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怯场”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3-29徐云龙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怯场心理大学生

徐云龙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怯场”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

徐云龙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充分结合大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出现的“怯场”心理原因,对其主要“怯场”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着重探讨出应对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怯场”心理的对策,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克服面试恐惧,促进大学生更健康发展。

大学生;面试;“怯场”;心理恐惧

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大学生求职面试情况调查可知,在求职面试过程中较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如面试恐惧、焦虑、“怯场”心理等等。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认知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使大学生在求职面试环节中伴随着较多心理问题,以“怯场”心理为例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基于这种情况,如何更加有效开展大学生求职面试指导工作,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自身面试能力及综合素质,本文将从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与研究。

一、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怯场”的主要表现与“怯场”现状

(一)主要表现

通过调查了解可知,在大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怯场”心理有着较为明显的表现,主要从其焦虑心理与依赖心理两个方面体现。

大学生求职面试中焦虑心理是其心理问题表现之一,也是面试怯场的本质表现。造成这种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较多学生在校期间并未有过面试经历,因此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会出现焦虑以及不愉快情绪,而这种恐惧与焦虑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表现。另外,一部分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实际能力影响,缺乏自信心,造成怯场心理产生。较多学生基于基础学科专业成绩不佳,直接造成其心理压力较大,在面试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焦虑与胆怯心理,其中以女大学生较为典型。这种焦虑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面试效果,影响其状态发挥。

依赖心理作为大学生面试阶段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其影响同样较大。部分大学生在参与面试时会出现依赖他人情况,最终对个人面试结果产生负面效果。例如在某学生求职的过程中,看到身边同学去大城市进而产生依赖心理,也希望能够到同学身边工作。这种面试心理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危害。除此之外,一些学生也会在面试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热门职位,但是忽视自身的情况,因此需要高校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升面试能力,最终可以有效避免造成面试心理方面的问题,避免影响学生的面试效果。

(二)大学生求职面试“怯场”心理现状

从行为实践层面来看,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情绪较为脆弱的阶段,因而其在工作面试的过程中时常凸显出上台恐惧、办事怯场的现象。且从2014年度教育学项目“大学生面众恐惧现状与矫治对策研究”中可以看出,当大学生处在会场等面试环境中时其时常表现出词不达意或焦虑等的现象,即恐惧心理、怯场心理。为此,当代高校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大学生面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继而及时发现其在面试过程中存在的怯场心理,帮助学生调整怯场心态,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此外,从大量的实践调查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除在面试的过程中存在怯场心态,其在与校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紧张的行为,即表现出行为层面的恐惧情绪,最终极易影响到交流活动的有序开展。

从人数分布上来看,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面试怯场问题。例如,王洪礼在对贵州省大学生面试怯场问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即发现在随机抽取的大学生中有99.4%的大学生存在着面试恐惧的问题,且在这类大学生中高度怯场者占据了总人数的4%,较高者占据了30%,中等怯场者占据了50%。因而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面试怯场问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已经开始普遍显现出来,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最终改善面试怯场问题的出现。

二、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怯场”心理原因分析

当前阶段,高校大学生在开始面临工作与面试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莫名的紧张感,并且会进一步产生怯场的情况。这种心理状态会对未来的面试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无法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真实水平,因此,选择何种方式才能够有效克服紧张情绪是关键。造成大学生求职面试阶段形成怯场心理状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

(一)主体原因分析

1、评价能力方面。在面试场合中出现焦虑与怯场的情况往往与个人认知能力相关。一旦求职者将面试作为一项关乎未来前途与命运的机遇,基于这种前提必然会提升面试前的焦虑情绪,且会因为面试临近而表现的越加剧烈。

2、成熟度方面。面试学生也会由于年龄问题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焦虑水平也会因为年龄提升而提升。大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将会面临人生十字路口,这时候也就开始认知到了面试所产生的对未来的影响。由此,焦虑水平也会显著提升。

3、应试技能方面。如果是训练有素的求职人,则在面对不同的类型题可以有效应对,同时也因为掌握的知识十分丰富,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够很好的控制局面。这样也就能够在考场之中更加得心应手。对应试节奏的把握也会游刃有余,进入到一种相对有序的环境中回答问题。但是如果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缺少对这部分的练习,则就不能够充分掌握基本技能,在面试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怯场的情况,最终造成自己的时间白白浪费,考试时间也会不够用,这会进一步增加怯场与紧张情绪。

(二)客体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求职面试心理,造成其“怯场”心理的因素除了自身情况之外还包括相关客体因素影响,例如学校就业指导不到位、招聘形势影响、市场经济下竞争因素影响等等。

由于教育改革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对于就业指导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从学校指导方面来看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当学生面临就业时,学生需要有人理解与帮助其心理上的困惑,以及对就业面试上存在的问题等。较多高校缺乏对就业指导的重视,没有针对性心理咨询机构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使得学生在实际面试中出现不自信、恐惧、胆怯心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建设问题尚未获得有效解决,其中社会精神文明层面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某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较多不正之风蔓延较快,在行业工作中以分配不公、欺压行为等较为显著。大学生在进行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对面试企业的担忧以及面试期许等都会对学生面试心理造成影响,严重时对学生造成面试怯场。

三、应对大学生求职面试中“怯场”心理的对策分析

(一)主体影响对策研究

造成大学生在求职与面试的过程中出现怯场的因素较多,包括不适应、担心以及害怕等情绪。求职面试过程中怯场可以通过采取针对个人的影响对策。

1、丰富知识内容

通过丰富知识结构,扩充知识储备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怯场的情况。

其中具体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把握;第二是口语表达;第三是形体语言方面的准确拿捏。另外也包括对细节方面的重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知识点需要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把握,这也是构建理想大厦的重要基础,需要充分掌握面试过程中的测评条件,并对资源实施有效分类。从口语表达方面也应当增加练习,并应当敢于表现自我,敢于接受批评与意见。

除此之外,在应对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尽心准备答案,并可以让他人给与意见或者建议。避免出现自以为是的情况,也可以提升语言与表达的逻辑性。

2、身体素质提升

面试者也应当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只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和前提才能够确保大脑的稳定与有序。在面试的过程中也才能够发挥出最佳效果,规律的生活习惯与适当娱乐和休息都十分必要,能够有效克服紧张与怯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3、增加心理暗示及自我调控能力

面试者在面试之前应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产生焦虑与怯场的主要因素,通过反向思维方式尽可能抵消怯场的心理问题。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激励语言的方式,对潜意识进行暗示,并最终达到心理平衡的状态当中。

(二)客体因素对策

1、提高毕业生的思想教育能力与水平

高校之中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不能够单纯讲道理,而是应当通过实践证明道理。例如可以针对基层中工作的校友实施跟踪调查,并对这些人的事迹进行宣传。与此同时,也可以邀请这部分人回到学校做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形成典型效果。借此也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理性与合理的观念。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情况与国情。引导与激发学生具有爱国热情,并转化这种热情应用到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进入基层工作,并在艰苦环境中建功立业。

2、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信息渠道

通过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渠道的方式可以改善就业形式。高校要想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就需要准确掌握用人单位之中的就业信息情况。因此,高校就需要运用更多的渠道与手段,掌握用人单位之中的人才需求情况,并利用不同城市之中正在举行的人才招聘会等搜集信息与资源,并利用网络方式完成互动与交流,实现就业信息的准确传递与交流,提升信息交互的实效性。

其中学校可以有效保障就业信息方面的数据能够通畅,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确保学校中就业率提升,更加能够降低大学生存在的面试心理问题。

3、高度关注求职阶段学生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所分析的求职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不好,曾经受到过学校纪律处分以及存在生理或者是心理缺陷方面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缺少竞争意识或者是竞争能力不强。针对这部分学生需要学校给予正确的就业指导,并应当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关研究人员也应当更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并帮助这部分学生分析形势,真正帮助这部分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信心。重点面向用人单位介绍学生,还应当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强度,指导学生有效处理就业与择业方面的关系问题,最终才能够实现良好就业,避免在求职面试阶段出现怯场等心理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大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超过90%的学生都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其中“怯场”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基于此背景与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求职面试“怯场”心理研究十分必要,以便为大学生求职面试提供有效参考。在今后高校实践活动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开展积极的训练与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大学生有效克服面试恐惧心理,克服求职面试“怯场”心理。除了外在因素影响外,大学生自身要积极进行调整,例如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养成良好身体素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等,只有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克服“怯场”心理,促进自身最佳状态发挥,才能在求职面试中展现自己最好一面。

[1]倪士光,伍新春,张岿.森田疗法取向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面试焦虑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05):375-379.

[2]陈文,张克新.论大学生求职面试中的礼仪失范与应对策略[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2):96-99.

[3]袁宜,谢玲平,王洪礼,邹维兴,余昭琼.贵州省大学生面试恐惧现状及其克服与矫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04):92-96.

[4]颜亮.1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大学生面试焦虑问题的咨询报告[J].中国校医,2012,(10):734-735.

[5]蒋萌萌.从电视求职节目看大学生面试--基于《职来职往》求职者的数据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4):66-67.

[6]冯增辉,许红华.大学生面试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模型重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22-124.

[7]陈佳丽.大学生面试恐惧现状及其克服与矫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1):238-239.

[8]范雅南,林兰天.大学生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公选课程架构剖析[J].管理观察,2016,(10):95-97+100.

[9]李永洪.当代大学生择业面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05):65-67.

G913

A

1671-5993(2017)01-0028-03

2016-10-25

徐云龙(1983-),男,安徽来安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怯场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别怯场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学生音乐表演怯场现象的调查及对策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