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冲生平著作考
——兼论对其子梅曾亮的影响

2017-03-29陈欣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嘉庆袁枚

陈欣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梅冲生平著作考
——兼论对其子梅曾亮的影响

陈欣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梅冲是清代著名天文历算家梅文鼎的玄孙,晚清古文家梅曾亮的父亲。至今学界对其身份的认识仍局限于作为继承其曾祖父梅文鼎的算学后继者。通过梳理考索其生平著作,可知梅冲笃攻诗文,而并不以算学为主业。其子梅曾亮日后古文成就之大,与梅氏家学及梅冲的教育和熏染有很大关系。梅曾亮不拘于汉宋的治学倾向与其父梅冲亦是一脉相承的。

梅冲;梅曾亮;生平;著作

梅冲(1762-1826)是清代著名天文历算家梅文鼎的玄孙,晚清古文家梅曾亮的父亲。梅冲于学多有涉猎,时人推其“博雅淹通”,著有《然后知斋经义答问》、《庄子本义》、《离骚经解》、《阴符经解》、《勾股浅述》、《增订事类赋》、《然后知斋诗文集》等。然而,至今学界对其身份的认识仍仅局限于畴人,其生平仅载于地方志和《畴人传》之类的文献,又多语焉不详,其著作情况更是著录不一。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文献记载可据以考索其生平。兹据笔者所知见,钩稽遗逸,以求正方家。

一、梅冲里籍、家世与生平考

梅冲(1762-1826),字衷渊,一字衷源,号抱荪、抱村。关于梅冲的里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安徽桐城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是安徽祁门人(钮树玉《非石日记钞》)。三是安徽宣城人(《贩书偶记》、《皖人书录》)。认为梅冲是宣城人还情有可原,因其所著之《然后知斋经义答问》、《离骚经解》署名即为“宣城梅冲”,但说他是桐城人或是祁门人则有误。《光绪宣城县志》明确记载:“梅冲,嘉庆庚申恩科,瑴成孙,上元籍。”[1]按照古代以县定籍贯的惯例,梅冲应是上元人。然而,梅冲和其子梅曾亮对宣城梅氏都有着深厚的宗族感情,梅冲在著作中署为“宣城梅冲”,以及梅曾亮名其集为“柏枧山房”,都是为示不忘祖之意。宣城梅氏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世家,名家辈出。梅冲的高祖父是清代著名的天文历算家梅文鼎(1633-1721),曾被康熙帝三次召见并荣蒙御赐“积学参微”四字。梅冲的祖父梅瑴成作为梅氏家学接班人在数学历算方面成就突出。乾隆十五年(1750),七十岁的梅瑴成致仕归,乾隆帝赐籍江宁,移居磨盘街,五年后在明瓦廊建造梅氏宗祠,是为金陵梅氏。

据梅曾亮于道光三年(1823)所作《家谱约书》可知其家族世系如下:

梅守玉——梅瑞祚(悬符公)——梅士昌(期生公)——梅文鼎(定九公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梅以燕(正谋公1655-1705,字正谋)——梅瑴成(文穆公1681-1763,字玉汝,号循斋)——梅镠(1734-1797,字继美,号石居)——梅冲(1762-1826)——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2]

梅冲的父亲梅镠,字继美,号石居,一号青溪。为梅瑴成第五子。性至孝友,通小学,好书画,工八分书及篆隶,精鉴别,晚年藉以自娱。与邓石如、黄钺交谊甚笃。工诗文,以韩杜为宗。《国朝文汇》乙集卷四十三有《梅镠集》一卷。据梅健武《金陵梅氏家史》记载,梅冲的母亲汪氏是乾隆壬戌科进士、河南新郑知县汪昌国之女,“谨礼法、耐勤苦”,“日夜操作,一家男女数口,皆仰十指纺绩针刺以给,六十后虽可免辛勤,犹不自暇逸也,享寿八十有六”。梅冲之妻侯芝(1768-1828),上元人,字香叶,自号香叶阁主人。出身于诗书礼仪之家,幼承家学,通经史,性好吟咏,富于文才。尤善弹词改写,曾手订《再生缘》等弹词。艰苦持家,困于劳瘁,晚年多病。

关于梅冲生平的资料极少,笔者仅搜罗到以下零星材料:

罗士琳《畴人传续编》卷五十:“梅冲,字抱村,总宪文穆公之孙,宣城诸生。”徐世昌《清儒学案小传》卷四梅瑴成小传末云:“孙冲,字抱村,亦能世其学。”《续纂江宁府志》卷十四:“冲,字衷渊,一字抱荪。嘉庆五年举于乡,博雅淹通,耽心著述,著有《然后知斋经义答问》、《庄子本义》、《离骚经解》、《阴符经解》、《勾股浅述》、《增订事类赋》、诗文集。”[3]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相关文献的记载可据以考索其生平,下面即按编年体例勾勒出梅冲一生的大致轮廓:

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1岁。七月十五日午时,梅冲出生。按:据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室藏梅寿康《金陵梅氏支谱》,光绪十一年(1885)活字本。

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13岁。邓石如经梁巘推荐来梅家研习书刻,受到梅冲父梅镠礼遇。按:邓石如,字顽伯,号完白山人,怀宁人。因梅氏曾受朝廷殊遇,收藏甚富,有不少康熙御赐翰墨珍品,尤其是秦汉以降碑拓、金石善本俱全。邓石如客居梅府八年,寒暑不辍,笃志临摹。梅冲《三段碑歌》所歌即家藏宋拓本三国吴刻《天发神谶碑》,其中有诗句云“我公把玩爱奇古,朝夕观摩共居处”、“邓子好古者,约观细究之”,可证。

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18岁。与谈泰从钱大昕先生学习算学。按:朱绪曾编《国朝金陵诗征》卷二十八录有梅冲《吴门谒钱辛楣先生言象数学有述》一诗,可证。

乾隆五十年(1785)乙巳,24岁。此年梅冲已为袁枚诗弟子。按: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蒋心余太史自称‘诗仙',而称余为‘诗佛',想亦广大教主之义。弟子梅冲为作《诗佛歌》云:‘……先生即佛佛即诗,佛与先生两不知。我是如来大弟子,夜半传衣得微旨。放胆为作《诗佛歌》,愿学佛者从隗始。'”[4]639另,袁枚编《续同人集》中载梅冲诗文有《简斋先生招集随园并同登山望月》、《随园赋》、《随园夫子七十寿序》、《寄简斋先生书》、《谢馈苏糯和烛启》。据梅冲作《随园夫子七十寿序》可知,袁枚七十岁时梅冲已经为其弟子。袁枚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七十岁当为此年。但梅冲始学诗于袁枚之具体时间仍不能确定。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丙午,25岁。三月二十五日子时,长子梅曾亮出生。(据梅寿康《金陵梅氏支谱》)

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26岁。梅冲作诗和袁枚《重赴泮宫诗》。按: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二:“余以雍正丁未年入泮。今又丁未矣,戏仿重赴鹿鸣故事作《重赴泮宫诗》,云:‘记得垂髫泮水游,一时佳话遍杭州。青衿乍着心虽喜,红粉争看脸尚羞。梦里荣华如顷刻,人间花甲已重周。诸公可当同年看,替采芹香插白头。'杭州同入学者,只钱玙沙方伯一人和云……此外,和者百余人。如毛俟园广文云‘久于馆阁推前辈,又向宫墙领后生。'梅衷源云‘锦袍笑赴青衿会,似把灵光照泮宫。'卢元珩云‘子衿一赋年周甲,圣阙重来岁又丁。'”[4]

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28岁。二月二十八日午时,次子梅曾凭出生。(据梅寿康《金陵梅氏支谱》)按:梅曾凭,字仲卿,候选县丞,授修职郎。精习申韩数十年,名重当世。孝悌性成,“以幕游江淮间每岁所得脩俸悉赡其族党戚友,卒之日来吊者多痛哭失声”(见《续纂江宁府志》),卒于咸丰元年(1851)五月初四日子时,享年六十有三。又按:梅曾亮集中有《书示仲卿弟学印说》、《自都中赴栾城省视家弟仲卿》。

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32岁。从算学家李潢学习。按:梅冲《勾股浅述·自序》:“岁癸丑,从李云门先生游。”李潢,字云门,湖北钟祥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由翰林官至工部左侍郎,为当世有名的算学家。

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34岁。冬十月下旬序石钧《清素堂诗集》。按:石钧,字秉纶,号远梅,吴县人,监生,工诗文。有《清素堂诗集》九卷附《清素堂词钞》一卷,乾隆六十年(1795)白雪书屋刻本。又按:邓石如客居梅氏时曾制“清素堂”两面印,据此可推知石钧与梅氏或有旧谊。

嘉庆二年(1797)丁巳,36岁。《勾股浅述》成书,此时梅冲寓于新安曹氏。按:梅冲《勾股浅述·自序》:“嘉庆二年岁在丁巳三月上旬,宣城梅冲自识时,寓于新安竹溪之石鼓砚斋。”石鼓砚斋为曹文埴的书斋名。曹文埴,字近薇,号竹虚,歙县雄村人。嘉庆三年(1798)戊午,37岁。试礼部,留京师。(据吴常焘编《梅郎中年谱》)

嘉庆五年(1800)庚申,39岁。成举人。(据《续纂江宁府志》)

嘉庆六年(1801)辛酉,40岁。在京。按:道光五年(1825)黄钺《文峰梅氏重修宗谱序》云:“昔余游寄圃时,已知抱荪能世其家岁。辛酉,以公车留都,宴游唱和尤密。”可知此年梅冲作为应试举人入京,与黄钺宴游唱和。查黄钺《壹斋集》诗集卷十六(辛酉),有《子卿吉士与梅孝廉冲同馆于范鸿胪鏊家,吉士斋居渗漏,移榻就孝廉同宿,孝廉用钺苦雨诗韵嘲之,钺亦和作》、《三叠前韵酬抱村,并戏呈子卿》、《次韵抱村、子卿屋漏联句》。据此可知,此年梅冲在京,与王泽同馆于范鏊家,与王泽、黄钺唱和犹密。

嘉庆九年(1804)甲子,43岁。馆江西巡抚署,子曾亮随往。(据《梅郎中年谱》)梅冲课秦承恩之子秦远亭,梅曾亮、汤子燮、帅子文同受书。

嘉庆十年(1805)乙丑,44岁。试礼部至京,子曾亮随往。(据《梅郎中年谱》)是年夏,姚鼐自安庆敬敷书院复来江宁主钟山书院,梅曾亮与管同一道前往,正式受业于姚门。按:陈用光曾作《留别江南知友》一诗,在“文字因缘同骨肉,韦绝交谊梦烟萝”句后自注云:“梅抱村与令子伯言皆受业姚师,而与余契。”由此可知,梅冲亦曾受业于姚鼐,与陈用光为契友。梅冲有《吴门谒钱辛楣先生言象数学有述》一诗,其中有“昔年主钟山,冲也幸趋侍。指画文艺余,朂以家学继”之诗句,可证,但其受业之具体时间仍不能确定。

嘉庆十四年(1809)己巳,48岁。子曾诰卒。按:梅寿康《金陵梅氏支谱》载,梅冲有三子,即曾亮、曾凭、曾诏(字念勤,邑庠生,生卒年不详)。而未载曾诰,或因其早卒。梅曾亮《柏枧山房诗集》卷一有《哭幼弟曾诰》,此诗作于己巳,可知曾诰卒于此年。生年不详。

嘉庆二十年(1815)乙亥,54岁。《离骚经解》刊刻问世。

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55岁。《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二十卷付梓。

道光元年(1821)辛巳,60岁。夏,《庄子本义》二卷成书。冬,付梓。是为承学堂刊本,江宁黄起东镌。道光五年(1825)乙酉,64岁。梅冲《文峰梅氏重修宗谱》修毕。按:道光五年黄钺《文峰梅氏重修宗谱序》云:“兹抱荪以家谱之修,间八十余年,合宗族之贤并力修之,两载告成。”又梅寿康《金陵梅氏支谱·小引》:“至乾隆壬戌及道光乙酉,正则公、抱荪公一再续修。”可知梅冲晚年肆力重修梅氏宗谱,于此年修成。

道光六年(1826)丙戌,65岁。梅冲卒于道光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享年六十有五。(据梅寿康《金陵梅氏支谱》)

二、梅冲著作考略

梅冲一生著述不少,然传世已不多。据陈作霖《金陵通传》、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录列,计有以下七种:《然后知斋经义答问》二十卷、《庄子本义》二卷、《离骚经解》、《阴符经解》、《勾股浅述》一卷、《增订事类赋》、《然后知斋诗文集》。而现存梅冲著作,仅有《然后知斋经义答问》二十卷、《勾股浅述》一卷、《庄子本义》二卷、《离骚经解》四种,其他三种已佚。除《然后知斋经义答问》二十卷《续修四库全书》和《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录外,其他几种均极为罕见。兹就笔者所知见,考之如下:

(一)《勾股浅述》一卷

作为梅氏家学传统之一的历算之学,自梅文鼎至梅冲一直传承,代不乏人。梅冲亦秉承家学而有所心得,著有《勾股浅述》一卷。有道光十五年(1835)朝邑刘氏《青照堂丛书》刻本,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其《自序》作于嘉庆二年(1797)三月上旬,可知成书于此年。

《自序》云:“予少承庭训,粗闻先人绪论,未能竟学。岁癸丑,从李云门先生游,先生详加指示,稍得其门径。因敬奉御制数理精蕴言勾股者,反覆探索,依题集解,间参取他书,并约其精,要辑为一编,自备省览。后陈明经勉甫问数学于予,出以相示。”陈勉甫(笔者按:即上元陈懋龄,勉甫为其字)怂恿其付梓,梅冲曰此书“仅属钞胥”,不敢以此自限。“陈子曰此书少单行善本,吾但为习勾股者计耳。因重加订正,为家塾引蒙之一助,题曰‘浅述',以惟浅乃可入深,用志学步先人之意云尔”。癸丑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此时梅冲三十二岁。在此之前,梅冲曾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随钱大昕学习算学,当时梅冲年仅十八岁。

值得注意的是,梅冲生于如此鼎盛于世的历算世家却为何要向外问学?细细分析可知,其祖父梅瑴成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此时梅冲仅仅两岁,无缘受祖父之教。伯父辈中梅鈖、梅钫虽于家学颇有天得,而二人又均不幸早逝,在梅冲出生之前即卒。而梅冲父亲梅镠工诗文、好书画,似未涉猎算学。恐怕家族中能指导梅冲算学者寥寥无几,故曰“粗闻先人绪论,未能竟学”,可以说家学至其父辈即已近乎中断,无怪梅瑴成在梅鈖、梅钫卒后哀恸地发出“呜呼,天岂不欲吾家学之传耶”之慨叹(见《增删算法统宗》凡例)。从上引《自序》及曾肆力专修家谱可以看出,梅冲极具宗族荣誉感与使命感,其著《勾股浅述》并付梓的主要目的是在普及算学知识、“为家塾引蒙之一助”的同时以宣扬家学。

罗士琳《畴人传续编》卷五十:“抱村禀承家学,于时古文辞皆高出时辈,尤肆力于制艺,曾撰《离骚经解》一书行世。其所著之《勾股浅述》,盖即本先君《勾股举隅》而详明之,并杂取《算法统宗》难题数则,附列于后,期便初学,无大精义,但于勾股中聊见一端耳。”[5]罗士琳之身份亦为畴人,时代后于梅冲约三十年。虽然罗氏称其能“禀承家学”,然亦评其《勾股浅述》“无大精义”。梅冲《自序》亦云:“饥驱四方,未遑卒业,家学故未能禀承。”可见,梅冲于算学虽有所心得却并未深入,未能达到专精之程度,亦无创见,故未见重于当世。

(二)《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二十卷

嘉庆二十一年(1816)承学堂刻本,共四册。十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藏。前有胡克家序,云:“袌村孝廉以家学渊源笃攻经义,从游者率多早达,取其讲授所积成《四书五经答问》二十卷,盖专取古今所称疑难者而具论之,批阅一过,喜其致力之方与向所持论适合,其创见独出,故多发前人所未发,即采用旧说亦搜葺博奥而决择精核,皆学徒所当知者。其书固不为举业计,而举业家得之不特足资考证,且有以启智识而上探圣道之精盖深体。”此评价不可谓不高。此书以答问之体阐发经义。《续修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论学“不拘于汉宋,或独伸己见,或全引旧辞,又或摘录他书,若江永《乡党图考》、阎若璩《四书释地》、方苞《春秋通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之类,犹熟于礼,……其他新义亦不少。”[6]

(三)《庄子本义》二卷

《清史稿·艺文志》著录。道光元年(1821)承学堂刻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前有道光元年辛巳夏自序,总论若干则,末署“江宁黄起东镌”,书衣题“承学堂藏版道光辛巳冬镌”。分为上下两卷,只注内七篇,每篇前有题解,篇末有总评。注文另起行,低正文一格,字词训诂双行夹住。清人钮树玉《非石日记钞》云:“祁门梅冲抱荪,著《庄子本义》二卷,但取内篇七篇,其序云:'千古能知孔子,能言孔子者,惟庄子一人而已。前代之知庄子者,吴草庐一人而已。'”梅冲于前代治庄者独推元代理学家吴澄一人,吴澄有《庄子内篇订正》二卷,专门订正《庄子》文句的不当注解,间有发明创见。

(四)《离骚经解》

嘉庆二十年(1815)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全一册线装,每半页八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首彭兆荪《离骚经解题词》,次为梅冲《自叙》。管同《与梅孝廉论离骚书》对此书评价甚高:“见示《离骚解》,捧诵经日,欣然抃跃。……及见尊解,则首能分其节次,节次既分,则言辞不杂,言辞不杂则意旨随之而皆明。虽不敢谓古人之意未当如此,而其间不得古人之意者,必已寡矣。此解出而诸注固当尽掩也。”梅曾亮著有《离骚解》,惜乎已佚。而其《古文词略》亦有论骚之说,后人辑入《古文辞类纂》。梅曾亮的见解多是对其父论点的阐发或深化,如对《离骚》求女寓意的阐释,梅曾亮就是在梅冲《离骚经解》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求通君侧之人”之说的。

三、梅冲对其子梅曾亮的影响

至今学界对梅冲身份的认识仍局限于作为继承其曾祖父梅文鼎的算学后继者。从其著作所涉之领域来看,其《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属经部五经总义类;《庄子本义》、《阴符经解》、《增订事类赋》属子部;有属集部楚辞类的《离骚经解》以及诗文集。从上述四种存世著作亦可看出,梅冲于学多有涉猎,时人推其“博雅淹通”并非虚誉。通过梳理考索其生平和著作大体可推知其学术倾向,早年为世其家学,先后随钱大昕、李潢学习算学,青年时作为袁枚的诗弟子,中年以后曾受业于姚鼐学习古文,一生大部分时间为生计奔走授书课业。

正如梅冲自己所云“指画文艺余,朂以家学继”(《吴门谒钱辛楣先生言象数学有述》),梅冲笃攻诗文,而并不以算学为主业。惜梅冲《然后知斋诗文集》已佚,无法窥其诗文之面貌,现存诗文除上文提到的《诗佛歌》及袁枚编《续同人集》几篇之外,朱绪曾编《国朝金陵诗征》卷二十八录有梅冲《三段碑歌》、《吴门谒钱辛楣先生言象数学有述》、《读书新安华屏击竹庵题壁》、《读黄氏日钞》。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五中有《与梅衷源》,袁枚主要是针对梅冲诗宗韩杜苏三家而指导其师法要宽,宜转益多师、兼收并蓄,“到落笔时相题行事,方不囿于一偏,迨至真积力久、神明变通之后,其中又有我在焉,自成一家,令人莫测其所由来,则于斯道尽之矣”。[7]值得一提的是,梅冲父梅镠古文诗即以韩杜为宗,由此又可看到梅冲师法受父亲之影响。

说来诗文亦是梅氏家学传统之一,黄钺《文峰梅氏重修宗谱序》云:“间于案头,见《梅氏诗略》,披阅一过,益悚然,一家人文之盛有如此也。”可见梅氏家族有内部自编的诗册。梅文鼎工于诗文,著有《绩学堂文钞》六卷、《诗钞》四卷,所作诗文已为时人所称。梅瑴成第三子、梅冲之伯父梅鉁,字二如,乾隆庚午副贡,工于古文。姚鼐有《梅二如古文题辞》,称其文“有高格清气,异于世之为文者”,惜其刚过不惑之年即卒。上文已述梅冲父亲梅镠亦工诗文,梅曾亮诗集中有《书示张生端甫》一诗,其中有诗句云:“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缏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8]可知梅曾亮幼年曾得祖父梅镠授书,而梅镠又重点培养曾亮对文学的体悟和感受力。

关于梅氏诗文方面的家学传统对梅曾亮的影响,学界多有忽视,多认为梅曾亮是受其舅侯子有和母亲侯芝的教诲。其实,其父梅冲对其影响亦不容忽视。嘉庆九年(1804)梅曾亮十九岁时,歙县程恩泽来江宁乡试,梅冲读其《咏史》诗后对梅曾亮说:“汝见程公子诗乎?渠长汝一岁耳。”这一年,梅冲馆江西巡抚署,曾亮随往,梅冲课秦承恩之子秦远亭,曾亮及汤子燮、帅子文同受书。第二年即嘉庆十年,梅冲试礼部至京,曾亮亦随往。可见,梅曾亮青年时期多次随父出行,并同他人一起受业,受其父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梅冲在《然后知斋经义答问》“问今之学者有汉学宋学之分,宜何从”中答曰:“学而别之曰汉曰宋,固非圣门之所谓学矣。……每观记诵该博之士,其考据精核处未尝不得圣人之意,而有时支离乖谬则迥出情理之常,岂非失其本心之明,而是非黑白终未了然也哉!并有博极群书,而立身制行、处事应物或反不及常人,甚至为文,亦不如空疏者,则有闻有见之不可为有知也,明矣。善学者,固有所以自处哉!”可见,梅曾亮不拘于汉宋的治学倾向与其父梅冲亦是一脉相承的。

[1]李应泰,章绶.宣城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67,216.

[2]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40-641.

[3]蒋启勋,汪士铎等.续纂江宁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211.

[4]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罗士琳.畴人传续编[M].台北:世界书局,1982:676.

[6]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9:148.

[7]袁枚.小仓山房尺牍[M].上海:世界书局,1936:246-247.

[8]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62.

I209

A

1671-5993(2017)01-0093-05

2017-1-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W033)阶段性成果。

陈欣(1983-),女,黑龙江萝北县人。文学博士,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

猜你喜欢

嘉庆袁枚
从嘉庆元年继德堂观戏谈起
嘉庆时期继德堂「小迷宫」陈设小考
嘉庆时期味馀书室的功能与陈设
英国发现清代嘉庆朝南海县衙告示考释
再也不怕了
一百顶高帽子
袁枚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袁枚的高帽子
清中期女性的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