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7-03-29刘玉鹏
刘玉鹏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话题,在上世纪,西方就展开了科学化的教学运动,有效教学也就从此产生。与传统的上课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相比,有效教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来说,应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教师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从上课前、课程中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新课程理论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使用的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生,然后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方法策略
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俗话说,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堂好的数学课,也只有准备好才会上得更精彩。课前准备也要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一方面,对于学生的研究,在我国可以分为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和四到六年级这两个阶段,一到三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上课上到后半段容易走神,要么玩橡皮、铅笔,要么就乱动、坐不住,即使想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主溜号。也就是说,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整堂课都注意听讲,大概能维持十五到二十分钟,所以教师要智慧地安排上课时间。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制订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时,将讲课主要集中在前二十分钟,抓住主要的时间,有效完成课堂内容,剩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五毛一块”的游戏,男生是“五毛钱”,女生是“一块钱”,教师发出指令随机报价钱,男生女生就按价钱围在一起。
第二方面,对于辅助手段的运用,这里的辅助手段包括卡片,一些教学用具,还有多媒体的运用。课前准备阶段,一定要合理将这些辅助手段运用到位,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时,题目是1+3=4这样的加法,我们可以用小红花代替,1个小红花+3个小红花=4个小红花,这样就更直观。例如,教授9-5=4这样的减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小木棍来代替,一共有9个木棍,拿走5个木棍,就剩下4个木棍。这样的方法直截了当,有效提高了上课效率。
二、上課实施阶段步骤策略
上课实施阶段有最基本的五个步骤,分别是组织教学、复习准备、学习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五个步骤不是机械的依次进行,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课程来实施,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首先是组织教学,小学生一般一节课为40分钟,组织教学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一到两分钟之间,这样学生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保证之后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按时完成。
其次是复习准备,顾名思义,就是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并且为新课程的导入做好准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集体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出题,学生在下面集体做题,之后老师公布答案。另一种方法就是让个别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其余学生在下面做题,最后让台下学生对比台上学生的答案。之后,老师再给出判断。根据所出的题目,给出新的题目,写在黑板上,引入新课程。
再次是学习新课和巩固练习,这两个步骤可以放在一起使用,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讲练结合方法。教师在讲解新内容后,需要进行练习,练习内容最好结合现实,让数学内容与现实实际情况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让学生学得不枯燥,学得有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最后是布置作业,作为一节课的结束,布置作业也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教师对于布置作业很随意,没有针对性地去布置作业。其实好的家庭作业,不仅能让学生牢记上课内容,还对下节新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三、课后反思阶段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需要在备课阶段和上课阶段下功夫,课后教学反思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对教师自身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反思可以检查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遇到的不足,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反馈程度。通过这些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课堂教学后,根据自己的教案和课堂上的完成进度做对比,看看是否如是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馈程度,看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课堂内容,从而改进以后的教学方法;或者根据其他老师听课的评价,与其他教师讨论,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便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课前准备、上课实施、课后反思三个阶段,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秋金.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行为案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杨念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