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
2017-03-29刘立国
刘立国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校企合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
刘立国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十二五”期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结合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和骨干校建设实际,搭建了校企合作新平台,构建了以系部为主体的“学院—系部—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新模式,形成了“校企共建、全程监控、动态反馈、持续改进、循环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建设思路、具体措施、实施效果、创新性及特色等方面都更加完善,为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为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健全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体系为主线,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校企合作机制体制为重点,以多层级资源为载体,突出质量意识,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以国家级骨干高职院建设项目为契机,搭建了“学院—系部—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新模式,形成了以教学系部为重心的“校企共建、全程监控、动态反馈、持续改进、循环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新体系,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础
2004年,学院成立教学督导室,由教学副院长主管,实现了教学运行管理与教学督导评价相对独立的新体制,学院制订了《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文件及具体工作办法,初步建立了教学督导工作队伍。
2007年,学院成立教育发展中心,由学院院长直管,全方位负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管理,同时引进了ISO9000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新理念,并对学院行政管理文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共制订了36个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修订并制订了《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管理条例》等教学督导工作管理文件,建立了全新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2008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相关要求,以轮机管理专业为试点,建立了船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10年3月通过国家海事局初次审核,取得了船员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和船员教育及培训机构许可证书。
2011年,围绕学院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了校企合作新平台,形成了以系部为主体的“学院—系部—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新模式,聘请了主要合作企业的16名专家和校内30名教师为教学督导员,组建了10个系部督导组(其中8个教学系督导组成员由校内3人、校外2人组成,系主任和企业专家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初步形成了“校企共建、全程监控、动态反馈、持续改进、循环提升”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新局面。2015年,以学院章程建设为引领,重新制订了《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聘任了校内外47名督导员,建立了1个学院督导组、11个系部督导组、8个学生教学信息站,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工作制度、企业走访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并与北京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签署合同开展“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学生毕业半年后跟踪调查”工作。
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与特点
2.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是由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信息反馈4个主要环节组成的闭合系统,因此在构建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应把握好4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质量目标和教学过程管理应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去实施教学系统的运转和执行,而教学质量监控应以教学系统的质量标准为依据,去评价整个教学系统。它们与教学信息反馈形成循环运转,才能组成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基于上述基本思路,2011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特点,学院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以教学系部为中心的“学院—系部—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新模式,逐步形成了校企共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新局面。
2.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特点
根据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特点,逐步完善和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文件,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首先,教学管理过程的任务分解和质量标准制订。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内外实习与实训、多媒体教学、考试命题与阅卷、学籍管理与教学档案管理等。
其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专业与课程建设、教材开发与建设、实训中心建设等。
再次,教学管理过程中明确运行与监控的责任主体为教学系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规定不同阶段不同责任人必须履行的工作规程。
最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重视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监督与控制,不断增强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又要抓住监控的重点,使监控过程简便易行,以保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规范化。
3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运行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新体系正式运行以来,不断完善执行程序,加强过程管理,逐步形成了以目标为方向、以质量为标准、以流程为抓手、以岗位为重点的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新体系。
3.1 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及企业专家任副主任,其成员由教务处及教育发展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专家、教学系部主任、专(兼)职督导员和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下设教学督导办公室(以下简称“督导办”,设在教育发展中心)、学院督导组、系部督导组和学生教学督导信息站。院级督导组人员由教育发展中心、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等有关部门人员及专职督导员组成;系部督导组人员由系部教学副主任任组长,企业专家任副组长及兼职督导员若干名组成;学生教学督导信息站以学生会学习部为主体成立,各教学系相应成立教学督导信息小组,以形成与学院教学运行管理相配套的“学院—系部—学生”三级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机制。
3.2 完善监控制度,确保有效运行
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完善了适应教学质量保障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通过“校企合作、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的原则实现对教学质量各环节的逐级管理和监控。同时学院先后建立健全了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等相关工作制度,对教学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
3.2.1 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一是开展教学运行常规检查。学期初重点检查教师上课和学生到课情况及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学运行是否正常;学期中着重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秩序等;学期末检查主要以“抓考风、带学风、促教风”为重点,对期末考试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二是开展教学效果重点检查。主要检查平时作业批改、学生试卷评阅等。三是开展顶岗实习等专项检查。
3.2.2 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学院领导、系部主任、专业负责人等教学管理干部深入课堂听课,通过听课制度的实施,领导干部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取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指导和改进。
3.2.3 教学信息员制度
按照学校制订的“教学信息员工作要求”,对学生教学信息员的个人素质、工作职责和奖惩办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这一制度的建立,对全面了解教学动态、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教学改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2.4 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组由各系的资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教学督导经常检查教学秩序,随堂听课,掌握有效的教学信息。督导组通过听课、座谈、走访等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同时,制订并实施《系部督导组工作考核办法》,每学年对系部督导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3.2.5 学生评教制度
每学期要求学生填写评教表,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情况评分,评价结果数据统一处理后,由教育发展中心反馈给教师所在系部。同时,各系部督导组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些结果既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参考,也作为系部评价和考核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3.2.6 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毕业生跟踪调查是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基本途径。学校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检查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及时加以改进。
3.3 教学督导工作流程
“学院—系部—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体系中,学院督导办负责制订督导工作制度和计划,负责各系部教学工作的检查和全院性的专项调研及配合各系部督导组解决重、难点问题;系部督导组依据学院教学督导计划制订相应的督导工作实施方案,对本系部的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检查、督促、考评。
4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效果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试运行五年以来,我院在各项工作中处处体现以质量为核心的特色。系部教学督导经常检查教学秩序,随机深入课堂听课,掌握有效的教学基本信息,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系部教学督导工作已成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重要的环节。
4.1 增强了系部领导与教师的质量自控意识和持续改进意识
质量监控系统构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所有教师的自我监控。以往,学院教务处虽然重视对一线教学的质量检查,但系部领导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应付过关,系部领导对教学质量缺乏系统监控。系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使系部领导与教师成为监控或者自我监控的主体,大大增强了质量自控和持续改进意识。
4.2 教学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教学过程各环节和教学结果表现形式的识别,相应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尤其是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更加完善了;加强了教学管理,规范了教学行为;学院实践(验)课组织有序、开出率达到100%,实验课有计划、有记录,实验各环节能够较好得到落实,教学规范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4.3 教师教学满意度不断提升
“学院—系部—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使广大教师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教学行为更加规范。近三年,对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逐年提升。
4.4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校内教学质量运行体系下,通过“三结合、六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21%,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32%。
4.5 企业文化与人文素养的有机融合
机电工程系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下,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6S管理模式为载体,制订了《机电工程系实训基地6S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定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车间设备和工量具等的使用管理办法,全面实施6S管理,成效显著。机电工程系各实训车间按照企业真实环境布置,物品定置摆放,下课清扫设备和场地,设备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师生进入车间必须着工作服,按指定路线行走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习实训必须召开班前会和班后会,强调卫生、纪律和安全,安排教学任务,对实习实训进行总结等。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创新、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轮流当班组长、调度员、工艺员和质检员等,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生产环境。在进行企业生产实习时,按照“一对一师徒制式”跟班介入生产,增强了学生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能。实施6S管理以来,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成绩优秀。2015年,在辽宁省“技师杯”技能创新挑战赛中,王震老师和刘思宇同学获智能制造岛竞赛项目第三名。
5 结束语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创造性地建立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教学系部为重心的“学院—系部—学生”三级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新体制,基本形成了“校企共建、全程监控、动态反馈、持续改进、循环提升”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新局面。现行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体现了校企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新特点,在学院国家级骨干高职院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周忠新.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13-14.
[2]邓君.校企合作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4(2):173-174.
[3]梁珠民,杨昌鹏.提高农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广西农学报,2015(1):63-66.
[4]鲍风雨,杨科举.职业院校“一线三点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以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 2015(9):40.
[责任编辑:陆丽娜]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LIU Liguo
(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Xingcheng 125105,China)
During the " 12th five-year" period, combined wit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backbone colleg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 builds a new platform for cooperation, constructs a new mode of three -level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operation " college -department -student" which takes department as the main body, and forms th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 school enterprise co construction, whole process monitoring, dynamic feedback,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ycle lifting" . The construction ideas, specific measures, implementation effect, innov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re more perfect, which play the assurance role for standardizing school'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vocational colleg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alent training
G717
A
2095-5928(2017)01-14-04
10.16850/j.cnki.21-1590/g4.2017.01.004
2016-11-25
刘立国(1960-),男,辽宁朝阳人,教授,学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