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维度、向度、气度与高度
——写在《文化学刊》创刊十周年之际

2017-03-29于全有

文化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气度学刊民俗

于全有

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维度、向度、气度与高度
——写在《文化学刊》创刊十周年之际

于全有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的音义结合的表现符号,其与文化的关系,本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双向互动关系。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文化,又是文化的镜像与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与管轨,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许多语言规律的揭示与阐释,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一定的社会文化。没有相应的文化参与的语言规律的揭示与阐释,无疑是失魂的语言规律的揭示与阐释;没有相应的语言参与的文化规律的揭示与阐释,无疑也是落魄的文化规律的揭示与阐释。积极开展对语言与文化二者双向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推动相关方面的学术发展与进步,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学术研究有不同的维度、向度、气度与高度之别。维度反映的是视野、眼界,向度反映的是方向、追求,气度反映的是胸襟、气魄,高度反映的是水准、层次。这四度,当是衡量一种学术研究水平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一种语言与文化研究状况的衡量,亦当有一定的镜鉴意义。

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可以有多种维度与多种可选择的向度,不同学术理念下的不同的学术研究,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具体状况对其作不同层面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其不同的学术理念与学术追求下的不同的学术气度与学术高度。纵观学术界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无论是在研究范式上对其作语言学旨归的文化语言学研究范式也好,还是对其作文化学旨归的语言文化学研究范式也好,抑或是对其作双向互动交叉关系研究的文化语言学或语言文化学研究范式也好,还是在研究层次上对其作整体意义上的基本规律与基本特征层面的研究也好、区域性质的语言与文化一般规律的研究也好、个案性质的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具体研究也好,虽然在学术的逻辑理性上,本都是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的一种理解、一种阐释、一种选择,不同学术背景下的不同的学术研究者、不同的学术园地与学术平台,也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及相应的学术理念与学术追求,去作相应的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与不同向度的选择、理解与认知,但却可以从这些不同维度与向度的选择、理解与认知中,窥见其学术研究的胸襟与水准、气度与高度。

《文化学刊》创刊于2006年,而今已走过十年的成长道路。十年来,《文化学刊》秉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导引现代先进文化,构建和谐人文社会”的办刊宗旨,以努力将学刊办成一个“前沿、创新、求是、争鸣”的学术交流的平台和空间为己任,倾心打造学术园地,为文化研究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发展与进步,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付出了编者诸多的辛勤、辛苦与辛劳,努力和汗水。仅就语言文化研究而言,十年来,《文化学刊》就发表了本方面的研究文章不下二百篇,涉及到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区域语言文化状况研究、具体语言文化事象研究等多维层面,搭起了一个以民俗语言文化研究为重心、兼及多面的研究平台及发展向度,不仅显现了《文化学刊》办刊人的多维视野与富有自己特色的学术向度的追求,而且从中也透露出办刊人及刊物不平凡的学术气度与学术高度。

我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师范大学读语言专业研究生时期,就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当年读研期间,我给老师交的第一篇作业,就是现代语言学课的结课论文——《语言研究的个性和共性与文化语言学的价值取向》这样一篇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研究密切相连的文章(该文后经修改,发表在《语文研究》1995年第3期上)。后来,我在本方面又陆续发表了《修辞内涵的文化意蕴》《文化修辞学的学科构建及其理论体系》《文化修辞学的内涵与学科属性》《中国当代社会语言异化现象的文化透视及其理性抉择》(上下)、《语言演变中的“葛式定律”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道教文化中一副构形奇特的“符字”联语》《“晒”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等一系列研究论文。近些年来,出于学术兴趣及教学科研的需要,我一直都很关注本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文化学刊》自创刊伊始,我就一直是它的读者,时常也兼为作者,不仅从《文化学刊》所刊发的诸多文章中汲取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开阔了视野,而且对我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像曲彦斌先生的《应予关注的“另类濒危语言”:民间隐语行话》(2007年第1期)及《汉语民间秘密语(隐语行话)语法概要(上、下)》(2014年第2—3期)、《“咬春”“龂春”与“断春”——从对〈中国风俗词典〉一个因舛讹而设立的词条的更正谈起》(2008年第3期)、郝志伦的《论隐语行话命名理据中的隐型文化特征》(2006年第1期)及《隐语行话与民族文化》(2011年第2期)、杨琳的《文化语言学论纲》(2014年第5期)及《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2006年第2期)、苏金智的《语言规划与文化建设》(2014年第4期)、董丽娟的《民俗语汇研究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新发展》(2011年第5期)及《民俗语言学研究现状和趋势前瞻》(2006年第2期)、郎樱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民俗表达与民族认同》(2007年第1期)、艾珺的《“书名号”的正名与“邮政编码”符号杂议(外四篇)》(2007年第1期)、金玉学等的《论犯罪隐语常识在警务工作中的特殊作用》(2007年第1期)、陈满祥的《澳门黑社会秘密语的功能与特点》(2008年第3期)、刘文玲的《招牌文字与城市行政管理生活》(2008年第3 期)、黄涛的《作为民俗现象的民间语言》(2008年第3期)、艾珺和曲哲的《辽宁方言土语选辑简释(上、下)》(2010年第2—3 期)、王丽坤的《辽西方言民俗的地域特点探析》(2014年第5期)、夏历和刘芳的《汉语新兴族词与后现代主义文化》(2011年第5 期)、谭汝为的《思想先驱文化启蒙——周有光先生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巨大贡献》(2014年第6期)等一大批文章,以及以李阳、董丽娟、吴锦、袁耀辉等为代表的一批民俗语言珍稀文献研究文章等,或在内容上、或在方法上、或在视角等层面上,均给予读者以相应的助益。我不仅从中汲取了不少语言文化精粹与鲜活的实践素材,而且在本刊上还陆续发表过《“光棍”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2007年第2期)、《网络语言:异变的震颤与规范》(2007年第6期)、《“火星文”涌生的语言社会文化现象》(2008年第2期)、《“教授”称谓的多元走势与规范问题》(2010年第1期)、《“被”族新语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论》(2011年第4期)等文章,有的文章还曾被《文摘报》等转摘过。我所带的不少研究生对人名、地名、牌匾用名等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对词语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对修辞现象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等,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内蕴着《文化学刊》的相关学术内容与学术范式的潜在影响。

《文化学刊》在其前沿、创新等学术追求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对学术名家、大家和专业学者的新知、新作的推介,包括对以周有光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术名家,以曲彦斌、戴昭铭、谭汝为、苏金智及杨琳等为代表的中生代的学术名家,以及以黄涛、邵燕梅及夏历等为代表的新生代的专业学者的学术推介,而且也十分注重对学术新锐及民间学者、草根文化的新见与习作的推介,为其脱颖而出提供园地。我所熟悉的一批以李阳、董丽娟、王丽坤、吴锦等为代表的学术新锐,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文化学刊》这一媒介的学术推介而对其获得崭新的认知的。我的研究生裴景瑞、关英明、赵妍、史铭琦等也曾作为新人在该刊崭露过头角。《文化学刊》的这种前沿、创新的锐气、朝气与包容兼蓄的精神,无疑为语言与文化的研究走向多维交互、更接地气的繁茂之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语言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年磨一剑。十年来,《文化学刊》挟北国之风的雄宏气势,以芝兰气韵,湖海襟怀,广撷众采,博集雅言,驰怀于人文之境,得气于民风之间,从嫩芽初上,到叶茂芳菲,已然成长为语言文化研究的北国之娇。其对学术研究所持的维度、向度与气度,已经孕育了其所可能达到的高度。

有言道:呕血心事无成败,拔地苍松有远声。《文化学刊》十年淬砺、跬步千里的不平庸的过往,已经昭示了其天辽地宁苍穹下的不平庸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王 崇】

汉 林廷

猜你喜欢

气度学刊民俗
冬季民俗节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民俗中的“牛”
气度
《北斗语言学刊》简介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民俗节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