%;2015年产销分别完成2450万辆和2459万辆,同比增长3.25%和4.68%,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销售市场,而吉林省是全国汽车行业的中坚力量,2014年产销分别达到250万辆和247万辆,2015年省内累计完成产销219.7万辆和221.7万辆。大量汽车涌入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汽车检测、维修、保养市场的火爆,同时也带动了汽车维修技术的快速进步,维修设备现代化、资讯网络化、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已经成为趋势[1]。上述发展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汽车结构与原理,掌握汽车检测设备使用方法和汽车维修方法,能够判断并解决汽车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成为具备发展潜力的“汽车维修工程师”[2]。

汽车维修人才的现状不容乐观,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汽车修理厂的师傅在现代汽车结构与理论、新技术及维修手段等方面难以胜任现代汽车的修理工作;二是由于多种原因,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的高等职业教育滞后于汽车行业发展,包括专业教材、教学内容、检测维修设备等;三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学力”下降,参加工作后难以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企业需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进行再培训。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培养出的人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难以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并适应岗位需要。

为顺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2015年长春师范大学与吉林省融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开设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三年制专科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管理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以培养具备技术素质、服务素质、文化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为目标,采取“工学互融、校企并进、分段学习(1.5+1.5)、三方共赢”的形式,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并加以实践。

1 国内“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鉴于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国内各类院校纷纷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并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系列改革与研究,期冀能够培养出专业能力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的“汽车维修工程师”。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四种形式,每种模式都有其明显优势与劣势,同样也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并非适用于所有学校与专业。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参与作用,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组群建设;上海大众的“SCEP”项目与国内10所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成立“大众班”,按照上海大众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校企融合、教培一体”的办学特色,先后与德国五大汽车公司(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大众)、博世公司、英国捷豹、路虎、法国米其林、日本丰田和日本本田、一汽-大众、一汽技术中心、一汽进出口公司、一汽新能源分公司、吉利汽车、中国平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开发了50余个订单班;其他部分高职院校纷纷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成立各类“丰田班”“本田班”等,由学校负责招生、教学,企业负责提供设备、实习场地,并提供工作岗位[3-4]。

不难看出,具有针对性、共享性、职业性、适应性、市场性和定向性特点的校企合作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校企合作的形式上比较单一,多为“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积极性不高;高职学生及家长对校企合作认识存在误区;缺乏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很不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5]。

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与方案

长春师范大学与吉林省融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根本目标的新建专业,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明显的区域特色。因此,围绕融展集团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相适应、人才培养内容与技术发展状况相适应、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充分发展相适应和人才培养手段与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的原则下,采取“工学互融、校企并进、分段学习(1.5+1.5)、三方共赢”的模式开展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与吉林省融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包括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在内的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双方共同协商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体系等工作。

2.1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其制定是以校企双方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兼顾考虑学生多元化职业发展需求和三方共赢互利为原则的,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求,能够实现学生岗位技能要求、职业能力要求、职业拓展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

在充分了解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融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企业相关岗位设置原则,对企业中不同岗位的技术素养要求、文化素养要求和服务素养要求进行分析,将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内化为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1.5+1.5”模式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能力、职业拓展四个模块,针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维修技能+服务技能,在开设传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专门开设了汽车市场策划营销、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汽车信息统计分析课程,确保学生在掌握维修检测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职业发展能力。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1.5年的校内学习和1.5年的集中企业实践,其中1.5年的校内学习过程中穿插进行短期企业实践,确保学生与行业发展不脱节、与企业联系不断线;1.5年的企业集中实践定期将学生召回,进行理论提升和实践反馈,确保学生能够在提升实践技能的同时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融合。

2.2 教学组织与管理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岗位技能要求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特点,构建实用、适用的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内容。其中,专业基础类课程注重学生掌握基本入门知识,专业核心类课程注重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实践类课程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汽车信息统计分析”课程以吉林省融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4S店对信息统计、信息分析技能的专业要求为课程目标,以实战模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所有课程内容均来自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实际工作内容,确保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普通高等教育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设置专业并开设课程,高等职业教育大多数是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格式,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汽车市场策划营销”课程具有明显工作过程系统化特征,因此本门课程聘请融展集团市场运营主管为主讲教师,按照汽车市场的策划与营销过程,分为若干模块进行课程讲授。在融展集团4S店中,维修岗位和前台服务岗位对汽车英语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汽车专业英语”,由具有汽车企业工作背景、海外留学经历的高级工程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专业词汇、行业服务用语等岗位需求内容。根据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设置相关课程,例如“汽车销售与管理”“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汽车保养与一般维修”等,并且根据岗位要求开发课程内容,由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组建师资队伍,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2.3 教学评价体系

在校企深度合作框架下,学院-企业双方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教学监督管理制度、构建全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监督机制。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类别与性质、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内容与特点等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与标准,所有评价围绕学生学习效果展开。例如,专业基础类课程评价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核心(此部分评价工作由学院完成),专业核心类课程评价以学生知识应用程度为核心(此部分评价工作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完成),实践类课程评价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核心(此部分评价工作由企业完成),选修课程评价以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此部分评价工作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完成),同时由学生对上述各部分的教学情况作出相关评价。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反馈至相关环节,据此及时调整相关教学活动。

上述教学与评价由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完成,学院负责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与管理、评价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相关工作的协调,包括信息收集与反馈;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的同时,直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包括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作为教学与评价活动的主体,在汲取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的同时,要对教学状态、质量作出深度反馈并提出有效建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环节。

2.4 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以具有一定行业企业背景的优秀课程主讲教师为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引入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并且从其他高校中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构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方共同组建师资队伍的同时,注重本院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借助与吉林省融展集团校企合作的契机,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学习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教师的工程意识和素养,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相关技术,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每名青年教师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来自行业企业,负责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另一名由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负责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两名导师共同负责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规划;同时坚持实行试讲制度,不允许不达标的青年教师上讲台;在青年教师中实行轮训制度,青年教师定期进入企业进行短期培训,确保知识与技术的及时更新。

3 结语

在“工学互融、校企并进、分段学习(1.5+1.5)、三方共赢”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制定符合“生-校-企”三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双师型”“双能型”教师素质、促进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为企业提供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并且实现校企双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王春华.如何看待国内汽车维修业的现状与发展[J].汽车工业研究,2011(2):39-40.

[2]董菊明,王建宇,邢世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4(5):246-247.

[3]翟秀军.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28-31.

[4]吕一丹,蔡爱敏,刘树臣.浅析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上海大众汽车参与职业教育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6):50-54,

[5]郭娟.高职院校订单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81-83.

2016-12-13

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5ZCY230);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工科“大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建设研究——以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为例”(ZH150545);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车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ZD15121)。

张小奇(1976- ),女,教授,博士,从事焊接结构与工艺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7)04-0134-04

猜你喜欢

校企汽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汽车的“出卖”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