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与春秋体系的德、礼思想对比研究
2017-03-29魏雪涛李德山
魏雪涛,李德山
(东北师范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吉林 长春130024)
《尚书》与春秋体系的德、礼思想对比研究
魏雪涛,李德山
(东北师范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吉林 长春130024)
本文通过对《尚书》与春秋体系的思想研究,发现二者有着极为相似的“德”“礼”思想。本文对“德”“礼”思想进行溯源,以求得《尚书》与春秋体系“德”“礼”思想相似的原因。
尚书;春秋体系;德;礼;楚简尚书
《尚书》《春秋》及其三传有共同的“德”“礼”思想特征,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尚书》在流传过程中被编改,二是古文《尚书》是一部伪书。本文讨论的《尚书》含有古文《尚书》,以消除争议[1]。
一、《春秋》的“德”“礼”思想体系
《春秋》及其三传的思想核心是宗法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礼”与“德”。
《春秋》崇尚“礼”制,这种制度是宗法制下的等级秩序与原则,任何阶级不能逃避,违背就要受到谴责:
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2]
“礼”的政治等级化维系着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举例如下:
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2]
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立武宫,非礼也。[3]
“礼”具有绝对的形而上学性质,保护宗法制度下的血缘尊者与政治尊者。“理”不能违反“礼”,这是维护宗法制度的表现。如庆郑事件:
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2]
十一月,晋侯归。丁丑,杀庆郑而后入。[2]
“礼”的思想核心是维护宗法制度的尊卑、义务、责任。《春秋》引用文献《礼》来说明“德”“礼”关系,“礼”制的原则依据“德”:
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2]
“德”作为宗法制度下的核心指导思想,要求君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2]
周代的道德思想包含道德史观与决定论,认为德关乎国家的衰亡,这也是人治经验的深刻总结: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2]
“德”是体系化的社会态度和政治态度,包含着不同社会关系下人应该遵守的心理态度,例如“忠”“孝”“义”“信”。这实际上是用“德”将社会的各个方面秩序化,也就是“道统”的开端。一般来讲,“德”的核心维护对象是政治尊者与血缘尊者,如《左传》的“德”倡导为政治尊者复仇、维护君主尊严:
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3]
周代统治者认为德政要将人民作为保护的对象,如:
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周代统治者又将“天”“命”与“德”结合在一起,认识到人民的重要,如: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2]
庆氏不义,不可肆也。故《书》曰:“惟命不于常。”[2]
“德”与“礼”制融合为一体,“德”与“天命”并齐,标志着西周思想的成熟。同时,《左传》大量引用《尚书·周书》的字句表明二者有紧密的思想继承关系。
但是,古、今文《尚书》的其他部分和春秋体系的“德”“礼”思想高度相似,显得过于突兀。
二、春秋体系与《尚书》思想的相似性
(一)《夏书》与春秋体系对比
《夏书》与《春秋》体系的“德”“礼”思想有相一致的地方。如在崇尚道德方面: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4]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4]
苗族部落的叛乱因被大禹的德折服而平息,具有道德史观的特征。古文《尚书·舜典》表现了极强的天人感应: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不仅如此,在《舜典》中还出现了“五教、五典、五品”的概念。孔安国的《尚书正义》中解释这三个概念,分别如下:
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敬敷五教:“布五常之教。”
五品:“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
原来“五品、五典、五教、五常”的含义是一样的,就是五种道德品质。《舜典》有这种体系化的道德理论是可疑的。奇怪的是,春秋体系中也有类似的思想:
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2]
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不可旷年无君;缘孝子之心,则三年不忍当也。[3]
并且,《左传》中也有道德史观:
《诗》曰:“唯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2]
《夏书》中的“礼”和春秋体系十分相像。《夏书》中有关礼的文献如下: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4]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4]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4]
这些文献描述的夏代与夏代以前的礼制几乎与周代一样完善,与春秋体系极为相似,由此可见其中的问题。
(二)《商书》与春秋体系对比
《商书》中“德”的思想体现为:
先王帷时愚敬厥德,克配上帝。[4]
《商书》的“天命”思想是以德为核心的,例如:
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4]
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4]
但是,今文《尚书·盘庚》的“天命”意志相对更强: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4]
再看“礼”制,《商书》文献强调“礼”是治国的重要要素: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4]
以上可见古、今文《商书》与春秋体系的思想相似。
(三)《尚书》思想问题
古、今文《尚书》中的《商书》与春秋体系中“德”的思想完全吻合,这与王国维的“商周变革”理论是矛盾的。
《盘庚》有“天命”取决于“德”的文字:“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甚至有重民思想的文字:“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4]
除了《盘庚》的记载外,今文《尚书》中的《高宗肜日》《汤誓》都出现了“德”的概念。但是,已有学术思想表明,在西周以前并不存在德治思想。
商代的“礼”制主要体现在祭祀方面,夏代的“礼”制是否如《今文尚书》中说得那么完善是有疑问的。此外,“五声八音、五典五惇、五服五章、五刑五用”等数字化的描述被认为是商周的产物[5],不应该存在于夏代。
从这几点来看,古今文《尚书》的“德”“礼”思想可能与后人所作的修改有关。
三、“礼”与“德”思想溯源与思想相似问题
(一)“礼”制溯源与思想相似问题
器物可以作为“礼”制的佐证,《尚书》《春秋》中都有礼器的出现: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4]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3]
偃师二里头和洛阳东干沟遗址是夏代文化类型的代表,其中出土的青铜器的类别有装饰品、乐器[6],这说明“礼”制已经产生。
二里冈遗址作为殷商前期青铜器文化的代表,出现了各种带有“礼”制色彩的青铜器[7]。商代中晚期以妇好墓最为典型,青铜礼乐器更加丰富[8]。“商朝后期具有相当发达的青铜文明,在前期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飞跃和升华,达到了中国青铜时代铸造青铜器的高峰。”[9]
商代祭祀的祭品繁多而珍贵,分类准确[9],礼仪浩大而繁琐[10]。“祭祀的秩序化是商王朝对天的绝对意志崇拜和祈求的最高体现,以及对血缘等级秩序、社会伦理秩序的家国体系维护的表现”[11]。这表明此时的“礼”制已经涵盖政治、伦理、社会关系等方面。
周政权建立之初使用商“礼”。“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4]王朝本身的“礼”还没有定型:“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4]所以,商、周的“礼”制继承关系是确凿的。
(二)道德思想溯源
1.殷商的“德”思想
商代甲骨文中类似“德”的文字,根据李孝定列举的材料表明,在甲骨辞片用循、征可以连读,实际上不是“德”字[12]。晁福林的研究表明,商代的社会结构是氏族部落形态,通过祭祀本族、外族的祖先来维护统治。以上表明,商代没有关于“德”的思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前文《盘庚》中关于“德”的思想不符合商代社会的历史面貌。
王国维先生指出,有“德”与无“德”是商、周的重要区别,商朝是无“德”的宗教王朝。葛兆光也指出:“在他们的观念中,显然以为‘帝’对任何事物的支配都是直接的、任意的、无条件的,因而是人所无法捉摸、不可把握的,这当然不可能容纳人的认识、人的主观努力。”[13]
所以,笔者认为不仅《盘庚》中关于“德”的思想不符合商代社会情况,甚至古、今文《商书》中关于“德”的思想都受到了后世的影响。
2.周朝的道德思想
周朝时,“德”字出现在重要的青铜礼器上:
唯王恭德谷天。[14]
王显文武,皇天弘厌厥德,配我有周。[12]
这种突兀的文字符号的产生表明,商、周更替时出现了思想意识革命,周朝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因此轻鬼神而重德。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是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故克殷之后尤兢兢以德治为务。”
西周时“德”的思想推动了政治思想的飞跃,《左传》中“德”的思想和“礼”制融为一体,完善了宗法制度。夏、商思想不应有后世政治思想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夏书》《商书》中“德”的思想是后世改写的产物。
四、编改与伪书对本文问题的影响
(一)今文《尚书》、清华简《尚书》与编改问题
多数学者认为《今文尚书》性质可靠,不是伪书。同时,清华简《尚书》也被认为是真实可靠的文献。所以,结合《今文尚书》与清华简《尚书》进行对比研究,既可以加强对今文《尚书》的认识,又可以探寻真实的《尚书》与春秋体系思想一致的原因。
清华简《金滕》和今文尚书的《金滕》高度吻合[15],也有台湾学者持否定观点[16]。但就整体而言,两篇《金滕》的内容差别较小。
首先看《金滕》中“德”的思想内容:“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这表明《周书》与春秋体系的思想承继关系是可靠的。
清华简的《唐虞之道》具有比较价值,有学者指出:“《唐虞之道》文句、内容很多与今文《尧典》及《论语》、《孟子》相近”[17]。
《唐虞之道》中“德”的思想内容与春秋体系相似:“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施,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但是,其中又出现了法家的刑罚、力战思想:“皋陶入用五刑,出载兵革,罪轻法(也。虞)用威,夏用戈,征不服也。爱而征之,虞夏之始也。”援法入儒现象说明《唐虞之道》为后代所作,与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思想相矛盾,这说明在当时《尚书》篇章是经常被改写的。
改写方法通常是增饰,这里以《盘庚》为例子。《盘庚》中“德”的思想内容不应和《孟子》的仁爱思想一样细致完善,例如:
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4]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的内容过于突兀,笔者认为这是后人在原文中加入的,说明改写的方式大多是增饰。
《周书》中也有大量的增饰痕迹,其文献《保训》中出现了“中”的概念,这里对比《孟子》: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对比《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笔者认为,“中”是后世的增饰。《保训》中出现的“阴阳”“名实”等词,笔者也认为是增饰现象。
综上所述,后世之人对《夏书》《商书》《周书》的编改,造成了三者与春秋体系在思想上一致。
(二)古文《尚书》与伪书
《尹诰》是清华简《尚书》的篇目,对应的是古文《尚书》中的篇章《咸有一德》。学者对比两篇文章,发现文字严重不符。很多学者确定了古文《尚书》的伪作性质,但也有学者持反对观点[18]。
《尹诰》已经产生了重民思想,如:“尹念天之败西邑夏,曰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其众,非民亡与守邑,阙壁作怨于民。民复之用离心,我捷灭夏”[19]。
《咸有一德》中有15个“德”字,商代不因该有德治思想,说明《古文尚书》是伪书。
有学者认为清华简《傅说之命》对应《说命》。但有学者在对比后发现《说命》有部分内容出现在《国语·楚语上》《潜夫论·五德志》《礼记·缁衣》中。除了这些语句之外,《说命》其他部分与《傅说之命》完全不同。《傅说之命》就内容而言,体现了完全的天命意志,没有道德思想出现,这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中的理论是一致的。
“惟殷王赐说于天,用为佚仲使人。王命厥百工向,以货徇求说于邑人。惟射人得说于傅岩,厥俾繃弓,绅关辟矢。说方筑城,縢降庸力,厥说之状,鹃肩如惟。”
所以,笔者认为《傅说之命》是一篇客观地反映商代社会面貌的文献。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伪书性质决定了《古文尚书》带有后世的“德”“礼”思想,这也是《古文尚书》和春秋体系有同样的“德”“礼”思想的原因。
[1]杨善群.辨伪学的歧途——《评尚书古文疏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尚书校释译论.刘起釪[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吉研究所.惬师二里头遗址新发现的铜器和玉器[J].考古,1976(4).
[7]安志敏.一九五二年秋季郑州二里冈发掘记[J].考古学报,1954(8).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一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1961(2).
[9]杜延松.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述略[J].史学月刊,1989(1).
[10]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华传统宗教综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1]齐文新,王贵民.商西周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2]李孝定.甲骨文集释[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
[13]冯达文.早期中国哲学略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14]洪家义.金文选注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15]黄怀信.清华简《金滕》校读[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3.
[16]程元敏.清华楚简本《尚书·金滕篇》批判[J].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12(九、十合辑).
[17]王辉.由郭店楚简《唐虞之道》说到《尚书尧典》的整编年代[J].古籍研究,2000(3).
[18]姜广辉,付赞.清华简《尹诰》献疑[J].湖南大学学报,2014(3).
[19]黄怀信.由清华《简尹》诰看《古文尚书》[J].鲁东大学学报,2012(11).
2017-01-06
魏雪涛(1991-),男,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李德山(1964-),男,教授,从事东北民族史研究。
K22
A
2095-7602(2017)07-00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