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涯咨询工作的助人效能探讨

2017-03-29

关键词:助人咨询师生涯

钟 敏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高校生涯咨询工作的助人效能探讨

钟 敏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职业生涯规划”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得到更加专业的生涯咨询服务。本文结合国内高校生涯咨询实际,经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研判,提出生涯咨询的“助人”效能具体由会甄别、会评估、可转变三方面构成;面临的现实阻碍主要涉及:来自咨询师自身双重角色的相互干扰,咨询技术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不相适应性,职业生涯教育大众意识认识不足,生涯咨询与就业指导的融合不足等四个方面;最后对高校职业生涯咨询效能建设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师资建设质与量同步提升,高校职业生涯咨询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中教学与咨询包容并济。

高校;生涯咨询;助人效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供需关系的改变,大学生更加关注当下的学业生涯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的主观满足感,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独立面对生涯发展中存在着的多种可能性与不可预测性。由于受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原生家庭、成长环境、重要他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难免会产生生涯认知、生涯决策方面的偏差,出现发展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并且投身其中,“生涯教育”涵盖了教学、生涯咨询、职业测评、生涯规划活动、就业安置服务等多种手段,而“生涯咨询”具备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生涯咨询在于透过一对一或团体的方式,由专业生涯咨询人员协助个人克服与生涯准备、生涯试探、生涯选择、生涯适应等有关的困难与问题,清除情绪与认知上的障碍,达成生涯/工作角色与各种生活角色之间的融洽和谐,以增进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生涯适应[1]。效能是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

笔者认为,生涯咨询实践中最为核心的效能是“助人”。吉拉德·伊根在《高明的心理助人者》一书中说到:“咨询师、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都扮演着正式助人者的角色……助人专业中还存在着第二梯队,包括机构顾问、律师、教师等等……助人是潜在强有力的过程……助人活动不是中性的,它‘或者造福,或者贻害’。”[2]高校生涯咨询从业者兼顾了咨询师与教师的双重身份,无疑是真正的助人者,如果我们不知道在具体咨询个案中助人活动是否发挥了作用,那么我们的咨询工作又有何用呢?本文将聚焦生涯咨询的“助人”效能展开分析,并力求对高校生涯咨询工作如何发挥更大的效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一、生涯咨询“助人”效能的具体构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其就业质量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一名高校生涯教育工作者,要提高生涯咨询效能,需要不断反思:每一阶段的生涯咨询到底对学生成长有多大的贡献?咨询师本人是否有智慧去对待变化、接纳差异并引导解惑?咨询师是否从实践中发现了规律,使来询者能获得价值,并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一些积极的意义?咨询是否能支持来询者保持良好的生命状态,由此激活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好奇、展望和信心?一个生涯咨询案例就是一个微型实验、一个样本,笔者查看了多年来职业咨询个案的详细记录,选取其中的106个样本进行分析及跟踪调查,对咨询的“助人”效能进行了回访,来询者从以下五个方面给予了反馈:

1.生涯咨询对大多数(88人/106人)当事人是有益的。

2.大部分人在咨询后相对较快地实现了某些转变。

3.转变更多是由于“普遍因素(自身资源)”,而不是与咨询有关的“特殊因素(对咨询师的喜欢等)”。

4.来询者和咨询师的关系是咨询效果实现的关键。

5.与短期咨询相比,长期咨询产生出更为明显的效果。

调查告诉我们,生涯咨询在大学生当中确实发挥了作用,其助人“效能”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会甄别。台湾职业教育研究的先行者金树人老师认为,生涯咨询是一种心理咨询,其所作所为是处理和当事人生涯发展有关的认知、情绪、态度与行为,不了解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就不能成为一个胜任的生涯咨询师[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生涯咨询最早归属于心理咨询后期的社会功能重建,生涯咨询的对象是心理健康、想要获得发展性咨询的人。在咨询过程中两者容易混淆在一起,咨询师常常面临如何区别来询者到底是心理问题还是生涯问题的困境。一般情况下,生涯咨询更倾向于理性思考、促进行动,而心理咨询更多的是感性分析、促进领悟。如果是生涯问题,可以用心理治疗技术去挖掘他的潜意识,但可能没有生涯咨询这么立竿见影;如果是心理问题,来询者可能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干扰中,生涯咨询技术则难以推进。

部分高校将心理咨询室与生涯咨询室做了区分,也是让来询者首先进行自我甄别,去心理咨询室更像临床医生要追源头、挖病源,而生涯咨询师更像康复训练,来帮助人恢复社会功能,使其更加健康、更满足。作为咨询师,在区别心理问题和生涯问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询者的困扰持续的时间、问题困扰的痛苦程度、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如果来询者的情绪状态不到三个月,而且完全可以在自己理性控制的范围内,并且对今天的生活没有造成阻碍和影响,这就属于生涯咨询的范畴。现实的挑战是:来询者个体的困扰可能是不稳定且模糊的,以上三个方面的合理澄清需要大量咨询经验的积累。

其次,会评估。在生涯咨询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莫过于对来询者问题的评估。咨询师的评估不仅来自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基础理论支持,还离不开标准化的“职业生涯系统测试”与“生涯人物访谈”“生命线”“生涯平衡单”“决策风格测试”等非标准化测试的工具使用。

大学生生涯问题一般涉及生涯准备、生涯平衡、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生涯适应等五个方面。不同的生涯理论给咨询师评估问题以不同的科学视角:特质因素论主要是解决生涯匹配的问题,从概率上来讲,它可以提供需要迅速做选择的“参考”,它给了我们一个绝对理想化的职业描述——美好的职业应该做到人职匹配;生涯发展论认为时间和任务管理非常重要,且“平衡”是生涯成熟的表现;生涯适应论则强调调整自己的能力和期待之间的关系;生涯决策论告诉我们如何合理应对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各种事件;后现代的行动流派侧重于个体自控力,它包括目标的科学化和行动的可实现性。只有真正理解、清楚这些基本理论,并内化到自己分析问题的模式中,咨询师才能自信应对大学生的各种生涯问题。

最后,可转变。这个效能是基于助人工作的基本目标而言的。生涯咨询的助人目标是来自来询者建设性的转变。通过生涯咨询,来询者或者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当下具体事件,或者开发了潜在的机会和资源,或者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的自助者。

来询者的转变则来自生涯发展能力的提升。借用在华支教十余年的德国青年卢安克的一句话,“我的学生要找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能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需要的才能和力量。”所以,从“可转变”这个角度来反思咨询的“助人”效能,生涯咨询一定不是简单地答疑解惑,而是看来询者是否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去做决策,去寻找匹配,去认识自己,能动地适应环境,以促进生涯行动。

二、生涯咨询的“助人”效能实现阻碍

笔者认为目前还存在高校生涯咨询者的双重角色干扰、咨询技术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适应性不够、职业生涯教育大众意识认识不足、生涯咨询与就业指导融合不足等情况,对生涯咨询“助人”效能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阻碍,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咨询师自身双重角色的相互干扰。目前高校从事职业生涯咨询的人员主要有两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的就业工作者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前者是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的中坚力量,他们是职业生涯咨询的主要实施者和研究者,当然他们大多有着另一个身份——高校政治辅导员。他们是学生工作的一线事务管理者,其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履行学生管理和服务职能。笔者与来访者之间也常常是师生关系在先,咨询前后需不断反思:“有没有给来询者带去权威的压力?”“有没有造成咨询过程中的服从和妥协?”“有没有在来询者面前表现出说教的姿态?”等等。

面对学生的生涯发展困惑,辅导员的角色需求是指导建议,角色设置是参考启发;生涯咨询师的角色需求是促进来询者生涯能力的提高,角色设置需直接进入正式的咨询流程。我们的服务对象往往并不清楚什么样的帮助更适合自己,角色的选择困境就降临到辅导员的头上,不同角色的工作路径效果会大相径庭。

其次,咨询技术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不相适应性。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他们来到咨询室常常是来要答案的:老师,你说我是去这家公司还是那家公司?老师,你觉得我该不该去参加竞选?……由此,咨询原则中的零建议、尊重、中立原则受到挑战;咨询过程中的共情技术、来访者至上的态度很难如大学生期待的那样快速解决问题,常常使他们对职业咨询产生失望情绪,影响咨询效果。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职业”“生涯”所持的观念影响深远。例如,“科举制度”的弊端如今演变成只有“升学目标”,而无“求学目标”(张春兴,1983);“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角色偏见,持续影响男女大学生生涯的未来发展方向;长辈职业的代际效应等等。而生涯咨询技术源自西方,强调职业平等意识、自主意识,两种观念会在生涯咨询中发生碰撞,对咨询双方都是不小的挑战。

第三,职业生涯教育大众意识认识不足。近年来,各地高校通过打造咨询师团队建设,提供专业咨询平台,以及开设系统的生涯规划课程等方式,使得职业生涯教育大众意识显著增强,主动到生涯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以笔者所在某高校二级学院生涯咨询室为例,学生预约咨询人数:2015年33人次;2016年68人次;2017年截至6月57人次)。但同学们解决自己生涯问题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是:自己、朋友、父母、专业老师、辅导员、生涯咨询师。尽管本文在之前已经提及,接受生涯咨询的同学大部分认可咨询带来的积极效果,但是专业的生涯咨询仍然在短时间内,不会成为解决大学生生涯困惑的主要手段。

最后,生涯咨询与就业指导的融合不足。生涯咨询主要通过帮助个体了解自身、了解职业、确定目标、挖掘潜能以及选择职业等等,培养和提高个人的生涯抉择能力,最终使生涯得到可持续发展。大学生生涯咨询专注的是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问题本身。传统的就业指导直接指向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信息发布、就业纠纷处理、简历面试辅导等方面,相对忽略学生工作后的生涯发展情况,不太注重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鉴于此,两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融合互补,这既有助于学生生涯发展能力的提高,又能解决学生的短期就业问题。

生涯咨询的“助人”功能实现相对滞后、缓慢,应在实践中随着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否则难免出现被替代或湮没的情况。

三、关于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效能的探讨

笔者从事多年职业生涯咨询工作,不仅自身成长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践行者和受益者,更在成长中坚定了要带着这份信任与满足去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笔者认为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工作要发挥其最大“助人”效能,真正做到“科学高效、审慎专业”,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同步发展。

(一)重视高校职业生涯咨询师资建设,质与量同步提升

发展到今天,生涯咨询已经成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生涯咨询的从业者是否受过系统的训练,是否具备相应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是决定生涯咨询“助人”效能是否实现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职业指导和生涯咨询从业人员认证主要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或授权的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和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NBCC推广的全球生涯规划师(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简称GCDF)项目[3]。自2004年GCDF被中国项目中心(北森)引入中国,截至目前,北森生涯学院已经举办GCDF认证超过200期,将近10000人被授予GCDF证书。GCDF经典的方法论体系和实操技巧也被运用到了众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由于生涯咨询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实际承担生涯咨询工作的高校从业工作者必将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过,知识储备缺乏、咨询技术不精、社会接纳度不高都严重影响这支队伍的发展壮大。

另外,在我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也被界定为一般个体心理咨询的组成部分,一般心理咨询的知识背景、共同要素与咨询技能都是生涯咨询中必不可少的。大量至少经过硕士以上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投入到生涯咨询事业当中。作为第一批将美国优秀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引入中国的,以林欣、钟谷兰、杨开、贾杰为代表的具有心理学及职业咨询专业知识的双料专家,他们也成为许多高校业工作者职业发展的楷模。

鉴于目前高校职业咨询师资的现状,各地教育部门及高校应出台激励制度鼓励从业工作人员考取相关咨询资质,或者效仿国外生涯咨询师教育机构的做法,在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师范类院校中开办生涯咨询硕士、博士专业(目前仅限于心理学学科的培养方向之一),培养专业化的生涯咨询人才。

(二)加强高校职业生涯咨询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社会分工的变革、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都对高校生涯咨询服务的技术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职业指导师与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认证培训均集中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的职业生涯理论与技术,例如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Edgar.H.Schein的职业锚理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性格类型量表等。而在实际的咨询过程中,不仅要求职业生涯咨询师将理论理解透彻、了然于心,对各项技术的运用更是要有的放矢、灵活机动。

高校从事职业生涯咨询人员的优势则在于长期从事一线的就业工作,熟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掌握高校学生个性发展特征。本文所涉及的个案是一次比较完整的职业生涯咨询,经历了收纳面谈、确立目标、自我探索、环境分析、理性决策等一系列过程。而在我们实际的咨询案例中,大量的案例会集中在某一个方面进行,来访者会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咨询室:对未来职业环境的不了解、家庭的阻挠、个性的障碍等,甚至会出现移情、脱诊等突发状况,咨询过程将不会按照我们设计的那么按部就班。“职业咨询”就是陪伴来访者共同去经历一段探索的心路历程,只有做一个强大的职业生涯咨询工作者,才能敏锐地抓住咨询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对咨询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从而向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高校应鼓励从业工作人员积极参加行业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性论坛,促进国内职业咨询的整体发展;也可以聘请国外资深的生涯咨询专家来校讲学授课,或选派人员到国外进修或做访问学者,将更多先进的生涯咨询理念和技术本土化。

(三)突出生涯咨询在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教学与咨询包容并济

20世纪50年代,舒伯(D.super)等人提出了“生涯”的概念,以协助个人建立并发展整合出了自我概念及相应的生涯选择与生活方式的“生涯辅导”概念,生活咨询逐渐取代了“职业指导”,传统的、偏向于求职技术培训的职业教育形式受到挑战[4]。2007年,各地高校陆续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课程》(后简称《生涯》)作为大学生必修课课程。经过五年多的发展,随着该课程建设的不断成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日趋完善。

然而,在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实际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个体发展与职业选择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生涯咨询明显的辅助地位、高度的个体尊重、严格的咨询过程、科学的咨询技术、特定的咨询时空等特点正好可以有效弥补纯课堂教学的不足,既尊重了大学生共性发展与个性成长的基本规律,又能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将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与个体咨询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

当然,面对较为成熟、起步更早的《生涯》课程课堂教学体系,要将职业生涯个体咨询有机整合其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时空安排和功能实现上可能呈现的相对独立、各自为阵的局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一种可行的、应用范围广泛的、符合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实际的新模式,同时,这也将是笔者继续努力的方向。

[1] 金树人. 生涯咨询与辅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7.

[2] (美)吉拉德·伊根著.高明的心理助人者[M]. 郑维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 GCDF中国培训中心. 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培训教程[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 钟谷兰,杨开.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8.

AProbeintotheEffectivenessofCareerCounselinginCollege

Zhong 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s career planning has increasingly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people prefer to get professional career counseling.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efficacy of helping students in career counseling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 by analyzing the practice of domestic college career consulting and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The three aspects are screening, assessment, and transformation. However, four main difficulties are encountered. It includes mutual interference because of the dual role of the counselor himsel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sulting technology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al theory, the lack of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career counseling and job guidance is not well adequate.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three suggestions in career counseling efficacy. Quality and quantity should be promo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training of college career counseling counsel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areer counseling in colleges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Teaching and consultation should be inclusive in college career education.

college; career counseling; efficacy of helping students

左福生]

2017-09-20

钟敏(1976—),女,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生涯规划。

2017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普通高等院校生涯教育对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支持性研究”(编号:17SKS010);2016年度重庆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涯工具指导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模式研究”(编号: 201607 )。

F30

A

1673—0429(2017)06—0093—05

猜你喜欢

助人咨询师生涯
我的教书生涯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同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