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

2017-03-29王麓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贸易往来周边国家长三角

王麓锋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

王麓锋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自贸区是自由贸易区(FTZ,Free Trade Zone)的简称,我国在现代经济发展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其中,为开辟我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中央政府自2013年批准上海自贸区以来,现有自贸区共11个.其中,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试点区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还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以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上海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说明自贸区成立的重要意义,也为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自贸区;经济效应;自由贸易区;上海

自贸区的出现,是为了调整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适应全球经济贸易变化.19世纪60年代末,全球自由贸易环境逐渐形成,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增加.直至21世纪初,全球经济一体化基本实现,在此过程中,自贸区模式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推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为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提高我国经济体制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批复成立上海自贸区.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后的近2年时间里,长三角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基于上海自贸区取得的成绩,国务院将自贸区这一模式在其它省份进行复制,截至2017年,全国范围内共批准成立11个自贸区,我国自贸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 自贸区的概念及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为便于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自贸区.

1.1 自贸区的概念

为促进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以及吸引国外资金,主权国家在境内规划某一特定区域,允许对外贸易国家的商品免关税进入,因此,自贸区也可以看作对外经济贸易的关税隔离区和转口贸易区.

1.2 自贸区的特点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两种趋势,分别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充分发挥自贸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促进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1.2.1 区域经济发展效果的扩大化

与传统经济贸易形式相比,自贸区实现了多边国家贸易的扩大化,随着自贸区数量的增加,以及自贸区内愈发灵活的政策、规定,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以自贸区为核心的区域经贸活动中来.

1.2.2 促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世界范围内自贸区数量的增加,促使多边合作机制的落实,多种经济政策在自贸区内取得的成功,将促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区域影响.

1.2.3 增强了抵御多种经济危机的能力

自贸区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更加灵活,进出口贸易关税豁免权的存在,避免了汇率变化对进出口业务的影响.所以,自贸区的存在,避免了某一国家汇率异常波动造成的经济危机,提高了不同国家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2 建立自贸区所面临的挑战

自贸区的建立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真正建立自贸区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其中主要面临税收减少、城市综合实力偏低、政策限制等方面的问题.

2.1 自贸区的建立导致税收减少

根据自贸区对外经济贸易免税政策的要求,自贸区的建立将导致所在地区税收总额大幅度降低.以上海自贸区为例,自贸区内免税店的产品价格明显偏低,很多消费者涌向自贸区免税店购买进口商品,但是,政府税收却并未因此增长.

2.2 城市综合实力偏低

自贸区的选址应当考虑地区综合实力水平,否则,自贸区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和必要的准备,上海市经济呈现出一段时期的小幅震荡,相比较香港、新加坡来说,上海的综合实力依然偏低,抵御全球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弱.

2.3 自贸区政策限制

作为国家经济改革的“试验田”,自贸区应采取相对灵活的政策,在国家既定方针的指导下,根据自贸区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然而,我国在自贸区政策制定方面依然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以上海自贸区内的对外经济贸易纠纷为例,如何选择适用法律文本成为困扰上海市政府的主要问题.

3 自贸区的经济聚集与辐射效应

自贸区的建立,不仅对所在地经济发展起到聚集效应,对于自贸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辐射效应.以上海自贸区为例,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1 自贸区的经济聚集效应

为加快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各类市场主体接受了自贸区这一新兴事物,基于自贸区政策的灵活性,以及税收豁免权的存在,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也为自贸区的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明显的经济聚集效应.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截至2014年9月,自贸区批准设立48个金融营业网点,以上金融营业网点分属43家金融机构.其中,包括20家国内金融机构,以及23家国外金融机构,并且,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体系结构调整,国外金融机构入驻自贸区的数量将会继续增加,上海自贸区将成为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3.2 自贸区的经济辐射效应

对于自贸区来说,除了对自贸区所在地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外,对其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也存在明显的辐射效应,这是由于自贸区在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的自身定位所决定,也是自贸区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随着自贸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溢出效应”,长三角地区在此过程中充当了较为重要的角色.政策方面,长三角各地区政府积极与自贸区进行对接,根据自贸区发展需要进行政策调整.经济方面,上海自贸区与长三角各地区金融业务主体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以上海自贸区为中心的长三角金融圈.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辐射范围已经覆盖到东亚、拉美、中东、欧洲等地,带动了东南亚地区经济的二次繁荣.

4 加强自贸区经济效应的三大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国家之间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成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为便于对外经济贸易往来,自贸区出现了.然而,自贸区并非享有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绝对自由,自贸区经济效应的加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4.1 提高自贸区政策的内外适应性

在自贸区成立之初,大多数政策是根据经验制定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营,部分问题逐渐暴露,政府部门将根据自贸区的实际情况,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进而提高自贸区政策的内外适应性.

以上海自贸区范围内的对外经济贸易纠纷为例,通过学习其他国家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纠纷的经验,结合我国法律在对外经济纠纷中的相关解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并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外贸易存在的纠纷,科学制定自贸区的政策体系,提高自贸区政策的内外适应性.

4.2 建立以自贸区为核心的周边配套发展

自贸区的建立,不仅需要自贸区所在地政府给与政策、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倾斜,在周边配套方面应当进行科学规划,分担自贸区附属功能,并以此作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自贸区经济效应的最佳体现.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调整,自贸区快速推动了上海浦东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自贸区发展规模的扩大,对物流、金融、科技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浦东新区在此过程中的职能开始转变,自贸区相关附属功能开始“外溢”.物流方面,由苏州、嘉兴、杭州、宁波、舟山、无锡、南通进行中间流转,物流运输方式涵盖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多种运输方式;金融方面,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附属经济区的“金融铁三角”;科技方面,由上海张江引领的长三角科技产业群,建立了覆盖南京、苏州、昆山、杭州的高新技术企业网,分担了自贸区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的压力,也为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自贸区,享受自贸区红利提供了便利.

通过上海自贸区可以看出,自贸区对本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而周边地区经济效应的体现,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实现.为加强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周边省、市应准确把握自身定位,积极与自贸区所在地政府开展业务合作,建立完善、高效的配套合作体制.

4.3 建设稳定的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环境

自贸区的成立是国家发展对外经济的重要举措,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这就需要稳定的经济合作环境作为保障.为此,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扩大经贸合作总量,对于稳定自贸区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环境极为重要.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的重要标志,这得益于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科学的布局.首先,我国积极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交流,积极承担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责任;其次,在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方面,我国政府一贯坚持互利互惠的合作方针,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最后,我国政府鼓励周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机构入驻自贸区,在政策、经济方面给与扶持,这从深化合作的角度稳定了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环境.

自贸区经济并不局限于周边国家,然而,只有建立了稳定了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环境,才能使实现自贸区经济效应辐射范围的扩大,才能促进自贸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5 总结

自贸区经济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契机,我国对外贸易往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实践证明,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不仅体现在其经济聚集性,还表现在经济效应的辐射.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实现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网络,深化了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合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国际化提供了借鉴.

〔1〕杨枫桦.上海自贸区——新一轮的发展战略与效应探讨[J].中国商贸,2014(31).

〔2〕秦宗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2).

〔3〕王利辉,刘志红.上海自贸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反事实”思维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7(02).

〔4〕刘斌,庞超然.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与对策分析——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J].经济评论.2016(05).

〔5〕张兰平,徐林.TPP/TIPP背景下江苏主动策应上海自贸区的途径[J].知识经济,2016(09).

F740

A

1673-260X(2017)09-0089-02

2017-06-18

猜你喜欢

贸易往来周边国家长三角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关于国际贸易学发展趋势的若干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凝聚三大发展核心
探究绿色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关联性分析
略述茶马互市对昌都的经济影响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米兰全球展之莫斯科展: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的标杆性家居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