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张培基《白杨礼赞》英译
2017-03-29季媛媛
季媛媛,李 瑛
(西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39)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张培基《白杨礼赞》英译
季媛媛,李 瑛
(西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39)
生态翻译学在中国是由胡庚申首先提出来的全新翻译学理论,为解释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以张培基翻译的矛盾《白杨礼赞》英译本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4个角度(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进行深度解读,以此检验生态翻译学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度。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分析表明,生态翻译学对张培基翻译的矛盾《白杨礼赞》的解读完全可行,其译本被目标读者所接受正是因为其积极遵循生态翻译学原则的结果。
生态翻译学;《白杨礼赞》;和谐统一;译者中心;适应/选择;译有所为
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莱斯在其经典之作《翻译批评:潜能与局限》一书中指出,“文本分类是选择不同翻译标准和批评标准的依据”[1]2。可见,文本类型影响译者翻译,莱斯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类:“注重内容的”文本,“注重形式的”文本和“注重吁请的”文本[1]25。本文所选的矛盾《白杨礼赞》属于第二种类型,是注重用语言的恰当形式(如音韵、词汇、句法等)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语言的美学功能的散文。
《白杨礼赞》是出自大文学家茅盾之手,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典范作品。它不仅思想深邃、意境优美,而且结构严谨、富于变化,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2]56
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有利于外国读者了解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的思潮,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本文将利用胡庚申提出来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来分析张培基翻译的矛盾《白杨礼赞》英译。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是一项探讨文本生态、翻译生态和翻译群落生态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4]96, 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5]2。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原则是适应和选择转换,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该理论明确提出“译者中心”,认为译者要“译有所为”,使原文和译文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和谐统一”,最终实现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本文试从生态翻译学的四个角度分析张培基翻译的《白杨礼赞》所体现出来的生态翻译理论。
1 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而这种“和谐统一”的理念体现在翻译过程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这种理念在张培基的翻译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白杨礼赞》第一段为例。首先,做到了“三美”(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的和谐统一。在内容上,原文第一句开篇点题,直抒胸臆;在形式上,原文用了否定形式和感叹号来加强语气,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和作者对它的无比喜爱之情;原文的风格简短精悍,铿锵有力。张培基在翻译的时候在内容上用了动词“sing”,生动传神,把作者对白杨树的喜爱、钦佩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最后一句用了归化策略(归化策略是要把原语本土化),把最后的“我赞美白杨树!”译为“Let me sing its praises.”,而不是“Let me sing the white poplar”,因为“sing sb’s praises”是固定的英语短语,这样用更容易被目标语读者理解,同时让他们感觉到有一种亲切感;在形式上保留了原文的否定语气;在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再者,张培基等在《英汉翻译教程》中指出“忠实与通顺相辅相成。”[6]毫无疑问,张培基将忠实与通顺这两个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例如:
原文:黄与绿主宰……着汽车在高原上行驶。
译文:The boundless…on the highland.
1)原文由5个小分句组成,括号里由两2个小分句组成,张培基的译文也是由5个小分句组成,括号里由2个小分句组成;2)原文前3个小分句比后面的分句简短精悍,张的译文与之相对应;3)译文在翻译“坦荡如砥”时同原文一样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4)原文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一望无际、色彩鲜明的高原画面,读起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张培基的翻译读起来也有同样的效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张培基在翻译的时候遵循“忠实”的原则。
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张培基在翻译时实现了两者的完美转换。汉语的前3个小分句意思相对分散,给人遐想的空间,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就难以理解。张培基在翻译时根据句意把它们组成一个完美的句子,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这样对目标语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就会通顺的多。而在译“坦荡如砥”时,张培基用了归化策略里面的意译法。意译法就是能够站在目标语读者的立场上解释原文中难以为目标语读者所理解的表达。据此将“坦荡如砥”这个成语转化为白话文的意思——“平坦得像一块磨刀石”,使其变得通俗易懂,然后再根据白话文的意思把它翻译成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英语——“flat like a whetstone”,即使文章变得通顺简洁,又保留了原文的意思,把广阔平坦的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在翻译“这时如果不是……提醒了你”时用了英语中的虚拟语气——“Were it not…”,正好和汉语中的条件句对应,这个句型表示对现在事实的假设,所以张培基在翻译时省略了与之意思相同的“这时”,这种翻译方法叫做“减译法”。在翻译括号里的句子时,用了替代法,用了特殊疑问代词“which”代替了“这些山峰”,使得译文读起来连贯、通顺。从以分析可以看出张培基在翻译时遵循“通顺”的原则。
通过对张培基的译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他在翻译原文的时候遵循了“忠实和通顺”的原则,而且在翻译的时候做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使得译文同原文一样具有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读起来宛如原作,遵循了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
2 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
胡庚申认为“译者中心”的翻译理念把活生生的、感性的、富有创造性的译者推向译论的前台,使翻译理论建立在真实的、具体的译者基础之上[7]8。“译者中心”主要体现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等具体操作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创造性,面对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翻译者就会有不同的翻译版本,这和译者的生长环境、经历、爱好、性格、对原语和目标语的掌握程度等息息相关。例如同样都是翻译《白杨礼赞》,张培基的翻译和张梦井、杜耀文的翻译却不同。
3 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7]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转换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3.1 译者对社会、读者、作者和自己等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选择
选择翻译中国现代散文是张培基对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主动适应所做出的选择。他把翻译散文当成了一种乐趣和爱好,同时,把自己的爱好和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当时很多戏剧、小说、诗歌等被翻译成外文,让国外的人了解了中国文化,而唯独散文被冷落了。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外国人也迫切想了解中国五四运动以来散文的发展思潮,于是他收集了五四运动以来各个名家的散文并将他们译成英文,张培基的这种做法是适应社会和国外读者的需求所做出的选择。茅盾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白杨礼赞》,他想歌颂中国共产党,但是迫于当时的政治迫害和舆论的不自由,于是采取了含蓄的写作手法。张培基在翻译时,适应作者的需要,也采取了含蓄的手法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种做法是适应读者的需要所做出的选择,他选择翻译中国当代散文是适应自身能力所做出的选择。首先,他认为中国当代散文具备可译性。而且只有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原文的蕴含意义,然后使译文能充分地展现在目标语读者面前。其次,他认为自己的中英文水平有能力翻译散文,他早年的经历和积累的经验使其具有翻译中国现代散文的素质和能力。
3.2 译者对“三维”(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
首先,译者对语言维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词汇、句法、修辞、结构形式等层面上。在词汇方面,张培基在翻译四字词组时选用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不拘泥于原文,灵活多变,给文章增加了美感。例如:无边无垠——boundless。对于原文出现的叠音词张培基在翻译的时候选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来适应原文,使其与原文一样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音律美。1)尾韵法,如枝枝叶叶——branches and leaves;2)简化表译法,如:紧紧——close;3)意译法,如:恹恹欲睡——weariness,他在对动词的选择上,化静为动,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增加了文章的动态感,适应了原文蕴含的表达。如,涌——call up。在句法方面,张培基的翻译都遵循英语的句法表达习惯,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认知结构,没有晦涩难懂、复杂的结构,读起来通顺、自然,就如目标语者所写。例如原文第一段的第二句话是按照英语的“let” 的句法表达所写,“let+sb+do+sth”。在修辞方面,张培基在翻译的时候尽量保持原文的修辞手法,展现原文的艺术效果。如,在翻译“当你在积雪……那种精神和意志”时,原文和译文都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采用反问的语气将白杨树与其象征的精神联系起来,突出了文章的主旨。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感情层层递进,突出了作者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树一样的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在结构形式方面,原文采取了收尾呼应的结构形式,突出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而译文也选用了原文的结构形式,并且如原文一样在表达上有略微的改动。
其次,译者对文化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对于原文出现的“麦浪”,作者用了解释说明的手法来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站在目标读者的认知结构上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让目标读者更加清楚明白。
最后,译者对交际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为实现交际意图而采取删除次要信息或增加补充性信息等手段。
虽然本文对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作了区分,但是两者的区分并没有那么明显,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甚至同时发生,例如译者对社会既可以是适应性选择,也可以是选择性适应,或者两者同时发生。
4 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
生态翻译学基础理论中提出的“译有所为”,从内涵上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译者从事翻译的主观动机;二是翻译出来的东西的客观效果[7]。主观动机可以是在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荣誉、生存等。客观效果是译者的所为对别人或社会等产生的意外效果。如,张培基在翻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时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以及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但是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他翻译的散文有利于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在中国非常畅销受欢迎。于是,他在前言上直接加上《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中国大学生及英语爱好者学习英语的“一本不是教材的好教材”[10]。
5 结语
通过以上对张培基翻译的《白杨礼赞》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对翻译过程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张培基翻译的《白杨礼赞》之所以成为一篇佳译,与张培基以“译者为中心”发挥主观创造性,将形式美、内容美和风格美统一起来,将忠实与通顺等翻译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息息相关,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对语言所进行的“选择/适应”转换密切相关,与译者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目标深深相关,最终译者实现了“译有所为”,使《白杨礼赞》在历史长河里得以“适者长存”。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张培基在翻译《白杨礼赞》时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把“扑”译文“all you see before you”,把“潜滋暗长”译为“coming up”,把“力争上游”译为“aim high”,笔者感觉没有把动词的那种细微的动态感及所表现的生命力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外,张培基漏译了文中的一句话——如果美是……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总的来说,张培基翻译的《白杨礼赞》仍然是一篇佳译。
[1]REISS R.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彭康.《白杨礼赞》的结构美[J].语言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0(3):56.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150-157.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8(6):96-99.
[5]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6]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7]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5-9.
[8]张梦井,杜耀文.中国名家散文精译[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9]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1-15.
[10]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An Eco-translatological Perspective on Zhang Peiji’s English Translation ofTributetotheWhitePoplar
JIYuanyuan,LIY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
Eco-translatology is a new translation theory proposed by Hu Gengsheng in China,which provides a brand new for explaining the phenomenon of transla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eco-translatology,this paper analyze Zhang Peiji’s English version ofTributetotheWhitePoplarwritten by Mao Dun from four aspects(1.A unified and harmonious system of translation ecology;2.Translators’ subjectivity;3.Translation adaptation and translation selection;4.Translators’ pursuit of making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easily accepted by the target readers) to testify eco-translatology’s interpretation power of the translating process.The research of the four aspects above proves that the interpreting of Zhang Peiji’s English version ofTributetotheWhitePoplarwritten by Mao Dun is completely feasible,the acceptability of English Version by target readers is the production of Zhang Peiji’s active adapta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eco-translatology.
eco-translatology;TributetotheWhitePoplar;a unified and harmonious system;Translators’ subjectivity;adaptation and selection;successful translation
10.13542/j.cnki.51-1747/tn.2017.02.020
2016-11-02
季媛媛(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电子邮箱:1437163176@.com。
H315.9
A
2095-5383(2017)02-00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