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解读
2017-03-29李健宁夏日光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湖南韶山411301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李健宁 夏日光(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湖南 韶山 411301;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解读
李健宁 夏日光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湖南 韶山 411301;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意象在诗词的创作和赏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使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人类思维过程,从而也为诗词语篇中意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工具。以概念整合理论中的三种概念整合网络模式为分析框架,解析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实时建构和推理机制,将其认知过程动态地展现出来,以期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诗词语篇认知解读所具备的较强解释力。
毛泽东诗词;概念整合理论;镜像型网络;单域型网络;双域型网络
意象作为诗词的诗眼与灵魂,是历代诗学文论所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诗词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进行审美评价的依据。那么,何谓意象?意象通常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是指主观的情意,“象”是指自然客观的物象,意象指的是当主观和客观相互统一,也就是“意”和“象”两个方面通过一定的思维碰撞形成有机整体时所产生的。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它是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协调统一。诗词中的意象通常是情感思想的寄托,主要目的是通过立象寓意来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诗人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寄托在客观事物上,也就是把抽象的情感寓于实际物象,从而形成一种可触可感、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散发出诗词的独特魅力。因此,意象既是诗词的构成因素,又是诗词的本体和神采。
现阶段,在诗词意象分析上,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一般是借助传统修辞学来进行研究,研究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技巧,以及能够达到的修辞效果;也有部分学者从美学出发,分析诗词的美学功能;或从文学角度研究其创作艺术手段及艺术效果;或从翻译学的角度研究其可译性。而概念整合理论可为诗词意象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本文尝试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以毛泽东诗词语篇为研究对象,对意象的在线构建和推理机制作初步探讨。
一、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Gille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心理空间理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实时(online)动态概念,是人们在思考或谈论已知、想象、过去、现在或将来情境时构建起来的部分的、暂时性的表征结构,心理空间的建立依赖于更广泛、更固定的知识框架。[1]简单地说,心理空间就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s)”[2]。心理空间作为一种元素集合,可以包含多种元素。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指的是把属于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相结合所进行的认知活动,它是人类非常普遍的一种认知活动。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人类表层的思维能力背后所隐藏的,即后台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的东西。[3]该理论意在展现自然语言意义在线理解的方法及各心理空间的相互映射过程。一般说来,概念整合至少涉及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 1和Input Space 2)、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各空间之间通过跨空间映射(mapping)和投射(projection)进行对应连接。认知主体有选择地从两个输入空间提取部分信息进行映射并投射入合成空间。[4]类属空间中包含两个输入空间所共同享有的抽象结构,以保障投射及映射可以顺利实现。合成空间除包含类属空间中的普遍结构外,还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并通过自身的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而建立核心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5]层创结构可以创造出原来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信息、新意义和新知识。[6]上述四个心理空间借助相关的投射及映射相互关联,组成一个整体的概念整合网络(CIN),如图1所示。
Fauconnier和Turner明确指出:语言是概念融合的结果。[7]王寅提出,概念整合是人类思维形成、认识世界的普遍认知方式之一,它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问题,如人类为什么会产生想象力,为什么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什么可以理解意义、获得概念,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语言等。[8]以下面这句话为例: This surgeon is a butcher(这个外科医生简直是个屠夫)。在这句话中,surgeon(外科医生)与butcher(屠夫)这两个词所属的认知域不同,也就意味着它们来自不同的输入空间,其中类属空间的结构是:两者所代表的角色都是通过刀来工作。输入空间中的信息通过抽取和映射之后投射进入合成空间,再在合成空间中进行组合、完善与扩展等一系列心理运作产生出新意义,即层创结构,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外科医生的手术十分糟糕。[9]Fauconnier和Turner认为我们能够理解话语就在于我们具有跨越时空的联想能力和复合多个心理空间概念的功能。[10]概念整合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在自然语言中随处可见。[11]
图1 概念整合网络
诗词语篇需要极大的想象力,因此也就更加能够体现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互整合,根据“认知科学证明,想象的关键就在于概念整合”[12]可以发现,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诗词的过程中,其内在的心理空间逐渐得到整合。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对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来创作诗词、意象的推理与含意延伸以及如何通过已有知识揣摩实际意义等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在解读诗词时,首先在读者脑海里出现的是某个意象或某些意象群,然后通过整合形成一种明确的中心思想。我们可以认为先有意象及意象群,然后才产生中心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在诗词语篇中,输入空间就是诗词的意象及意象群,中心思想则是经由组合、完善和扩展等概念整合所形成的新的信息和意义,即层创结构。可以说,意象是诗词语篇中概念整合心理运作的基本单元。
Fauconnier和Turner根据心理空间组织框架,把概念整合网络模式归纳为四个类别:简单型网络、镜像型网络、单域型网络和双域型网络。[13]李良彦在《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的诗性隐喻认知研究》一文中将后三者更名为镜像型拓扑网络、单域型拓扑网络和双域型拓扑网络,并利用这三种网络模式对诗性隐喻意义建构和解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14]本文采用李良彦的分类方法[15],尝试以后三种概念整合网络模式为平台,但仍以Fauconnier和Turner的命名[16]来解析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整合过程和推理机制。
二、镜像型网络的整合模式与毛泽东诗词语篇中的意象解读
(一)镜像型网络的整合模式
镜像型网络的概念整合涉及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含有层创结构的合成空间。[17]类属空间具有输入空间共享的相同组织框架,因此“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通常能够一一匹配,形成对应关系”[18]。Fauconnier和Turner在他们的著作中举了一位哲学教授“与康德辩论”之例,李福印和丁妍[19]在研究中指出该例就是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
以我的观点来看,推理实乃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康德却不这么认为,他提出推理是人类天生的,不过我的应答是,他回避了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不赞成的观点,也就是人类只有天生的思想才具有无穷的力量。对此,我提出的问题是:那么神经群元选择(neuronal group selection)呢?他哑然。[20]
在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输入空间1除了包括哲学教授以外,还有其他元素,如他的论点、看法、言语等;而输入空间2除了康德外,还包括其看法、言语及论点等;类属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共享的抽象信息结构:哲学家们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跨空间映射在康德和哲学教授、他们各自的观点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不同输入空间中的元素经过选择性抽取,投射进入合成空间,再在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等一系列运作形成层创结构:双方进行了有关推理问题的辩论,而哲学教授最后获得了辩论的胜利。
(二)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镜像型网络整合
Fauconnier和Turner认为整合主要指的是概念上的整合。[21]而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非概念性的整合现象。例如,在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所整合的对象即为意象及意象群。也就是说,意象和意象或者意象群和意象群之间的各元素映射产生一一对应关系,由此形成镜像型的整合。如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词中就含有镜像型整合网络。这首词作于1927年春天。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正在篡夺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革命危机四伏。中国共产党内一些人员坚持投降路线,消极对待已经发展起来的工农运动。同年3月10日至17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举行,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联合,通过了限制蒋介石个人独裁的一系列决议。但在投降主义的影响下,会议继续让蒋介石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使他名正言顺地调集嫡系部队在沪宁一带策划“四·一二”政变。中国共产党于4月27日在武昌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建议建设苏维埃政权,但由于投降主义者的反对,不被采纳,毛泽东还被排斥出了大会领导团。当时,毛泽东深深地陷入了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忧虑之中。他来到黄鹤楼,举目远眺,触景生情,心情沉重地吟出了这首词。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即是典型的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这两句集中显示出毛泽东当年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在这两句中,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为“长江水”空间和“心绪”空间。“长江水”和“心绪”具有不同的组织框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在此,相似性构成了两个空间建立跨空间映射的基础。类属空间为“上与下的运动变化”,体现在两个输入空间的映射中,即为“江水的涨”与“心潮的起”互相映射;“江水的落”与“心潮的伏”互相映射。两个输入空间由此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类属空间中的信息是共享的。它包含不同输入空间的相同点,也就是它们的上下运动。上述输入空间的信息经抽取后投射进入合成空间。Fauconnier和Turner在他们的研究内容中指出,层创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完全复制输入空间所得,层创结构有三种生成方式:一是通过对来自输入空间的投射进行组合生成,二是通过基于框架、认知常识等的完善生成,三是通过扩展,也就是运行合成空间。[22]在合成空间里,跨空间映射首先把长江的波浪与诗人的情绪连接起来。概念整合把两个空间的元素和关系组合起来,产生长江中涨落的波浪所伴随的心情的起伏。江水和情绪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具有相同的上下运动的特点。两个输入空间的类比压缩成了其间的相似性。通过完善,我们的头脑里会形成这样的情景:眺望长江中汹涌的波浪,诗人的心境焦虑且不平。在该词的前面部分,我们已经得知,诗人对来自反革命势力的镇压感到心情沉重,并对革命的前途充满担忧。然而,“心潮逐浪高”表明诗人的情绪正在做上升运动,诗人情绪的“起”在合成空间中得以突显。扩展是通过层创逻辑运行合成空间,激活合成空间中新的结构。从长江里上升的波涛中,诗人忧郁的心情得以回转。诗人不再沉浸于低落的思绪中,而是显示出了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此时,面对滔滔不绝的长江,诗人思想感情的潮水随着奔腾的江水而高涨。该概念整合网络如图2所示。
图2“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概念整合网络
三、单域型网络的整合模式与毛泽东诗词语篇中的意象解读
(一)单域型网络的整合模式
单域型网络的概念整合同样涉及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不同于镜像型网络,在单域型网络中,“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不同,只有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被非对称地投射到合成空间”[23]。也就是说,来自其中一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进行投射的那个组织框架的特性决定了整个整合内容的本质。因为,只有一个输入空间提供了相应的组织框架,所以这种类型的投射存在不对称性。李良彦指出,这类概念整合网络经常被用来解释抽象事物。[24]
以下是 Fauconnier和 Turner[25]举的CEO拳击一例:Murdoch knocks out Iacocca(默多克击倒艾柯卡。knocks out:在拳击中,表示把对方击倒,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起来)。拳击空间和商业空间分属两个不同的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在CEO和拳击手、CEO所采取的商业措施以及拳击手的出击、CEO战胜对手与拳击手击倒对方之间进行连接对应。类属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提取出具有一定抽象性的、级别较高的、可以表现事物本质的概念结构,也就是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最后,在合成空间中进行组合、完善、扩展,从而形成新的信息和意义,产生层创结构,即Murdoch在商场上打败Iacocca。整个过程中,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投射是不对称的:两个输入空间中只有“拳击空间”的组织框架被抽取并投射进入到合成空间,最终成为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26]
(二)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单域型网络整合
在毛泽东诗词语篇中,单域型网络整合模式的整合单元同样是意象及意象群。也就是说,意象及意象群对应的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各不相同,而两个组织框架中仅有一个进入到了合成空间。这样一来,两个输入空间中只有一个提供了组织框架,因此这种类型的投射是非对称的。仍然以前面提到的《菩萨蛮·黄鹤楼》一词为例。这首词的第四句“龟蛇锁大江”便蕴含单域型网络整合。
实际上,“龟”是指位于汉阳的龟山,“蛇”是指位于武昌的蛇山。龟山和蛇山隔江对峙,似乎要把滚滚长江阻断。在此处,输入空间分别是动物空间和自然地理空间。其中自然地理空间包含汉阳的龟山和武昌的蛇山;“动物”空间包含龟与蛇两种动物(之形象)。龟山与龟(之形象)、蛇山与蛇(之形象)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和部分相关信息投射进入类属空间,也就是两者拥有相同的发音和书写形式。在合成空间经过组合、完善、扩展等一系列运作之后生成新信息,产生层创结构。组合指合成空间把来自不同输入空间中的信息组合起来,并产生之前两输入空间之间并不存在的新联系。在组合中,两座山被赋予了两种动物的特征,龟山和蛇山已然变成了活灵活现的龟和蛇。这一新联系在整合过程中逐渐变得显而易见。完善指的是从长期记忆、知识结构里提取相关物以匹配来自输入空间的结构。结合该诗词语篇提供的整体信息得知,反动派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图谋扼杀,革命正处在危机四伏的严重局势中。龟和蛇在一定程度上与反动势力对应起来,成为镇压大革命的代表。龟和蛇由此抹上了几分丑陋和邪恶的形象色彩。扩展关系到合成事件的物质模拟或心理模拟过程。在扩展过程中,连续的动态完善可以添加新的逻辑和原理,而其过程本身也可以生成新的逻辑和原理。此处通过扩展所得到的层创结构是:龟和蛇乃丑陋和邪恶的化身。该整合中,只有动物空间的组织框架进入了合成空间,在组合、完善、扩展等一系列运作之后形成了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
整合过程如图3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在“龟蛇锁大江”一句中,“龟蛇”意象经单域型网络整合后,继续参与到另一个更大的整合网络中。跨空间映射连接一个心理空间中的龟蛇(基于先前已完成的单域型网络整合,即龟山和蛇山被赋予了动物龟和蛇的特征)与另一个心理空间中的反动势力;长江的浩荡东流之势则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形势之间形成跨空间映射。“龟蛇锁大江”意指反动势力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图谋扼杀的严重局势。由于该整合非单域型网络整合之例,此处不再详述。
图3“龟蛇锁大江”的概念整合网络
四、双域型网络的整合模式与毛泽东诗词语篇中的意象解读
(一)双域型网络的整合模式
双域型整合网络同样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拥有各不相同的组织框架,而且两个组织框架中都有部分结构投射并进入到了合成空间。也就是说,合成空间同时包括来自两个不同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这两个部分结构在合成空间进行整合,然后产生层创结构。“这个外科医生简直是个屠夫”一例便是典型的双域型整合网络。外科医生和屠夫是不同的两个输入空间,他们拥有的组织框架差别很大,屠夫用刀来宰杀动物,而外科医生用刀来救人。他们的类属空间是某人通过刀这种介质对某生物实施某种操作。同时,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存在明显的映射:屠夫的身份和外科医生相对应,动物和病人相对应,而屠刀和手术刀相对应。“屠夫”输入空间进入合成空间的部分组织结构是他的工作方式,而“外科医生”输入空间进入合成空间的部分组织结构是他的身份。所以,在合成空间中,屠夫的工作方式和外科医生的身份进行结合产生了层创结构,赋予了这句话全新的意义和信息,即这个外科医生的手术十分糟糕。[27]由于双域型网络整合的层创结构具有与输入空间截然不同的组织框架,所以有最为显著的创造性。[28]
(二)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双域型网络整合
不管是单域型网络整合,还是双域型网络整合,这两者都有两个输入空间,且这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拥有各自的组织框架。对于前者来说,两个输入空间中仅有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被投射并进入合成空间;而对于后者来说,两个输入空间均有部分结构被投射并进入合成空间。李良彦指出,在科技、政治等领域都会出现双域型网络整合,但集中体现在诗词中。[29]通过阅读毛泽东诗词语篇可以发现,其中双域型网络整合的输入空间同样包括意象及意象群。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便含有双域型整合网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断然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正式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奋勇杀敌,消灭一切反动势力,解放人民,维护国家主权,保卫领土完整。随后百万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剿灭国民党反动派的“首都”。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得到占领南京的捷报,心情振奋,思绪高扬,挥笔写下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颈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全诗的主旨和灵魂所在。此处便蕴藏着双域型整合网络。
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古事为训,告诫全国军民,在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对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力量,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将其歼灭,誓将革命进行到底。众所周知,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几乎同一时间起兵抗秦。刘邦率先抵达咸阳后守关拒项羽;项羽剿灭秦兵主力后,率40万大军入驻咸阳,自立为西楚霸王。此时项羽的军事实力处于优势地位,本有可能击败刘邦,但他沽取仁义之名,没有抓住时机灭刘,结果在楚汉战争中反为刘邦所败,困死乌江,最终成为悲剧人物。此处共有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是解放战争和楚汉战争。两个输入空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解放军对应西楚霸王项羽,国民党反动派与刘邦相对应。这种映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由共享关系结构中各元素的角色所诱发的。类属空间中包含两个不同输入空间共有的信息和共有的结构,即从诗词语篇可以看出,两个输入空间都隶属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转折性战役。合成空间从楚汉战争输入空间中抽取了很大部分的组织框架,并从解放战争输入空间中抽取了解放军和国民党元素,以此填补它们对应部分的角色。因此,可以得知,这两个输入空间中皆有部分结构被抽取并投射到合成空间进行整合。
Fauconnier和Turner指出,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过程是通过关键关系的压缩实现的。这些关键关系有时间、空间、表征、变化、价值/角色、类比和因果关系等。[30]关键关系连接输入空间中的相对应成分,建立起外在空间的关系,即不同输入空间中相对应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压缩这些外在的空间关系,合成空间中形成内在空间关系,即一个心理空间中的相对应关系。[31]压缩在概念整合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压缩”将各种关系压进网络空间才使整合得以进行。[32]在此例中,输入空间之间是通过类比关系连接起来的。两个输入空间中的结构和关键关系在进入合成空间后被选择性地压缩。外在空间的类比性压缩成合成空间中的非类比性:项羽沽名钓誉,放虎归山,而解放军乘胜追击,直到取得最后胜利。同时,两个输入空间的地域关系和时间关系也分别进行了压缩,即楚汉战争爆发于黄河流域,时间是公元前206年,而当下的解放战争是在长江流域,一触即发。
在合成空间中,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产生层创结构。首先,概念整合把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和关系组合起来,使我们得知如果解放军满足于现状,故步自封,就会像西楚霸王那样为获取虚名而放纵敌人,养虎为患,最终导致自身灭亡。其次,概念整合则借助认知和文化模式、背景图式知识,不断完善合成空间中所激活的模式,得到最大化的模式,即在解放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应当乘胜追击,奋勇向前,直到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该步骤在促成层创结构的出现中表现相对突显。最后一步是扩展。扩展是“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也就是合成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能按照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借助该层创逻辑,我们能进一步拓展所形成的概念。在扩展时,我们不难预测中国人民解放军凭借着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斗志,必然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而此时的国民党已是强弩之末。层创结构的形成是动态的认知合成过程,是个极其复杂的、需要发挥想象力的认知过程。该概念整合网络如图4所示。
五、结语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诗词语篇中的意象及其运作机制,是这一理论在语篇层面的应用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创作诗词的过程就是运用意象或意象群建立两个或多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的过程。类属空间反映意象或意象群之间的相似性。输入空间的部分元素与这种相似性一同被投射到合成空间,组合形成不同于任何一个空间的层创结构,借助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的完善与发展,产生一些新的信息和意义,即诗人意欲表达的想法和情感,诗人由此达到写诗的目的——含蓄地表达内心情感。因此,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人们在诗词创作中的认知活动及人们在解读诗词过程中的认知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国现阶段概念整合理论还处在引进、调整及不断完善的时期,利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诗词语篇中的意象及其运作机制的论著还不多。由此看来,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读毛泽东诗词语篇中的意象便是一项摸索性的探究了。限于篇幅,本文仅选取了毛泽东诗词语篇中较为典型的意象进行概念整合网络模式的分析,力图检验概念整合理论对诗词语篇的解释力。实际上,毛泽东诗词语篇中的概念整合现象非常普遍,有的诗词语篇中网络整合模式也更为复杂,上一个网络整合模式可构成下一个网络整合模式的基础。本文仅对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毛泽东诗词语篇中意象的解读作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更为深入的探索将有待更多的后续研究。
图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概念整合网络
[1]Grady,J.Oakley,T.Coulson,S.Blending and Metaphor[A].G.Steen,R.Gibbs.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9.101-124.
[2]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3):37-43.
[3][7][13][16][20][21][22][25][30]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 Basic Books,2002.34.182.120-135.120-135.59-60.44-50.48.126.93-102.
[4][6][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15.215.215.
[5][14][15][18][23][24][29]李良彦.概念整合理论关照下的诗性隐喻认知研究[J].外语学刊,2012,(5):98-101.
[9][17][26][27]邹智勇,薛睿.中国经典诗词认知诗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43.52.55.56.
[10]Fauconnier,G.Turner,M.Cognitive Science Technical Report 9401:Conceptual Projection and Middle Spaces[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1994.
[11][12]汪少华.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建构[J].当代语言学,2002,(2):119-127.
[19]李福印,丁妍.《我们思考的方式》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6,(2):174-179.
[28]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7.
[31]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7-14.
[32]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
【责任编辑:王 崇】
A841.4;H315.9
A
1673-7725(2017)02-0101-08
2016-11-30
李健宁(1986-),男,湖南韶山人,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毛泽东诗词、认知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