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实践学习 拓宽语文教学渠道
2017-03-29谢树良
谢树良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教育也在不断深入与完善,其新课程标准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是新课标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从课堂的小组讨论实践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课堂实践
回顾近几年,语文文学史的巨大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文化基础的地位。语文作为一种文化, 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们不仅仅是将所谓的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传授语文学习的内涵,通过自主学习以及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加强对语文学习的动力,这是发展现代教学的首要目的。
一、自主实践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个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综合素质同步提高的教育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发展。于是众多的教学方法纷纷实施起来,其中效果最显著之一的就是自主实践学习。
鼓励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自主实践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对语文的想象力,并且改变以往教师整节课都在讲解的“主宰”局面。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发挥空间。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更加清楚自身的学习问题与困难,以此这样,再向老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就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是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使他们发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特殊的自身问题可以得到特殊的分析解决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与实践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二者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通过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堂上的小组实践、课后的自主复习,最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探索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促进新课标的实施与完善。
二、自主学习的要求及方法
首先,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能力是课堂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其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拓展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探究的重要前提之一。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搶答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探索力,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对语文的热爱程度,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段缓慢且需要稳定的过程。在最初的教学中,学生都有着对于教师教学知识的依赖性。所以教师需要有耐心和强大的引导力,通过积极的引导与鼓励,协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的重要性,督促并提醒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预习工作,将其个人的困难点找出来,以便在课堂中教师得以有效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课后的自主复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课后提问,以及多样式课堂活动内容的启迪,激发学生在课后的好奇心与学习主动性。更能因此使学生获得与课堂中不同的教学效果与体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意义及做法
对于新课标教学方面,教师在整堂课程中起到了引领、激发、鼓励的重要作用。而学生实践就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使他们发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特殊的自身问题可以得到特殊的分析解决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在课堂中实施实践活动,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在适当的讲解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2)减少板书的教学信息量,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可通过学生已理解了课文大概的主要中心思想后,发挥自我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认识到不同的语文知识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3)讲评应当具有针对性,对于符合现实、实际的语文阅读题目,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给予引导与提示,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的热爱程度,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训练,比如,在课文中对于重点内容进行迁移、变式的训练。并且通过教师的情感思路分析启迪后,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表达出自我想法。逐步改变教师讲一整节课的“主宰”局面,形成一种“少讲多训练”的良性教育方式。
自主实践学习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新课程标准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从课堂的开展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开阔视野,增强文学修养。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事物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而教师更是自主实践课堂的引导者,所以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养。鼓励并引导学生一同完成每一堂新课标课堂,为每堂课程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断强化教学能力,做到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建忠.新课改中语文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
[2]孟兆山.转变学习方式的三个误区分析[J].湖南教育, 2004(15).
编辑 李琴芳