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法智慧与人格和谐及其对大学生教育的价值
2017-03-29陈燕
陈 燕
(岭南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7)
禅法智慧与人格和谐及其对大学生教育的价值
陈 燕
(岭南师范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7)
禅法的了义境界是超越二元、成就二元,即主客的不执与和谐,本质是对人生命本性的洞察,意味着智慧与人格的高度协调,其对大学生教育的价值在于为他们的人生注入生机活力,使他们既不违现实,又能超越现实,最终成为心灵和生活更和谐的人。
禅;智慧;人格;和谐
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1]在建设中国梦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精神特质,力图从传统文化中探寻瑰宝,以解决当代中国人深层次的心理需要。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禅宗思想,探讨禅法智慧与人格和谐及其对大学生教育的价值。
和谐指多样性的统一,是异质要素有序和有机的结合。和谐意味着不否定任何一极,当异质要素高度协调时,就显出和谐。生命的和谐也一样,需要在吾我、人我、法我之间保持必要张力,不被任何要素限制,从而达到一种微妙和动态的平衡。在现实中生命获得自在,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禅,梵语为“禅那”,出于《圆觉经》第七章:“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2]此语的意蕴为自他、善恶、高低、顺逆,乃至世间万法,本无自性,皆如幻化,理应不执,这样即可断除烦恼,回归自己本具的清净圆明觉体,而得“寂灭轻安”,即实现生命心灵的自在。可见,禅宗的本性就是和谐,它把积蓄于每个人身上的所有能量从容、淡定地释放出来,使人看清生命的本质,而免于浮躁或扭曲,使人具有从容、互爱、快乐的能力,亦可见禅法的和谐是甚深的智慧与人格的和谐。
唐代宗密大师对“禅那”有这样的解释:“此云静虑,即虑而静,故无散动,即当定义;即静而虑,故非无记,即当慧义。”[3]可见,禅法具有辩正统一的两个命题:一为静,能使心无杂乱,心无烦恼;二为虑,非是无记而拒绝一切作为,而是有作有为,这就是佛陀所谓的“精进”,不同的是所作所为中应有超越,不被物质所迷,不被功名所惑,不被自他所累。可见,禅法的和谐是一种活泼的生活态度。
禅宗在中国的形成始于菩提达摩,后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再后有五家七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互消化。禅宗第一祖庭少林寺有一款碑刻,上面有二个人的侧面像,分别代表儒和道,两张侧面像又合成一个人的正面像,代表佛家,可见其代表的是释、道、儒三位一体,亦可见禅宗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融通中国文化中的入世出世之生命精髓,雅俗兼取,儒道并用。禅宗是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分支。在传统文化中寻求“和”的力量,在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的精神家园,必然离不开研究禅法的和谐本质。
大学生承载了生存压力和生活欲望,普遍对贫富、高低、顺逆的分别感受强烈,内心的朴素、旷达、从容日益缺失,浮躁、焦虑、烦恼等负面情绪随处可见。这种散乱、失衡使他们不能较好地领略生命自在和谐的能量与活力。大学教育也走进了尴尬的境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几乎成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人格与生命内涵的学习成了附加品。这种失落使课堂缺少生机与情怀,使学生未能将内在圆成的智慧激发出来,使学生无法体会人生的温度。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的智慧、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正如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是作为一个专家。”[4]
二
治学与修身应该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生命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建立,离不开吾我、人我以及法我的和谐。禅法通过这三种和谐,探求人生与整个宇宙的真实关系。禅法智慧与人格和谐可给大学生以教育启示。
(一)吾我关系的和谐是禅宗生命精神的极则
禅宗生命精神的究竟是回归一个无执清净的自我。因此,禅法的精髓是自我的重新确认,是自我执障的革除。去尽一切的伪妄,则是一个晶莹光亮的真实自己。因此,大学生失落、烦恼、障碍的最内在根源是自我的迷失、真实的迷失。在迷失中,人异化了自己,变得只能依靠外界来审视自己,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于是,不满、埋怨、迁怒此起彼伏、挫败连绵。这种吾我关系的失衡,使生命日益枯竭和衰弱。禅法的本质是让人回光自照,心明境亮,由此而洞察生命本来的丰盈,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禅之“于念离念,于相离相”[5]353,能使人在需要和想要之间保持微妙和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身心的从容自在。
“佛学的第一步,在首先完成人格,好生地做一个人。”[6]禅宗以清净本性为自我之性。人们难免求名为利、自寻烦恼、迷失本性,使真正的自我失落。禅宗并不否定人类在物质财富与生活必需上的追求,但此追求有着不同的格调,它是生活中任何时刻都不受束缚所累的满足、平和、快乐。禅宗中所谓之“我”,非执取知识功名、征服人事物质之妄“我”,而是离尘超物、磊落光明之真“我”。禅宗认为,要在为救度自我和众生的献身中体现出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如此才能获得真实的“我”,获得圆润自在的人生。以个人身心欲求为中心的妄执之“我”,则把自我完全封闭在世俗中,用尽心机,只能终日烦恼,而陷入空虚迷失的人生。禅宗度己利人的慈悲精神和崇高境界可为大学生提供借鉴。
(二)人我关系的和谐是禅宗同体大悲的究竟体现
“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7]于我而言,任何人并非实质客体,他(她)并非与我对峙,而是与我无别同在。禅法从来没有隔开我与非我的幕障,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不存在相争相非,而是兼容尊重、共存共荣。大学生常有的问题是少自省、多责人,由于有偏倚,不能保持积极的状态,不能感受从容、平和、满足。禅法认为,人即我,我即人,只有别人解脱,才有自己解脱。人我的不偏倚,让人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看人事,在超越人我的滞障中具有宽大和仁爱的能力。现代社会是充满生机和矛盾的,大学生难免会被各种矛盾、困惑、烦恼缠绕。自身的欲望和激情,有时会损害自我和他人,影响人际的关系,妨碍社会的和谐。
四摄六和敬思想是禅教化他人的准则。四摄法指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布施指舍财、舍法、舍一切;爱语是以人们欢喜乐受的语言开示或劝导别人;利行是做利他的行为,给他人帮助、信心和欢乐;同事是指做到与信众同甘共受。四摄思想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保证人的心理健康。六和敬思想同样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外同他善,称为和;内自谦卑,称为敬”[8],蕴含着平等、和谐、谦恭和爱护的精神。六和敬具体是指:身和同住,即在平日里互相照应,和乐相处;口和无诤,即在语言上和雅无忿,恳切善顺;意和同悦,即在精神上志气愉悦,意业清净;戒和同修,即在仪轨戒条上遵守规范,平和共持;见和同解,即舍去执着分别,保持见解一致而共同领悟;利和同均,即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平等受用。禅学中蕴含着和谐理念,如美国精神医学专家贝诺瓦所说:“禅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宇宙观’;与其说是一种哲学体系,不如说是为实践而成立的一种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做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9]这种宇宙观几乎涵盖了人际关系的主要方面,大学生若能从中学习体会,就能实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尊敬待人、慈悲待人的良好精神人格塑造,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禅宗无遮大智的根本落脚点
禅法的极处是回归自己,这种回归并非无记顽空、拒缘断事。禅之宇宙观为人法(社会种种)一体、人法圆融。因此,自性的回归是一个应万缘而超越万缘的过程。在这种理趣中,人回到与世界未分离时的纯真状态,对任何事物,不彰不遮,真诚发露,智慧发露。人的心灵从此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格调进行运动,丰富、平和、快乐,生命更新,春花更美,一切和谐妙美,生命不带任何矫伪,任何事物不再因我的妄执而扭曲,人也变得仁让和雅,在随缘自在中享受生命以及生命成就的一切。
禅之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其真如自性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含义:一是体性空,即历历孤明的清净心体;二是方便空,即万事万物在回归自然中繁兴繁作,合而言之,一切的一切达到圆融一体的和谐境界,如佛陀言:“若无尘劳,佛道不立”[10];如惠能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5]351此时,客体不再是客体,它从不与我对峙,而是与我同在,天地山河不再因我妄我执而扭曲变形,如英国诺曼裴耐斯教授所说“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它并不是错误地把我们领向愚人的天堂,也决不用所有的那些虚构的恐惧和罪恶感来威胁恐吓、折磨摧残我们。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11]
三
太虚大师言:“佛教,并不脱离时间一切因果法则及物质环境,所以不单是精神的;也不是专为念经拜忏超度鬼灵的,所以不单是死后的。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改善人生的生活行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断地向上进步,这才是佛教的真相。”[12]
禅是一门运用超越对立的思维方式,摆脱束缚、体悟心灵自由和谐境界的学问。其根本内涵是主观和客观的和谐统一,即不执二元(主客),成就二元(主客)。本文即以此中道要义,让学生从二元对立,主客皆执,以获取知识、征服对象为人生主线的心灵异化和精神困窘中挣脱出来,体会二元无缚、主客皆就的生机勃勃的生命本性,恢复先天本具的自在自如智慧。让学生从禅慧的启迪中拥有明亮的道德人格,重建生命的价值体系,弥补狭隘专业教育和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生命失衡和人格散乱,让其内心不断圆润、充实,在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中能时刻啜饮生命之本源、坚持初心,努力做一个“心灵旺盛”的人。
[1]习近平.在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2]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918.
[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9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559.
[4]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5]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
[6]太虚法师.太虚大师全书:第1卷[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第204.
[7]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465.
[8]法界次第初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693.
[9]徐朝旭.论禅宗心法及其与西方冥想观的异同[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56-60.
[10]永明延寿.万善同归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974.
[11]谭素芬.中国禅学的心理健康思想探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2:17.
[12]黄夏年.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太虚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48.
2017-01-1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创伤后应激障碍者闯入记忆的影响因素、认知神经机制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GDCXL01);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禅法智慧与人格的和谐及其对当今大学生的价值——以湛江市大学生为例”(ZJ16YB08)。
陈燕(1966-),女,教授,从事传统文化之佛禅研究。
B948
A
2095-7602(2017)07-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