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的交流成就精彩的课堂
2017-03-29曹端锦
曹端锦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可以启发学生数学的思考。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敢于交流;引导掌握步骤,让学生学会交流;材料、时间充分,确保交流有价值;挑起争辩,促进深层次交流;结合操作,理解透彻再交流,真正发挥交流的价值。
关键词:有效交流;启迪思考;精彩课堂
交流是小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学生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有所启迪,才能加深认知或生成新的认识。但是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交流而交流,不要错误地以为形式上热热闹闹场面就是交流,更不能让少数几个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多数学生则无事可做仅仅是听众。真正有效的数学交流是全体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向他人表述对数学问题的认识,达到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
一、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敢于交流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才是有用的数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选择地设计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融入其中。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采用了闯关游戏的情景,把孩子们一下子带入激烈的比赛中,每个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小手举得高高的,小脸憋得通红。在一轮轮比赛之后,我适时地予以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以至于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讲解,学生就可以自己完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看似枯燥的数学学习,教学效果特别显著。
二、启发引导,掌握步骤,让学生学会交流
一堂课学生学习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首先是要求学生学会有序表达。学生交流是合作的过程,在小组内,谁主持,谁记录,说的先后次序,都有明确规定,达到人人都有机会说,说得井然有序。对于说的个体,要说得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围绕问题。当然,这需要循序渐进,逐步训练,学生在表达不清时,可以借助手势、图画或将操作过程再做一遍等手段,让人明白想表达的意思。
其次是要求学生认真倾听。自己说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听别人说。交流是认知,更是构建新知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材料足够,时间充分,确保交流有价值
第一要有交流的材料,即问题。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提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过滤。问题应难易适中。问题难易适中的尺度应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过操作、思考,大多数学生能够解答的。
第二是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会形成真正的有效交流。如果没有思考,数学交流就难以展开。如教学9+3时,3相对9是个小点的数,把3分成1和2,9+1=10,10+2=12,9+3=12。教学后问:谁会说?很多学生都会说,于是教师让学生相互说一说。学生虽然说得很热闹,但这不是交流,充其量是相互检查。“交流”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对某个数学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让学生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话。
四、挑起争辩,激起碰撞,促进深层次交流
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课程标准一直倡导的教育模式。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不斷改变教学方法。如:在教学高年级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自己先观察,同桌交流,小组汇报,让大多数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简便,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争辩,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求统一,在交流中得提高。通过比较,同学们掌握了如何更好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归纳为:分割法、割补法、补缺法,可以求出图形的面积。通过交流,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使一些不爱说话的同学有机会跟同学交流,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合操作,引发思考,理解透彻再交流
交流前,学生必须清楚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又是什么,弄明白这些问题,再去交流。或者动手去操作,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让学生用纸片代替蛋糕,通过动手操作把3块蛋糕(纸片)平均分给4个同学,明确有2种分法,一是每次分一块蛋糕,重复分三次,二是把三张纸片一次性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三张纸片看成是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再细数一下,有3小张,是第一种分法的一张的三倍,在此基础上,再去交流,当然有话可说。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用准确、简练、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