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有效进行识字写字
2017-03-29钟映平
钟映平
摘 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信息化的今天,可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强化识字效果,提升写字品质,引领学生参与评价,有的放矢地进行有益的探索,提高低段学生识字写字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识字写字;识字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在推崇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信息化并驾齐驱的今天,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进行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识字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能为学生创设出形象生动的识字情境。如,语文版修订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四《铅笔橡皮》一课,由文具、洗漱用品、水果蔬菜、零食主食四组词串组成。词串中列举的事物学生较为熟悉。本课教学,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入生字的学习。首先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画,说说图中画了谁和谁在哪里干什么?(一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在超市买东西)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然后顺势引导:那我们一起跟着他们在超市逛一逛吧!由多媒体展示与四组词串相配备的物品画面,学生识字的兴趣就会调动起来,自然而然就能愉快地投入学习识字中。
二、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识字效果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识记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记清字形。如,本课出现的四个象形字(瓜、果、牛、刀),可一边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进行字理的解释,声音与图像的配合使用,能让学生的识记事半功倍。
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在生字检测阶段,可继续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与游戏中巩固新知。如,超市里的物品缺少标签,你能给这些物品贴上名字吗?(跟找朋友的游戏类似);你想把哪些物品买回家呢?(读对了的物品就会顺利移至购物车中,类似摘苹果的游戏)这样,学生就在贴一贴、买一买的游戏中强化了对生字的识记、理解、运用。然后可顺势追问学生,在超市购物时,你还认识了哪些字宝宝呢?可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商品的标签、广告考一考学生,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进而让学生明白购物时也是可以识字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写字品质
对于写字,课标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传统的写字教学,多依靠老师手把手的示范指导来进行。从字形的观察到生字的书写,基本上是以黑板上老师的板书或者书本上的范字为主,这些范字是静态的,需要学生用相当持久的、集中的注意力和控制力来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呈现出美观的范字,以便让学生观察更到位,学习成效更为明显。如,在教学本课生字“干”字的时候,先播放写字教学软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胡一帆老师分析“干”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让学生获得对生字的初步印象;再自主观察生字的占格,找出最关键的笔画——主笔,说一说主笔的书写要点,加深对生字整体性的把握;然后观看写字软件中胡老师的书写示范,获得规范书写的整体审美体验;最后带着美的体验进行描红、仿写,把观察学习所得内化为个体的写字能力。写字教学软件融入课堂,直观展现了生字的整体形象,动态展示了生字书写的运笔过程,直接明了地渗透了汉字书写的基本技巧,浓浓的书法味充盈着整个看—听—说—再看—描—写的过程,写字质量自然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也许,此处有些老师会困惑:有了写字教学软件,是不是就不需要老师的引领示范了呢?不是的,老师的点拨作用仍需要,但在学生共性的易错之处、忽略之处点拨示范即可。
再如,本课生字中“巾”“干”“牛”三个生字都带有“丨”这个笔画。这一笔竖画恰是三个生字的主笔。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集中出示这三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类型字的书写规律,从而让学生习得写好字的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引领参与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再是传统的师者一锤定音,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写字作业,引导学生从生字的占格、笔画的规范和主笔的体现等方面对书写的美观性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就能在对比中揚长避短,进一步感受汉字的书写之美,掌握写字的要点难点,从而调整自己的写字行为,努力去追求汉字的书写美观。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语文课堂,能有效提升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益。这种融合是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有的放矢地利用好信息技术,为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