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2017-03-29赵亚莉

长治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马斯洛英语口语学习动机

赵亚莉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在其1943年所著的论文“人类动机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一文中提出的。他的动机理论又称需求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的“五个层次”之间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先后顺序之别。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个人作为自然人的基本需求,即物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个人作为社会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需求;一般来说,只有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1]。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对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在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及课堂管理应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为前提,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不断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其口语能力。实践证明,满足学生需求层次越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致就越大,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取得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一、实施分级教学,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the physiological needs)

马斯洛认为,如果人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只有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培养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心理学研究证明,需求与动机的强度是成正比的,增强学习的需求,必然会加强学习的动机[3]。学习动机是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学生口语训练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口语学习是必须做、有能力做且知晓怎么做的情况下,他才会真正渴望自己口语能力得到提高,才会具有真正的学习英语口语的内在动机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口语训练中去,这也是有效提高口语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然而目前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可能从事与外语交流相关的工作,故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口语学习基本采取放任的状态;二是部分学生认为上口语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挣得学分、拿到文凭,获得寻找工作敲门砖,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很难全身心投入口语训练;三是还有些学生尽管渴望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由于基础较差、信心不足或方法不当,严重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以上问题的出现,均是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明确在作祟,而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动机的明确前提便是根据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努力均能够达到自我设定的“力所能及”的目标。据此,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4]对大学英语教学所提出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系重新修订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并于2014年在大学新生中开始实施分级教学:新生入学后进行英语分级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层级(班),规定:B、C层级(班)应努力达到“一般要求”,其中C级个别差生可适当降低要求;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A层级(班)要达到“较高要求”,而A层级(班)中的优秀生帮助其达到“更高要求”。通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分级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口语学习的不同需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动机明确了,更加有利于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做法是可取的,收效是良好的。

二、消除负面情绪,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the safety needs)

安全需求,是指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5]。在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安全感的具体表现为对口语训练和课堂交际的消极情绪:担心难以胜任课堂活动,羞于开口、害怕说不好受到同学嘲讽和老师的批评等,由此变得紧张、焦虑和彷徨不安,造成学生消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口语课堂活动难以展开。“任何一种交际活动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参与者的交际欲望,其交际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6]因此,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完成训练任务就成为提高口语教学效果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面对教材设计的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个人活动(work alone)、结对子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多组合作(joining another pair)、多人交际(communication task)等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需求。组织活动和分配任务时,应掌握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巧妙化解任务难度,二是任务分配时“量体裁衣”。在涉及任务分配和角色扮演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根据技能高低、个性特点以及情绪状态等采取“区别”对待:对于A层级(班)及B层级(班)口语技能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拔高要求;对于口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可巧妙变通活动形式将任务简化。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完成任务情况应持“重在参与、鼓励为主”态度,如对学生在口语活动中出现的错误要采取“大错化小、小错化了”态度,消解学生心理的不安和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心情愉快轻松状态和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时,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所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学生口语训练及口语课堂活动至关重要。总之,在教学中应唤醒学生大胆开口、勇于表达的参与意识,化解其危机感,给予其安全感,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口语训练中去。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the love needs)

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作为社会人,亲情之外的友情和社会归属等个人的基本需求,在现实中表现为个人对于社交的需求[7],这种社交需要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学生对英语交际的需求。为此,在口语课堂教学中,一是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确保课堂互动的多边性。“师生关系作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有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8]。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尊卑和从属关系,故在课堂上,教师应避免唯我独尊、一言堂、绝对权威的做法。二是要“随机”组织课题活动。实施分级教学后,班级成员由数个自然班混合而成,而口语课堂训练过程中,课堂任务需要通过结对子或组织“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然会找自己熟悉的自然班级的同学或同一宿舍的同学开展活动,这对于活动的有效展开和交际的真正实现是不利的。所以,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创建“随机”组队的课堂管理模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互帮互助、广泛交流、共同努力完成任务的氛围,创设畅所欲言、倾心交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新班级”归属感。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有了归属感,同时对提升他们的社交欲望和社交能力亦大有裨益。

四、培植自尊自信,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每个人都希望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希望自身的能力和成就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马斯洛认为,尊重的需求包括自信和他信[9]。自信指个人对自身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他信则是外界对自身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肯定,当一个人被委以重任或寄予厚望时,则会使人从外界获得强大的力量。因此,努力培养学生坚定必胜的信念,则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而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则是培养其形成尊重他人、勇于担当并融入“团队”等品格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和提高入手,对学生自尊和自信进行养成教育。一是要突显学生的主体身份。口语训练时,教师的语言输出应努力提升质量而严格控制数量,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对于基础较差、性格内向、低调自卑的学生要针对性地引导,给予其较多的参与课堂活动、完成会话任务的机会,使他们体会英语交际的喜悦。二是要分层设计任务难度,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收获[10]。分层设计任务难度可大致分为控制型和开放型两大类:控制型任务主要包括朗读、完成句子、补全对话、根据事实简答问题等;开放型任务主要包括角色扮演、讨论、辩论、采访、调查、话题演讲等。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口语能力相对较强的A层级(班)的学生执行更多的开放型课堂活动,而让C层级(班)的学生完成更多的控制性任务。当然,教师要根据情况灵活变通课堂活动和交际的形式,让所有参与者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三是要采取宽容适时的纠错策略。在口语教学实践中,尤其在训练的初级阶段,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会不自觉地立刻加以纠正,这样做,很容易打乱学生的思路和表达的热情,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令其尴尬、紧张、焦虑,产生厌倦情绪而厌恶开口。因此,纠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时机:对于实质性的错误可以实时纠正;对于语音、语法、词法等错误应当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提点或纠正;对于因紧张等出现的口误完全可以“放任自流”。

五、挖掘个性潜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个体才能和潜力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达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的过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11],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应当是满足学生不断产生的需求的过程,根据分级教学原则所设定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一是要优化教师的导学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语言输出过多、学生参与机会过少的弊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并满足于开口的场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预设流程、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让学生积极自由自主地参与课堂活动,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二是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学生体会自我实现的愉悦。口语课堂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展现训练成果的机会,如课前导入和课尾小结可以设计为学生的自愿展示环节,通过角色扮演、讨论、辩论、采访、调查、话题演讲等形式,让学生表达意见、抒发情感、陈述事实、说明理由或描述事件等,让学生在多平台中展示自我、体悟快乐。三是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推进课堂差异化教学。应建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设计难度有所差别的选题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现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找准不同学生的独特“穴位”,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喜好对第一堂课进行“量身定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适合自己水平的难度的课题,在课堂内外完成“私人定制”的体验。

改变封闭单一、僵化老套的口语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和推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既是《课程要求》所期望的目标,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强调个人的需求不可能在某一阶段只有一个需求,它具有“重叠性”,且同一阶段各种需求的强烈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面对学生需求的千差万别和动态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和规划,基于“立足共性、尊重个性”的原则,通过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是起主导作用的需求,使其乐在其中、“成瘾上瘾”,在提高口语能力的同时,推进英语口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2][5][7][9]A.H.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Psychological Review[J],1943,(50).370-396.

[3]许娥.需求理论与学习动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5):117.

[4][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10] Jeremy Harmer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91.271-275,120-122.

[8]殷依娜.构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途径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2):140-142.

猜你喜欢

马斯洛英语口语学习动机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