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7-03-29曹玉芳
曹玉芳
摘 要:新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精心设计问题,引入科学评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将阅读教学逐步提上日程。以考试为目的进行的阅读教学内容直白、毫无意义,因此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加入自己对文章的解剖和情感的表达,从而与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符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模式。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重视课堂导入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环节不但对这一节课的好坏有决定性作用,甚至还决定着学生将来对这一学科的喜好程度,因为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积极的看法,能让学生感觉这并不是一门无趣的学科。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导入课堂。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讨论自己的父亲:“同学们,你们的父亲有些什么特点呢?也就是说,你们平时是怎么评价自己的父亲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喜欢戴蓝帽子。但是戴蓝帽子的就是你爸爸吗?”这时同学们发出了哄笑,“大家笑是因为知道这样是不对的,那么你们的父亲还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这时学生开始讨论。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点名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举手回答。这样的课前讨论给课堂带来了一丝活跃气氛的效果,也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待到学生回答完以后,就要导入课堂了:“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很爱自己的父亲吧?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林海音也非常爱自己的父親,而面对自己的父亲永远离自己而去,作者是怎样度过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这样,一节课就被完全细心地导入了,学生乐在其中,老师也教得轻松。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书本内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剖分析教材内容的阅读,将语文教学课堂和阅读完美融合,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增加与学生的交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小熊住山洞》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缓解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解剖课文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此外还要落实评价教学机制。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注释,写出自己学到的写作手法或者解剖出来的情感来表现学生思考的痕迹。教师要根据这些文字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向并做出总结,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全面的点评。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作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为频繁。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节奏牢牢地把握,而且还可以借此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开展课堂提问,其重点是为了有效启发学生思维以及控制整个教学节奏。例如,在进行恐龙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很多古生物的化石以及复原图的照片等,想借此来活跃整个课堂的氛围,但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对恐龙很感兴趣,所以注意也逐渐地由教材转移到了互相讨论恐龙。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恐龙,那么谁能快速回答我们这堂课学习的恐龙有多少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借助这个问题,暗示学生主动查看教材内容,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中。在结束这个问题之后,可以继续提问:“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书上的很多恐龙都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动物的祖先,那么你们谁能给我举个例子呢?”对于这种问题,一般学生是思考无果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经历和知识面有限,此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谁知道海豚长什么样子呢?”简单的几个问题,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
四、开放式的学习评价
学生的进步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因此在阅读之后的评价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缺陷,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只要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有方向地进行改变、提高,帮助学生突破自我、重建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原则,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而表现欠佳的同学也要做出适当批评。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点评和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让阅读课堂更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王友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